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量子力学的出现(以1924—1926年为主)

E•吕丁格尔 主编,K•斯陶耳岑堡 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E•吕丁格尔 主编,K•斯陶耳岑堡 编  

页数:

388  

字数:

456000  

译者:

戈革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尼耳斯·玻尔集:第5卷·量子力学的出现(以1924-1926年为主)》是20世纪伟大的丹麦物理学家尼耳斯·玻尔所有已知著作的合集。在1962年玻尔逝世之后即开始筹划编纂,至21世纪初才告竣工。中文版全书十二卷的翻译工作,由国内著名的玻尔与量子物理学研究专家戈革先生以极大的毅力与气魄一身任之,前十卷曾在科学出版社等处出版,后两卷则是首次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  《尼耳斯·玻尔集:第5卷·量子力学的出现(以1924-1926年为主)》收录作者1924至1926年为主的关于量子力学创立期的著述。分“玻尔、克喇摩斯和斯特雷尔的理论”等三编。前有斯陶耳岑堡所撰介绍玻尔此期思想与研究的“前言”。

作者简介

作者:(丹麦)尼耳斯·玻尔(Niels Bohr) 译者:戈革

书籍目录

译者说明
主编序
第五卷前言
目录
期刊名称缩写表
名词缩写表
致谢辞(中译本略)
第一编 玻尔、克喇摩斯和斯累特尔的理论
引言
1.光的本性
2.斯累特尔的辐射理论(1923—1924.)
3.对能量守恒定律之正确性的怀疑
4.《辐射的量子理论》(1924)
5.人们对玻尔一克喇摩斯一斯累特尔理论的反应
6.《论x射线的选择反射》(1924)
7.克喇摩斯的色散理论(1923—1924)
8.《现代原子研究的基础》(1924年10月22日)
9.《论荧光的偏振》(1924.)
lO.荧光偏振的讨论
11.和斯累特尔的进一步讨论
12.《论原子在碰撞中的表现》(1925)
13.理论的实验检验(1924.一1925)
14.玻尔一克喇摩斯一斯累特尔假说的被放弃
15.玻尔的《后记》(“Nac}1SChri”)(1925)
16.尾声(1927,1929及以后,1935—1936)
I.《辐射的量子理论》摘要
Ⅱ.辐射的量子理论
Ⅲ.论×射线的选择反射
Ⅳ.现代原子研究的基础
V.论荧光的偏振
Ⅵ.两份零散底稿
1.第一份零散底稿
2.第二份零散底稿
Ⅶ.论能量守恒定律(摘要)
Ⅷ.论原子在碰撞中的表现
Ⅸ.实验和辐射的电磁理论之间的分歧
X.康普顿效应中散射和反冲之间的相关性(J·C·雅科布森的信);
量子理论中的守恒定律(N·玻尔的信)
第二编 矩阵力学和旋转的电子
引言
1.《原子理论和力学》(1925)
2.《原子理论和力学》的增订
3.《旋转的电子和光谱的结构》(1926)
4.克朗尼希对自旋假说的预见
5.回顾
I.原子理论和力学[1]
Ⅱ.原子理论之新近发展的某些方面
Ⅲ.原子理论和力学[2](文稿摘录)
Ⅳ.原子理论和力学[3]
V.原子理论之新近发展的某些方面
Ⅵ.旋转的电子和光谱的结构
第三编 通信选(以1924—1926年为主)
引言
所收信件的目录
马科斯·玻恩
查尔斯·加耳顿·达尔文
勃尔根·戴维斯
威廉·杜安
保罗·艾伦菲斯特
喇耳夫·霍瓦尔德·否勒
杰姆斯·弗兰克
汉斯·盖革
沃尔纳·海森伯
乔治·德·希维思
艾里克R·耶提
埃德温·克劳福德·开姆保
奥斯卡·克莱恩
亨德瑞克·安东尼·克喇摩斯
喇耳夫·德·莱尔·克朗尼希
鲁道耳夫·拉登堡
梯奥道尔·赖曼
阿耳伯特·亚伯拉罕·迈克耳孙
卡尔·威廉·奥席恩
沃尔夫冈·泡利
斯外恩·罗西兰
欧内斯特·卢瑟福
厄尔温·薛定谔
约翰·克拉克·斯累特尔
阿诺耳德·索末菲
巴太耳·L·范·德·外尔登
尼耳斯·玻尔文献馆所藏稿本简目
有关的文件,1923一1925
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我们正在用一个钼靶射线管和一个KBr晶体进行电离实验,这是和瓦耳特所报道的用照相底片作的那些实验相似的。当然人们已经完全清楚地知道,在所用的电压下,钼谱线的强度是比射线谱任何其他部分的强度大了许多倍的。我们在和Brα谱线相对应的地方得到了关于一个峰的不会搞错的证据,特别是当我们通过让射线透过一个薄晶体而不是让它在晶体表面上反射来考察射线谱时。我们所作过的关于这一课题的考察,大多是用的这种透射法。我推测,这就是纯吸收峰之所以这么窄的一个原因。选择反射在KBr晶体的事例中比在碘晶体中要弱得多。我想这或许是由于晶体对溴谱中较长的波吸收很大的原故。 我们正在开始做一些实验,企图通过在照相底片前面加一个上面所说的那种狭缝来得到效应的摄影纪录。 在我看来,在你的短文中勾画了的那种解释选择反射的方法是很有趣的,而且我正在捉摸我们是否能够得到某种支持或反对这种想法的实验证据。我们现在正试着在射线管和光谱计之间插入一个铜片来把初级射线束中波长等于碘的K线系波长的那些射线减弱。如果我们能够实际上完全把这些射线搞掉而同时还能在短波方面得到足够的能量来透过碘晶体并在该晶体中产生特征辐射,我们就将不再预期得到选择反射,如果我对你的想法理解得不错的话。但是,我们将预期得到特征反射,如果事情是按照我所发表的想法而发生的话。你不认为某种这样的实验将是或多或少带有判决性的吗?我们即将开始这种实验了,一旦有了结果,我将立即告诉你。 当我从头到尾拜读你的短文时,我的头脑中出现了下述的想法:(1)当使用长波X射线时由照片得到的那些谱线的细锐性表明,按照适于反射的正确角度射到晶体上的那些X射线,并不会直接进入到晶体中若干分之一毫米的地方。较短的X射线透人得远一点,但也远不了多少,这就意味着,初级射线束中波长λ=2dsin@的所有射线必然在表面附近很薄的一个晶体层中被吸收或反射。勃尔根•戴维斯和他的学生们所作的很精确的测量支持了这种想法,因为他们发现,入射射线的波长λ=2dsinΘ的很大一部分(在某些事例中将近达到50%)受到了晶体的反射。现在就出现一个问题:晶体中某些原子的散射本领的增大将有什么影响?如果增大了的散射将增大入射辐射中受到晶体反射的那一部分辐射,则对应的一部分能量必须从被吸收的部分中被取走。反射能量随入射能量的平方而增大的规律不可能是无限制地成立的,因为我们将很快达到100%反射的地步。也许平方定律适用于小的强度,而在大的强度下则转化为正比定律。 现寄上一些短文,描述的是初级X射线造成的从K能级和L能级上射出的光电子所引起的三级辐射。我毫不怀疑,A•H•康普顿曾经讨论过的波长变动,应该认为是起源于这种三级辐射。利用钼射线和包括碳、氧、钠、铝、硫和氯在内的次级辐射体,我们发现波长变动是随着辐射体的原子序数而显著增加的,正如应该和三级辐射概念相一致的那样。在所寄短文中包括着的那些曲线上,和从K能级发出的电子所引起的三级辐射相对应的那些隆起,比和从L能级发出的电子所引起的辐射相对应的隆起更高,这似乎表明,X射线从K能级取走电子的几率大于从其他能级取走电子的几率。 我曾经纳闷,为什么选择反射谱比靶子的特征谱线更细,按照我对你的理论的理解,引起选择反射的那些原子是和正常原子一样分布在同一组平面上的,各平面间的距离相同,尽管每平方厘米晶面上的原子当然少得多。选择反射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射线透入晶体中的距离,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在选择反射中互相合作的晶面数目,但是,既然谱线无论如何是非常窄的,这种减少是不是就足以引起谱线宽度的显著增大呢? 我们已经准备了一段时间,打算用两个独立的X射线源来做实验。 我很愿意听到你对上述各点的想法。 请代向霍伊特博士和斯累特尔博士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你的忠实的 威廉•杜安 再启者:今天下午,我们做了来自一个钼靶的X射线谱的第一个实验,射线在透过一个薄KBr晶体时受到反射,谱级高于第一级。我们在一、二、三和四级反射谱中得到了钼的Kα和Kβ谱线,在一、二和三级反射谱中得到了溴的Kβ和Kα峰,只有二级谱中的Kβ峰例外,该峰和三级谱中的钼Kβ谱线相重合,从而我们对它作不出任何结论。在三级谱中,溴的Kγ峰也和Kβ峰一起出现了。


编辑推荐

《尼耳斯•玻尔集(第5卷):量子力学的出现(以1924-1926年为主)》编辑推荐:这种探索代表了量子理论危机中的实际高潮,而且它虽然没有能够指示脱离困境的正确出路,但它在澄清量子理论中的局势方面所作的贡献却比那一时期的任何其他论文都大得多。在多数情况下由于工作已经进行得太远,我们无法把这些研究考虑在内了。在符号方面应该提到,每当日期出现在正文中时我们使用了日期的英美记法,即把月份写在日子的前面。但是在边注中和在脚注的标准文献中,我们却遵照通例采用了欧洲大陆的写法,即把日子写在月份的前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量子力学的出现(以1924—1926年为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