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诗筑的远离

刘永红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永红  

页数:

430  

内容概要

  时至今日,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空前频繁,面对这种情势,中国文学乃至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也便有了更为丰富复杂的内涵、形态以及更为迫切的诸般任务。全球化与文化寻根的交错与冲撞,使我们既要警惕文化帝国主义那种单极文化的独霸,又必须深思如何遏止盲目自守、否认先进与落后、缺乏对话与自我更新的狭隘文化部落主义的生成;而在形成某种贯通中西、古今的研究视域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吸收和改造外来的文化与思想资源以使之成为中国文学与文化建设的有机成分,如何有效地将中国文学和文化推向世界以使之参与世界文坛的对话,以及如何在中外文学和文化的碰撞、交汇中来建构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等等,也都是亟需得到深入研究的课题;就此而言,比较文学研究,无论是作为学科还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某种选择,就不仅要能够针对具体课题以“发之微妙”,而且也应该在此过程中“充之周遍”,以便在疆域、问题和方法等的拓展中获致自身的持续发展。“华大博雅·比较文学研究丛书”的酝酿和出版,就是希望能以上述当代学术意识作为贯穿,努力建设一方可供思考和对话的学术平台,旧学新知,赏奇析疑,使相关研讨可以从容、深入地进行下去。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象征诗语的源与流第一节 象征简释第二节 象征主义第三节 象征诗语之源第四节 象征诗语之流第五节 对比分析第二章 移植期:灯型诗语与神型诗语——以李金发与梅列日科夫斯基为主第一节 文化语境第二节 语言场景第三节 灯型诗语第四节 神型诗语第五节 对比分析第三章 繁盛期:镜型诗语与灵型诗语——以戴望舒与勃留索夫为主第一节 诗坛背景第二节 诗语主张第三节 镜型诗语第四节 灵型诗语第五节 对比分析第四章 多元期:智型诗语与理型诗语——以九叶诗派与勃洛克为主第一节 诗艺探索第二节 语言场景第三节 智型诗语第四节 理型诗语第五节 对比分析第五章 象征诗语的审美构成第一节 现象分析第二节 构成原理第三节 常用方法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作为暗示诗的大师,马拉美对苦闷的感受、对空虚和孤独的体验、对诗歌手段的探索及其“诗歌创作应欲言又止,留有余地,给读者创设想象的空间”等诗学主张直接影响着俄国象征诗人。经过自觉的磨炼,他们的诗形成了严整的形式、动人的语调,善于挖掘诗句的隐蔽内涵,擅长开掘诗歌形象的终极象征意义,创作出了富于暗示的诗作,使外部世界的事物失去物质意义成为象征诗人抽象理念或体验的象征。由此,勃留索夫把象征主义诗歌定义为“暗示诗”。  勃留索夫以象征主义为尺度,把俄国诗歌传统分为两类:一是以普希金为代表的外部世界和可见世界的诗,带有现实主义倾向;一是以丘特切夫、费特等为代表的关注人的意识深层和超感觉世界的诗,带有象征主义倾向。如费特的诗是超感觉的诗,是诗人对事物内在本质的透视,他善于通过一个瞬间展示生活的充实和美满。“第二类诗锲而不舍地追求着从可见的和外部的世界进入超感觉的世界。它执迷于变幻莫测的人的精神深处,那些超越了意识局限的扑朔迷离的感觉。它的领域是纯粹的诗歌。”①  丘特切夫是一位歌唱自然力的哲学诗人、暗示诗的鼻祖。他也是一个深刻的思想家,他的诗总充满思想,成为明晰的“生活之花”②(费特语)。他认为“活着就是思考”,其名言“思想一经言语就会出错”被象征主义者所信奉。“俄罗斯有自己的诗人,不逊色于甚至在很多地方超过自己伟大的西方同行。并且,那个常被叫作象征主义的流派,在俄罗斯拥有自己的追随者和天才表达者,要比在西方早得多。”③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诗筑的远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