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隐匿的神学

谷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谷裕  

页数:

394  

Tag标签:

无  

前言

读完谷裕博士的《隐匿的神学——启蒙前后的德语文学》,我才真切体会到,自己在学习德语文学的途中走过多长弯路。三十年前考大学时,我填报的专业志愿是“法国语言文学”——当时想,既然有可能读大学,就得好好珍惜机会,学习不太有条件自学的小语种。但德语也是小语种,为什么没报德语专业?那个时候,当听说可以考大学,简直做梦都不敢相信——如今我们把文革结束的时间标志定在1976年,其实,至少在77年底突然宣布恢复高考之前,我自己的生活感觉仍然是文革式的。这年秋天,我从下乡插队的川东深山回到城里,在重庆市立图书馆当职员,工作是每天给进馆的每本新书端端正正盖上馆藏章。以前听人说,在图书馆工作可以读书,这时才知道,完全是瞎说——每天得给上百本书盖章,完全是计量劳动,哪有时间看书……直到78年春天,这个市立图书馆的图书搬运工仍然是两位所谓“历史反革命”——较年青的一位留学过苏联,年长的一位已经六十出头,早年留学法国,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内容概要

本书从德国解释学的传统角度,研究和探讨了德语文学注重思辨和道德建构的特征是如何形成的,并认为其重要根源在于:启蒙时期德语文学的形成发展,与路德宗教改革及其世俗化之间的有机互动——启蒙运动引发了文学艺术脱离神学和宗教获得审美独立,并转向人学及对人的关注。而文学在独立过程中同时携带了信仰模式、认知方式、情感表达、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这种互动作用于德语文学的功能和语言,使其成为审美意义上“隐匿的神学”。作者以扎实的基本功,详实的材料,独到地疏解了启蒙运动以后到19世纪末的六位德语重要作家:歌德、莫里茨、瓦肯罗德、诺瓦利斯、冯塔纳、伊默曼的经典作品,展示了当时时期德语文学的发展线索,而这一线索对我们认知德意志精神极为重要。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第一部分 概论 第一章 基督教文化与世俗化的宗教虔诚 第二章 启蒙以前的德语文学与基督教文化  第一节 基督教文化概述  第二节 中世纪文学与基督教文化  1.早期僧侣文学与基督教典籍的译介  2.中期骑士史诗与基督教思想的渗透  3.中世纪晚期与近代早期的宗教文学  第三节 巴罗克文学的基督教文化语境 第三章 启蒙以后的德语文学与基督教文化  第一节 启蒙世俗化语境中的新教虔诚文化  1.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2.思想领域中的表现形式  3.有教养阶层的状况  第二节 新教虔诚文化在文学生活中的转换  1.文学功能  2.文学观念和语言  3.文学生产者的宗教教育和社会化  4.文学品味与文学经典的确立  第三节 两种特殊新教文化与德语文学   1.牧师或“牧师之子”德语作家  2.虔诚运动与德语启蒙文学  第四节 启蒙以后的天主教文化与德语文学第二部分 经典解读 第一章 歌德人文思想中的宗教话语  第一节 《维特》对耶稣受难的影射   1.对耶稣受难的影射  2.对复活和永生的影射  3.影射与渎神  第二节 《迈斯特》第六部《美的心灵》与虔诚运动  1.《美的心灵》在叙事内容和结构上的功能  2.《美的心灵》的来源和内容   3.歌德与虔诚运动  4.《关的心灵》对虔诚运动反讽式的回应  5.对虔诚用词的嬉拟  6.对虔诚运动反讽的意义  第三节 《亲合力》中的天主教文化  第四节 《浮士德》中现代人的困境与救赎   1.《浮士德》的赌誓与《约伯记》的框架  2.《浮士德》结尾与现代人的困境   3.《浮士德》结尾的救赎  第五节 结语 第二章 莫里茨对虔诚自传的人文重构  第一节 从宗教向启蒙世界观过渡的个案——莫里茨  第二节 《安通·莱瑟》与寂静派运动   1.寂静派运动及其在德国的变形   2.宗教自弃、自省和内在性的世俗化   3.宗教阅读与默想的世俗化  第三节 《安通·莱瑟》与虔诚自传   1.从心灵到心理——虔诚自传的人文和理性重构   2.从虔诚情感到文学中的善感  3.从虔诚的道德教化到启蒙教育  第四节 新教虔诚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张力   1.日常虔诚中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2.从讲道坛到戏剧舞台   3.宗教虔诚与现代审美的张力 第三章 瓦肯罗德与早期浪漫派的“艺术宗教”  第一节 《倾诉》与艺术创作灵感说  第二节 艺术欣赏与宗教态度和仪式  第三节 晚期启蒙语境中的艺术宗教 第四章 诺瓦利斯与诗化宗教  第一节 《基督教或欧洲》与诗化的宗教思想   1.对天主教诗意的追忆与憧憬   2.浪漫的诗学和政治纲领  第二节 《夜颂》与诗化的宗教体验  第三节 《奥夫特丁根》中的启示与感性经验   1.蓝花与感性经验和节日   2.圣餐的隐喻与爱的筵席   3.感性经验与南北母题  第四节 诗化宗教与对启蒙的修正和补充 第五章 伊默曼的《蒙豪森》与宗教的世界观  第一节 以宗教的世界观对抗时代的虚无  第二节 新宗教构想的内涵  第三节 新宗教与启示和理性的合题 第六章 冯塔纳小说与政治社会话语中的宗教文化  第一节 宗教取向与对政治社会话语的回应  第二节 《茜茜尔》中文化新教的教养与天主教  第三节 《艾菲·布里斯特》中的新教伦理与对罪的宽恕  第四节 《施台西林》中的人性与人道的宗教参考文献人名对照表后记

章节摘录

这种说法在德国古典美学中演变为真善美的结合。启蒙以后德语文学经典的形成,便遵从了这种以道德情感为基础的审美标准。德语文学经典(Kanon)的确立发生在19世纪。经典中首当其冲的是歌德和席勒创作的古典文学(Klassik)。19世纪确立的文学经典几乎均出自有教养阶层,而且是按照有教养阶层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趣味被经典化的。这种为精英意识所左右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以人文思想为核心的文学读物当然并不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品味。但由于文学经典包含了对社会生活的现实性描写,代表了普遍的价值取向,因而具有联系和整合社会阶层的作用。从19世纪歌德的经典化过程可以看到,古典的追求人性和谐完美的世界观如何被打造成有教养阶层的“宗教”,歌德如何以类似造神的形式被树立为民族的偶像。而在19世纪打造人文世界观和树立偶像的动机则在于德意志在文化、社会和政治上统一的需要。在这种语境中,歌德的人格及其古典作品被赋予了整合民族精神和价值认同的功能。19世纪初期,歌德只在魏玛的朋友圈被当作天才偶像崇拜。在当时反抗拿破仑战争和政治复辟的历史语境中,席勒才是提倡“自由”和民族解放的英雄。歌德因具有亲拿破仑的倾向而遭到公共舆论冷落。1832年歌德去世后魏玛圈子首先开始提炼歌德人格和作品中的德意志民族精神,认为德国人“在歌德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升华和荣耀”(李默语)。

后记

本书成稿过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德国波鸿大学的Paul Gerhard Klussmann先生,美因茨大学的Johannes Meier·先生,慕尼黑大学的Wolfgang Frah wald先生,柏林自由-大学的Hartmut Eggert先生都在交谈中带给我很多启发,拓展了我的思路和视野。北京大学的范大灿先生从德语文学史角度为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彭小瑜兄耐心解答了教会史方面的疑难问题。在此还要感谢邹丽、晏文玲和邓深同学对书稿进行了文字上的审校。一个有形或无形的集体带给人的温暖是无以言表的。好友何珊十年如一日给予我热情的关心和鼓励。还有身边很多同行、同事和朋友,与他们相处真的令人开心又长见识。北京大学德语系、德国研究中心以及英语系志同道合的诸君,真心感谢你们。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诗(文学)从一开始就是隐匿的神学,表达的是神性的东西。  ——马丁•奥皮茨(Martin Opitz)这本书的研究重点在基督教与文学的关系,尤其德国的新教与文学的关系。我由此了解到,所谓基督教文化在西方其实差别不小,不了解基督教的教派特色与近现代文化的复杂关系,恐怕很难深入了解近现代欧洲文学的嬗变细节。  ——刘小枫伴随着加速前行的世俗化,神学和宗教日益为多元文化所湮没而真的“隐匿”起来——出于对宗教的无知,人们也许永远无法认识文学中深刻的神学内涵。对异文化的读者尤其如此。  ——谷裕


编辑推荐

《隐匿的神学:启蒙前后的德语文学(第2版)》:别具一格的启蒙德语文学史窥视文学面纱背后的神学真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隐匿的神学 PDF格式下载



家人选择了学西方文学,为此购买此书,读起来需要很静心,细细品读。


包装很好,还没看,应该不错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