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史源法流

郭世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0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

郭世佑  

页数:

36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史源法流》汇集作者守候杏坛之言与撰,以有助于指导本科生、研究生之阅读、思辨与互相切磋的话题为主,兼及史与法、课堂与课外的公共评论与多学科的演讲篇章,关问时弊,矢志求真,并选诗、词、联、赋多篇,以及关于个人的曲折阅历与治学经验之特约专稿等,从多方面真实地展示一位作者个性化的学术历程与宁静多思、不求闻达的人生旨趣。

作者简介

郭世佑:湖南益阳人,历史学博士,2003年8月自钱塘迁居京畿,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历史研究所所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校通识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著有《晚清政治革命新论》(1997)等。

书籍目录

总序自序朝夕闻道 慎把青春读明天——寄语法大学子 欲为师,永为生——在中国政法大学新教师上岗培训班上的讲演 辩赛指导手记一则 思考:通向史识的桥梁 另一种名誉——教师心语之一 思想即自由——纪念《中国政法大学报》创刊500期 真正的强者——在中国政法大学“自强之星”颁奖仪式上的致辞 观念的脚步 另一部书 做人漫谈 清者自清 博士生教育之患 学术规范与博士生教育 导师的权利 大学是什么葛覃莫莫 21世纪中国史学遐思 近代法制与中国社会转型的互动  清史编撰的两难抉择与希望 时代的开端与时代的赓续——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 破坏历史记忆何时休 民族英雄今安在 仁者如斯——《律师文摘》创刊五周年感言 质疑1999年度全国历史高考命题第42题 一所重点中学的人文气象 走进江郎山 客居安阳 王者之风——我读《怀念冯军》 非图赢得争论 只为遗址未来——《圆明园——历史·现状·论争》读后 一位日本建筑学家笔下的秋瑾形象 《血火名城》序 《风雨潇潇》序 《沈钧儒与中国宪政民主》序 《清代奖赏制度研究》序鹤鸣于野 中国现代化的回顾及其他——在新浙大成立时的校园巡回演讲 握住论据的手——在济南·义和团运动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发言 人文意识与人生——郭世佑教授的精彩演讲 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在山东大学 《文史哲》创刊5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界的状况述评(提要)——在日本·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年会上的报告 乡贤的效应——在沈钧儒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会上的致辞 学术规范与博士论文的创新——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的演讲 母语文化的现状与教师的责任——在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汉语言文化节的演讲 再续心传——在华中师范大学长沙研究院成立典礼上的致辞 相聚的理由——在绍兴秋瑾遇难百年中日学者纪念会上的演讲 言志不言谢——在浙江大学“董建华文史哲学术基金会”授奖仪式上的答谢辞 让时间作证——在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78级毕业20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准确·公正·创新——郭世佑就辛亥革命史研究如何深入等问题答记者问故国关山 故乡的情思 又是故乡行 学子故园情——蔡乐苏教授印象小记 说乡情还轻——浙大吾兄姚先国教授印象 最忆是温州 情系日月潭 一门两代有知音 应当珍惜“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有感于绍兴市《秋瑾——竞雄女侠传》发行仪式 申江挥泪悼恩师 一封迟寄的回信——为悼念李时岳先生而作 思念永恒——陈旭麓先生逝世10周年小祭 迟来的申谢春水船头 诗 词 联 赋一蓑烟雨 不为鸣谢,只因往事悠悠——《晚清政治革命新论》后记 过渡中的驻足——我与中国近代史研究附录 相期千里至——访郭世佑教授 三湘才子话人生——访郭世佑教授 华彩智慧淡然人生——感郭世佑教授之博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史源法流 PDF格式下载



一位大家的厚积薄发,一位师长的朴实谦和,一位学人的矢志求真。


书如其人,不错的。郭世佑老师作为我们学校的知名教授,总给人感觉跟别的教授不一样,我觉得他是真正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这本书暂时还没读,但是我觉得会有收获的。


虽然老师已不在法大任教,但还是很喜欢


单位人手一本,内容很满的一本书。


文字是古文,不过写的很实在


书本质量 送货速度都很不错 封面看起不太新 整体感觉不错的


大学时,一同窗力荐之书,但苦于时间紧张,未得品读,今日得见,知同窗之言果不虚也!!


书的印刷整个是歪的,实在没法接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