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们自己
2011-6
华中师大
谢尔曼,[美]莎伦·谢尔曼
261
张举文
无
作者莎伦·谢尔曼是美国民俗学界民俗影视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多年教学和著述的同时,她拍摄了许多颇有影响力的民俗学电影,《记录我们自己——电影录像与文化》自1998年出版以来,一直被视为民俗学领域最为全面的专著。《记录我们自己——电影录像与文化》分析了大量民俗学电影的主题、概念以及电影技巧,探讨了如何通过电影和录像来“记录我们自己
”。同时,书中还包括了对著名的电影制作人的采访,透过这些珍贵的资料,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民俗学电影的制作过程和制作人的心理变化。
莎伦·谢尔曼 (Sharon R. Sherman):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民俗学项目主任;长期致力于影视民俗学的研究和影视民俗纪录片的制作。
张举文: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民俗学博士(主攻民俗与民间生活,兼攻都市研究)。现为美国崴涞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副教授、美国西部民俗学会副主席; 主要研究方向为仪式、流散民民俗、民俗表演、族群认同、海外华人社区、跨国民俗事象(如中国菜,电影和风水),中国民俗和民间生活,以及华人/亚裔美国人的民俗。在以上领域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译著《人类及其象征》([瑞士]卡尔·荣格著,合译,1988)、《过渡礼仪》([法] 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著,2010)、《记录我们自己》([美]莎伦·谢尔曼著,2011)等。目前正致力于美国华裔民俗与华人社会的通过仪礼研究和电影民俗研究。
中译版作者序言
原版序言
原版作者序言
记录民俗是民俗学研究的前提(代译序)
第一章 民俗、电影与录像:从头说起
早期的纪录片
定义纪录片
弗拉厄迪和浪漫主义纪录片
城市交响乐
维尔托夫的蒙太奇
格理尔森和英国学派:有关职业群体的电影
民族主义
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范式转换:电影和民俗
写实电影
后写实: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纪录片
作为自我表述的纪录片:女性主义、少数族群和第三世界电影
作为民间历史的纪录片
定义民族志纪录片:记录他者
电影的民族志:分析事件的电影
叙述的“故事”:民族志浪漫主义
诸多事件的连续摄制
作为民族志浪漫主义代表的加登纳式的阐释性蒙太奇
共享的人类学:吉恩罗克的作品
重构:奈斯利开爱斯基摩人电影系列
观察性电影
传递文化视角
混合的声音
文化冲突:地球村
作为民俗的民族志
第二章 民俗学电影:定义与方法论:文本与场景
早期电影运动与民俗
再创模式
分析意图、内容与自我的方法论
记录文本与手工艺品的电影
对历史的重构
文化的承启:注重社区与地域的电影
第三章 记录过程:互动事件与个体描写
进程与事件分析电影
对艺术家与表演者的描述
协商之后曲电影
民俗电影的聚点与技巧
第四章 探寻自我:电影制作人对自己作品的反思
主题的选择
流露自我
训练:一个发现的进程
合作与妥协
第五章 放映自我:电影的技巧与构建
编辑“真实”
音响设备:电影制作人的“声音”
工具的选择
第六章 结构转化与风格:声音与图像的蒙太奇
伦理问题与协商合作的电影;或日,每个人都幸福吗?
资助——为了爱或钱,或二者合一?
发行,或日,传播出去
作为文本的电影,作为经验的电影
电影:记录事件与表演的工具
第七章 展望我们自己
大众传媒、民俗以及流行文化
民俗电影与纪录片模式
对录像的反思
Referenes
译后记
由莎伦·谢尔曼编著的《记录我们自己——电影录像与文化》是华大博雅人文艺术馆之一。本书分析了大量民俗学电影的主题、概念以及电影技巧,探讨了如何通过电影和录像来“记录我们自己”。本书共七章节,主要内容为民俗、电影与录像:从头说起,民俗学电影:定义与方法论:文本与场景,记录过程:互动事件与个体描写,探寻自我:电影制作人对自己作品的反思,放映自我:电影的技巧与构建。
无
西方学者在做民俗研究时总是有很多特别的视角,并去实践它。这在国内来说,非常难能可贵。
好书,对电影做出了独特而有深度的思考。
同一部电影,在上一段的翻译名称是这个,下一段就变了。哎。译者能不能认真点啊,别把好书都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