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论纲
2008-10-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张天雪
251
314000
无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作为一门课程是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设立教育硕士学位以后开始渐进形成的,此后作为各师范院校本科选修课和教师教育模块课程予以推广。这门课程对于各级教师走出自己狭窄的学科知识视野,从更为开阔的基础教育基本理论平台来进行问题意识、学理意识、方法意识和规范意识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这门课程本身无论从教学形式上,还是教材建设上,抑或课程结构上都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存在着诸多值得梳理的问题。 一、“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课程建设问题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作为一门课程存在着两个维度的问题。一个是课程建设本身的问题,一个是课程实施的问题。 作为课程文本本身,这门课程要求既要全面,又要深入,既是粗线条的勾勒,又不能缺失内涵。由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处于大变革时期,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相对都不是很完善,而基础教育本身问题复杂、多元、易变,这些因素纠缠在一起就使这门课程成为动态更新最快、知识梳理最难的教育学课程。往往其课程文本还没有成型,但改革的风向标和政策建议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课程元素始终处于“朝令夕改”之中。以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为例,原本倡导的投人体制县乡负责很快在“税费改革”和“一费制”政策的引导下,走向了“基础教育以县为主”,而《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中又隐含着以县为主,省市统筹的原则,这样就使课程文本无法形成规律;再比如基础教育研究中争鸣性的问题特别多,如择校问题、收费问题、市场准人问题、教师资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热点,甚至是难点问题,它们的反复使“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在课程文本上很难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经常陷入自我矛盾的尴尬境地。从现有的课程文本形式上看大体有三种:体系导向的、问题导向的、案例导向的。
本书主要针对“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这门课程目前实效性较差的原因——知识体系的不稳定,对基础教育改革问题进行了板块式设计,同时对相关板块进行了范畴提炼,从而建立起基于问题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的逻辑体系。这是作者多年教学与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相信本书对改变“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这门课程的困境能起到相当的突围作用,这也是作者长期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索和期待。
张天雪,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全国教育管理专业学术委员会理事。目前为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教育硕士和
MPA导师,主持或参与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著有《校长权力论——公民社会视角下的重构》、《基础教育改革论纲》
第1章 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主体教育理论 第二节 终身教育理论 第三节 生活教育理论 第四节 素质教育理论 第2章 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描述 第一节 我国基础教育十五年:基于统计公报的分析 第二节 基础教育的差距分析-以西部为例 第三节 基础教育的内容缺陷---微观层面的反思第3章 国外及港台地区基础教育改革 第一节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概述 第二节 英德法近二十年基础教育改革概述 第三节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改革概述 第四节 日本基础教育改革概述 第五节 我国港台地区基础教育改革概述 第4章 基础教育改革的先导变量——观念变革 第一节 基础教育观念的提练 第二节 基础教育观念的矛盾分析) 第三节 基础教育观念的总体走向第5章 基础教育改革的导入变量——体制改革 第一节 基础教育投入体制的改革 第二节 基础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 第三节 基础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 第四节 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第6章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基本流派及现实影响 第二节 我国课程改革的历程 第四节 课标与课程结构的重建 第四节 课程评价机制的重构 第7章 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教学改革 第一节近20年我国教学改革的回顾 第二节 国外教学思想影响下的我国教学改革实验 第三节 我国教学改革问题成因及教改趋势第8章 基础教育改革的难点――德育改革 第一节 德育改革的流派 第二节 我国德育改革的实践 第9章 基础教育改革的导向――考试改革 第一节 考试改革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素质教育考试的探索 第三节 升学考试制度及其改革 第10章 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分析 第一节 基础教育区域均衡发展问题 第二节 现代学校制度问题 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实现问题 第四节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问题 参考文献
(五)部分转制学校和一般的民办学校待遇和政策方面不公平 转制学校由于同时占有了公办与民办两方面的优势,它们既可获得政府的实物和财政资助,又可向学生收取不菲的费用,成了学校系统中的一个“特权”阶层。一方面它们的办学起点比较高,与从“零”起步的“纯”民办学校之间构成明显的不公平竞争;同时它们所拥有的收费权利,使其他经费普遍短缺的公办学校,同样失去了平等竞争的基础。一些“纯”民办学校的管理者认为:不少改制学校一方面理所当然地占有优质教育资源,一方面又堂而皇之地大量招收高价生,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好处集于一身,实在太不公平。特别是那些由名校或名校初中部转制而成的学校,它们既要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又要收取较高的赞助费和学费,实际是对“择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此类转制学校在一些地区有愈演愈烈之势,教育界内部意见很多,社会各界的反响也相当强烈。 第四节 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一、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 学校变革一方面是政校关系和社校关系的变革,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内部权力的变革。尽管1985年后我们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在20世纪90年代,还从美国引进了“校本管理”的理念,但事实上法理意义上的校长负责制并没有真正实践起来。由于政校关系不顺,政府对学校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实,造成了政府管制学校的错位和越位,如学校经营、课程设置、人力资源管理等。同样,我们的校长负责制是建立在不完善科层统治下的“行政领导下校长负责的体制”,也就是说,权力在政府,责任在学校,改变这种对学校不良统治的路径在于对学校实行治理,并达到对学校的善治和学校自身的善治。从学校自身的善治来说,就是要对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尽管我国已经进行了诸多前期尝试,但从目前来看还不尽如人意。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学校政府化、组织官僚化、分配平均化、管理经验化的积弊所致。 首先,从领导体制方面上看。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相应地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学校都管得太细、太死,学校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不能从其实际出发开展工作,造成学校行政效率低下,效能不高。在干部制度上,干部能上不能下,形成实际上的干部职务终身制。加之缺乏严格的考绩制,干部“无过便是功”,“铁交椅”坐得十分安稳。 其次,从人事制度方面看。有的学校人才积压,人浮于事;有的学校却严重缺编,完不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学校无择师自由,教师无择业自由,形成死水一潭。 再次,从分配制度方面看。在分配制度上,没有真正打破“大锅饭”,习惯于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待遇与工作绩效脱钩,缺乏激励机制。 最后,在日常管理方面。在工作管理制度上,缺乏严格的考评制,职责不清,赏罚不明,管理成本越来越高,效益越来越低。总体来讲改革前我国的学校管理还处于“人治”时期,还没有形成机制替代,经验管理的痕迹还非常明显,不但没有达到人本管理的高度,甚至连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也经常违背。 鉴于此,我国中小学内部管理已经丧失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要改变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出路只有改革。二、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程 如果说办学体制、教育投入体制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宏观层面的话,那么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则属于这种改革的中观层面,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则属于教育管理体制的微观层面。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提高学校内部的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本身就包括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这就是在我国中小学逐步实行了校长负责制。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重申:我国“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至今,我国中小学的内部领导体制一直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从以上变化的过程不难发现,我国中小学领导体制的变化与我国每个时期的政治环境是相关的。在学校内部领导体制上,实行校长负责制,明确党政分工,使作为学校法人代表的校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进行全面负责,统一指挥;同时,学校党支部发挥保证监督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和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样在学校中,党政分开,形成了“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团结协作、齐心办学”的新型关系。 除了党政关系外,在中小学的内部管理体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关系范畴就是政群关系或学校行政与教职工团体的关系。在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不仅需要加强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也要发挥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与监督的作用。所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要求中小学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同时,提出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要求:校长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依靠教职员工办好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对校长素质的要求明显提高。为了提高中小学校长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国务院相关部委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1989年)、《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1991年)、《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1992年)、《全国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评估工作指导意见》(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九五”期间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意见》(1995年)等,对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岗位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安排。 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同时,我国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特别是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也进行了相应改革。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新世纪我国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大力推进以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中小学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推行教师聘任制,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新机制;实现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责任的统一;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明确校长的任职资格,逐步建立校长公开聘任、竞争上岗的机制;实行校长任期制,可以连聘连任,积极推进校长职级制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同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对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原则、编制的标准及具体要求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本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精神,从精简高效的原则出发,减少非教学人员的比例,中小学的管理工作尽可能由教师兼职,后勤服务工作应逐步实行社会化。 2003年,人事部、教育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对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是人事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是指导新世纪我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文件。《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以实行聘用(聘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中小学特点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主要措施包括:加强编制管理和合理流动,合理确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规范学校机构和岗位设置,严格控制学校领导职数,合理设置学校内部机构,根据核定的编制数和教师职务结构比例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改进校长选拔任用办法,积极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和任期制;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聘任)制度,健全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岗位管理;完善与聘用(聘任)制度相适应,符合中小学特点,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合理配制人才资源,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服务制度,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加强对人员流动的引导与服务。
《基础教育改革论纲》是一部对“基础教育改革”知识体系进行梳理的作品。《基础教育改革论纲》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著,是一本专著式的教科书。《基础教育改革论纲》是一项历经十年反思而得的基础教育领域的成果。
无
教育专业需要
很需要的一本书。
书不错, 值得一看
老师指定,感觉不错。就是数量少。
还可以啊,是老师指定的用来上课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