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德法学-学术论文集(第二辑)

米健 政法大学
出版时间:

2006-7  

出版社:

政法大学  

作者:

米健  

页数:

512  

字数:

615000  

内容概要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是一个交流越来越多,世界越来越小的时代;这是一个经济与政治越来越全球化,文化与法律越来越交融化的时代。可以说,无论人们对这个时代的表征认可与否,它们都已经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客观存在。 那么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我们应该如何生存发展?毫无疑问,我们必须要有全球的视野和世界的胸怀。我们必须要把自身置于一个日趋一体化的大世界当中,要有世界公民的意识和境界,要有与世界兴衰存亡共命运的胸怀和胆魄。为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还要了解外国和整个世界;我们不仅需要不断地自我学习和进步,更需要积极地向他人学习和借鉴。我们在努力地让世界接受自己的同时,也应该自觉地让自己接受他人。在未来的世界里,和而不同,同而存异,异而归一乃所有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书籍目录

序言(米健)开幕式致辞(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大会致辞(德国公使罗辅德)大会致辞(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江平)闭幕式致辞(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解战原【法律全球化与共同法发现】 法律的全球化趋势乌韦·布劳罗克 欧洲私法统一中的若干问题诺贝特·霍恩 全球一体化辨析王志华 全球化背景下的欧洲法律趋同张彤 司法权威全球化的法律实现机制论要季金华【人权】 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德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人权问题的 立场胜雅律 罗马法学家帕比尼安(Papinian)的人道主义和人格保护孟文理 “人权条款”入宪对中国接受和履行国际人权义务的影响班文战 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高凛【法哲学与法律史】 世纪的德国法律科学:理论及其与法律实务的联系扬·施罗德 作为民国时期立法的维护者——王伯琦何意志 中华法文化苑中的奇葩——律学张晋藩 法学方法论在中国的缺失米健 不同历史语境下的法律解释——以古代罗马和古代中国为对象的比较研究崔琳琳刘冰雪 德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三大问题与三大主义景德祥 对近代日本继受德国民法的历史考察赵立新 法律概念初论仲伟珩【民商法】 《德国民法典》中自由之保障罗尔夫·克努特尔 谈一谈东欧农村土地法历史——集中于东德和阿尔巴尼亚农村的土改和改革闵策尔 年的德国债法现代化——几点批语性评述米夏埃尔·马丁内克 法律之变迁——德国债法和中国债法之比较思考威默尔 关于对人格权的侵犯和精神赔偿问题施瓦普 雇佣关系中雇员的人格权保护克斯特尔 人格尊严和商业利益间的一般人格权赫尔穆特·科尔 论商法与民法的关系徐学鹿 德国法对当代中国大陆民法影响浅论曾尔恕黄宇昕 《德国民法典》的欧洲化——制度框架、问题及主观动力卢谌杜景林 论人格权的若干问题尹田 商法规范的法律特性叶林 未成年无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法律行为无效一一以《民通意见》第条批评为中心田士永 占有在物权法构建中的几点思考宋良刚 德国离婚法定理由研究樊丽君 中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曾筱清 程序正义与破产撤销权刘晓纯【行政法】 立法和司法的溯及力哈特穆特·毛雷尔 中德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比较与研究胡建淼 中国的行政判例与行政法治的发展赵正群 论现代中国行政法的发展高家伟【刑法学】 试论我国反“恐怖爆炸”刑事立法王丽英李俊松商晓燕【法学教育与司法制度】 欧洲司法与民主施托尔纳 我国法律教育的问题、目标及制度设计范愉 论国家司法考试背景下的法学本科教育苏号朋 中德法学教育之比较高旭军李婷婷 关于构建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新型互动关系的几点思考苏一星 中日司法制度改革之比较华夏江利红 中外宪政视域中的立法听证李玉璧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德法学-学术论文集(第二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