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邮购新娘

张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翎  

页数:

254  

字数:

265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尚未见其人,先读其小说。我相信,文如其人。于是,我想,她该是一位文静、端庄、贤淑,而又饱经时代风霜雨雪,面容苍白,身材瘦弱的年长妇女,一位胸怀开阔、坦荡,充满激情和爱心的悲天悯人的睿智哲人。待见到张翎,我暗暗吃了一惊:她怎么竟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乐观、大方、清纯、秀丽的江南女子?可听到她开口侃侃而谈起来,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出于职业,我对语音还颇挑剔,可她除那一板一眼、慢条斯理的语调不如京片子顺溜外,似难挑出多少破绽来),那慷慨激昂的神态,那抽丝剥茧的精细分析,那深刻辟透的理论阐述,叫我终于确认了:她像张翎,她就是张翎。一个真正的作家的精神、气质。  读张翎的小说,我特别欣赏她的语言。在休士敦、哈佛等地讲学,我也特别介绍了她的语言。这是一种离开了母语语境,吸取了他国语言新质而又不露痕迹的独特的新的华文语言。它不同于严歌苓的简练、辛辣、刻薄、幽默,略带川味的京腔;也不同于哈金的单纯、乎易、朴实、淳厚,如二人转式的东北调。她的语言既有江南吴语的温软、甜美,也有江浙海派学者的现代学院派风范。有说她咏物写人有《红楼梦》的遗风,也有说她记事抒情有张爱玲的韵味。读她的小说,那语言如行云流水,清新、流畅、生动、鲜活,是美的享受,是情感的陶冶,也还有生活的哲理、人生真谛的启迪。  这里信手摘了一段文字,是男主角林颉明在上海机场第一次见到江涓涓时的一段描写:  “他没有立刻走过去,而是远远地站着,用目光将她从头到脚地测量了一遍。他发现他的目光被她无处不在的清晰分明的轮廓线条割得辛辣生疼。她如约穿了那套衣服。

内容概要

《邮购新娘》一书可以有多种读法。 从娱乐的角度来读,这是一本关于男女之情的书。各式各样的,中国的,外国的;知识分子的,小市民的。书里的男和女都走了很多的路,造化弄人,却始终没能走到一起。那路,那走法,那结局,好看,也揪心。 从历史的角度来读,《邮购新娘》写了一个家族三代女人的故事。在女人的故事里,历史只是时隐时现的背景。历史是陪衬女人的,女人却拒绝陪衬历史。女人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与历史无言的抗争。女人的争战有时赢,有时输。输的和赢的又不以女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成为新的历史。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读,《邮购新娘》涉及了一个迁徙的故事。寻找机会实现自身价值似乎是世界上所有种族的移民原因,只不过这个普通的移民故事具有一个略微复杂一些的包装。一个鳏夫,一个邮购新娘,一个在欲望与道义之间挣扎的牧师,一个有可能成为冷静的旁观者却偏偏没有这样做的干洗店老板。所有应该发生的事情都没有按照善良的愿望发生。所有不该发生的事情都阴差阳错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于是,故事的结尾也只能是那样的结尾。 从文化的角度来读,《邮购新娘》是一部关于寻找的小说。寻找家园,寻找归属,寻找慰藉。寻找的内容也许因人而异,寻找的模式却总是相同的:以希望开始,以失望终结。寻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摧毁一些固有的,建立一些新异的。所以寻找的过程也就是摧毁的过程,失落的过程,忏悔的过程。 《邮购新娘》从结构上来说,它由一个引子、八个章节和一个尾声组成。每个章节有其独立于其他章节的完整故事情节,而各个章节又与其他章节共同构成了全书的系统情节。如果整部小说展现的是一段上下贯穿一世纪东西跨越两大洲的故事每个章节就是这个大版图上的小方块。章节是以时空交错的方式排列,只有读完全书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版图。故事的悬念是一个叫江涓涓的女子所可能具有的多种身世和她可能进入的各种结局。在阅读的过程里,悬念充当了毒品的角色,揪着读者一步一步不知不觉地步人作者预先设定的结局。

作者简介

张翎 浙江温州人。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分别在加拿大的卡尔加利大学及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和听力康复学硕士。现定居于多伦多市,在一家医院的听力诊所任主管听力康复师。
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发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金山》、 《邮购新娘》(台湾版名《温州女人》)、《交错的彼岸》、《望月》(海外版名《上海小姐》),中短篇小说集《雁过藻溪》、《盲约》,《尘世》等。曾获第七届十月文学奖(2000),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优秀散文奖(2003),首届加拿大袁惠松文学奖{2005),第四届人民文学奖(2006),第八届十月文学奖(2007),《中篇小说选刊》双年度优秀小说奖{2008)。小说多次入选各式转载本和年度精选本。其中篇小说《羊》。 《雁过藻溪》和《余震》分别进入中国小说学会2003年度,2005年度和2007年度排行榜。

书籍目录

引子 多伦多:伤心都市一个更像结尾的开头第一章 多伦多,上海,藻溪:隔洋的约会——一个加拿大老板的故事第二章 温州:舞台上下——一对中国母女的故事第三章 温州:如此初恋——一个机要秘书的故事第四章 多伦多:蓦然回首——对未婚夫妻的故事第五章 温州:红尘白雪——对闹市艺术家的故事第六章 温州:灵与肉——两个洋牧师的故事第七章 温州:桃花劫——一个漂亮保姆的故事第八章 多伦多:覆水——一家干洗店的故事尾声 多伦多:归程——一个更像开头的结尾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多伦多,上海,藻溪:隔洋的约会——一个加拿大老板的故事  星期五这天正好是十三号,一年里这样组合的日子屈指可数。对林颉明来说这天果真是个倒霉的日子。  首先是国税局的事。  也不知得罪了哪路人马,居然有人暗地里给国税局打电话,说林颉明偷税漏税。国税局倒是很有礼貌的,温温文文地提前来电话预约了时间,让准备查账。  林颉明的咖啡馆才开张一年多,账目也没来得及复杂起来,不过是薄薄的一本。然而林颉明早就听说了国税局的厉害,不敢掉以轻心,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把账本和花销的账单都一一地捋了一遭。将那些模糊的款项,努力地回忆了一遍,加了注解。又排练了一肚子撇清辩白的话,准备第二天讲给人家听。  谁知一早上国税局的人来了,哈罗了一声,就一头钻进了办公室。脱下风衣,打开手提电脑,便埋头看起账本来了。林颉明准备下的一肚子对白,竟没能派上一句用场。在那人身后呆站了一会儿,见人也没搭理他的意思,就尴尴尬尬地退了出去。  走到前厅,看见喝早茶的人已经散尽了,吃中午饭的时辰又还没有到,店堂里冷冷清清的,只剩了几个女招待在打扫一地的碎杯盘。早上来了一群高中生,各样饮料小吃要了一桌子。没说几句话就吵了起来,没吵几句话就扭在了一起。等到警察赶来,早有人鼻青脸肿了。杯子盘子砸碎了好些个,椅子也摔坏了三张。损失最大的还是柜台,半边给压塌了。那柜台是镂花玻璃镶绿云纹木框的,是早先请专人来设计的。如今要修理这半边,颜色花纹都相配的,谈何容易。若让保险公司来修,明年的保险费就得涨到天上去了。若自己找人来修,就不知是个什么价钱。店里这副模样,也不好营业。耽搁一天,雇下的女招待照样要付工钱。林颉明想着这一大摊子的烦恼事儿,脑子哄地大了好几倍,就没好气地冲着那群女招待嚷了起来:  “说过多少回了,不要穿凉鞋上班——要是扎了脚,我哪赔得起你的工伤事故?”  大家见老板脸色灰拓拓的,也不敢回嘴,都低了头干活。只有一个叫塔米的,翻了林颉明一眼,说:“扎了鞋子,你就赔得起了?我的鞋子也不便宜。”话虽是轻轻说的,众人却都听见了,忍了忍,没忍住,都哧哧地笑了起来。  林颉明就绷不下脸了,挥挥手,说:“都回去吧,明天再来。这会儿才九点半,都算你们半天的工资。”众人原先都准备来上一天班的,听了这话,无奈,只好散了。  这时就进来一个装修公司的人一一是林颉明请来估价的。拿了皮尺色板,便来丈量柜台的尺寸。量好了,拿出计算器来来回回算了几遍,才说了一个数。林颉明一听就跳了起来:“你这是什么天价呀——去年装一整个柜台也不过比这多个零头!”那人就笑:“今年是今年的行情嘛。你这绿色的云纹木,全加拿大也只有阿尔伯塔省有。这一两千公里的运费,你自己算一算看。你这镂花玻璃是加厚的,又比寻常的玻璃贵好几倍。谁叫你当初尽挑稀罕的物件来用呢?”林颉明越发气得跳脚,说:“罢,罢,我不修那劳什子了,重新装一个还不成?”那人收了皮尺,就往外走:“也好,你先请人来把这半边柜台推倒了搬走——也就五六百块钱的事。”  正巧女招待塔米在厕所里换了衣服出来,听见这话,就拦住那人问:“你的估价里头多少是材料,多少是人工?”那人见塔米一个女流之辈的,也没放在心上,随口就说了个数目:“人工值几个钱?还不都是材料贵。”谁知塔米盯住不放:“那好,你就管人工,材料我来找。”那人便呵呵地笑:“你来找?好啊,你是背呢,还是扛呢,反正也不远,就在阿尔伯塔。”  塔米也不恼,等那人笑过了,才说:“都不用,找辆卡车就行。哪到得了阿尔伯塔呢?城北有一家叫‘梦之屋,的,是日本人开的装修材料店,小是小点,倒还有些稀罕物件。那绿云木台面,找割剩下来的零头,碰巧了一两百块钱就够。那镂花玻璃嘛,得到新开的那家‘建筑箱’,老的那几家货都不全。在十号走廊右手侧,价格倒没你说的那么贵。”  那人听了,就愣在那里,脸色很有些尴尬起来。又不能改口,只好打着哈哈给自己圆场:“行,行,你找来材料,我们豁出老本给你干就是了。那点工钱,还不够车马费的。”  待众人都散了,林颉明也不说话,却死死地盯着塔米看,终于看得塔米笑了起来:“杰米你这种眼光应该用在卧室里,而不是在公众场所。”林颉明的咖啡馆里雇的都是洋人,谁也不会说他的中文名字,众人干脆就照着谐音给他起了个英文名字叫杰米。“别忘了我在‘家居库’干过五年售货员,要不是跟那只母老虎吵翻了,也不会上你这儿来——你到底看没看过我的履历表?”  塔米是咖啡馆里最新的雇员,才来了一个星期。  那天塔米来找工作,门也不敲就直接进了林颉明的办公室。林颉明收了她的履历表随手往抽屉里一放,说了句有空缺再给你打电话,就想打发她走。  塔米是个混血儿,母亲是牙买加人,父亲是爱尔兰人。小时候长得粉雕玉琢的,完全像白人。长大了肤色就渐渐深了起来,露出些黑人的本色来——却依旧比一般的黑人白净。极高极瘦的个子,穿一套短背心短裤衩,胳膊大腿上的肌肉紧绷绷地闪着亮。露出一截肚皮,肚脐眼上穿了两个银环。一头卷发盘得高耸人云——那身架和打扮就让人很有些提心吊胆的。  林颉明从前也雇过几个黑人女招待,懒散如水,调拨不动,还受不得委屈,为一点小事总爱跟顾客顶嘴。所以见了塔米这副模样,就不敢要。谁知这个塔米竟赖着不走,说:“我问过你店里的人,说刚走了一个怀孕的,正好有空缺。”  林颉明从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人,一半是生气一半是好奇,就问:“你能说说我为什么非得雇你不可的原因?”那个叫塔米的年轻女人就蔫了下去,脸上的锐气顿时不见了,低声下气地说:“因为我下个月的房租还在你的账号里。”  林颉明听了,心里动了一动,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自己曾经有过的一段日子,便叹了一口气:“起薪六块八毛五一小时。你最新,班次由不得你挑。”女人明知这是最低工资,却讨不得价,只好答应了。  林颉明雇了塔米在店里,多少是可怜她的意思,没想到这女人还有几分机灵,竞比那几个老的都强,就随口问道:“店里东西坏了,你能修吗?”  塔米蹬了凉鞋,晃着两条腿坐到咖啡桌上,一边拿出小钢锉修指甲,一边回答:“那得看情况。六块八毛五一小时的工钱,也就会换个灯泡。八块钱一小时嘛,应该可以换保险丝。到了十五块钱一小时,说不定就能修洗碗机了。”  林颉明看着女人伶牙俐齿的样子,暗想是不是该提拔她先管点小事,慢慢培养起来,哪天自己休假去了,也好有个知道底里的人来照管店里的事。谁知塔米早看穿了林颉明的心思,肩膀一斜,就把胳膊搭在了他身上。  “杰米你赶紧给我加工资吧,我的那点好处,你一会儿就全发现了。我都打听过了,丽莎的起薪是七块五,安迪是七块两毛五,连那个胖猪罗瑟琳,你都给了七块钱。你就是把我当猪,也得给我涨点,是不是?”  塔米的半个身子坠在林颉明肩上,说重不重,说轻也不轻,衣服上的香水味丝丝缕缕地钻进林颉明的鼻孔里。林颉明忍住了喷嚏,暗想这世界上还真有那么一些潦倒至死却还要体面的人。就闪了闪身子,指指办公室,说:“你去给人送杯咖啡吧——早上进去到现在还没出来过。”塔米就眯了眼笑:“刺探军情,这事我内行——007的电影我每部都看过。”  果真就去煮了大大一杯卡普其诺咖啡,颠颠地端进了办公室。一小会儿就出来了,两个指头夹了一枚两元的硬币,叮当一声扔进了收款机。  “杰米你铁定有麻烦了,人家咖啡都不喝你的。”  两人正瞎侃着,林颉明兜里的手机就鬼也似的尖叫了起来。林颉明的手机是一个月前刚刚配的,号码只有那么几个人知道。看了看手表,一算时差正是中国那边上床睡觉的时间了。接起来“哈罗”了一声,果真就听见了一个温温软软,略略藏了些倦意的声音。赶紧说了句“我给你打回去”,就夹着手机要进办公室。走到门口,才想起里边有国税局的人。只好拐弯抹角地跑到厕所,关起门来,坐到马桶上,方定下心来细声细气地煲起了电话粥。  最初为林颉明牵起这条线的,是他已故妻子余小凡的母亲方雪花。  方雪花是浙江衢县人,却嫁在了上海。在那个户口几乎与生命等价的年代里,这样的婚事本身就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久久地刺激着市井的神经。当然,方雪花后来的生活中还发生了许多的奇事——那将会在另一个章节里得到充分的阐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邮购新娘 PDF格式下载



看过《金山》后觉得高度到顶了,不过一个作家一生能有一部叫得响的作品已经能称大家了,还是《金山》最好。


写的太好了,笔笔如刀,刀刀见血,对社会的、人性的剖析那么简洁、痛快而又不失温婉。既有史诗般的磅礴,又有小儿女的细腻。张翎的作品,就像她的面相,既是女性的,又是男性的,奇异独特,过目难忘。现在这么严肃、严谨的作家,已经很少了。


情节很耐人寻味,不落俗套


女性文学,很细腻,不错


文章结构安排的很巧妙。


真是不如金山那么让人更感动


重复,重复,再重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