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关怀
2012-2
中国发展出版社
谭凯鸣
无
天真、无邪、稚气、可爱……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赞美儿童。但在所谓“中国速度”、“世界工厂”和“中国奇迹”的今天。我们绝不容忽视这样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5800万留守儿童、4700万“空巢”女人和8000多万老人,他们将对整个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那么,农民离开家乡外出务工,谁来培养照顾他们的孩子?用什么来哺育他们?他们将向哪里去?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全景式记录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及其教育培养试验的报告文学。它将带我们走进21世纪前后中国的城市和乡村。讲述关于中国农村、中国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故事……
谭凯鸣,重庆市开县人,中国民盟盟员。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MPA)。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创作的诗歌、散文、歌词、报告文学等多次在全国获奖。著有散文集《三峡流韵》、长篇游记《穿越神秘大峡谷》、长篇报告文学《燃烧的火焰》、电影文学剧本《生死一线》等。
引言
第一章 世纪之痛
全球最壮阔的“迁徙”
挣扎在城市边缘的“候鸟”
凌晨,发出的凄厉尖叫声
没有了脊梁和乳汁的乡村
“一群被潮水抛到岸上的小鱼”
留守孩子的泣血呼喊
“救救孩子!”
第二章 深切关怀
来自中南海的牵挂
“大人物来到小重庆”
市长和“打着火把上学的女孩儿”
中山四路8号楼的灯光
跨越台湾海峡的握手
……
第三章 探索试验
第四章 放飞希望
第五章 同一首歌
第六章 国家战略
尾声
后记
参考文献
无
这是一本有着我们生活影子的书。源于我的一个师长,也是朋友的推荐,我有幸阅读了此书。有些感受与同道人分享。
《世纪关怀》大气而又不傲气地向我们展示了共和国发展进程中的一副特殊景象,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这是一个让人难以入睡的数字,它关乎到中国的现在与未来。此书以篇章为单位,夹叙夹议地全面再现了重庆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培养照顾农村留守儿童模式的创举,从起步的豪迈到初创的喜悦,融入了社会各界的心血。有国家和地方的党政领导人,有社会企业,有来自宝岛台湾的友善人士,当然更多的是普通的乡村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
此书,值得一读!强烈推荐。
关爱留守儿童,这本书对于学习和研究很有帮助的值得购买的。
很一般,重点是介绍重庆的一些做法,而我是需要了解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关爱留守儿童,值得一看。
这些孩子告诉了我们,不管条件多么的艰苦,他们依旧拥有梦
还没收到这本书,无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