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全球视阈中的教育技术

章伟民主编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章伟民主编  

页数:

46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次国际会议研讨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技术发展中的特点、盲点和疑点;教育技术应用的区域推进与教学创新;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理论与技术的关系;信息技术产业与教育领域的互动。通过会议,使我国教育界的有关领导、教师和学生有机会深度接触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资深专家了,了解教育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国际水平的前沿课题,同时也展示了我国教育技术区域化推进中应用和创新的成果。  本次大会十分荣幸地邀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济顺、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王晓芜等领导同志,因为他们的出席和讲话,使得本次盛会不仅富含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而且蕴涵着丰富的政策取向和未来发展导向的可能性。事实上,一门学科的快速成长和一个研究领域的深入拓展,离不开学术研究、实践行动和政策导向三者的有机结合。  本论文集的出版旨在广泛分享大会的研讨信息和成果,积极推进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书中共有59篇论文,分为理论探讨与综述、教学设计与应用、媒体技术与开发、教学游戏与学习环境、管理与队伍建设这五大专题。篇中论文观点新颖,分析透彻,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理论探讨与综述在变化中寻找教育技术发展的机遇教育信息化与文化的关系初探浅谈中国教育技术道德规范建设两级传播论在网络教学中的新解浅谈教育技术术语--学科定义与学科定位的视角网络教学中隐性知识的传援论教育技术的创新推广过程从美国博士学位论文的摘要看教育技术的研究Ethical Issues in Program DesignCan Handheld Mobile Devices Dramatically Changes the Learning Style?Technology Integration and Cognitive Skill Level within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wanTeaching Experience,Technological Competence,and Frequency of Classroom Computer Ue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wan教学设计与应用多元智能开发暨优质教育谘商自评系统实验研究:一次儿童发展理论与教育技术应用的有建设性对话迪克一凯里模式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的运用探究性教学在针灸医学经典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高中新课程的数字化实验教学探讨网络环境下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远程小组协作学习中的交互探析网络教育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分析研究网络教学中教师的WiKi协作架构基于概念图的网络导航物理教学中的助学策略设计--发挥思维导图的功能E-learning与PBL教学的信息共享整合模式设计虚拟环境认知特点分析从学生的视角看成人高校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及存在问题Using Mobile Technologi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 Current State of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a Middle School of Taipei,Taiwan媒体技术与开发基于手段式装置之教室互动系统设计及融入高等教育教学之初探大学物理网上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教学游戏与学习环境管理与队伍建设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那么,要怎样把迪克一凯里教学系统模式应用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呢?这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教学目标分析迪克一凯里系统化教学设计重视教学目标分析,强调要清楚、准确地说明学习者在完成了教学之后应该能做什么,这将影响到今后的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建构主义在哲学上强调学习内容的自主建构,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不同人对同一事物可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是无法预先设立学习目标的。但事物有其复杂的一面,也有其客观的一面,事物的某些属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能遇到共同理解的。所以,在教学系统设计中,一定要考虑教学目标的确定,以避免陷入非理性主义的陷阱,教学目标的编写应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变化性。另外,在设计过程中要强调知识的情景性、整体性,在真实任务的大环境中展现,学生应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二)教学分析和教学策略开发为达到最终目标,在教学中要采用教学策略。迪克一凯里系统化教学模型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前的活动、信息呈现、练习和反馈、考试以及延展活动几个部分。教学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就得考虑设计好每一步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如在利用网络来学习时,网上信息浩如烟海,老师必须事先设计好教学前的活动、信息呈现方式,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学科站点,就不会浪费很多时间,也学到了有用的东西。又如协作式学习,可以有多种方法,有讨论、辩论、竞赛、角色扮演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前的活动、信息呈现和练习的一种方式。以讨论为例,围绕什么主题来讨论,如何提出初始问题,以及怎样提出后续问题,以便把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不至于纠缠在枝节问题上浪费时间等等。当然教学策略的每一步都要基于传递教学的媒体特点(教学传递系统)、要讲授的内容以及接受教学的学生的特点(学习者特征分析)来制定。


编辑推荐

《全球视阈中的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全球视阈中的教育技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