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罗楚春教育文集

罗楚春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罗楚春  

页数:

38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罗楚春教育文集》汇集了作者从教四十多年来已发表的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清晰地展现了一位始终扎根教育一线,坚持改革、勇于创新的教育实践者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其探索历程。全书分为八辑,内容包括:生命教育实验研究,主体教育实验研究,创造教育实验研究,整体改革实验研究,课程、教材改革研究,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研究,学校德育研究及学校管理研究等。  《罗楚春教育文集》内容丰富,行文简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供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罗楚春,男,1952年生,湖北天门人,教育学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曾获深圳市南山区“名校长”,深圳市“十佳优秀校长”,“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校长。历任中等师范、中小学校语文教师,中学政教主任,副校长,小学校长,小学语文教研员,区教研室副主任。现任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兼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丁有宽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全国尝试学习研究会副理事长。  先后主持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整体结构改革”、“儿童智力发展”、“主体教育”、“课程改革”、“生命教育”等多项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相继被聘为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整体改革的区域性实验》和《主体教育实验》总课题组核心成员,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立项评审组成员和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首批指导导师。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28篇获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奖,独撰、与人合作编写专著、教材25本。

书籍目录

自序——我的成长之路第一辑 生命教育实验研究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关注师生生命历程 彰显学校工作人性魅力生命教育背景下“先学后研”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谈谈我校“先学后研”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方法与过程论强制教育的表现、危害、原因及其对策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在中学部课改专题会议上的报告第二辑 主体教育实验研究反思·建构·超越——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理性思考试论学校主体教育的本质及其特征努力构建主体教育特色学校模式挖掘生命潜能 收获生命体验——我校设立“校园吉尼斯”的思考与实践主体教育的实验与思考推进主体教育的有力杠杆建构主体教育学校模式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松坪小学主体教育实验研究总报告第三辑 创造教育实验研究中小学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试论小学开设智力训练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三年级一节智力训练课纪实第四辑 整体改革实验研究普通教育整体改革之我见在整体教育中促进后进生的发展整体渗透教学例谈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危害、原因及其对策第五辑 课程、教材改革研究论丁有宽读写结合教材的八大特色多媒体组合优化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现代教学论思考多媒体组合优化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心理研究研究性课程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实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松坪小学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报告第六辑 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研究论异步教学与学生主体性建构试论小学阅读教学方法的分类及其选择和运用“记忆”、“理解”、“探索”水平教学例析“合作教育学”派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十种方法用教学指导教学揣摩·点拨·诱导——组织课堂讨论的教学基本功低年级词语教学常用的几种方法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浅议导入新课的原则与方法……第七辑 学校德育研究第八辑 学校管理研究附录

章节摘录

  (三)扭曲了学生的个性  “个性”,主要是指个体心理或人格心理的属性,个性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有机组合,是个体全部心理机能的独特的整体性。个性是主体在特定社会关系和教育关系等外部生活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征。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而在“个性”所包含的心理的规定性之中,独立自主性既是个性的核心内容,又是个性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这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方面,首要的是在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上下工夫,要教育和引导儿童做有自尊心、自信心,能独立思考、有主见、有创造能力的人。而正是在这个核心问题上,“强制教育”反其道而行之,扭曲了学生的个性。  强制教育把学生当作“专制”的对象,其结果必然损伤学生最敏感的个人尊严、自豪感,致使学生自暴自弃,自觉低人一等,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进而丧失前进的信心,对前途感到失望,破罐破摔。有的发展到对学校、老师、同学以至于对世间的一切持冷漠态度,有的甚至发展到“敌视”社会,与社会发展逆向或异轨的地步。这样的例子难道还少吗?  强制教育下的学生,对教师依赖性强,他们潜在的自主自立意识完全被强制教育所同化。在纪律上,他们没有自控能力;在学习上,他们没有自学能力;在生活上,他们缺乏自理能力。一旦离开学校,面对千变万化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就束手无策。  强制教育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尺,这样就迫使学生不得不把分数当作“偶像”,从而逼着学生去弄虚作假,东瞒西骗,养成自私、爱虚荣的坏品质。  强制教育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压抑了学生的自主自立意识,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正如爱因斯坦曾深恶痛绝的那样:“学校主要是恫吓、威胁和人为的权威教育,那是最坏的,这种教育摧残了学生的健康感情、诚恳正直和自信心,培养出来的是唯唯诺诺的庸碌之辈。”①爱因斯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强制教育”扭曲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质。  长期以来,由于强制教育在我国盛行,致使受教育者不能生动活泼地发展,相当一部分人养成程度不同的唯唯诺诺、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平庸度日的心态。这些人缺乏主人意识,对社会事物呈现出冷漠、厌倦甚至抵触的情绪。应当说,这就是我们教育的严重失误,也是我们教育的弊端所在。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罗楚春教育文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