第一图书网

产品质量法教程

张云,徐楠轩 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云,徐楠轩  

页数:

366  

内容概要

  《产品质量法教程》以主编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学术成果为基础,同时参考了产品质量法方面的相关教材、专著、学术论文。教程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三章,以产品质量的基础理论为核心,主要包括历史沿革、基础范畴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第四章到第七章,主要以产品质量的行政监管制度为核心,包括经营者的义务和消费者的权利、市场准入和质量认证制度、监督抽查和奖励制度、产品召回和行政责任部分。第三部分为第八章到第十一章,主要以产品责任为核心,包括产品责任的基础范畴、归责原则、损害赔偿和产品责任的诉讼。

书籍目录

第一章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产品质量法的概念和内涵 第二节产品质量法律制度历史沿革 第三节产品质量法律体系建立的意义 第二章产品质量法律制度基础范畴 第一节产品和产品质量 第二节产品的范围 第三章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的经济学基础 第二节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的社会学基础 第三节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的法哲学基础 第四章经营者的义务和消费者的权利 第一节经营者义务的概述 第二节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第三节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第四节消费者的权利 第五章产品质量的市场准入与质量认证制度 第一节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第二节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第三节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第六章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与奖励制度 第一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 第二节产品质量奖励制度 第七章产品召回及产品质量的行政责任 第一节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第二节产品质量的行政责任 第八章产品责任概述 第一节产品责任的基础范畴 第二节我国产品责任的立法 第九章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一节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之演变 第二节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三节我国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十章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 第一节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的一般规则 第二节产品责任的惩罚性损害赔偿 第三节产品责任的精神损害赔偿 第十一章产品贡任的诉讼 第一节产品责任的诉讼主体和诉讼时效 第二节产品责任的举证和抗辩 典型案例选评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二)立法意义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我国国家宏观质量管理的一项积极有效的基础性监督管理措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将国家产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体现在生产许可的具体要求中。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实施,对提高我国产品总体质量水平,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和安全,以及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取得收了较好的效果。其重要意义如下所述。 1.维护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由国家统一计划管理。企业生产多少产品,调配、销售多少产品,按多高的价格来销售产品等均需根据国家下达的计划来进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也开始走上了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负盈亏的自我发展道路。市场经济尽管可以给广大工业企业提供一个自由竞争发展的舞台,但市场本身在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投机性缺陷下不能自发地遏制产品的粗制滥造及不正当手段的销售,不能自发地形成合理的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一些企业利用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以次充好,导致大量劣质产品充斥市场。不仅不断给广大用户和消费者造成重大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同时也冲击和干扰了生产合格产品的企业的正常生产和销售,损害了广大合法生产企业的利益。因此,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有必要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对那些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及没有能力提供合格产品的企业,严格进行清理和整顿,不向其发放“生产许可证”,不允许其进行生产和销售,以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合法生产企业和国家、消费者的利益。 2.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 质量劣质的产品在社会上流通、使用,经常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如果不采取“铁腕”手段来制止大量的劣质产品流向社会,将会使人民健康、安全和国家财产不断遭受巨大损害。对那些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实施工业产品产生许可证制度,可从源头上阻止各种劣质产品的“出生”和使用,有效地减少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保障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市场机制的政府干预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世界各国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保障本国消费者的利益和安全的有效的国家宏观质量管理手段。 3.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在企业生产条件审查过程中,国家质量管理部门依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条件审查办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换)证实施细则》,对每个申证企业的生产设施、设备、生产能力及质量保证能力作出科学公正的评价。通过这种审查评价,有效地促进企业掌握基本的质量管理知识,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水平。


编辑推荐

《产品质量法教程》能够为相关高等院校开设相关课程使用,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学习产品质量法律制度使用,同时也可作为百姓了解产品质量法律知识的读本。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产品质量法教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