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创新社会管理的社会工作路径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

`  

页数:

25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推进社会工作体系建设,是无锡市崇安区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创新之举。社会工作体系包括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组织体系、人才体系和服务体系。崇安区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建章立制、成立机构、投入经费、整合资源、系统推进社会工作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以社区社工为基础、条线社工为支撑、民间组织社工为补充、社工义工联动全覆盖的社会工作队伍体系;创建了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渗透于实际社会工作岗位与职务之中,专业社会工作嵌入既定体制内,以十大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实务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七彩工程”项目运作、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为特色的本土社会工作模式。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社会工作体系建设的背景
第二章 社会工作体系建设的理念与思路
第三章 社会工作体系在十大服务领域的推进和成效
第四章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状况与成效
第五章 社会载体建设及联动机制的形成
第六章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推进及经验
第七章 社会工作体系建设与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第八章 崇安社会工作体系建设的优势比较
第九章 中西方社会工作构建过程的比较分析
附录

章节摘录

  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过程中,以其特有的专业服务功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独特作用。建立社会工作体系,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经济发展完善,推动社会管理模式向社会治理模式转变,帮助各级政府把工作重点从经济发展的第一线转移到社会建设的第一线,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崇安区将社会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专业  推动力量,积极、有效地嵌入公共服务领域,以它的知识和技术展开了一场公共管理的革新。  一、加强社会工作就是推进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创新”是在2004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的,即“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在那次会上,“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并提,被纳入了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指出了我国社会管理的治理结构有待完善。  社会管理涉及社会活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涉及社会各类子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为多元社会主体对社会系统进行社会管理,服务社会公共事务,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创造富有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运行机制,建设社会、政治、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管理体制是政府与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主体的共同治理和协同行为,是以政府调控、市场配置、社会组织和公民协同参与为基本格局的系统整体。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快速转型的时期,经济快速增长和物质财富不断增多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趋突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更好地统筹解决社会资源发展的全面性、有效性和协调性问题。为此,我们就必须从社会管理着手,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管理,通过实施系统的、有效的社会管理,提高各种社会资源开发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为解决制约和谐发展的各种问题提供良好的运行机制和发展平台,逐渐形成管理科学化、沟通信息化和服务社会化的高效社会管理体系,促进我国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人民幸福。  崇安区把社会工作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培育新型社会管理格局,借助社会工作提供的非行政化服务,转变单一行政手段管理社会方式,通过深入调研分析,组织试点探索,全面动员推进,开展专题研究,引导相关职能部门学会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思考社会问题,用社会工作的思路解决社会问题,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加强社会管理功能之目的。  社会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专业优势和积极作用,其表现为:  1.发展社会工作,有利于体察社会需求、社会心态和社会矛盾,并通过提供系统化、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把社会问题化解在基层,增强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亲和力和时效性。  2.发展社会工作,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协调,创新社会管理机制,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提高社会管理效率。  3.发展社会工作,有利于疏导公众情绪,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性社会心态,构建平等互助、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良性运行。  4.发展社会工作,有利于更新群众工作观念,创新群众工作机制,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密切新形势下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二、加强社会工作就是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涉及教育、医疗卫生、住房、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民生问题处理得如何,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得到满足,而且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所以,创新社会管理方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应该考虑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统筹兼顾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改革开放30年来,是我国解决民生问题成就最大的时期,是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民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而国民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利益差别、城乡地区差距继续扩大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问题,城市如何搞全民医疗保险问题,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基层民主建设问题,还有食品安全问题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民生状况,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因此,我们需要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创新社会管理的社会工作路径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