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水泥十万个为什么6

林宗寿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7  

出版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

林宗寿  

页数:

617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国现代水泥工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人民居住环境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水泥工业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与发达国家的水泥企业相比,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能源消耗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经济效益差、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企业管理粗放等问题。目前,我国的水泥行业正处在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时期,国家大力提倡采用高效能的新型千法水泥生产方式。在这一背景下,水泥企业怎样去适应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应对国内外市场的残酷竞争呢?毋庸置疑,最重要的是苦练内功,切实提高和稳定水泥产品的质量,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岗位工人和生产管理人员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这些问题,手册中查不到,教材中一般不涉及,查阅期刊既不方便,也未必具有针对性。大家普遍反映缺少一套内容全面、简明实用、针对性强的水泥技术参考书。“传道、授业、解惑”,自古以来就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常常为自己学识浅薄而感到愧疚。每当面对提出问题的学生,面对水泥厂那些被种种疑难所困扰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朋友,我就深感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十几年前,我便开始搜集资料,潜心学习和整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水泥厂生产过程中一些宝贵的实际经验,并结合自己在水泥科研、教学及水泥技术服务实践中的切身体会,集腋成裘,为实践这一责任奠定了基础。2000年4月以来,我应邀在全国各地主讲了70多场“水泥新技术讲座及疑难问题咨询会”,与会人员累计已过万人。每次咨询会都至少安排一天时间与学员们进行互动式答疑解惑。从他们渴望的目光里,我一次次地体悟“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同时,我也通过他们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更加坚定了我编写这套丛书的决心。

内容概要

  “水泥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是一套供水泥行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工阅读和参考的系列工具书。它涉及了水泥生产从原料破碎、粉磨、烘干、均化、输送、化验室、煅烧、环保到计量、包装等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水泥十万个为什么》力求做到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内容全面、突出实用,既有理论研究的浓缩和概括,又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归纳与提升。书中共有条目3350余条,已基本囊括了水泥生产和水泥研究工作中的多发问题、常见问题;对这些问题有理论、原理方面的阐述,又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由于《水泥十万个为什么》编写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尽量地回避复杂的数学计算、高深的理论探讨,很好地解决了岗位操作工看得懂、用得上的问题。同时,《水泥十万个为什么》对水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理论研究成果也进行了介绍,可作为专业院校、技校师生及水泥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水泥十万个为什么》为“水泥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之六。

作者简介

林宗寿,福建福鼎人,1957年生,1981年12月毕业于同济大学,1985年6月武汉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90年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进修回国。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香港华润水泥控股公司及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武汉亿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州市亿胜红旗渠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从事水泥化学及工艺过程研究共获得专利18项,计算机软件版权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教材一部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及国家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书籍目录

前言1 回转窑设备与原理1.1 各种水泥生产方法的特点31.2 各种窑型有何特点41.3 回转窑的发展历程51.4 回转窑水泥生产的发展概况61.5 回转窑的斜度及其表示方法61.6 回转窑由哪几部分组成71.7 回转窑有何功能和不足71.8 回转窑斜度与填充率及转速有何关系81.9 回转窑适宜的转速是多少91.10 如何估算回转窑的生产能力91.11 如何计算回转窑的需用功率111.12 何谓回转窑内的物料填充率121.13 回转窑筒体形式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131.14 回转窑为何要有一定斜度141.15 回转窑物料负荷率、滞留时间及运动速度计算方法141.16 回转窑物料负荷率、滞留时间与运动速度有何关系151.17 如何表示窑的规格151.18 窑的倾斜百分数与倾斜度相同吗161.19 熟料在回转窑内如何形成161.20 回转窑内各反应带的划分及其反应181.21 如何确定新型干法窑烧成带的长度201.22 回转窑煅烧特性及节能降耗的途径211.23 回转窑和立窑热交换过程是否相同221.24 回转窑热交换装置的种类及原理231.25 减少回转窑热损失的途径有哪些241.26 回转窑烧成带前后位置叫法有何不同251.27 回转窑为何要强制通风251.28 如何确定回转窑与篦式冷却机之间的适宜位置261.29 回转窑结圈形成机理271.30 回转窑结圈种类及其处理281.31 湿法回转窑烧成带为何用水冷却291.32 一则湿法旋窑窑灰入窑工艺的改造经验301.33 气体在回转窑和立窑中的流动有何不同301.34 如何计算回转窑窑尾的废气量311.35 回转窑余热锅炉发电有何优缺点331.36 规格一定的回转窑,熟料热耗与窑生产能力有何关系331.37 与湿法回转窑相比预分解窑有何工艺特点341.38 对回转窑内挡砖圈有什么要求351.39 预分解回转窑筒体腐蚀的原因及处理351.40 何谓回转窑安全运转周期和衬料使用周期371.41 回转窑大齿轮润滑油着火是何原因,如何处理381.42 回转窑电动机电流增高是何原因381.43 回转窑轮带断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381.44 一则回转窑轮带的挖补修复经验4JD1.45 回转窑三大一快的道理何在421.46 回转窑停窑后为何还要用辅助马达翻窑431.47 回转窑筒体变形的原因及处理431.48 回转窑筒体窜动超限的原因及处理4J61.49 回转窑筒体断裂的原因及处理491.50 回转窑筒体开裂的原因及处理521.51 回转窑筒体振动的原因及处理521.52 回转窑托轮表面严重磨损的原因及处理531.53 回转窑托轮与轮带接触表面产生起毛是何原因,如何处理541.54 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生叫声的原因及处理551.55 回转窑托轮轴瓦过热是何原因,如何处理561.56 一则回转窑托轮油勺固定方式的改造经验561.57 回转窑弯曲变形后怎么力581.58 回转窑弯曲后,能否在靠窑头的筒体上喷水处理581.59 回转窑烟室热电偶损坏的原因及处理581.60 回转窑窑口护板失效的原因及处理601.61 回转窑窑口护板的改进措施611.62 一则减少回转窑窑口浇注料使用量的经验631.63 回转窑窑口耐火混凝土如何施工641.64 一个延长窑尾缩口使用周期及预防结皮的措施651.65 回转窑窑皮稳定的条件及对耐火砖的保护作用661.66 回转窑窑尾烟室侧墙掉砖“背包”的原因及处理671.67 回转窑托轮凹面的不停窑修复方法681.68 回转窑突然停转并被淋雨会带来何危害691.69 如何检测和调试回转窑托轮中心线701.70 更换回转窑筒体应注意什么问题761.71 为什么要控制回转窑轮带间隙的大小801.72 如何用轮带间隙仪法检测回转窑轮带的间隙811.73 如何对回转窑轮带间隙进行人工控制821.74 常见回转窑轮带间隙自动控制系统有几种形式821.75 如何利用经纬仪测量回转窑筒体的不直度841.76 回转窑在冷热状态下齿轮啮合尺寸有何变化861.77 如何布置湿法回转窑内的挡料圈881.78 回转窑窑尾密封装置的改造经验891.79 一种简单实用的组合式窑尾密封装置921.80 一种改进回转窑托轮轴瓦润滑的实用措施951.81 湿法回转窑采用耐热钢链条应注意哪些事项951.82 一则稳定回转窑供煤的技改经验971.83 回转窑系统各部位检修质量有何标准991.84 回转窑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1001.85 一则回转窑供煤系统的改进经验1041.86 干法窑为何比湿法窑短1041.87 如何估算预分解窑的生产能力1051.88 如何计算预分解窑的规格1061.89 如何解决预分解窑窑口内衬爆裂问题1071.90 预分解窑的关键技术装备有哪些1081.91 预分解窑和湿法窑的煅烧特性有何异同1081.92 预分解窑旁路放风系统有几种工艺流程1121.93 降低预分解窑熟料热耗的途径1121.94 如何改进预分解窑喂料溜子的浇注结构1131.95 如何改进预分解窑篦冷机侧墙的砌筑1141.96 预分解窑窑口筒体损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151.97 一则预分解窑窑口结构改进的经验1151.98 某预分解窑中控室采用的控制方法简介1171.99 预分解窑主排风机突然停车是何原因1201.100 预分解窑系统喂煤不稳定是何原因1201.101 预分解窑与其他类型水泥窑有何区别1211.102 预分解窑工艺控制中有哪些自动调节回路1221.103 回转窑的窑皮如何形成1221.104 回转窑为何要密闭1231.105 提高窑口寿命的几项措施124.1.106 为何窑的长度一定而各带长短却不一定1261.107 物体传热方式有几种1271.108 何谓传导传热1271.109 何谓对流传热1281.110 何谓辐射传热1281.111 何谓燃烧速度,如何提高燃烧速度1281.112 何谓热稳定性1291.113 何为过剩空气系数,如何计算1291.114 理论燃烧温度和实际燃烧温度及其影响因素1301.115 如何阐氐煤耗,提高窑的热效率1311.116 烧成带前后位置叫法有何不同1311.117 烧成带为何用水冷却1321.118 湿法窑泥浆圈是怎么产生的1321.119 一则改进窑尾挡料装置的经验1331.120 怎样确定各带砌砖长度1351.121 何谓挡料圈和挡砖圈1351.122 单风机循环如何减少窑内煤粉沉落1351.123 冷却带物料与其他各带物料的温度有何不同1361.124 如何改变筒体结构解决窑尾密封问题1361.125 气力提升泵喷嘴规格和位置对送料的影响1371.126 如何利用辅助油勺改善托轮润滑1381.127 湿法回转窑链条的作用及挂法1401.128 如何在正压窑头保护摄像机镜片141……2 回转窑煅烧操作3 预热预分解系统4 熟料冷却机5 燃烧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水泥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是一套供水泥行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工阅读和参考的系列工具书。它涉及了水泥生产从原料破碎、粉磨、烘干、均化、输送、化验室、煅烧、环保到计量、包装等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本书力求做到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内容全面、突出实用,既有理论研究的浓缩和概括,又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归纳与提升。书中共有条目3350余条,已基本囊括了水泥生产和水泥研究工作中的多发问题、常见问题;对这些问题有理论、原理方面的阐述,又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由于本书编写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尽量地回避复杂的数学计算、高深的理论探讨,很好地解决了岗位操作工看得懂、用得上的问题。同时,本书对水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理论研究成果也进行了介绍,可作为专业院校、技校师生及水泥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为“水泥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之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水泥十万个为什么6 PDF格式下载



好书!我很满意,不愧高人所著,一点破就明白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