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那个离经叛道的民国

舒展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舒展  

页数:

258  

字数:

24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如果人生是一场不间断的背叛,那么,这个世界有多少功名与富贵、显赫与荣耀,皆是从这一次又一次的背弃中得来?输得起与放不下之间,似乎差的是一个人生的格局。 于是,我们难免愤慨,必然失落,间或还有些淡淡的惆怅与惘然。 每一个中国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就被寄予了诸多的期望与期待,接受冠冕堂皇的教育,被要求具有极高的道德标准,并且以养成正气凛然的思维及逻辑为荣。所以,中国历来号称“君子之国”,泱泱大国之风,名满天下。 在我们的行事准则中,“背叛”是耻辱的、违背主流价值观的、不被大环境所容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人们的行为,使之成为了立身处世的禁区。而这种“背叛”,却不仅仅是针对于人,也针对于事,或者原则。这样,就有了一些离经叛道的人,做出了一些“稀奇古怪”、“有悖常理”的事。 对“大人物”来说,对与错,是与非,往往就在历史的转念之间。同样,严肃的历史也因为这些人的一己之力,发生着一些或大或小的变化。他们成就了对方,也被对方左右和影响着。这是一种微妙的“逻辑”,生生不息。 历史精彩于偶然。尽管这个过程中,生灵曾被涂炭,人性也曾被蔑视,甚至于生命都没有尊严,可是,它让历史在“乱”中理出了顺序和层次,在哄乱中慢慢顺畅起来。 时隔一个世纪,如今的我们,在这个和平有序的年代重新回过头去打量民国时,许是因为有了更多笃定与平静,面对着那段过往,似乎有了更多的解读。比如说,英雄无奈、枭雄多情;再比如,有情未必有义,无义却未必绝情…… 那时候,秩序不存在、道德很圆滑、规矩不牢靠、情怀很脆弱。每个“出挑”的人,都铆足了劲玩转自己的游戏。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似的好戏如风水轮转,一回首、一思量,都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洒脱,很“坏”、很有味道。 在这里,你会看到许多个与寻常的“传说”不一样的版本:你崇拜了多年的英雄,或许只是个不可爱的辜负者;你总带着恶意去评判与打量的,也有着他无奈与伤感的一面;你从不感兴趣的那个人或那段历史,原来藏着惊天的秘密与危险;你一直欣赏与为之心旌摇荡的,实则隐埋着让人目瞪口呆的故事…… 这里是一个不一样的民国,有相对不一样的故事; 这里有一群情怀迥异的人物,搅乱了时局、震动了天下。 他们是名人,也是普通人;他们固然因“行动”而为世人所铭记,同样地,他们也“困”于这份名望.难得解脱。 于是,有人离经叛道,有事非同寻常。 好一个离经叛道的民国!

内容概要

在《那个离经叛道的民国》里,你会看到许多个与寻常的“传说”不一样的版本:你崇拜了多年的英雄,或许只是个不可爱的辜负者;你总带着恶意去评判与打量的,也有着他无奈与伤感的一面;你从不感兴趣的那个人或那段历史,原来藏着惊天的秘密与危险……
《那个离经叛道的民国》的作者是舒展。

作者简介

舒展,女,两性心理专栏作家,知名出版策划,“尖酸刻薄”成性的读书人。其文麻辣而“无理”,信之不一定得道,不信却常常遗憾兼后悔。出版的作品有《不乖的女孩——女孩可以这样活》《记得当时不爱你》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说是无义,却是最有情
国民得人格,情义无交待
不过是一场心怀鬼胎的相遇
八大胡同里的脂粉英雄
所谓“负心汉”
忍把浮名,换作浅吟低唱
那一场举世震惊的哗变
爱国无罪,“背叛”可恨
背弃的不仅仅是前程
倒戈将军正乾坤
“反复无常”的大将军
蒋介石的把兄弟
从结义到决裂有多远
第二章 争议处,也可见风流
靠女人起家的首富
那时,他只是个英文小秘书
都说他配不上她
再见他,已然是使君有妇
被“叛徒”背叛的“叛徒”
二二八事件
弃笔从戎的“富二代”
被“叛徒”背叛
杀妻将军
由相亲结缘
也曾如胶似膝
冲冠一怒杀红颜
被遗忘的“功臣”与“罪人”
这个地主有点“怪”
这么嚣张为哪般
第三章 奈何作“贼”
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青帮里走出来的特科
他并不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陨落
汉奸文人
周家有儿初养成
那时,他还是一名战士
当文人变成为汉奸
三造共和的铁血军阀
英姿飒爽的留学生
三造共和
下跪总理
当叛徒有瘾
共产党创建中的一分子
从共产党元老到反共“干将”
无根的向日葵
百川之功,一朝覆灭
从“万喜”到“阎锡山”
一手建立小朝廷
发于仁,归于中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作为一个军人、一个有志向的年轻人,他急需一种先进的、有引导意义的、能让他兴奋与共鸣的声音来“刺激”。冯玉祥想到了袁世凯的武卫右军。 那算是当时中国最具有近代化气质的一支军队。在清末的军事系统中,它无论是装备营制、官兵素质,还是训练方法,都很有“偶像范儿”,足以让一个热血军人产生向往。 而那时也是袁世凯练兵的颠峰时期。经验、政府支持、编制,都越来越成熟到位,操练出来的军队更是堪称其他新军的楷模。 经过慎重考量,冯玉祥做出了一个决定:改投武卫右军。 也许真的是找对了环境,冯玉祥改投武卫右军后发展得还算顺利,一路升迁,历任哨长、队官、管带等职。所以说,一个人如果真的优秀,是不会被埋没的。 渐渐地,冯玉祥开始被更多的人注意到。这时候,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陆建章出现了。陆建章是第三营的管带,通过他的观察,他觉得冯玉祥是一只标准的潜力股,来日必定大有作为。于是,便动了惺惺相惜之念,不但处处加以关照,还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了冯玉祥。 这是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交际哲学,从古至今,传承已久。相交甚深的朋友,为了让友谊世代相传,常许以姻亲;两个国家为表示友好,也多采用联姻的手段。是啊,还有什么比两家人变成一家人更有说服力?很显然,陆建章也用了同样的法子。事实也证明他确实很有眼光。 到1910年,冯玉祥已经是第二十镇第八十标第三营管带。那一年,他28岁。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冯玉祥渐渐在政坛上崭露头角。虽然还不是权倾一时的大人物,却也开始风光起来。从他的名字录入到清军的花名册上至此时,已经过去了17年,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即将要创造一个个震动全中国的大事件! 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冯玉祥熬了那么多年,终于苦尽甘来了,只要再继续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来日必定有更锦绣的前程。可冯玉祥却偏偏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他做着清政府的官、拿着清政府的俸禄,却没全买清政府的账。他的眼光更长远,思虑更深沉。这样一个乱世,里面百姓受苦、外面强敌环伺,新的思潮竞相萌发,前路如何,冯玉祥自有别的判断。 这个爱读书、好上进的青年军人,在这种敏感的时期有了更敏锐的直觉。他渐渐理清了脑海中一直涌动却纷乱的思绪:爱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可爱国却不一定忠君。如果这个“君”有问题,不能给国家带来安定和富足,那么,不忠也罢。


编辑推荐

《那个离经叛道的民国》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那个离经叛道的民国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