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夏书系 听吴正宪老师上课

吴正宪,张秋爽 等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吴正宪,张秋爽 等编  

页数:

18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集了吴正宪老师近几年广受好评的公开课以及一些典型的课例片段,并附以专家的精彩点评和同行的学习感悟。吴正宪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众多课例不仅展示了她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更体现了她独特的儿童观和数学教育观。

作者简介

吴正宪,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北京市“人民教师奖”等,出版了《吴正宪与小学数学》等多本著作。
张秋爽,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曾被评为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青年教师,在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的远程培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等项目中任主讲教师。
贾福录,中学高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参与编写了《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育》、《团队研修的实践探索》等五本著作。

书籍目录

前言
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
“情”是吴老师为人、为师的显著特点,她用真情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用真情诠释每一节课,她用教师的爱唤醒学生的情,让学生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数学,因为喜欢数学而喜欢学习。
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
吴老师在课堂上总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说儿童能懂的话,简单明了,而且话语生动、亲切,很适合学生,更能激发学生主体的深度参与,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
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会如此激动、兴奋,会妙语连珠、思维活跃?吴老师善于制造思维矛盾,随着课堂的深入,认知矛盾在师生的交流、探索、辩论、合作中不知不觉地化解了,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
一节课中哪些生成性问题是资源,可以整合利用?哪些具有引发讨论的价值,需要放大?……吴老师总是能机智地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
纵横联通的简洁课堂
吴老师以哲学视角审视数学教学,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连成知识链,构建成知识网,形成脉络清晰的、立体的知识模块,在不断地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同时,让学生获得认识事物的普遍方法。
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
只有“做”才能获得真知,学生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并随着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吴老师善于创设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脑力活动和动手操作活动有机结合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
提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及概括的能力。
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告诉学生真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求真理。吴老师常说:“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更要带着学生追本溯源去寻根。让学生看到知识背后的知识,还有知识背后的思考。”
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
吴老师认为教师应该改进教学设计,为学生架设
“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只有当数学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孩子们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真诚交流的对话课堂
吴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真诚对话,只有在这样的课堂内,在轻松的氛围中,才能产生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才能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感受成长的快乐,这种境界是课堂教学的至高追求。
着眼未来的发展课堂
吴老师认为每个孩子都带着自身特有的潜力来到人世,带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智慧走进学校,因此,我们教育者要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千方百计地启迪他们的智慧,帮他们开启潜能的大门。
附录1:《搭配》课堂教学实录
附录2:《重叠问题》课堂教学实录

章节摘录

  《圆锥体积的计算》教学片段  上课伊始,吴老师把同学们带到操场,操场东侧有一堆圆锥体的沙石废料,吴老师十分诚恳地请同学们为学校操场施工遗留的废沙石搬运问题出谋划策。  师:平整操场、修缮围墙的施工任务已进入尾声,堆积在操场上的废沙石要运出学校,施工队只有一辆载重为4吨的汽车用来搬运,请问需要多少次才能搬运完呢?  话音刚落,同学们已经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生1:称一称这堆沙石有多重,再看看总量里包含着几个4吨就知道需要几辆车了。  生1:这也太麻烦了,一点一点地称来称去既浪费人力又浪费时间。  师:(耸耸肩膀,皱皱眉头,俨然像个大孩子)是啊,太麻烦了,难道就没有好一点的办法吗?  同学们再次自由组合交流,有一位同学大胆地提出设想。  生:老师,您能不能提供两个数据,一是每立方米沙石的重量,二是这堆沙石有多少立方米。  师:你很会考虑问题,不过我只能满足你一个条件,每立方米沙石约重1.7吨,另一个条件还得请大家帮助解决。  看着眼前这堆圆锥体的沙石,同学们又一次开始了思考:有棱有角的长方体、正方体,直上直下的圆柱体的体积都好计算,眼前这个尖尖顶的圆锥体如何计算呢?孩子们探索新知的欲望被点燃。  师:(话锋一转)好,请同学们回到教室,4人一组共同研究,我为每个组都提供了研究的材料,请小组讨论,提出各组的解决方案。  回到教室,好奇的学生迫不及待地拿起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及圆锥体容器开始了水或沙的自由实验。  ……


编辑推荐

  每次听吴老师上课,我总被她和学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精彩互动场景感动,被她“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的孩子们乐学的氛围吸引。听她的课的确是一种享受。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周玉仁    孩子们爱上吴老师的课,同事们愿意同吴老师合作,年轻老师渴望和吴老师交朋友,专家们将吴老师的教学作为案例写在书中,讲给学生听。如果能把这些原因找出来,可能就是吴老师数学教育之魂吧。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马云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夏书系 听吴正宪老师上课 PDF格式下载



大夏书系 听吴正宪老师上课(跟名师学打造“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
不错


有幸听过吴正宪老师的讲座,很喜欢吴正宪老师。


刚开始看感觉这本书挺不错的,但是中间不怎么好看了,理论性太强。不如前面写的好,好像不是一个人写的。不过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真正能感受到吴正宪老师语言的魅力。


学到很多数学上课技巧


适合教师快速成长,不断提高自己。。。


你面的课例很实用,很好的一本书。


还没仔细地看,不过有很多课例,觉得能有收获


很喜欢,吴特的课很精彩,经常翻阅,会有不同的感受。


吴老师是一位温柔的老师


一本实用的书,与课堂接轨


课堂实录,挺有用,就是没有小标题,看着没有索引


在这本书中,可以发现很多不一样的教学方法。。


书是正版,内容精彩,对我帮助很大!


非常赞的一本书!!!


这本书很不错。我看了很好。值得推荐。


一直在当当订书,无论送货、质量还是价格,值得信赖。


还在继续看,书还是不错的,希望有收获


看了,受益匪浅!


还没有看完,据说不错!


这是一本好书,有帮助


因为中秋放假,忘了评价!在此说声对不起!对书很满意,对我的帮助也很大!


好书。听过吴老师的课,再看吴老师的书就会觉得更生动!


书本纸质质量一般,但是内容确实有营养


还没有来得及看,因为最近工作有些忙


大师就是大师啊。让人佩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