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叩问课堂(第二版)

周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周彬  

页数:

22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课堂远不只是教育科学的问题,还存在着大量的管理与利益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并没有直接在课堂中表现出来,但它却潜伏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作者简介

  周彬
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叩问课堂》、《课堂密码》、《课堂方法》、《学校法制:理论与案例》和《教青考试与评价政策》等专著,在课堂教学、学校管理领域有独到的研究。

书籍目录

自序
修订版序 我们如何思考课堂
第一辑 教师与教学
 1.为谁而教
 2.莫把课堂当秀场
 3.课堂教学只是教师的脸面而已
 4.课堂教学“症状”与“病根”的分野
 5.老师,您把自信搁在谁身上了
 6.奠定课堂教学的理论底色
 7.教学实践:行进在错误轨道上的“流浪儿”
 8.教学层级:取乎其上而得其中
第二辑 学生与学习
 1.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读书
 2.以学生的名义解读“学生”
 3.好生与差生:只是教师的一种观念
 4.教“好学生”与教“好”学生
 5.让学生学习走出迷失之境
 6.学生差异:化训育障碍为教育资源
第三辑 育分与育人
 1.用“德育”温暖“课堂”
 2.并非只有“师爱”才能催生教育
 3.探寻被师爱遮蔽的教育真谛
 4.学科教学与学生德育的冲突与融合
 5.激活“人际关系”中的“教育力量”
 6.透视“师生关系”中的“教学价值”
 7.教师的“新装”:骗人的“红五角星”
 8.搁错位的“教育美德”是教育进步的“绊脚石”
第四辑 课堂与课程
 1.从“课堂”到“课程”
 2.“教什么”与“怎么教”
 3.课程改革究竟要改些什么
 4.理清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脉络
 5.论“课堂教学”与“课程改革”的貌合神离
 6.如何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7.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缘何“反仆为主”
 8.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进退之道
 9.老师,您的教学资源还有多少
 10.学科教师的教学盲点与学科整合
 11.学生为什么要读书
 12.开放教学:动态生成的课堂何以可能
第五辑 成绩与成长
 1.讨伐月考
 2.论“学习质量×生活质量=教育质量”
 3.考试成绩究竟是谁的命根
 4.支撑课堂教学的目的究竟是谁的
 5.考试成绩与幸福学习:对立还是统一
 6.课堂是师生生活家园还是利益战场

章节摘录

  3.课堂教学只是教师的脸面而已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犹如人的脸面那样重要,不能有丝毫的污点。虽然脸面对于人非常重要,但人也不能只为了脸面而不顾及其他。盲目追求脸面的美,这是虚荣;只是追求脸面的美,这是虚伪!脸面是人的所有内在品性的集中表现,所以我们说脸面是重要的。但从实用性来说,它似乎又不甚重要。当一个人独处时,漂亮的脸面就完全丧失了价值。而且,如果一个人只靠脸面为生,我们也不会对这个人有好的印象。看来,脸面是拿来给别人看的,对于一个人来说,重要的并不是脸面,而是透过脸面表现出来的内在品性。  课堂重要吗?这是肯定的。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脸面,还是学生的脸面,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脸面。正因为课堂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成为教师能否生存的决定性力量。正因为课堂如此重要,所以教师死守课堂,学校紧盯课堂。  学校里有教研室,其全称是课堂教学研究室;学校中有备课组,其全称是学科教学备课组。这两个部门的职责,就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准备、诊断与优化。每到一所学校,对方最乐意向你展示的,就是公开课、示范课;每参观一所学校,自己最想做的事,也是去听教师的课。课堂,是学校的前线,寸土不可丢,寸步不可让。据说,在民间有一种判断教育专家真伪的方法,就是让教育专家到中小学上一堂课,以此检验他的教育理论的正确性。这种方法本身效果如何尚待考评,但多少反映出了学校与教师对课堂教学有多么重视。  看到大家把课堂放到如此崇高的地位上,笔者或多或少有些吃惊。虽然现在有人为了拥有更美丽的脸面,愿意在脸上大动干戈,重整家园,有人为了在脸面上留住青春,愿意破大费、受大苦,但在常人看来,脸面的好与坏,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也就是说,不能由自己来承担脸面不好的责任,那么又何必去受这份苦呢?再说,青春易逝,非得与自然规律对着干,不等于自己为难自己吗?正因为这样,与其在脸面上大做文章,还不如在内在品性上花更大的气力。由内而外的美,应该比由外而内的美,更为可靠持久。不是常说“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吗?可爱是美容与手术换不来的,它是内在的美。  要让教师上好课,守住自己的脸面,只是简单地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技巧,这不等于让教师在脸面上大做文章吗?从美容的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只重脸面而不要内在品性的做法.是达不到目标的;长此以往,反而会让人变得更加虚伪与虚荣:只要课堂上过得去,课堂背后的东西就不再重要了。可是,人能够只需要脸面吗?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往往就课堂论课堂,这种研究课堂的模式,与人类只研究美容而放弃内在品性的塑造,是何等相似!  要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去听教师的课,并对他的课堂教学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这样,真的能够让教师真正地改善与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吗?  ……


编辑推荐

  多方位、更系统地思考课堂,教师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课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叩问课堂(第二版) PDF格式下载



但愿我们的一线教师都能来叩问课堂,叩问课堂的有效和高效!


关心教育,关注教学,首先需要理解课堂,多方位的视角会发现不一样的课堂!


教育智慧的结晶,理论深度的思考,发人深省的引领


大只翻了一下,感觉对自己的教学很有启发!值得好好研究!


视角独特,见解新颖,析理透辟,是非常好的教育理论著作。


还没读具体的内容,看了他人的评价买的,感觉非常值得一读!


适合在职教师研读。


朋友推荐的,说是很值得一看,打算有空了仔细研读


还没开始看,不过整体感觉很好。


视角独特,见解新颖,析理透辟


买了一套三本,很不错


真好,让解决了许多问题


应该很棒!我一直都有买这个系列的书。


大概翻了下,还不错。慢慢读


说了等于白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