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读完15位哲学大师经典讲义
19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明华
211
无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的这段名言一直以来被广泛引用,它说的是读不同的书给人带来的不同益处。那么,哲学在这里又算哪一类呢?它既像是科学,又像是伦理学,又像是逻辑学…… 那么,哲学究竟是什么?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了多种学科的知识,如数学、物理学、逻辑学、生物学等。因此,有人也称之为“通学”。有很多哲学家不仅仅是哲学方面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其他学科的专家:亚里士多德既是物理学家又是生物学家;怀特海既是数学家又是教育学家;笛卡儿则是平面几何的创始人;莱布尼茨则与牛顿一起创建了微积分……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哲学可以使人变得智慧而又深邃,庄重而又灵秀。 哲学的存在和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传统。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把哲学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较大的民族都会有比较系统和久远的哲学文化。哲学思想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次读完15位哲学大师经典讲义:聆听哲学大师的智慧精华》所介绍的篇目,即使对于哲学专家而言,亦可说穷其一生精力,也难以领会其全部精髓,再加哲学世界如此浩瀚,哲学科学如此博大,简单地以十五《一次读完15位哲学大师经典讲义:聆听哲学大师的智慧精华》,难以一一表明。仅以抛砖引玉之情,希望以此点燃广大读者对哲学的热情。 哲学的存在和发展已有三干多年的历史,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传统。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把哲学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世上较大的民族,都会有比较系统、久远的哲学文化。哲学思想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管是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还是宗教领域,它都影响着人类的思维。
第一位:柏拉图(西元前427-前374)《理想国)第二位:亚里士多德(西元前384-前322)《形而上学)第三位:培根(西元1561-16261《新工具)第四位:笛卡儿(西元1596-1650)《第一哲学沉思集》第五位:洛克(西元1632-1704)《人类理智论》第六位:斯宾诺沙(西元1632-1677)《伦理学》第七位:莱布尼茨(西元1646-1716)《人类理智新论》第八位:休谟(西元1711-1776)《人类理解研究》第九位:康德(西元1724-1804)《纯粹理性批评》第十位:费希特(西元1762-1814)《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第十一位:黑格尔(西元1770-1831)《小逻辑》第十二位:叔本华(西元1788-1860)《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十三位:尼采(西元1844-1900)《权力意志》第十四位:怀特海(西元186P-1947)《过程与实在》第十五位:维特根斯坦(西元1889-1951)《哲学研究》
有话实说,有债照还算不算正义呢?不算!因为并不是任何时候这样做都是正义的。打个比方吧,譬如说,你有个朋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曾经把枪交给你保管,但如果后来他疯了,想把枪要回去,人人都会说不能还给他这么一个没有正常思维的人。所以,如果你还给了他,那反而是不正义的。把实情告诉疯子也同样是不正义的。正义也不是简单的“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以小偷为例,如果其偷窃是为了以善报友,以恶报敌,按照上面的标准,那么小偷岂不也成了正义的了?况且,什么是友,什么是敌呢?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在判断上犯错误,误把坏人当成好人,把好人当成坏人,这时,帮助“坏人”,残害“好人”,不也是正义之举吗?无论是伤害朋友还是其他任何人都不是正义者的作为,而是和正义者相反的人——不正义者的作为。所以“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这个观点站不住脚。 色拉叙马霍斯则认为: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难道不是谁强谁统治吗?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法律,平民政府制定民主法律,独裁政府制定独裁法律,依此类推。他们透过法律告诉民众: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就是对百姓正义的,谁不遵守,就是违法犯罪,同时也是不正义的。因此,不管在哪个国家,所谓“正义”就是政府的利益。因为政府拥有强权,所以唯一合理的结论应该说:无论在什么地方,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苏格拉底辩解说,当统治者向民众发号施令的时候,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会因此做出违背自己利益的决策来。但老百姓却必然听从他们的号令,并遵照法令去做——因为这样才算正义。这不明摆着是弱者受命去做违背强者利益的事情吗?怎么能说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呢?
走过经典感受大师的震撼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修辞学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为哲学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