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司法能动与机制创新

张延灿 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延灿  

页数:

301  

内容概要

  《司法能动与机制创新》主要介绍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的司法创新机制与本土经验的结合,详细介绍了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调解衔接机制、行政协调机制、少年审判机制、集约司法机制和法律适用机制等。

书籍目录

莆田法院司法品牌简介
第一篇 调解衔接机制
 第一章 司法ADR的莆田模式
 第二章 诉前调解与莆田实践
 第三章 委托调解与莆田实践
 第四章 调解指导与莆田实践
 第五章 效力确认与莆田实践
第二篇 行政协调机制
 第一章 行政协调概述
 第二章 服务性协调
 第三章 衡平性协调
 第四章 协作性协调
 第五章 修复性协调
第三篇 少年审判机制
 第一章 三保护工作法概述
 第二章 少年刑案指定管辖
 第三章 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
 第四章 监护人不出庭引发的思考
第四篇 集约司法机制
 第一章 集约型司法概述
 第二章 集约型立案
 第三章 集约型审判执行
 第四章 集约型理诉疏访
 第五章 集约型审判管理
第五篇 法律适用机制
 第一章 法律适用指导意见
 第二章 推行示范案例
 第三章 案件请示制度之改造
附录 经验交流文稿
 1.为了和谐的司法探索——张延灿院长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座谈会”上的工作交流
 2.创新调解衔接和理诉疏访机制努力减少和化解涉诉信访——张延灿院长在中央政法委召开的“全国部分省市涉法涉诉信访座谈会”上的发言
 3.网络访谈:多元化调解衔接机制——张延灿院长做客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
 4.调解衔接聚合力 司法能动促和谐——张延灿院长做客中国法院网《院长访谈》
 5.多元衔接聚合力 案结事了促和谐——最高法院“首届司法改革论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讨会”交流材料
 6.多元解纷机制衔接问题探要——最高法院“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ADR)非试点法院研讨会”交流材料
 7.调解衔接机制与离婚案件办理——在“婚姻家庭案件中的性别视角研讨会”上的发言
 8.完善协调机制促进和谐行政——张延灿院长在“化解行政争议新机制实务研讨座谈会”上介绍行政争议“四协调工作法”
 9.情系涉讼少年倾注司法关爱——张延灿院长在“少年审判机制研讨会”上介绍少年审判“三保护工作法”
后记

章节摘录

  针对执行信访的特点,2007年8月市法院制定《关于办理执行信访案件的若干意见》来规范执行信访工作。2008年以来,市法院在落实上述意见的基础上,采取滚动管理的办法,努力化解执行信访案件。每月15日院长接待日均邀请基层法院分管执行的院长与执行局长共同参加市法院接访,次月9日专题汇报市法院院长接待日执行批办件的落实情况。对执行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属不了解法律规定、“无理”信访的,做好法律思想教育工作,确保他们理解并配合法院执行工作,不再因同一事由重复信访;对能够执行的案件限期执结,并实行滚动管理,每月汇报进展情况,直至办结;对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信访案件,及时向申请人说明原因,取得理解;对基层法院执行确有难度的案件,该提级执行的提级执行,该指令执行的指令其他基层法院执行;对于信访人反映执行不当的信访案件,由市法院执行局组成专门的合议庭进行审查,及时予以纠正。力争院长接待日的执行信访案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2008年1月至10月,市法院院长接待日共接待执行信访案件110件,对其中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45件,列入滚动管理,已执结或部分执结39件。  及时通报、主动下访。化解涉诉信访问题离不开党委的领导和人大、政府的支持,需要各级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形成合力。为了解决负责稳控工作的党政有关部门对涉诉信访人的信访诉求以及诉求是否合理、清楚,影响化解和稳控力度的问题,市法院从2007年开始,实行涉诉信访案件甄别处理通报制度。2007年7月,市法院向市委呈报《关于开展涉诉信访案件甄别通报会的报告》,得到市委批准执行,市委、市人大主要领导亲自批示,要求各县区党委、人大、政府积极配合。接着,市法院院长亲自带队,与分管信访工作、挂钩基层法院的市法院领导,到各县区法院召开涉诉信访甄别案件情况通报会。通报会邀请各县区政法委书记、人大分管领导、信访局长等参加会议。会上由市法院通报经过甄别的涉诉信访案件的基本案情、信访理由、复查与甄别的过程以及案件的定性结论。县区通报会后,挂钩基层法院的院领导又与基层法院院长将信访件甄别情况,向信访人所在的乡镇、街道、村居领导通报信访件的甄别情况。两级法院院领导还分别下访约谈信访人,听取信访人的具体意见和要求,了解和关心其生活状况,切实帮助解决困难,切实做好法律释明和息诉息访工作。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司法能动与机制创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