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性教书
2011-11
西南师大
夏昆|主编:钱理群//张文质
197
无
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在这场深刻又艰苦的教育改革中,涌现了无数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他们积极探索、更新观念、敢于创新、善于改革,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总结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开发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些新思想、新模式、新方法在实践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新内涵和宝贵财富。这些优秀教师就是我们的名师,这些新内涵就是名师的核心教育力。整理、总结、发展、推广这些教育新内涵,是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水平的一件大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了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当今世界,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更要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奋发进取,尽快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于以上,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组织出版了大型系列教育丛书——《名师工程》。希望通过总结名师的创新经验、先进理念,宣传名师的核心教育力,为广大教师职业生涯提供精神源泉和实践动力,在教育实践层面切实推动从教者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名师工程》实现“打造名师的工程”。 丛书在策划、创作过程中力求实现以下特色: 一、理念创新,体现教育的人本精神 教师角色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如何弘扬、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等问题成为教师在目前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丛书以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为主要读者对象,通过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将人本教育的思想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真正实现教育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本质要求。 二、全面构建,系统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 丛书选题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全面地针对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而展开。施教者的能力决定教育的效果,教育改革的落实、教育效果的提高无不体现在教师身上。丛书针对不同教育能力、不同教学要求、不同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设置选题。棘手学生、课堂切入、引导艺术、班主任的教导力、互动艺术、课堂效率、心灵教育等等,这些鲜明的主题从教育的细节出发,从教育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让教师在阅读中学有所指、读有所获。 三、科学权威。体现教育的时代前沿性 丛书邀请全国各地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执笔,汇集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涌现的先进理念、成果和方法,经过专家认真遴选、评点总结而成,代表了目前教育实践中先进的教育生产力,具有时代前沿性,是广大一线教师学习、借鉴的好素材。 四、注重实践,突出施教的实用价值 丛书采用了通俗的创作方法,把死板的道理鲜活化,把教条的写法改变为以案例为主,分析、评点为辅,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经典的案例,情境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教师更充分地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诸多教育、出版界同仁的支持与努力下,《名师工程》陆续推出了《名师讲述系列》《教学提升系列》《教学新突破系列》《高中新课程系列》《教师成长系列》《大师讲坛系列》《教育细节系列》《创新语文教学系列》《教育管理力系列》《教师修炼系列》《创新数学教学系列》《教育通识系列》《教育心理系列》《创新课堂系列》《思想者系列》《名师名课系列》《幼师提升系列》《优化教学系列》《教研提升系列》《名校长核心思想系列》《名校系列》《高效课堂系列》《班主任专业化系列》等系列,共120多个品种,后续图书也将陆续出版。 丛书在出版创作过程中得到各地、各级教育部门与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教育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本丛书的出版一方面希望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共飨先进成果;另一方面也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出版创作中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读夏昆老师的教育随笔,首先注意到的自然是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调侃与幽默,用夏昆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刁民”的尖刻的眼光和尖刻的语言。《率性教书》为夏昆的教育文集。《率性教书》主要收录了“我不愿做这样的老师”;“背着吉他当老师”;“语文教师的教学自信从哪里来”;“在新都的日子”;“我们的教育究竟是怎样的”;“超级公开课”;“想起了王忠嗣”;“写给孩子们的话”等文章。这些文章充分表现了“一位有良知的学者的正义直言”,启迪人的智慧,给人深思。
“教育思想者”丛书总序“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边走边读——教师也有自己的性格我不愿做这样的老师背着吉他当老师教师真正的绝活——读书语文教师的教学自信从哪里来一个人的愚人船——看电影《三傻》靠近水边的鱼——看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边走边忆——让教师感动的瞬间分临天下老师,抱抱我好吗关于阿良在盐外的日子在新都的日子边走边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究竟是怎样的吾亦与点也第五次讲《五人墓碑记》超级公开课病中我所认识的陶渊明想起了王忠嗣写给孩子们的话《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及课评后记
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眼里,我大概是属于那种有“绝活”的老师吧,可是我的“绝活”到底是什么,好像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学生叫我吉他老师,因为我爱弹吉他,甚至直到现在都还在带学生。可是不久,又有学生叫我鼓手老师了,因为他们知道我一直在乐队担任鼓手。从1998年开始,我又给学生上音乐鉴赏课,也许因为经常不拘小节,又有人叫我艺术家老师。每到高二的时候,我又给学生上电影欣赏课,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叫我导演老师……弄来弄去,仿佛教书已经只是我的副业了,于是索性我自称是最“不务正业”的老师。 不过我私下里认为,教师能够将自己的业余爱好与工作联系起来固然很好,但是这并不是做好教育的基础,一个教师,如果有绝活的话,这绝活必然是植根于自己专业之上的真正的绝活,必然是教育教学的绝活。所以,我并不认同人家给我的这些评价。我想,如果我真的有什么绝活的话,应该是我在近10年的时间里阅读“二十四史”吧。而提起这件事,我就会想起一位对我影响深远的老教师——何瑞基老师。 1.我看他就像唐搜看鲁迅 我刚来的时候,一位老教师给全校所有的语文老师排了一个名次,我名列倒数第二。生存的困境迫使我开始关注教学,更准确地说是关注考试。也就在这时,我有了一次重要的相遇,这直接改变了我以后的职业生涯。这个相遇就是我有幸遇到了何瑞基老师。 何老师是我们学校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大侠式的老师,关于他有很多传说。有人说他学历很低,只是初中毕业,但是却是我们学校最厉害的老师。大家说他上课从来不看课本,有些课文甚至根本不教,有时候又拿一些课外的东西甚至自己的文章当课文教学生,这在当时是匪夷所思的,可是他的课却最受学生欢迎。人们都说他上课极其精彩,有时候一周时间只讲一个字,但是所有的知识却由这个字生发开来,遍及其余,可见他功力极其深厚。大家的介绍让我对何老师充满了崇敬,更充满了好奇。我心里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他那样旁征博引、挥洒自如地上课该有多好!于是萌动了想向何老师请教的想法。可是别人的一句话又给了我当头一棒:“何老师这个人水平很高,但是脾气很大。从来不参加学校的任何会议}不参加教研活动,不交任何报表,不听任何人的课,也拒绝任何人听自己的课。据说有一次校长想走进他的教室,居然都被他轰出来了。”我一听心里凉了半截:他对校长尚且如此,何况对我这20多岁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呢?因此,尽管内心很想向何老师请教,但是却一直不敢向他提出,直到有一天,我们在学校图书馆不期而遇。 那天图书馆一如既往地人烟稀少,除了图书管理员之外,就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主动向何老师打招呼,他很热情地回应:“嗯,小夏老师,我刚才在看你的借书目录,看来你很喜欢看书,书的品味也不低,不错啊!”得到这样的评价,我受宠若惊,于是就借此机会与何老师聊了起来,几句话下来,发觉居然我们还颇投机,我趁机提出想到他家里登门拜访求教的事情,何老师也很爽快地答应了。 那一刻我已经无法形容自己的高兴与激动:长久以来想向何老师请教的愿望居然今天这么轻轻松松地就要变成现实了,这是我以前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然后又觉得奇怪:何老师似乎并不像别人说的那样脾气古怪难以接近啊。后来看《琐忆》,发觉那时候我看何老师颇像唐弢看鲁迅,从听信人言觉得他古怪傲慢到走近他知道他的平易近人与真诚,我们的经历竟然如出一辙。 为了这次期待已久的拜访,我做了很多准备,包括准备了见面礼。我去买了一套四本庞朴主编的《中国儒学》,这套书我买过一套,看过,觉得很受启发,于是特意挑选来作为礼物送给何老师。这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把书作为礼物送人,原因很简单,好书很多,但是值得用好书来送的人却很少。 2.唯一的捷径就是读书 每个有我这样经历的年轻教师想必都能理解我当时的心态。作为一个无水平、无资本、无成绩的“三无”老师,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就是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争取在学校站稳脚跟。更期望的是老教师能够把自己的“绝世秘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就像武侠小说里高手打通后辈的任督二脉一样,让自己轻轻松松地变成高手,从此称雄武林。至少当时我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去拜访何老师的,所以我向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把书教好,有什么捷径吗?而何老师的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同时又感觉愧不可当: “有什么捷径?唯一的捷径就是读书!” 何老师告诉我,他的确是初中毕业,甚至在工作几十年后,临近退休,他还是二级教师。当然我也知道,全校上下从校长到学生,没有哪个不对他这个二=级教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为什么?因为我读书而他们不读!”老先生表现出与他的年纪似乎不相称的激动。多年之后,这种激动我在李镇西、王晓春、张文质、宋大儒等长者身上也多次见到过。“现在是校长要求教师读书,你看有几个校长在读书?教师要求学生读书,又有几个教师自己在读书?这简直是笑话!”老先生越说越激动。何老师告诉我,多年来,他从不打麻将,很少参与应酬,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阅读上。 “作为一个教师,身上没有一点书卷气,就没有了当老师的底气,怎么能叫教师!”何老师告诉我,他经常到学校图书馆翻看老师们的借书目录,可是结果也让人遗憾。“本来借书的人就不多,但是大多数人借的不是《知音》、《家庭》这类消闲杂志,就是教辅资料。读书的品味实在太低!”老先生说着说着又激动起来了。 “那您看我应该看什么书呢?”我终于抓住机会,提出了我最想提出的问题。何老师把我看了半天,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我觉得你应该看‘二十四史’。” 我知道“二十四史”是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史书,共3249卷,4000万字。可是我一个语文老师,花这么大精力去看历史著作有用吗?我把疑惑告诉了何老师。他说:“肯定会有用,任何知识都是有根的,而文史不分家,很多文学知识其实就植根于历史中。同时,语文老师看原版史书,对自己文言文功底的提高很有帮助。”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