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夏书系.走向德育专业化

檀传宝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檀传宝  

页数:

18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本《走向德育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由檀传定等人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曾经十分愤慨地反问:为什么养猪养狗都要有个兽医学,培育人类下一代这样重要的:E作却可以不要教育学?!具体到德育领域’,我们完全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课件制作这样的教学技术都是“教师专业化”的应有之义,而培育人心灵的德育艺术却长期不在“教师专业化”的视野之内?!

作者简介

  檀传宝,l962年生,安徽省怀宁县人。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1979—l983)、北京师范大学(1991—1993)、南京师范大学(1993—l996)。l996年在南京师范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站工作,l998年5月出站,留校工作。曾经访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2002—2003)。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除德育原理外,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美育理论、教师伦理学、教师教育等。
  截至2005年,已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评论等1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德育美学观》(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美善相谐的教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等5部,以及诗文自选集《作为—棵风中的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德育美学观》获得过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辑 理论篇
 1. 什么是“大德育”和“小德育”?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2. 为什么当代中国德育要以培养“公民意识”为终极目的?培养“合格公民”对学校教育有哪些基本要求?
 3. 什么是德育专业化?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途径有哪些?
 4. 道德学习的过程和机制是怎样的?这对学校德育有何启示?
 5. 在德育过程中,一定的灌输是必要的吗?
 6. 德育为什么应当是“美丽”的?如何才能使德育成为“美丽的风景”?
 7. 为什么教师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如何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
 8. 为什么教师应当具有必要的人权意识?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权利?
 9. 教师应当拥有的德育专业意识包括哪些内容?
 10.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有怎样的生命意识?
 11.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有怎样的性别观念?
 12. 如何对学生的操行进行评价?
 13. 如何增强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14. 如何培育和呵护学生的人生理想与信念?
 15. 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路径有哪些?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注意哪些基本问题?
 16. 什么是团队精神?如何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17. 有的学生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做人准则,不关心公共事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公共责任意识?
 18. 如何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第二辑 流派篇
 19.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工作有哪些启示?
 20. 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工作有哪些启示?
 21. 美国品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工作有哪些启示?
 22. 诺丁斯关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学校德育工作有哪些启示?
 23.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对我国德育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24.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德育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
 25. 价值澄清德育模式的操作程序是什么样的?对德育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
 26. 体谅德育模式的操作程序是什么样的?对德育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
第三辑 热点篇
 27.
韩寒、丁俊晖和比尔?盖茨等人的成长道路似乎成为了“读书(学校教育)无用论”的新“佐证”,对此,教师应如何进行积极引导?
 28.
唐骏学历造假事件引发了社会对诚信(道德)与成功关系问题的热烈讨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成功”与“道德”的关系?
 29.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环境教育及其德育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环境教育有哪些德育价值?如何发挥环境教育的德育价值?
 30. “拜金”取向正日益冲击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在此社会背景之下,学校教育应当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幸福的真谛,追求幸福人生?
 31. 社会对当代青少年(“新新人类”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着诸多抱怨,教师应当以怎样的心态对待他们?
 32. 在使用《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教育读物时,怎样正确发挥其德育价值?
 33.
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如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何针对这两个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第四辑 实务篇
 一 德育环境
  34. 价值多元时代,学校德育如何用共同价值观引导学生?
  35. 学校如何应对媒介时代的挑战?
  36. 学校如何与社区合作发掘德育资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7. 当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孩子的道德成长因此受到了哪些影响?学校德育应该如何应对?
  38. 如何发挥学校制度的教育功能?
  39. 学校文化对学生品德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营造有利于学生道德成长的学校文化?
 二 学校德育管理
  40. 加强德育一定不利于升学率的提高吗?
  41. 学校如何从制度着手解放班主任?
  42. 德育处(政教处)如何与教务处(教导处)协调好关系?
  43. 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如何发挥有效的德育职能?
  44. 在有住宿生的学校,如何发挥宿舍管理工作的德育功能?
  45. 班主任如何与德育处(政教处)协调沟通,做好德育工作?
  46. 班主任如何与科任教师沟通配合,结成“德育联盟”?
 三 班级管理
  47. 什么是班集体?如何形成班集体?
  48. 班主任如何把握工作的边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49. 何谓班级民主管理?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实现民主管理?
  50. 如何培育积极向上、向善的班级文化?
  51. 如何做好后进班级的转化工作?
  52. 如何制定“班级公约”?
  53. 如何培养优秀班干部?
  54. 学生的个性实际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在班级生活中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55. 中间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如何促进中间生的发展?
  56.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如何促进学困生的进步?
  57. 奖励多多益善吗?如何正确发挥奖励的教育作用?如何正确运用惩罚的教育手段?
  58. 学生向老师打同学的“小报告”时,如何正确处理?
  59. 如何妥善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事件?
  60. 如何妥善处理学生盗窃事件?
 四 家校合作
  61. 当代社会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方式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意义和局限?
  62. 如何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为家长和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
  63. 如何组织召开一次“成功的家长会”?
  64. 家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65. 家长与教师的教育分歧主要存在于哪些方面?如何处理与家长的教育分歧?
 五 师生交往
  66. 什么是真正的师生民主平等?
  67. 教师为什么应当具有公正之心?如何做到教育公正?
  68. 教师为什么应当具有仁慈之心?如何践行教育爱?
  69. 与学生沟通交流应注意哪些问题?
  70. 与学生关系“太好”,会不会有损教师权威?
  71. 学生对教师出言不逊,教师怎么办?
 六 学生心理
  72. 准确把握中小学生个体的心理特点的途径有哪些?
  73. 如何区分学生的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
  74. 同伴群体对学生品德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
  75. 如何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进行爱情教育?
  76.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77. 如何帮助学生调控不良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
 七 课程与教学
  78. 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有什么不同?
  79. 德育课程为什么要生活化?德育与生活相联系的途径有哪些?
  80. 德育课程有哪三种形态?如何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81. 如何在不同学科中渗透德育(以语文、历史为例)?
  82. 如何组织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
 八 德育活动
  83. 为什么学生知而不行?如何实现德育对象的知行统一?
  84. 如何以“游戏精神”指导德育活动?
  85. 学校德育活动如何规避安全风险?
  86. 如何使社会服务活动触动学生的心灵?
  87. 如何组织开展新生军训,充分发挥其德育价值?
  88. 如何发挥成人仪式的德育功能?
 九 学生文化
  89. 教师为什么要了解当代青少年文化?
  90.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迷恋网络?
  91. 学生为什么热衷于个性化的装扮?
  92. 学生为什么容易崇拜明星偶像?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正确的榜样学习?
 十 行为习惯养成
  93. 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当注意哪些主要问题?
  94. 开展礼仪教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95. 如何帮助学生养成时间管理的习惯?
  96. 如何帮助学生改掉说脏话的习惯?
  97. 老师遭遇学生的恶作剧,怎么办?
  98. 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怎么办?
  99. 学生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如迟到、旷课等)有时会反复出现,我们应当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100. 课问学生的追逐打闹行为都是问题行为吗?如何对此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致谢

章节摘录

  第一辑 理论篇  1.什么是“大德育”和“小德育”?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德育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但是,德育到底指的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很多教育工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困惑。  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德育包括的内容十分繁杂。很多老师都反映,在学校  中,除了智育、体育之外的所有事务,包括安全、心理健康,等等,都是德育的  任务。因此,很多老师都戏称“德育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那么,德育真的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吗?要想对德育有较为准确、科学的把握,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德育包括什么内容?德育过程是什么样的?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将会影响我们对德育的认识。  我们先来看一下德育到底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在我国,德育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的确如广大教师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无所不包的“筐”。而且在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和一般的教育学著作中,德育基本上也是一个包含众多内容的概念。总体而言,现实的德育至少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学校德育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诸如环境教育、毒品教育、生命教育、廉洁教育,等等,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这样一个无所不包的德育概念,就是所谓的“大德育”。  但是,现实存在的未必都是合理的。无所不包的“大德育”已经给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第一,一个无所不包,没有边界的“大德育”概念实际上也就取消了德育这个概念的具体所指。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都使用德育这个概念,但是,每个人所具体指向的内容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实际上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很多困难。  第二,“大德育”概念使得现实的德育工作者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开展工作。而且,面对这样一个任务繁重的工作,很多德育工作者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疲于应付。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夏书系.走向德育专业化 PDF格式下载



德育确实需要走向专业化,但是仍需各方面的一起努力向西方学习固然可敬,但是也不能全盘西化。


解读了很多学校德育的问题,很实用


对学校德育有指导意义


每一个问题都结合实际分析,既有理论还有作者的想法,还有一些案例以及如何管理学生,结合德育修养,写的很好~


德育也是一门专业,需要艺术的方法,课堂是一个智慧碰撞的绿洲,需要对话为水源,聆听为植被。值得一读。


为人师表,多读读德育方面的书,也能更了解孩子


教师走向专业化的好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适合教育工作者。


还不错,但是偏于基础教育,貌似实用性比较强。


书不错啊,喜欢这样的教育方式


书是不错 很全面 有案例有理论分析


没什么大理论的东西,偶尔翻翻,还是有收益的


针对现实,解决问题。


买了也没看。。自我反省一下


看了几页,很值得购买的一本书


比较全,但不精,什么都谈了点,但什么都没谈透


天使一样的快递速度,很喜欢!


内容详实,有意义,可以购买


是一本很实用的书,对于老师来说很好。其他老师推荐。


书看了一部分,感觉不错。对一些模糊的,大家经常忽视的概念有较好的阐述。


很有用,对德育科研很有帮助


帮学校买的书,大概买了快200本,但是有些书一看就是旧的,脏脏破破的。价格高点的书就会好很多。但是有的20多块钱一本的,也太脏了吧!因为数量多就没核实了,数量应该是对的。


思想新颖,但实际做法好像没多大亮色!


内容是拼凑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