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超越IQ

R.J.斯腾伯格(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0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R.J.斯腾伯格(美)  

页数:

464  

字数:

430000  

译者:

俞晓琳/等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智力因为心理学的深入研究才具有现今丰富的涵义。其中智力结构理论极其指导的智力(IQ)测验几乎主宰该领域达半个世纪之久,至今影响深远。但它存在许多不足,如果一味强调技术,脱离研究对象的整体文化背景和社会实践,最终难免走向没落。三元智力理试图从主体的内部世界、现实的外部世界以及联系内外世界的主体经验世界这三个维度来分析、描述智力,超越了传统的IQ概念,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阐释智力,将智力理论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新的人类智力三元理论。我认为这一理论不仅在范围上超越了先前众多智力理论,而且比绝大多数一元的智力理论,包括我以前的成分理论,回答了更多的问题。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理论发端于成分理论:成分理论是现在三元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R·J·斯腾伯格 译者:俞晓琳 吴国宏R·J·斯腾伯格是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曾被《科学文摘》(Science Digest)评为全美前100位科学家之一。R·J·斯腾伯格在研究传统智力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信息加工研究的方法,对人的复杂和多层面的智力结构进行了清晰和完整的描述。早在1985年他率先向传统理论提出挑战,提出了“超过IQ的——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试图以主体的内部世界、现实的外部世界以及联系内外世界的主体的经验世界这三个维度来描述智力。形成了以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份亚理论为维度的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90年代后期,他在智力三元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成功智力”的理论,力图从智慧行为的机能本质上更深入地把握智力的精髓,又将智力理论研究推上新的高度。

书籍目录

总序序中文版序(附原文)译者导言第一部分 引言 第一章 智力的概念 智力的外显理论 智力的内隐理论 外显理论和内隐理论的联系第二部分 三元理论:亚理论 第二章 智力情境 智力的情境亚理论 从情境中获取的智力内隐理论 小结 第三章 经验和智力 智力的经验亚理论 什么样的任务可以测量智力,理由何在? 基于智力经验亚理论的应对新异性和信息加工自动化理论 第四章 智力的成分 分析单元 成分和其他分析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 成分和人类智慧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部分 三元理论:检验 第五章 流体能力:归纳推理 流体能力和智力:对文献的简单回顾 评价流体(和其他)任务共同性的准则 归纳推理理论 归纳推理理论的检验 隐喻归纳理论 因果推理中的判断理论 第六章 流体能力:演绎推理 线性三段论 语言—空间混合理论 范畴三段论 条件三段论 第七章 晶体智力:言语理解的获得 获得言语理解能力的不同认知观点 从上下文获得的学习理论 第八章 晶体智力:实时言语理解的信息加工理论 两种实时言语理解观点 实时表征和信息加工理论 第九章 社会和实践智力 社会智力 实践智力第四部分 三元理论:某些启示 第十章 特殊智力 智力超常:顿悟和应对新异性的能力 智力超常的其他方面 智力迟滞 第十一章 三元理论对智力测验的启示 成分亚理论对智力测验的启示 经验亚理论对智力测验的启示 情境亚理论对智力测验的启示 小结第五部分总结 第十二章 整合与启示 三元理论 智力研究 附录:通过成分分析栓验成分模型 成分分析概况:选择或提出相关的认知理论 选择一项或多项任务进行分析 分解任务操作 成分模型的量化 模型检验:内部检验 模型检验:外部检验 重构成分模型 成分模型的普遍化 小结参考文献人名索引主题索引

章节摘录

书摘 我把智力看作是指向有目的地适应、选择、塑造与人生活有关的现实世界环境的心理活动。这一定义当然太过广泛,本章和接下去两章将进一步对其作出限制。所以,这一观点是智力情境定义的起点,而非终结。 需要指出的是,智力的情境亚理论(acontextual subtheory of in-telligence)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而不论及身体活动或那些可以促进或妨碍情境活动的外部、内部影响。举例来说,个体可能具备适应雷雨风暴的全部心理能力,但却仍对闪电感到震惊。或者个体使人愉悦的体型外貌会促进他适应环境。情境亚能力并不涉及最终是否对雷电适应这一问题,而涉及人们力图适应它的心理活动。同样,情境亚理论也不涉及个体外表漂亮还是丑陋,而涉及个体如何充分利用其外貌(不管好、坏)的心理活动。 前面定义指出的适应、选择、塑造三过程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层级化的相互关系。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其本质。 一般情况下,个体总是努力适应他所处的环境,适应包括力图在个体及其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这种和谐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得到。但如果和谐的程度低于个体的满意度,那么从一较高层次来看,就是不适应。比如,夫妻的一方可能无法从婚姻中获得满足;或者公 司雇员的价值观和老板的价值观不同,无法使雇员获得满意;或者人们发现居住地在道义上应受谴责(如纳粹德国)。在这些情况下,对现实环境的适应已成为不可能,个体必须尝试其他的方法去应付特定环境。 当一个人不可能或不愿意适应时,可能会尝试选择他能够或有可能达到的另一和谐环境。比如,对婚姻不满的一方可能会结束这段婚姻;雇员寻找另一项工作;纳粹德国的居民迁居他处。在这些情况下,个体考虑其他环境的生存可能,并尝试在有限情况下选择他们将会获得最大和谐的环境:但有时这一选择同样不可行。比如,尽管个体不愿意,但其所属宗教的成员十分忠于其婚姻,或个体由于孩子才决定维持婚姻;雇员或者找不到另一份工作,或缺乏地位、资格证书,或两者都缺;个体希望离开国家,怛缺乏理由或得不到允许。在这些情况下,还有第三种选择。 环境塑造用于环境再选择的过程中,并可能在选择前而非选择后进行。这种情况下,人们力图重塑其环境以提高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夫妻可能重新调适彼此的关系;雇员会尝试使其老板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或做事情;居民会尝试通过暴力或非暴力的方式影响改变政府。任何一种情况下,个体都力图改变环境以提高其与(新)环境的和谐度,而非仅仅力求适应现存的环境。 这一智力观使个体和群体智力带有一种强烈的也许是某种不确定的含义。因为不同个体和群体对适应、选择和塑造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环境对适应、选择和塑造也有不同要求,所以智力对不同人(群体)、不同环境而言都是不同的。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不同阶段也不相同,对儿童和成人,某个年龄段的成人与另一个年龄段的成人而言,几乎可以肯定也是不同的。因此,智力的情境方面本质上是具有独特性的。然而对于整个三元理论而言事实并非如此,智力从总体上看仍是一种相对的构成物。从外部向内部看时(如在情境亚理论中),它是相对的,但是从内向外看时(如后面将描述的成分亚理论),情况又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说,与情境有关的智力方面是相对的,不随情境发生变化的智力方面(信息加工成分)则是固定的。所以,理解和评价不同个体和文化背景下的智力,以及不同年龄段的智力时,必须根据智力的具体(情境)方面和一般(成分)方面去探讨。许多智力研究重视后者(无论通过信息加工分析还是间接地通过因素分析),而不考虑前者,但我认为忽视智力的一般方面而肯定智力完全是相对的也并不足取。这两方面均应加以考虑。三元理论对各个方面都加以分别说明:情境和谐性的获得是通过每个个体以不同的具体方法达到的,而成分加工则具有一般性。个体在特定任务中可以用不同成分或策略,但他们所用成分和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 内隐理论法是理解社会智力的第二种方法。在这一方法中,研究者试图通过对该结构内隐理论的调查,发现不同人群所指的社会智力含义。比如,布鲁纳、夏皮罗和塔吉里(1958),坎托(1978)有关人们对智力概念的研究一他们只要求人们将聪明人的特征罗列出来或者进行评估——这些研究发现很多特征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本书第二章也介绍过斯腾伯格、康韦、凯特隆和伯恩斯坦(1981)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的一项研究。简而言之,这些研究者让究者让专家和普通人对聪明的、学业有成的、在日常生活中较机敏的人所具有的行为特征进行评估,然后对评估进行因素分析。在所有因素分析中——包括智力方面的专家和普通人——都分离出一个因素,标记为“社会能力”。在这一因素上负荷高的址“接受自身”、“勇于承认错误”、“对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约会准时”、“有社会良心”一类行为。福特(FordM.E.)和缪拉(Miura I.,1983)采用有关方法研究社会智力。他们让大学生列出有社会能力的理想个体所具备的行为特征,然后让其他学生将这些行为进行分组。在他们的研究中,出现了我们称为社会智力的四个主要维度:亲社会技能(prosocial skill),包括诸如“对他人的需要作出反应”、“情感上有支持”、“真正地对他人感兴趣”等特征;领导技能(leadership skill),诸如“具有领导能力”、“知道如何处理某些事情”、“喜欢设定目标”等特征;社会自在性(social ease),包括“容易适应环境”、“对人真诚坦白”、“喜欢社会活动并积极参加”等特征;自我功效(self-efficacy),包括“有良好的自我概念”、“具有自己的个性和价值观”、“对生活充满希望”等特征。 理解社会智力的第三和第四种方法都是外显理论方法,因为它们都包含了标准的心理学方法。其中一种方法以心理测量的理论来构建;另一种方法采用社会一实验的理论来构建。 第三种理解社会智力的方法是心理测量方法,研究者根据被试在各种心理测验上的分数理解社会智力。这类测验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莫斯、T·亨特、奥姆韦克(OmwakeK.T.)和伍德沃德(Wood-ward L.G.,1949)编制的乔治·华盛顿社会智力测验。这一测验包括社会情境判断、对说话者心理状态的认识、人名和面容记忆、人类行为观察、幽默感等几个分测验。另一测验是社会洞察测验(Chapin,1967),要求个体观察问题情境,在大多数这类情境中,虚构的人物力图避免尴尬情况,或者以某种满足抵消挫折,然后在对情境的四种解释中选择其一。吉尔福特(Gafitford,1967;C41ilford &Hoepfner,1971)也设计了一系列符合智力结构(SI)模型框架的社会智力测验。他的测验采用以下几种测量工具:如面容,要求被试从几种面容中找出心理状态相似的两张面容;要求个体从四张面部表情的素描中选择与录音机录下的浯言表情表达相同的一张;缺失的连环画,要求个体从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的一项,将缺失的连环画填补完整。 理解社会智力的第四种方法是社会一实验方法,采用社会智力技能测验,叵这些测验以实验社会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而非以心理测量理论为基础:社会实验方法可以再分为两种方法,它们分别采用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评价社会智力技能的方法。 这一观点认为,某个心理年龄的迟滞个体一般和相同心理年龄但实际年龄较小的正常个体丧现相同。相反,差异论的观点认为迟滞个体不仅表现在发展速度上比正常个体慢以及有较低的渐进线方面,而且,这些个体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存在某些超越发展速度或渐进线方面的差异。以齐格、勒这一发展心理学理论家来看,“缺陷或差异的原因必定存在于低IQ本身”(Zigler,1982,p.178)。如果比较两个心理年龄相同而实际年龄不同,的个体,其中之一智力迟滞,另一人正常,这两个人在操作上仍会表现出差异,迟滞个体表现较差。 “差异”型观点有许多(比如,Brown,1974;Ellis,1963,1970;Kounin,1941a,1941b;Zeaman & House,1979)。此处必须指出的问题是,从三元理论的角度看,“发展”观和“差异”观之间的区别并非不可调和。我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区别:因为这种区别得以成立所依据的有关测量假设我并不接受。 发展一差异的区别和齐格勒所持的“认知水平”概念有关,这一差异可以通过心理年龄进行测量。尽管三元理论本身没有假设“认知水平”,但这些水平和该理论并不冲突。水平指可观察操作上的质的差异,它们源自心理功能上的质的差异。比如,儿童最初具备(或至少是接近)映射的操作成分大约在10.岁或11岁,或者用皮亚杰的术语来说,大约在形式运算的开始阶段(Stemberg & Rifkin,1979)。用于发现关系之间二级关系的映射成分对许多思维任务都有重要作用,尤其对那些区分皮亚杰“形式运算”思维的任务特别重要。因此,人们可以将映射的获得看作进入下一“阶段”的入口。但是从成分的观点看,这种阶段的概念比解释性结构更有启发性。迟滞个体是那些对某年龄来说,比同伴在许多方面(如前所述)滞后或在某些方面有严重缺陷从而导致他们比那一年龄正常个体的操作水平低的个体。 从这一观点看,“心理年龄”只是有关某类认知成分的混合操作,它们代表个体在某个实际年龄的操作。与心理年龄匹配的个体在成分技能的各个侧面上不同(在处理不确定任务的能力和将信息加工自动化上也有差异);但从平均来看.他们的操作显然相同:我们会发现,迟滞个体和大学生相比,在某些任务上表理比大学生差;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有些任务正好相反(Spitz,Borys & Webster,1982;Weisz,Yeates & Zigler,1982)。当然,其原因在于心理年龄只是一个简单的概括值,代表人们在某类任务上的平均表现,因此,得到的差异反映了预期取样在平均数周围的变动。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本书旨在提供一个新的人类智力三元理论。我认为这一理论不仅在范围上超越了先前众多智力理论,而且比绝大多数一元的智力理论,包括我以前的成分理论,回答了更多的问题。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理论发端于成分理论:成分理论是现在三元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个亚理论是情境亚理论,它明确了智力行为在其发生的社会文化情境中是如何被定义的。情境智力行为包括:(a)对现实环境的适应;(b)选择比个体现实环境更恰当的情境;(c)改造现实环境以使之更适合于个体的能力、兴趣或价值取向。一般智力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承担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功能:当环境与个体的价值取向、能力或兴趣不相符时,个体可以尝试改造环境以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当改造失败时,个体可能会选择一个新的环境,从而使人与环境达到更好的和谐。另外,如果个体选择失败,则可以改造旧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通过检验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智力概念来判断适应、选择和改造的内容。由此产生的个体的“内隐”理论可以作为构建智力外显理论的框架。情境理论不足以勾画智力行为的特征。因此,它只能作为整个智力理论的一个亚理论。 第二个亚理论是经验亚理论,它表明在特定任务或环境中,与情境相适的行为,并不等于在该类行为的经验连续体的任何位置上都会产生同等“智慧”。相反,当个体(a)面临一个相对(但非完全)新的任务或情境时,或(b)在特定任务或情境的自动化操作过程中,其智力才能很好地展现出来。这两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作用的:有效的自动化加工将多余的资源分配给环境中新异刺激的加工;相对地,对新异刺激的有效适应能使个体及早产生新任务、新环境经验中的自动化加工。因此,我们不能将一个任务简单地归类为需要智力或不需要智力的任务。该任务在多大程度上需要智力取决于个体具有多少关于所遇任务的经验。这点对环境也同样成立。尽管我们在阐明适应情境的行为在经验连续体的哪些位置上有效时,经验亚理论对情境亚理论有所限制,但它仍没有确定包含在智力行为中的心理结构或机制是什么。 第三个亚理论是成分亚理论,它明确了构成智力行为的结构和机制。在经验连续体有关位置上产生的适应情境的行为是否为智力行为,这取决于其包含某种心理过程的程度:元成分控制信息加工过程,并使个体监督和评价这一过程;操作成分执行元成分构建的计划;知识获得成分进行选择性编码,联结新信息,并选择性地比较新旧信息,以使个体学习新信息。这一亚理论确定了个体对环境适应、选择和改造的认知过程。成分亚理论对某种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属智力行为进行了定义。 总之,情境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的外部世界相联系;它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哪些行为对个体而言是智慧的表现,这些行为在何处才显示出智慧。这一亚理论明确了那些能够作为智力特征行为的内容。经验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内、外部世界均联系了起来;它回答了“行为何时是智慧的”这一问题。该亚理论表明在某项任务或情境中,智力与经验多少之间的联系。成分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的内部世界联系起来;它回答了智力行为是如何产生的。这一亚理论明确了构成智力行为的,心理机制,而不考虑特殊的行为内容。这三个亚理论可一起用于理解个体差异,理解谁是聪明的。我希望,在解释这些亚理论的过程中,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以建立这样一个观点:为什么我们可以认为某种行为比其他行为更富有智慧?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超越IQ PDF格式下载



相对理论,对于老师来说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评五个星不是说我多喜欢这本书 只是觉得书是正版的 到货也算快
但是书的内容……也没不好啦 外国人写书都是这么碎碎糟糟的 看起来比较费力的说~


开发人类智能潜能.


书挺好的


可与多元智能对照读


这是一部开拓眼界的书,指出了人类对智慧能力认识的局限性,也指出了智能发展的可能性。教学者应该都看看。关于《成功智力》,则是做学生者多看看。可惜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本身问题,有些语言不太通顺,理解起来麻烦,以后当找到原文对比一读。


书的封皮脏了,其他的还不错


比较深奥,提出的观点值得深思。


这一套书是心理学著作译丛中很不错的系列,所以内容就不用评论了。送货速度很快,第一天下午下订单,第二天就到了。书本质量没有问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