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基础会计实务

李红梅,贾小卫 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红梅,贾小卫 主编  

页数:

177  

前言

  “基础会计实务”是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财经管理类各专业会计课程的基础课程。  本教材内容依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最新财税法规编写而成,本着讲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总体思路,突出应用性。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体现以下特点。  (一)与时俱进  教材依据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的税收规定编写,紧跟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步伐。  (二)简明易懂  针对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后,高职高专教材应做到理论简明且通俗易懂,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三)系统完整  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系统地介绍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核算方法和基础实际应用。注重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紧密联系和中级财务会计的衔接,体现职业成长规律。  (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  以任务引导学习,实施项目教学,工学结合,真正体现学习为了工作及在工作中学习的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理论和实践项目都配有技能操作训练,对教学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由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李红梅、河北农业大学贾小卫任主编,保定职业技术学院马殿平、贾俊敏任副主编。本书共有两篇,第一篇包括五个部分,第二篇包括六个项目。编写分工如下: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项目四由李红梅编写,第五部分、项目五由马殿平编写,项目一由贾俊敏、戎冰编写,项目二由高晓明编写,项目三由贾小卫编写,项目六由张妍编写,全书由李红梅总篡定稿。

内容概要

本书首先介绍了基础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总论、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法及应用以及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然后基于工作过程分别对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选择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登记会计账簿、进行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等作了系统的介绍。全书可以使读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工作的程序步骤,最终完成工作任务。本教材同时配有教师使用的教学大纲、电子课件及配套的实训教材等教学资源。 本教材为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经济管理专业或其他专业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入门教材,也可供从事会计岗位、财务管理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自学、培训之用。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基础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一节 会计概述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 会计基础和会计的计量属性  第四节 会计核算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五节 会计的目标和会计核算方法  小结  技能操作训练 第二部分 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第一节 会计要素  第二节 会计恒等式  小结  技能操作训练 第三部分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 会计科目  第二节 账户  第三节 账户的分类  小结  技能操作训练 第四部分 复式记账法  第一节 复式记账法概述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小结  技能操作训练 第五部分 制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一节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  第二节 资金筹集的核算  第三节 生产准备过程的核算  第四节 生产产品过程的核算  第五节 销售过程的核算  第六节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  小结  技能操作训练第二篇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项目 项目一 填制并审核会计凭证  第一节 会计凭证概述  第二节 原始凭证  第三节 记账凭证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小结  技能操作训练 项目二 选择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第一节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  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第三节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第四节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第五节 其他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小结  技能操作训练 项目三 登记会计账簿  第一节 会计账簿概述  第二节 会计账簿的内容、启用与登记规则  第三节 会计账簿的格式与登记方法  第四节 对账  第五节 错账查找与更正方法  第六节 结账  第七节 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小结  技能操作训练 项目四 进行财产清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  第二节 盘存制度和清查方法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小结  技能操作训练 项目五 编制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的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六节 附注  小结  技能操作训练 项目六 会计档案的归档与保管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附录二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附录三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5.收入、利得、费用、损失的计算  收人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商品、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等。利得是不属于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如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取得的经济利益流入。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以工业企业为例,日常活动所产生的费用通常由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构成。企业的产品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构成,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损失是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如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损失,违约经营受到的罚款等。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包括某一会计期间利润的计算、净利润的计算、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等。财务成果计算和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国家、投资人以及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因此,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其他法规制度的规定,正确对财务成果进行计算和处理。  第三节会计基础和会计的计量属性  一、会计基础  目前,会计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的基本要求: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人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款项的时间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时间。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  二、会计的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人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基础会计实务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