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审计理论与实务

曾维林 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作者:

曾维林 编  

页数:

346  

Tag标签:

无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综观西方发达国家审计的发展历程,无不受到政。体国情、社会制度、管理方式、经济及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从传统审计到现代审计,审计思想、审计理论、审计方法和审计内容等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审计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书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主,兼顾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以2006年2月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2006年11月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实例介绍了审计的基本方法与理论,全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体现以下特色。  (1)系统性。本教材不但系统地阐述了审计业务的全部工作内容,为突出应用性,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审计,每章还配有学习目标、本章小结、中英文专业术语、本章主要学习法规、复习思考题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关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国际化平台,也为学生开拓审计专业知识视野提供了很好的导向。  (2)可操作性。本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意吸收国内外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的新动态,特别突出审计实务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为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安排了源于企业实际操作的典型小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丰富了教材内容,有利于学生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本书由曾维林提出编写思想,拟订全书的提纲和撰写方式。各章具体分工为:曾维林编写第一、二、五、十一章,邓萍编写第四、九、十、十二章,秦欣梅编写第八、十三章,杨颖婷编写第三、六、七章,最后由主编总撰和定稿。在全书编写和统稿过程中,得到了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领导和同事们的鼎力协助,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天津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本书编写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谨向相关作者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和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缺点和疏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主,兼顾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依据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以通俗易懂的实例贪绍审计的基本方法。 全书内容包括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两部分,以审计循环为主线,将审计循环与审计方法相结合。审计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规范和法律责任、审计目标、审计计划、审计方法、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风险评估与应对等;审计实务部分主要介绍了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审计报告、验资与财务报表审阅等。 本教材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适用于高等教育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院校的会计类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也可以作为社会从业人士的参考读物。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审计理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审计的概念与本质  第二节 审计的种类  第三节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与法律责任  第一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第二节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第三节 职业道德准则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 审计目标、审计计划与审计方法  第一节 审计目标  第二节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第三节 审计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审计的技术方法 第四韋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 审计证据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第五章 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  第一节 风险评估概述  第二节 内部控制及其了解  第三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四节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程序  第五节 控制测试  第六节 实质性程序第二篇 审计实务 第六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三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测试 第七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概述  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三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测试 第八章 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第一节 存货与仓储循环概述  第二节 存货与仓储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三节 存货与仓储循环的实质性测试 第九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第一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概述  第二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三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实质性测试 第十章 货币资金审计  第一节 货币资金概述  第二节 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  第三节 货币资金的实质性测试 第十一章 终结审计前的审计工作  第一节 期初余额和期后事项审计  第二节 或有事项和持续经营审计  第三节 关联方交易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审计  第四节 管理层和律师的声明书 第十二章 审计报告  第一节 审计报告概述  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第十三章 验资与财务报表审阅  第一节 验资  第二节 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  第三节 财务报表审阅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5)两者对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  国家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意见。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需要调整和披露的事项只有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和披露的权力,没有行政强制力;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和披露,注册会计师视情况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审计范围受到被审计单位或客观环境的限制,注册会计师需视情况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3.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  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同属于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区别。  1)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  内部审计主要对组织内部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民间审计主要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审计。  2)两者的独立性不同  内部审计为组织内部服务,接受总经理或董事会的领导,独立性较弱。民间审计为需要可靠信息的第三方提供服务,不受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领导和制约,独立性较强。  3)两者接受审计的自愿度不同  内部审计是代表总经理或董事会实施的组织内部监督,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内部的组织必须接受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民间审计是以独立的第三方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的审计,委托人可自由选择会计师事务所。  4)两者遵循的审计标准不同  内部审计人员遵循的是内部审计准则;而注册会计师遵循的是独立审计准则。  5)两者审计的时间不同  内部审计通过对单位内部组织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时间安排比较灵活;而民间审计通常是定期审计,每年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审计一次。  【问题与思考】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如何?  (二)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  我国审计按其内容和目的分类,可分为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  1.财政财务审计  财政财务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有关资料的公允性及其所反映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所进行的审计。财政财务审计也称传统审计或常规审计。  就其内容看,财政财务审计是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的审计监督,其目的是明确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  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会计报表及其有关资料的审查和验证,发现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履行各种受托经济责任的实绩及其差异。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创新型规划教材:审计理论与实务》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主,兼顾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以2006年2月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2006年11月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实例介绍了审计的基本方法与理论,全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本教材不但系统地阐述了审计业务的全部工作内容,为突出应用性,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审计,每章还配有学习目标、本章小结、中英文专业术语、本章主要学习法规、复习思考题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关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国际化平台,也为学生开拓审计专业知识视野提供了很好的导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审计理论与实务 PDF格式下载



书不错 物流时间稍长 总体还算满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