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课堂教学方法·实践篇

希尔伯特·迈尔 华东师大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华东师大  

作者:

希尔伯特·迈尔  

页数:

430  

字数:

501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课堂教学方法(实践篇)》由希尔伯特·迈尔所著,语言以学校日常语言为主,适合各种学校类型、级别以及专业的教师使用。本卷向各位呈现了现有的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检验的教学方法套路,既可用于传统的班级授课,也可在自主学习中一试。
同时,本书也主张积极推广行动导向型课堂教学。通过阅读本书,您会发现,即使是在困难的框架条件下,还是可以用头脑,用心灵,用双手实现成功学习。

作者简介

  希尔伯特·迈尔,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教学法专家。自1975年起任德国奥尔登堡大学学校教育专业教授,学术著作等身,涉及普通教学法、课堂教学方法和学校发展领域。例如:《备课指南》,《教学模式》(与维尔纳·扬克合作),《学校教育学》(2卷),以及《门把手教学法》。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二版说明
引言
第六章 什么是教学行为的“实际引导”?(合作者:沃尔夫冈·费希滕)
1.课堂设想
1.1 课堂设想的概念和功能
1.2 教师眼中的课堂教学法
1.3 学生眼中的课堂教学法
2.教学态度
2.1 教学态度的概念
2.2 教学方法储备
2.3 例行程序形成
3.反思例行程序形成:永恒的难题?
4.附录:一份关于方法实践的学生问卷
第七章 方法实践综述
1.日常课堂的方法实践
1.1 千里马和劣马——课堂教学法的频率
1.2 课堂教学法的单一结构
1.3 学生创造性和非创造性的开小差行为
2.教学行为的历史变迁
2.1 概述和问题
2.2 “书包分析”
2.3 在校学习的不确定性
2.4 学习环境的改变
3.学校的功能转变
第八章 教学方法实施过程
1.所谓的计划好的课堂教学进程
1.1 方法十字架
1.2 练习任务
2.教学方法实施过程
2.1 引言—主干部分—结论:课堂基本节奏?
2.2 引导和学习的辩证法
3.附录:体系搜索
第九章 导入—掌握—确认成果
1.课堂导入
1.1 理论功能确
1.2 实用功能确认
1.3 优质课堂导入的教学法标准
1.4 实例
2.掌握
2.1 概念、功能和标准
2.2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3 课堂中的行为引导
3.确认成果
3.1 概念阐释
3.2 功能
3.3 标准
3.4 关于“练习”的按语
3.5 实例
第十章 传统的讲授型教学
1.“为什么传统的讲授型教学如此美妙?”
1.1 特征说明和学习定义
1.2 历史发展
1.3 优势地位得以保持的原因
1.4 结论
2.传统讲授型教学的教学手段
2.1 概念
2.2 交流形式
2.3 点名和叫到,请求发言和轮到发言
2.4 引导对话技巧
2.5 结束课堂内容的技巧
2.6 写板书
2.7 总结:具备开放性和约束性的教学法
3.附录:代课
第十一章 小组教学
1.什么是小组教学?
1.1 理论背景
1.2 工作定义和模式
1.3 功能与目的
1.4 教学法中关于优秀的小组教学的标准
1.5 实践之困难
2.对教学行为的建议
2.1 进行小组教学之前所需要的准备工作
2.2 对进行小组教学的若干建议
3.一节小组教学课的教案
第十二章 教学行为模式
1.谈话模式
1.1 概念解释
1.2 所谓的教师主导下的课堂对话
1.3 教学性谈话
1.4 学生谈话
1.5 争辩型谈话
1.6 辩论
2.讲解的形式
2.1 教师的讲解
2.2 学生报告
2.3 讲述故事
3.混合运用
3.1 使用任务练习卷
3.2 实验
3.3 户外考察
4.项目周——名不副实的骗局?
第十三章 课堂上的游戏
1.概念解释和总览
1.1 游戏的特征
1.2 游戏和学习
1.3 总览
2.例子
2.1 游戏课程
2.2 塑造立像
2.3 角色扮演
2.4 模拟性游戏
第十四章 课堂上的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漫画
题外话:禁止学生使用感官和感觉去看待世界
第十五章 行动主导型教学构成
1.先举两个例子
1.1 第一步:一堂行动主导型社会课
1.2 一大步:开放式的小学课程
2.什么叫做“行动主导型课程”?
2.1 工作定义
2.2 计划流程
2.3 理由,异议与误解
3.构成行动主导型课程的四个教育学标准
3.1 “把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是什么意思?
3.2 什么叫做“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3.3 什么叫做“学校的开放”?
3.4 什么叫做“头脑和双手的协调关系”?
4.现实中的乌托邦
参考文献
附录 人名和专有名词

章节摘录

  通过教师主导下的课堂对话,学生共同担负起课堂进程的责任;他们可以施加影响;可以提出批评。以前占绝对地位的传统教育方式,一方是站在前台发指令操控一切的教师,一面是坐在台下听话的或难以驾驭的学生,这种教育方法越来越失去影响力了。  地图4左侧和右侧指明了清晰的历史演变。右侧的部分教学行为模式还很新,必须经过科技更新发展才有可能。而左边的教学行为模式和教学方法基本形式(概念见第一册第三章第2.5节)在形式、对学生的意义和使用范围上不断发生改变:部分源自多媒体并受多媒体影响的新对话形式和讨论形式进入课堂:辩论,争辩型谈话,申辩发言,采访,正方一反方一对话;专题研讨。  符合年轻人自我表达和自我意识形成需求的教学行为模式在增加:早在十八世纪末,博爱主义者已经提到过;不过这些教学行为模式二十多年来才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确切地说,西德国复辟阶段结束后,大学生造反和教育改革中显示出很多传统的角色认识,相应的角色不确定性应运而生,于是课堂“角色扮演”的话题呼之欲出(比较舍勒1986a,第202页)。  大多数学生精心酝酿并在项目周中表现出的激情,可以归结为自我表达的欲望。  地图最左侧能更清楚地看到学校教学行为模式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依赖性:七十年代的学生运动,民间组织的工作方式和生态和平运动都可以印证这一点。  在过去的几年中,师生之间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关系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坦诚。学生原则上参与课堂决定成为了可能;同以往相比,学生被越来越多地要求独立行动,也会因此得到比以往更高的评价。师生之间完全讲授型的教育已经消失。所以,课堂对学生来说不一定变得更舒适或更简单!为了培养自我意识,在如今的学校里学生把教师作为“标杆”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成功经受住长达10到13年之久的、形式化的,甚至是默默无闻的成绩竞争,学生必须积极主动,有坚持到底的勇气。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课堂教学方法·实践篇 PDF格式下载



我很喜欢这本书,与国产书不同,可以看到教育家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翻译的语言不太理想,也只能这样了。


蛮权威的国外翻译的教育书籍,不过理论性有点强,一般的中学教师不需要购买。尤其是一切围着高考转的教师不用接受一些前沿的新理念的。——笑笑评书


课程论的泰山北斗王荣生推荐阅读,怎能无视呢,买来读之,受益匪浅。


不错,很通俗易懂,没想到这么厚


刚收到,粗略浏览,感觉不错,实用。和我们以往的类似书不同。写的形式很好,能吸引人,我利用周末看


书不错,快递很好很快哦!


还没哟看,不知道怎样


是《课堂教学方法.理论篇》的姊妹篇,注重实践和操作,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