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接触硬化胶凝材料及复合材料

格鲁荷夫斯基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9-1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

格鲁荷夫斯基  

页数:

197  

字数:

300000  

译者:

蒲心诚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阐述了制备人造石的新式工艺——接触硬化工艺的基本原理。详述了接触硬化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参数、制品性能及应用领域。此外,本书还论述了接触硬化胶凝材料与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复合制成的复合材料的性能和特殊用途,适宜于建筑材料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以及有志于新产品开发的企业家和生产工作者阅读。

作者简介

格鲁荷夫斯基,乌克兰国立基辅建筑科技大学教授,一生从事建筑材料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和教育家。1957年发明了碱矿渣水泥与混凝土,是碱金属胶凝材料基新型材料的鼻祖。1973年又首次提出了基于结构有序化效应的接触硬化理论,发明了接触化胶凝材料及复合材

书籍目录

第1章 硅酸盐缩聚与分散理论的基本原则 1.1 矿物质的缩聚能力——矿物质结构的状态函数  1.2 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结构的函数 1.3 缩聚与分散——物质运动的形式  1.3.1 天体物质的缩聚与分散  1.3.2 混凝土和陶瓷中物质的缩聚与分散  1.3.3 地壳硅酸盐的形成与风化  1.3.4 物质缩聚与分散过程的基本反应类型第2章 接触—缩聚硬化的基本原理 2.1 制备人造石的现有方法和其相伴过程  2.1.1 水化-缩聚硬化的特点  2.1.2 经烧结和熔融的高温缩聚  2.1.3 由于机械化学活化的结团 2.2 接触-缩聚硬化的规律性  2.2.1 硅酸盐结构状态的作用  2.2.2 含水硅酸盐和无水硅酸盐缩聚性能的比较  2.2.3 结构键的特点  2.2.4 水的功能 2.3 不稳定结构分散硅酸盐物质缩聚的物理化学基础  2.3.1 稳定、亚稳和不稳定态硅酸盐物质的一般特性  2.3.2 接触-缩聚硬化过程的能量原则  2.3.3 单个接触的评价  2.3.4 硅酸盐密度对接触硬化机理的影响第3章 接触硬化胶凝材料的制取工艺原理与性能 3.1 一般特点与分类 3.2 无水硅酸盐水化分散产物基胶凝材料 3.3 分散水化硅酸钙胶凝材料 3.4 混合胶凝材料第4章 工业废料加工成接触硬化材料的低能耗工艺 4.1 氧化铝生产中含贝利特废浆的无煅烧再加工工艺 4.2 三水铝矿废浆细粒混凝土 4.3 热电站存灰库含水高钙灰渣基材料第5章 分散水化硅酸钙基复合材料 5.1 无蒸压高效硅酸盐砖 5.2 聚合物-硅酸盐防护-装饰涂料第6章 金属硅酸盐复合材料 6.1 金属-非稳定结晶结构硅酸盐分散系中的结构形成  6.1.1 硅酸盐组分的水化性能对结构形成过程的影响  6.1.2 高温处理对结构形成过程的影响 6.2 导电接触硬化胶凝材料 6.3 研制特殊用途金属硅酸盐复合材料的基本方向接触硬化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接触硬化胶凝材料及复合材料 PDF格式下载



送货速度快,图书质量好。


从当当上买了好多本书了,每次都能体验货到付款,很方便。接触硬化胶凝材料及复合材料这本书是我最初选中的,于是买了一本,后来导师又要收藏,又让我帮忙买了两本。这本译注还是不错的


值得参考的一书


蒲老师翻译的,目前正在做类似的课题,全新的理论与研究,有点搞不清楚,书的质量很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