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房间里的大象

[美] 伊维塔·泽鲁巴维尔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 伊维塔·泽鲁巴维尔  

页数:

157  

译者:

胡 缠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说,你,真的确定自己是个好人吗?
  恶人的劣言坏行固然可憎,好人视若无睹的沉默更可怕。世上许多不幸,源自没有说出口的事。我们虽然自认只是不赞一辞的旁观者,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沉默的共谋者……
  当我们眼见真理却不发一语,就是我们开始死去的时候。
  日常生活社会学领域中,本书是关于集体沉默的第一本完整研究著作。
  本书从英语谚语“房间里的大象”入手,从社会学角度剖析人们私密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对于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集体保持沉默的社会现象,作者将之称为合谋性沉默。作者阐述了合谋性沉默的成因、组成形式、参与者的动机和表现,以及这种沉默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并探讨了打破沉默的可能和方式。

作者简介

  伊维塔?泽鲁巴维尔(Eviatar
Zerubavel),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现为罗格斯大学社会学教授,在认知社会学领域声望卓著,著有《七日周期》(The
Seven-Day Circle,1985)、《完美界线》(The Fine Line,1991)、《时间地图》(Time
Maps,2003)等。
  胡缠,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后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电影导演专业。回国后和罗永浩共同创办老罗英语培训,担任英语应用能力部门主管和托福雅思的主讲教师。

书籍目录

沉默不是金 刘瑜
译者序 胡缠
前言
第1章 合谋的沉默
 公开的秘密
 不看,不听,不说
 恐惧和尴尬
 重重的沉默之声
第2章 否认的规则
 关注和文化习俗
 学着去忽视
 “无关紧要”法则
 禁忌
 世故
第3章 否认的信条
 注意力和权力
 管自己的事儿
 闭嘴
第4章 否认的社会结构
 沉默的双层墙壁
 否认在否认
 旁观者和帮凶
 沉默如癌细胞般分裂增长
第5章 打破沉默
 从认知到承认
 把大象暴露出来
 盲目和失聪
第6章 有些事儿不说更好
 留面子
 别添乱子
第7章 拿大象不好办
 鸵鸟和大象

章节摘录

  拒绝面对事实的本质就是欺骗,它扭曲人们对现实的感受。而当他人也加入到沉默中来,问题就更严重了。当所有人都拒绝承认“大象”的存在时,想要确信这只“大象”是自己亲眼所见,而不是想象出来的毕竟不是件容易事。正是这个原因,《罪之吻》中,哈里森被她父亲明目张胆地挑逗后,当事人双方都对此事缄口不言,造成的结果是哈里森对这件事是否真的发生过产生了怀疑:“我一直都想着那个吻,但每次我想对父亲问及此事,都觉得张不开口。”部分原因是,“我有时怀疑是否真有此事。我问自己这整件事别再都是我自己臆想出来的吧”。哈里森自己对此事的否认态度被她男友的否认态度进一步强化:“‘我说的不对’,我跟我男朋友说。‘我把事情夸张了,描述得不正确。事情并不完全是那样的’。他有可能不是故意的……之前跟我男朋友讲这件事时他也被吓住了,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了共谋者。我们一起去忘记……我父亲做的那件事。””’  亲身经历得不到他人的确证,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尤为困惑的事情。因为年幼的孩子们是要依靠他人来理解他们的经历的。那个五岁小男孩的经历不就是这样吗?他妈妈带着他和秘密情人度过了几个小时,不久后却一口否认这个人的存在。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房间里的大雾》是伊维塔·泽鲁巴维尔另一本让人眼界大开的著作。他存此书中指出我们看不到存在于自己客厅里的大象的多种方式。想法绝妙,说理清晰,而且绝对及时。  ——珂莉·霍克希尔德《亲密生活的商业化》作者  伊维塔·泽鲁巴维尔以他天才的讽刺手法,以一种无人能及的高度,探讨了这样一个课题,即关于一种人所共知,但又拒绝谈论的社会现象,再一次,泽鲁巴维尔向我们展示了他非凡的才能,在人们只能看到层层迷雾时,他却发现了闪烁的星光。  ——薇薇安娜·泽利泽《亲密关系的购买》作者  伊维塔·泽鲁巴维尔的杰作《房间里的大象》,为每一位曾在生活的大事小情中保持过沉默的人而作。他关于沉默和否认的分析深刻而有趣,读罢让人掩卷沉思。  ——尼尔·吉尔伯特  《福利国家的转化:公共责仟的默默放弃》作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房间里的大象 PDF格式下载



从社会学角度剖析人们私密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对于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集体保持沉默的社会现象,作者将之称为合谋性沉默。


本书的副标题实际上应该是“日常生活中的沉默与否认”。从中,可以看出本书的主题,即研究集体失语、集体沉默、集体否认。这些现象可谓是屡见不鲜,而且很多这样的现象对社会生活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后果。然而,本书作者,美国的一位社会学家对此类现象进行了开创性的社会学研究,从道德规范、价值信仰、社会结构等角度分析了这些现象的根源。从这本小书中,我们能体会到美国社会科学的精妙之处。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沉默并不一定是金,尤其是集体沉默。大家都看不到皇帝的新衣,却没人敢说。我也一直在思考老毛何以能独断专行屡犯错误却没人敢纠正他,或者说挑战他的威权,似乎他那些当年的战友,包括周都集体沉默了。现在也仍然有许多领导、组织以“不要添乱子”为理由来压制发声者,但是须知马丁?路德?金就曾说过: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一个个体的沉默就是在为集体的沉默添砖加瓦,要做敢说真话的小男孩并不容易,但一直避而不谈大象也是不可能的,只会加速它的被揭穿进程。


我们所在的文化中,这样的现象也贯穿古今,俯拾皆是。在汉语中有大量对沉默性合谋的形象描述,比如“心照不宣”,“揣着明白装糊涂”,比如“视而不见”,“掩耳盗铃”,再比如“顾左右而言他”,“非礼勿言”,和“自欺欺人”。其温和形式,我们称之为“得体”和“有城府”,其最严厉形式,大约是“道路以目”。这些都是中国人的语境中,对此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这本书的所讲述的话题在这个国度还是有一定的敏感度。不说别的,就说中国人一直就有一种有话不直说的传统美德,或者说只有装聋作哑,别人家的事儿少管,这样才能体现出自我修养的高低。我们一边羡慕着他国(比如欧洲等开放国家)为什么跟外人交谈会有很舒服的感觉。为什么他们有什么说什么也不会招致他人的反感。而在这个国家,仿佛只要有人说出了大家公认的秘密,就会被看做不懂事或者大嘴巴。而因为这样的沉默,我们已经在无意中伤害了很多不该伤害的人。无论是亲人还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但这样的“美德”却依旧在这个国度占据主导地位。这本书希望能被更多读者看到。能够反思日常生活中的自己究竟多少次扮演残忍沉默者的事实。


沉默里的大象,我们一直以为不听不看不说,它就不在
打破沉默很多时候都比沉默需要勇气
我们以为沉默就会慢慢淡化,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他怎么一直都在,怎么一直都在
怎么一直都在混淆我们内心道德的底线

社会心理学,值得一看


如同其他任何否认形式一样,沉默可以自我强化。保持沉默的时间越长,越难以避免地演变成为“用更多的沉默来掩盖我们的沉默”。今天的沉默将使明天的沉默更难打破。
塞缪尔·约翰逊曾经说过:“沉默会自我繁衍。越长时间不说话,就越难找到可说的话题。”同理,”事情搁置的时间越长,就越难以讨论。


合谋性沉默,这就是现实


富于哲思的一本书籍,对社会集体沉默现象做了深入分析,很好


不论是刘瑜的序,还是整本书的内容,都让人深深思考我们所处的社会的沉默弊病,以前自己也没有发觉,经过这本书思考了很多


最可怕且最有力量的,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一沉默


玩这本书真的是机缘巧合,我常听的一个电台叫混沌之声,dj叫苦逼大象。偶然看到这本书就很有好感,后来看了介绍才知道这是一本关于沉默的书,说实话,我不太懂其中的内容。或者说我不能完全认同,但是我还是给了全五分,很带有个人色彩,因为里面有回忆


面对生活,我们是选择沉默还是否认,书中就会告诉你


关于沉默与集体行为的一本书


分享一段引摘“说沉默不是无声,沉默是我们交流体系中的一部分,沉默意味着正在积极避免说出什么……”。
翻译的也挺细腻。
个人觉得没必要加上原文引摘的部分。虽然书很薄。


朋友介绍看的,真的是一本好书,看了两遍了,有时间还想看一遍。沉默是金,可沉默久了会让人冷漠。。。


内容不算多,用了两三个小时就看完了,此书对沉默的原因、原则、危害都做了一些探讨,对很多问题有借鉴意义


试着去理解吧,沉默有沉默的理由。但是如果你想说话,一定要说,那些想说没说的话和想流没流的泪,如骾在喉,死不瞑目


因为想起曾在尼克松回忆录中读过“沉默的大多数”,所以才想要买此书,具体看一看所谓的沉默的大多数是怎么回事?


打破沉默,勇敢面对现实


沉默源于怯懦


一本唤醒你的沉默的书


学会沉默不仅很可以帮自己,


不要沉默


  沉默的大多数,在中国尤其常识。翻译也不错。


分析得十分透彻,也适合当代的所有青年去读一读。我们不仅在避谈房间里的大象,甚至在避谈我们避谈大象这件事,也许不久后我们甚至忘了我们的避谈。。。和周濂有一篇说笑而不语的文章其实,是一个道理。


房间里大象是无法避免的,但大象会越变越大,直至这种平衡被打破。


看了刘瑜老师的推荐买下这书。书本阐述的是对所有场合里我们对某话题避而不谈现象。深入浅出的分析了现象产生的原因,心理和影响。

本书算启蒙类的书籍吧,开启你对生活某个方面的觉悟。读完此书感觉获益匪浅。


房间里的大象


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说,你,真的确定自己是个好人吗?


刘瑜的序做得非常好,简短精炼。书的内容还行,把日常注意到的现象上升到了理论,并详细阐释,让我幡然开悟。


生活中的大象无处不在,大象的存在有时是生活的艺术


冲着刘瑜作序买的,外国人的文章一般理解起来还是有点文化底蕴的偏差的,就当学习吧。


刘瑜作的序


对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分析,有启发


买是喜欢胡缠老师,后来对这本书很中意就是因为内容了。力荐!


因了刘瑜的推荐,买了此书,理论性有点强哦.


一本体现了现今社会现象的书。。一定值得一看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观点,理论.解释 都能够很好的解释生活的细节


你会觉得作者像一位生物学老师,对某一个生物从医学的角度,把对它的剖析娓娓道来。


深度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


薄薄的一小册,翻译的很不错,读起来挺吃力的,感觉要多思考,对社会现象有个新的认识!


题目很吸引人,但内容有点像论文,可读性一般,书中阐述的问题,意义重大,值得重视,警示。建议大家看看,有益无害


是在报刊上看到引用自这本书的一段文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光.所以就买下了.看了后.果然是自己中意的


看似小事 却无所不在


道理说得非常对,今后时时警醒自己!


这是值得思考的一本书。推荐一下


这本书整体式不错的,观察角度挺好,但是可能有点枯燥。


没说的,作者写的深刻,许老师翻译的也很好,在当今的中国,特别有意义,虽然结尾时没什么特别好的建议,但皇帝的新衣总要有人叫破,先叫破再说吧。


还行吧,一般读读,尚可。


书很好,推荐阅读!


在围脖上看到推荐才买的~~~的确不错~~


印刷质量好。
看了一遍,许多有些深奥,并不能完全理解。可反复读。


简单中见不平凡,具有哲学意义。


还好吧,同学让买的,书中的分析也很有道理


还没看完,有点难理解。努力中


分析的虽然是现实中俯拾皆是的平常事 但是很有深度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的分析各种客观造成的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系统的写出来,感觉很容易便于大众的理解~~~


第一次一口气看完的书!


很有哲学意味的一本书


看到这本书想到 丑陋的中国人


这本书写的很好 产生很多共鸣


这本书是在一个书屋偶尔看到,翻了翻内容不错,就觉得自己买下它


很喜欢这本书的纸张 手感很舒服


书的质量不错,很有意思的一个小册子。


还是很棒的书


感受深刻


看了半天没怎么看懂


书怎么滴书怎么滴书怎么滴


很好看的一本小书,翻译得也很好。非常棒的阅读体验。


经典书籍,值得反复看


仔细研读。


这个商品不错 书质量没问题


还未读,书的质量还不错,读了以后再来写评论!


是重庆出的,是一种格外的讽刺!


我来过以后才发现如此之薄


送朋友的,看上去不错


不仅仅是一针见血 是针针见血 我很喜欢


还没看,应该有点用


所以我就买了,但是我不知道是什么内容,但我期待不是很差


完好 已是網上讀過才買的紙質版


还没看,但是质量还过得去。至少没有折痕。


粗略的看了一下,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等着慢慢品味。


快递很快,同样书辨别不出真假


不是很沉闷,受益匪浅。


好书!一到就被室友抢走!


在中青报上看到的书评 就买了 书挺小的 还没看 喜欢封面


送朋友的生日礼物 她很喜欢


一开始翻开看的一页正好全是英文,我就以为整本都是英文,吓了一跳


还没有来得及读,总体感觉不错。


我们沉默,我们甚至忽视这种沉默


哇哇哇哇哇好书哇哇哇哇哇


类似于大众心理学


感觉凤凰卫视推荐的书,时好时坏


   “潜”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词。
   潜,是指隐在水面下活动,正如它所表征的形象,它也被用来形容各种隐藏起来却影响深远的东西:有台词,也有潜台词;有规则,也有潜规则;潜台词不发出声音,潜规则也没有明文规定,然而,这些潜在的事物,恰如冰山一角下庞大的根基,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件事情——潜在的东西,就是隐藏起来的东西。
   要把东西藏起来,就要让人看不到,听不到,自然而然,也就不能说出来,能发出声音的台词也不是潜台词,能写成白纸黑字被人们看到的规则,也就不再是潜规则。然而,潜台词要被人理解,潜规则要限制人的行为,就要发出它们自己的声音,传达出它们自己的信息——负责传递这个信息的,是沉默。
  
   沉默,一如它的字面意思,意味着我们绝对不能将要表达的意思说出来,尽管如此,它却依然有着各式各样的表达形式,沉默用来传递信息的形式甚至比通常的言语表达更加五花八门。我们似乎自古以来便深谙此道:“眉来眼去”,“暗送秋波”,“指桑骂槐”,“道路以目”,到时至今日的“呵呵”,“你懂的”,无一不是对沉默之道的惟肖描述。一个言语表达拙劣的人,在沉默这一本领上也未必逊色,相反,历史上却不乏能说会道侃侃而谈的演说家栽跟头的例子。
   我们鼓励沉默,甚至推崇沉默,当然,在不同的环境下,这样的鼓励和推崇的确是好的,如清华大学强调校风是:“行胜于言”;孔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习总书记也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源自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清谈误国”);另一些沉默,也往往唱成千古绝响:如“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然而, 还有一些沉默,却无形中鼓励了个体自私自利,逃避责任,从而损害集体和社会:如人们说“枪打出头鸟”,“闷声发大财”,“各家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等。这样子的沉默,从古至今,也造成了不少历史悲剧:秦朝赵高“指鹿为马”,专权朝政残害忠良;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而德国民众视而不见;文革十年民众互残,亦鲜有人站出来抵抗;时至今日,中国社会依然面临着面对摔倒老人,围而不救的道德难题;一些地方政府卖地侵害民众,用胡萝卜加大棒威逼利诱,将群众分而治之也屡试不爽。一个世纪前马丁路德金关于沉默好人的话题,至今依然没有过时。
  
   这里,我们仅关注那些作恶的沉默。
  
   产生沉默的原因很多,避讳,尴尬,羞耻,恐惧,都可以让人闭嘴。在不同的文化氛围,沉默的内容也大相径庭,例如:在传统的东方国家,“性”作为一个避讳的话题经常被人们三缄其口,在西方,却经常出现以性权利为核心的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又如,在西方国家,询问女士年龄会被认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在中国,人们对此却不那么讳莫如深。基于讳忌的力量,许多沉默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作恶,遭受过性侵犯的女性,出于对个人贞洁名誉的重视,经常隐忍不言,或与侵犯者达成私下协议,放任罪恶逍遥法外;一些遭遇乱伦犯罪行为的家庭,受害者出于羞耻和讳忌,也往往合谋不语,任罪恶在阴暗中继续为所欲为。恐惧,则更是维持沉默的不二法门,这就使得存在权力差距的团体,尤其是处于极权环境下的团体,成为沉默滋长的温床:无能的总裁儿子位居要职;缺乏学术道德的导师胁迫学生;三年前发生在中国河北的“李刚案”,幸存的受害者及其所在学校也曾一度嘘声;在各种各样的沉默中,人们蒙上自己的眼睛,捂上自己的耳朵,默默地转过身去——每个人都知道有事情在发生,每个人却也都告诉自己:我不知道那件事情正在发生,我看到它不在那,我听到它没在说,我知道背后洪水滔天,但在这儿,它被沉默掩盖着,滴水不漏。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沉默并没有藏住什么东西,人们依然看得见,也听得到,沉默的危害,在于它构件了一种欺骗的氛围,人人自欺,也相互欺骗,每个人都知道那儿有一个谎言,但每个人都视而不见。
  
   对罪恶姑息的沉默一旦建立起来,贻害无穷,尽管沉默往往由人与人之间的心照不宣合谋构成,这样的合谋却未能促进群体的团结:文革时期父子反目,亲友相残的事件屡见不鲜,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攻击和可能被攻击的焦虑之中,个人的幸福被严重损害。而对沉默的纵容,则更助长了罪恶的肆无忌惮,纳粹德国大批犹太人被杀;而文革中的中国也被“四人帮”荼毒;去年年末,国内某省更是发生了劫匪在长途客车上抢劫杀人的恶性事件,面对身材瘦弱的劫匪,全车人竟然无一人抵抗;著名的斯坦福监狱试验中,被狱卒欺压的犯人们面对它们反抗的同伴一度置若寡闻,面对狱卒的侮辱,它们都默默屈从着(菲利普津巴多:《路西法效应》)。对沉默的纵容就是对罪恶的姑息,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每一分每一秒,自己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对抵抗者的不声援助长了罪恶的横行,在一如死水的沉默里,结果只能是假小人大行其道,真君子寸步难行。
   沉默拥有自己的张力,打破沉默,则需要拥有对抗张力的力量,沉默的人,尽管自己本身也是受害者,然而,由于缺乏信任,他们倾向于憎恨打破沉默的人,因为后者的勇气恰好反衬出自己的懦弱,而承认错误所需要的心理能量,则比姑息纵容所需要的成本大得多。尤其是在一个庞大的群体中, 打破沉默的代价则大得惊人:《皇帝的新衣》中,率先说出皇帝什么也没穿的是一个孩子,庆幸的是,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纷纷配合,男孩的爸爸首先附和:“听听这个孩子所说的话吧,他什么也没穿。”,男孩的声音迅速在群众中扩散开来,人们纷纷说出了真实的看法。然而,这样的配合却是偶然的,饱含风险的,若打破沉默需要至少一成的人的支持,那么在一个一百人的沉默里,我若要率先对抗沉默,我则需要有至少九个信得过的人来跟随着我,将这一趋势继续下去,而在一千人的团体里,我则需要保证有九十九个信得过的人来与我“一呼百应”,显然,我对后者的把握远远小于前者,而一旦我没能“募集”到足够的支持,等待着我的则是沉默的人们疯狂的反扑,这也就不难怪在一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国家,却迟迟无法打破文革风暴的怪圈了。
   英国哲学家帕菲特在《理与人》一书中指出:群体沉默的无法打破,本质上是类似于囚徒困境的两难怪圈,每一个人,都不清楚剩下的所有人中,有多少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自己,而为了确保自己在群体中的利益安全,每个人都倾向于不去打破沉默。本科学习时,母校的占座难题始终难以解决,尽管每个人都知道不占座是对整体利益最好的选择,但没有人能确定其他所有人都能和自己有同样的想法,因此为了保证自己的座位权不至于被占座者剥夺,每个人都倾向于占座。同样的,在强拆风暴中,每一个村民都不清楚剩下的住户在多少程度上愿意与自己一起为受害者抵抗,为了避免成为挺身而出的“出头鸟”的危险,每个人都对受害者沉默不语,最终的结果是,恶政借由这种两难心理将弱势群众分而治之,每个人都发现,当自己成为受害者时,“再也没有人为我说话了”。
  
   沉默极大地损害了人与人之间地互信:为了避免谈到被禁忌的话题,说话时必须得小心,不要一不留神就谈到了不该说的东西,为了绕开这头“大象”,人们不得不失去了基本的坦诚,从而也丧失了互信。因此,沉默的打破往往是从沉默开始的:人们用潜台词讽刺潜规则,用“你懂的”来欲言又止,人们在私下里窃窃私语,却没有人敢公然评论那悬在空中的乌云。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是集群的沉默,则越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私下交流,以达到对沉默最终的各个突破,这是因为,要打破沉默,必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互信:1911年10月的武昌,恐怖已经笼罩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随着夜里的一声枪响,全城突然鞭炮般轰鸣,几乎是一瞬间,民主革命染遍全国,各个省市纷纷改旗易帜,庞大的清王朝如同泄了气的皮球被摧枯拉朽。若不是革命军队相互之间的绝对信任和积极配合,在一片死寂的氛围中凭空打响一枪,是非常危险的。在北京大学115周年校庆时,来自人民日报的评论员卢新宁在讲话中疾呼:“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们曾经的激情和理想。”
   然而,如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沉默本身也不能永久存在,沉默膨胀得越大,对沉默的潜在反对者就越多:鲁迅先生在看到“麻木的中国人”的一幕,愤然弃医从文,写下了振聋发聩的句子:“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纪念刘何珍君》)。二十余年后,马丁路德金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为黑人的权利摇旗呐喊,怒斥“沉默的好人”。在经历了种种人类社会因纵容妥协而罹害无穷的荼毒之后,人们开始正视沉默,怒斥沉默,纷纷自发地打破沉默:被诬陷的好人得到社会的自发支持,他们说不能纵容罪恶泯灭了人性的良知;从斯坦福监狱走出来的狱卒也纷纷反思自己在实验中显现的可怕人性,并积极投身揭发纵容遏制罪恶的善良事业中;津巴多博士在对其实验的报告被制成公开课放映全球,他大声疾呼:当我们的父母告诉我们,不要多管闲事时,我们要勇敢地反驳,告诉他们,人性的事就是我的事。
  
   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 里说:“人类,本身既非天生而善,亦非生性为恶,我们表现出什么行为,在于我们的社会鼓励我们怎样的做法。”,因此,我们本身并非沉默的奴隶,而是规则的主人:我们并非天生崇尚规则,我们也绝非生性易屈服于潜规则。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因此人们构造出来的情境,也可以由人们自下而上重新打破。而要打破我们自身构建的牢笼,则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力量——我们在何种程度上能坦诚相待,我们又拥有多大的勇气来反抗姑息与纵容。这样的力量,正是我们驾驭人性,成为自身主人的开始。
  


  其实,书的精彩内容恰恰就在刘瑜《沉默不是金》的序。文章中看起来,加入了分析,不过看起来只是在举更多的例子罢了。
  
  从"沉默是金"到“沉默,沉默,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马丁路德金也曾说过,“我们终将意识到,这个社会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猖狂,而是好人的沉默。”王小波也有一篇特别火的杂文《沉默的大多数》。“沉默”似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书,借助一个英谚“房间的大象”为题,也在讨论沉默。分析了大众对众所周知却视而不见的现象,这一现象的成因,危害以及如何打破沉默。文章举出的一些例子倒是蛮有意思的,为本书增色不少。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书中并无什么额外的精彩之处,只是有一个美好的包装——“房间里的大象”。
  
  了解了这句谚语的含义,也许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序刘瑜所做的序《沉默不是金》却分外精彩甚至抢了文章本身的风头。(序的链接http://book.douban.com/review/4925513/)
  
  因而我说,全书精彩即在序,不为过吧?


   本书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个人和集体生活中的共谋性沉默的,房间里的大象,一个英语谚语,用来表示大家都知道却不提及的事。腰封上写着,这是"关于集体沉默的第一本完整研究著作"。作者据说在学院生涯中受到了什么集体沉默事件的委屈,于是努力解剖这头讨厌的大象。
   和许多学术论文一样,本书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搜罗出许多例证,试图给他们一种合乎逻辑的排列。出于对讨论主题的兴趣,你满怀期待的往下看,最终却得不到比几句话就能概括的观点更多的启发了。好在这里的例证还算有趣,文章也短,读来不会有太多怨言。
   讨论中有几处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地方,一是我们投射注意力的方式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社会习俗的制约?认知系统像一个滤网般,把对此系统来说无用或不合常理的信息筛掉。另一个是权力在沉默和否认中的作用。它不仅包含更大的可关注视野,还包含控制他人可关注视野的能力。这两种作用的综合,让许多情形介于"视而不见"和"心照不宣"之间。对某些社会事件之集体沉默,恐怕是一大部分人天真无辜、毫不知情,而一小部分人才闭目塞听、避之不及吧。
   尽管打破沉默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危险,作者号召大家还是应当把大象从房间里请出去,并且预言大象被众人认真凝视后体型会缩小。这么做虽然困难重重,却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不过实际操作起来,是不是应该首先让无意识的大多数明白,那儿真的有一头大象呢?
  


  “致谢”的作用
  
  
  
  伊维塔是这样写致谢的:
  “……
  1999年,我在系里举办的一个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做了一个——社会组织中的沉默和否认的报告——算是逐渐成型想法的一个早期总结。。。
  该报告引发广泛讨论,但是与会的10多名同时中,只有2人会后和我聊了聊。。。
  这件事恰好证明了所要论证的:人们对于打破沉默谈“沉默”颇不情愿。
  2002年底,我开始写本书。。。
  南希@瑞恩在回忆录After silence: Rape and My Journey Back中,描述了用文字写下沉默的困难。这是因为,书写行为本身往往就会促使作者去感受自己正书写的痛苦主题。。。
  
  事实确如此,尽管本书已是自己的第9本著作,但是其他基本写起来都不曾这么困难。。。
  我终日埋头书写和反复改写那些纷繁想法的句子,不能停歇。。。
  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忽然懂得,为什么在希伯来文中,沉默和“无法动弹”/瘫痪的词根是同一个。。。
  
  也正因如此,在书写 沉默时 有人和我对话,对我来说是一种宝贵的恩赐。。。
  a.***使得我免于被令人痛苦的沉默席卷吞没。。。
  b.***体贴耐心,阅读初稿,给出大量有益简易。。。
  c.***和我一路讨论,使各种想法在写作过程中逐渐发展成型。。。
  d.***帮助我把自己那些想法最终用一种能为更多读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传达出来。。。
  e.***经费+补贴使我能告假1年,全力投入本书的写作。。。
  f.***手稿编校。。。
  g.***我写作此书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有你一路陪伴。。。
  ”
  
  《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P006
  
  致谢有什么用?
  
  写作的困难之处,克服困难需要什么条件,什么人能帮助作者去满足这些需求。。。
  作者的需求有不同层次、有大有小,但凡任一“连接”可能满足某种需求的,对创作而言,就是有意义的,就是需要去衷心感谢的。。。
  


  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沉默是沉默着的通行证。
  从前的围观、沉默,到现在的热闹、喧嚣,掩盖之下的不外乎是世人的冷漠。
  
  附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by Terry Kettering
  
  There's an elephant in the room.
  
  It is large and squatting,so it is hard to get around it.
  
  Yet we squeeze by with ," How are you?" And ,"I'm fine."
   . .
  And a thousand other forms of trivial chatter.
  
  We talk about the weather .
  
  We talk about work.
  
  We talk about everything else —— except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There's an elephent in the room.
  
  We all know it is there.
  
  We are thinking about the elephent as we talk.
  
  It is constantly on our minds.
  
  For you see,it is a very big elephent .
  
  But we do not talk about the elephent in the room.
  
  Oh,please,say her name.
  
  Oh,please ,say "Barbara" again.
  
  Oh,please ,let 's talk about the elephent in the room.
  
  For if we talk about her death .
  
  Perheaps we can talk about her life.
  
  Can I say "Barbara" and not have you look away?
  
  For if I cannot ,you are leaving me
  
  Alone. . .In a room. . .
  
  With an elephent .


   看这本书感触还是挺深的,生活中他们都觉得我属于女汉子。其实真心很内向啊。对于很对只是沉默。现在最大的困扰就是,坐公交车的时候,遇到一个变态,基本每次都要偷拍我,一看就是在偷拍。可没有证据又不好说什么。一直就在沉默。看了之后,突然就想,他拿手机出来的时候冲上去骂他一顿,好吧。最后别人车来了,没骂成功。回去又偷着哭了,这个月的大姨妈综合症居然让我这么娇气了。之前遇到公交色狼的时候,还是没有说什么。我只是比较胆小吗?谁知道呢。感觉如果继续沉默,早晚要变的心理扭曲的。
   下次一定要去骂变态。
   话说这本书总共150页,起码50页是英文的引用。。。英文不好的肿么办。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