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的空间
2006-9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鲁枢元
330
285000
无
在21世纪,生态学似乎已经成为一门“颠覆性的学科”,它将要“颠覆”的是300年来支配人类社会突飞猛进、为所欲为的价值观,世界观。“ 颠覆”同时意味着一种知识体系和文明范式的转换与重建即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的过渡,这无疑也是一场精神文化领域的巨大变革。从文学理论批评的角度看,生态批评是继女性批评、后殖民批评之后,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渐渐形成的又一批评派别。人类的文学艺术迄今为止所表现的,无外乎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状态,因此全都可以运用一种生态学的眼光加以透视、加以评判,期待中的生态批评空间应该是更为广阔、更为恢弘的。本书作者鲁枢元是国内最早关注生态批评的学者之一,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文艺学跨学科研究,并坚持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定的、持续的精神状态,从不惮于把自己的“心跳”和“同情”、“眷恋”和“沉溺”、“想象” 和“憧憬”挥洒到书写的字里行间《生态批评的空间》照例不是按照某种体制化的学术写作模式制作的;作者渴望的是,在一种自由的学术氛围中,真诚地与人们沟通、交流。
Ⅰ·人类纪——生态时代 1.1 生态学的人文转向与生态批评 1.2 生态困境中的精神变量与“精神污染” 1.3 地球“精神圈”与生态内源调节机制 1.4 生态时代的美学原则和艺术走向 1.5 人类纪:文学的使命与文艺学研究 1.6 生态时代:中西学术流向的新格局Ⅱ·诗性灵——精神生态 2.1 诗情的消解与西美尔的货币哲学 2.2 精神的涵义与精神生态学 2.3 开发精神生态资源 2.4 文学艺术与“好的灵魂” 2.5 现代都市生活的生态批评 2.6 关于“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论争 2.7 文学,一种恢弘的弱效应 2.8 数字化风险与修辞空间的拓展Ⅲ·跨学科——生态视野 3.1 怀特海的预见 3.2 精神生态和生态精神 3.3 生态学与文艺学 3.4 生态批评的知识空间 3.5 生态批评的对象与尺度 3.6 我的文艺学跨学科研究Ⅳ·文学史——生态演替 4.1 汉字“风”的语义场与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 4.2 文学艺术“自然”主题的衰变 4.3 文学艺术史:生态演替的启示 4.4 自然之维——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生态视阈附录 《绿化文学,绿化心灵》——中国首届生态文艺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倡议书后记
无
独到的视角
不错。思路很新颖。
一开始没看进去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后来仔细品味,很多话都很有道理。但是这本书还是较为专业,如果不是研究生态批评的读者可能会觉得没意思。
书本身写的不错~~只是书写的太过专业和枯燥~文中的有些表述也有待考究~~毕竟是人文工作者~~
非常好的一本书,我喜欢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以质量求生存以速度征服别人才是硬道理,商品质量不错。卖家给力!顶、、、
对我写论文,不是特别有用
还一般吧,有用,不过学术界混饭吃的也越来越多啦——这本书还可以混一口饭吃
很失望,后悔买了这本书极度散文化的学术作品
“在我看来研究就是一种特定的、持续的心境或精神状态,是一种对于研究对象的悉心体贴于无端眷恋,一种情绪的纠葛与沉溺,一种心灵的开阖与洞悉,那应该是一种发自生命深处的“思”的状态”,最喜欢作者对于研究的态度,真是达到了高境界。
国内生态批评创始人力作,捭阖思维,性情文字,既可入门,又开视野。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作者是俺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