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午睡主义者

韩浩月 HarperCollins UK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HarperCollins UK  

作者:

韩浩月  

页数:

246  

字数:

2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城市里的乡愁》。有对城市生活的描述,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侧面勾勒了都市中年男人的生存状态和所思所想。
  第二辑《和巴尔扎克学习风雅》。本辑文字以生动随意的小品文字,撰写中国男人生活当中的优雅细节。亦从不同角度对庸俗的时尚观进行了反击,表达了简单生活、快乐由心、自由至上的时尚观点。
  第三辑《贫穷而听着风声?》。以30岁为界限,讲述男人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生活小品文。
  第四辑《男人的自白》。一个男人的自我认知、心理剖析、价值倾向,提供塑造一个完美男人的解决方案,男人如何提升魅力值等。

作者简介

  韩浩月,男,生于1974,知名评论人,专栏作家,影评人,独立博客。
  2.主要成果
  出版有《写给大话时代的告别书》《一个人的森林》《涩男人》《爱如病毒,喜欢潜伏》等多种。本书文字多见于《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绅士生活》等媒体

书籍目录

第一辑:城市里的乡愁
 乡村生活的诱惑
 乡愁:一种正在消失的原生情感
 庄园梦破碎,我们老无所依
 故乡为什么沦陷?
 回不去的村庄
 我的公园,没有故事
 消失的院子,永远的记忆
 麦浪的故事
 想起一头忧伤的牛
 蛰伏乡间的草根英雄
 回望1980
 我想慢下来
 摩托是城市最后的浪漫
 敏感、忧郁的小镇青年
 穿裙子的马
 饮一杯月光白——中秋致朋友信
 地铁里的森林
 都市里的蜻蜓
 灰色的雨林
 秋天的况味
 天空中的鸟群
 在阳光里
 是不是每个少年都喜欢仰望天空?
第二辑:和巴尔扎克学习风雅
 中产阶级的气质问题
 中产阶层的精神危机
 只赚钱不读书的中产阶级
 中国人适合什么样的艺术生活
 去标签化的时代将要到来
 野餐与吃饭
 向巴尔扎克学习风雅
 怪诞的时尚
 我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谢谢,不给您添麻烦了
 怎么才能成为绅士?
 恭喜,你和贝克汉姆有一样的毛病
 与生俱来的仪式感
 减法生活不等于俭法生活
 善良的男人最优雅
 怒的可贵与廉价
 蛰居也是一种理想生活方式
 私奔之罪与美
 派对女主人何以最迷人?
第三辑:贫穷而听着风
 我爱老虎机
 前生疑似诗人
 光头主义
 对不起,我不玩
 与和珅交朋友
 说“不忙”都不好意思见人
 商业也温暖
 心理疾病太时髦了
 挫折教育
 杀手也有小学同学
 午睡主义者
 没电是暂时的
 无聊灵魂需要一双温柔手
 那些羞于启齿的怪念头
 虚拟人生,美好想象
 疯狂的大葱
 你郁闷吗,我很郁闷
 删除是种暴力行为
 MSN孤独症
 做穷男人挺好?
 别骂香蕉
 天生没有埋单的命
 坚持到底不是胜利
 别忘了我的号码
 神气的标点
 不完美主义
 做一个挑剔的人有何不可?
 非主流爱好者
 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何以解酒,唯有姑娘
 点菜看人品
 腿短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关不关机,这是个问题
 雕刻时光
 做人不能太讲究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一本正经的笑话
 我们都爱看央7
第四辑 男人的自白
 男人的一生是挣扎的一生
 就让他一个人醉
 特别内向的男人
 完美男人令人困惑
 男人都是技术狂
 穷男人为何总是振振有词
 中产男人的爱情问题
 男人迷恋坚固耐用品
 好男人是杯热咖啡
 男人如茶,是用来泡的
 单纯的男人如棉质织物
 沉默的男人不适合做爱人
 温情男人是自信和智慧的
 男人的幸福竟敢如此简单
 如何看待女人的性感
 男人是最不可思议的动物
 世上只有相对诚实的男人
 男人为何爱娇娜

章节摘录

  稻田里、水洼里,经常可以抓到活蹦乱跳的小鱼,而现在,河依然在,但却经常断流,即便有水,也是被污染成墨黑色的散发着呛人味道的脏水,到河里和稻田里摸鱼只能成为孩童时的记忆。而在诸多记录故乡环境污染的文字里,我的故乡污染还算是很轻的,更多人的故乡,湖面上漂着原油花子,工厂大肆排污导致孩童铅中毒,以往空气中弥漫的是炊烟的味道,现在则是化学品的味道……  诚然,污染是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必然的副产品,诚然,城市污染要比乡村严重得多,但我们依然接受不了乡村生存环境的变化。这是因为,几千年来,哪怕因为战争导致乡村满目疮痍,哪怕是动乱导致乡村贫穷落后,乡村的环境都没有遭到彻底的破坏,乡村是片净土已经成为我们心目中的恒定概念。当环境这最后一道屏障也被击破时,乡村与城市的最大竞争力其实已经失去了,当厌倦城市生活的人回到乡村,发现这里呼吸的空气并不比城市好多少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是否会被绝望感充斥?  与环境污染一样令人心灰意懒的是乡村的法治进程进展缓慢,在经济与社会进步的时候,法治反而出现退步的迹象,丛林法则甚至比一二十年更有左右一切的能量。在我的观察中,县一级的城市由于人口规模小,社会关系错综复杂,丛林法则的阴影几乎可以在各种事务中现身:个别地区基层选举以暴力和金钱拉票的方式在进行;计划生育成为“交了钱就能生,不交钱就抓人”的敛财工具;为了建设城市,政府部门限制居民在宅基地上盖房,但居民给城建部门的领导送了钱之后就可以照盖不误,不送钱的话就会面临强拆噩运,有了钱可以大案小判、小案不判……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你是韩浩月的朋友,如果你读他的文字,你就会知道,他表面木讷,但内心极其细腻、柔软。他待人温和、宽厚,但对待自己有不可逾越的底线。  ——书评人(李鲆)    韩浩月的文字,我读出了两种感觉,一种叫疏离,用书中话叫“醉生梦死在别人的城市”那种感觉。作者生活于城市之中,视线却不自觉地疏离于城市之外,以观察者的姿态冷眼审视着这个都市的喧嚣与变迁。而另一种感觉叫坚韧,书中字里行间渗透着一股劲儿,一股“开山不已”的偏执劲儿。  ——文化评论人(潘采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午睡主义者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