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学史

(英)鲍桑葵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英)鲍桑葵  

页数:

470  

字数:

485000  

译者:

张今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新世纪之初回首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美学,我想美学界的同仁都会深情回忆起1956年的“美学大讨论”和1980年前后的“美学热”。前者是1949年到1966年之间难得的一场相对自由且较具学术性的讨论,后者是苦难的日子即将过去、新时期晨光初露的消息之一。1956年的讨论起源于对朱光潜资产阶级美学思想的批判,继而转向美究竟是主观还是客观的争论,从中形成了主观论、客观论、主客观统一论等当代中国的几个主要美学派别。80年代的美学热流承50年代的思路而来,仍然集中于对美的本质的讨论,论者们几乎都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根据,其客观效果之一是扩散了青年马克思有关人道主义和异化的思想。如果说50年代讨论的目的是用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占领美学领域,那么80年代的讨论则潜在地包含着走出现代迷信、推动思想解放的意义。应当承认,美学在当时的人文研究中风骚独领,反映的是当代学术思想空间的逼仄和贫乏,以致很多被视为异端的思想似乎只能借美学来曲折地表达。比如朱光潜1957年就明确地提到人性论。“当巴人因为一篇《论人情》的小文被批得死去活来时,朱却可以继续在美学中讲人性、人情。1979年,他发表《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感问题》径直把人性称为‘人类的自然本性’,它与阶级性的关系是‘共性与特殊性或全体与部分的关系’。这在当时差不多是石破天惊之论。”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比较详细而完整的西方美学史专著,此书对上自古希腊罗马,下迄当代的美学发展历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它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唯心主义美学史现。本书重点论述了自然美同艺术美的关系,从论述美学史和美的艺术史、自然美和艺术美、美的定义及其与美学史的关系入手,在对这些关系作了明确阐述的基础上,按美学史发展的线索对各个时代的美学理论予以考察和论证,并叙述了各个时期审美意识的特征以及这些审美特征赖以形成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

作者简介

鲍桑葵, 英国哲学家、美学家与伦理学家,新黑格尔主义者。毕业于牛津大学,曾任圣安德鲁斯大学教授 伦敦亚里士多德学会会长。中年时期转入美学和伦理学的研究,相信美学能调和后天与先天、自然与超自然,伦理学能调和享乐与义务、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著有《美学史》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我们的研究方法以及这一方法同美的定义的联系第二章 一个富于诗意的世界的创立,以及它和思想界的第一次接触第三章 希腊人关于美的理论的基本轮廓第四章 希腊人关于美的理论向前进步的迹象第五章 从亚历山大里亚和希腊—罗马文化到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代第六章 审美意识在中世纪连续的一些痕迹第七章 但丁和莎士比亚在某些形式特点方面的异同第八章 近代美学哲学的问题第九章 近代美学哲学的资料第十章 康德——把问题纳入一个焦点第十一章 具体综合的头几步——席勒和歌德第十二章 客观唯心主义——谢林和黑格尔第十三章 德国的“精密”美学——从叔本华到施图姆普夫第十四章 客观唯心主义在方法上的完成第十五章 内容和表现在理论上重新结合的开端附录一 黑格尔美学体系撮要附录二 对于音乐表现的一些分析索引参考书目英汉人名对照表译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i.美学中的辩证法 在黑格尔的别的哲学著作中,辩证法都构成基本的困难。但是,在美学讲演中得到十分忠实的反映的黑格尔的美学体系却没有炫耀辩证法。至于辩证法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了《美学》的结构,这方面的问题,如果联系《美学}的结构,是无法争论清楚的,因为它是相当明白的,只有联系辩证法的性质才能争论清楚。对于辩证法的性质,人们大概永远也不可能取得完 全一致的意见。因此,辩证法本身同我们是没有关系的,我也差不多完全不准备向读者论述这个问题,只想在必要限度内说明一下我的信念:美学是辩证法想要着重指出的那种合理联系的一个标本。在说明这一点时,我不打算大肆使用人们一向认为只不过是谬误的隐藏所的那些大家所不熟悉的术语。黑格尔所谓的美,其演变有敕于一条同谢林以不自然得多的方式所阐述的原则十分相似的原则。在一切按照因果法则解释的变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假定,不复存的事物所以不复存在乃是因为它的本性已经不再符合它所在的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对它所提出的要求。因此,从形式的和技术的意义L—来说,可以说,在一切具有因果联系的过程中,任何不复存在的要素都必然地要被比它更符合整个过程的要求的东西所代替。但是,这种推论是纯形式的,因为因果联系中的各要素可能具有限制性质或破坏性质,后来的要素更适合于这些要求的原因,可能在于它具有更多的内容,而在于它具有更少的内容。对于生命不能存在的环境,一具尸体比一个活人更能适应。不过,在任何事实上具有进步性质的演变过程中,刚才所说的形式原则确实是有意义的。任何逐渐消亡的要素被那种更适合于整个有系统的、有因果关系的过程的东西所代替,也就是让位于新的要求,而这些新的要求则是部分地由逐渐消亡的要素自己的活动造成的,而且是它不能适应的。举例来说,肉体的衰老并不是一个人毕生的工作在年老时结束 的惟一原因。柏拉图的继承者决不可能是柏拉图,而只能是亚里士多德。即令适应性只是一个程度问题,考虑到生活是互相决定的各个阶段组成的一个体系,看来,事情也仍然是很清楚的:柏拉图单靠延长他的寿命,也不可能成为亚里士多德。后来的因素是由新需要塑造的。这种符合新需要的后来的因素,靠了它的存在条件,以更复杂的方式,把前辈的毕生工作继续下去。它也有自己所达到的成就的负担以及不能适应更新的需要而消亡的负担。我们也可以用术语来表示这种关系,说每一肯定的存在物,在逐步演变过程中,都要过渡到它 的否定物,然后,这个否定物又必然要为新的肯定的结果让路。这种新的肯定结果既包括先前的肯定,又包括它的否定。这些用语虽然都是术语,我想还不是不可以理解的。如果有人追问我们一种单纯的否定怎么能够参与决定任何肯定结果的话,我们不妨指出这样一种可能性:黑格尔可能明白,在一个具体的和有因果关系的过程中,单纯的否定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不管怎样,对于必然的进步运动的学说,我们只要掌握到足可以了解《美学》结构的程度就行了。为此日的,我们还需要再指出一点。继承者所继承的任务,虽然经其先行者加以改变,但仍然是一样的,这就是说,它仍然同两者处在其中的因果体系保持着同一关系。因此,谢林把朝着任何具体方向的演变的连续各阶段当做“幂”或专门的强化看待,用语虽然奇特,却包含着一定的真理。这种“幂”是靠了把同一过程重复应用到它本身所产生的结果上去而得到的。 i.崇高说 康德关于崇高的论述插在关于美的论述的两部分之间,看来这一论述还迫使他不能不承认,美具有最初他以为只有崇高才具有的更深刻的象征性质。从历史上来说,他的崇高说大概是伯克的崇高说所引起的。在它的精神方面,很可能还受到文克尔曼的一句话的启发,虽然就我所知,文克尔曼的名字并没有在康德的著作中出现过。它后来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在黑格尔关于象征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的看法中找到,更全面地来说,它是把表面上的丑带 进美的领域中的一切美学理论的真正先驱。因为康德虽然在另一段文字中提到丑可以在艺术中被描绘得很美,那却是莱辛的见解的一种微弱的复活,同近代人对于露骨的阴郁、狂野或可怖的东西的日益增长的共鸣,并没有多大关系。 读者当记得,伯克区别美和崇高时所依据的坚固而明确的基础乃是快感的愉悦性和痛苦的檎悦性之间的差别。康德的崇高说无疑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在康德的理论中,崇高感的一种主要情况是由恐惧所产生的。这种恐惧相当于伯克所说的“同自我保存有关的、大都系于痛苦或危险的种种激情”。康德关于以某种方式对我们的感官想像力施加暴力。的知觉可以引起精神上的重新振奋的见解,很可能是从文克尔曼的一句话中得到启发的。这句话就是,在观看大海时,心灵最初是悒郁的,后来又更有力地振奋起来。 康德和伯克一样不承认美和崇高可以综合起来,不过康德在他的论述的后半部分所达到的关于美的最后看法却也允许作这种综合。因此,我们不能说康德认为崇高是美的一个品种。相反,崇高和美倒是审美判断的两个品种,只不过美属于鉴赏判断,而崇高却植根于一种智力的感情(Geistesgefuhl)。这两种感觉的确都具有半理性性质,既是主观的,然而又具有昔遍性。因为这是审美判断本身的特色,但是就其对象材料的性质及由此造成的对对象材料的关系来说,两者却大不相同。 ……书摘2 我们在这里值得从四世纪的散文文学中引证两段文字。首先,这两段文字说明了在基督教徒中一直存在到那个时代的同世界和谐一体的深刻感觉;其次,这种和谐一体的感觉正在开始陷入自我分裂的长期斗争中去。或许要实现它自身的充分深度,这场长期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尼萨的格雷果里写道:“当我看到每一座山头、每一座山谷、每一座绿草丛生的平原,再看到一排排各种各样的树木以及脚下那些既被自然赋予美妙的香气、又被自然赋予美丽的颜色的百合花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流云飞向远方海洋的时候,我的心中就产生了一种揉合着幸福感觉的忧郁之感。当时属秋令、果实(谷物)?绝迹、树叶飘落、树枝光秃的时候,我们就陷入沉思中,想起了万物怎样在自然的奇妙力量下生生不息,变化不已。谁能用灵魂的智慧的眼睛领会到这一切,谁就会感觉到,同宇宙的伟大相比,人是怎样的渺小。”克吕索斯托姆写道:“当你看着金碧辉煌的建筑物,让廊柱的景象迷住你眼睛的时候,你再马上去看看天空和牛羊在水边吃草的开阔的平原吧。当我们在黎明时分怀着宁静的心情欣赏给大地涂上一片金色的朝阳的时候,当我们在深深的绿草地里坐在一眼水泉旁边,或者坐在枝叶蓊郁的大树阴影下休憩,眺望消失在雾霭中的远方的时候,我们谁不卑夷所有的艺术创作品呢?” 我认为,我们这样说是不会有错的:这两段文字说明他们对大自然已经产生了一种完全属于近代型的共鸣。不过,在这两段文字中,这种感受都已经开始起来反抗珍视人和人的创作品的价值的感觉,从而也就开始损害自身的基础。这种反抗的含义是再丰富不过了,在第二段文字中尤其如此。因为在那一段中,这种反抗是专门针对非模仿性艺术,即建筑艺术而发的。一方面,它明白无误地有力地说明了,他们在美感方面对外界自然采取了一种新的态度。这种新的态度在希腊时代或希腊一罗马时代的任何著作家身上都是找不到的。但是,另一方面,它也说明中世纪的那种敌视人为美的态度已经略见端倪。这种敌视人为美的态度损害了中世纪的各种高级的想像性艺术,从而归根结底甚至也减弱了人对可爱的大自然的敏锐感觉。 因此,有人认为基督教教会在成为一个完备的组织以后所经历的最早一个和平时期是最早的文艺复兴时期。这种见解原是有根据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基督教的创立者是用自由而友好的眼睛看待外部世界的,这个宗教的根本倾向原是要使人感觉到,世界和人自己都是同一神性的平行的表现。 vi.一个严峻的中间阶段的必要性 不过,这个问题似乎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确,在陵寝绘画的主题和处理手法中包含着半希腊式的欢欣情绪,在某些早期的基督教雕塑中包含着丰富的优美和力量,在早期的赞美诗和圣歌中也包含着朴素的忠诚。但是,我们很难说12世纪和以后显示出来的那样广度和深度的特征刻画就是由这些直接发展而来的。我们无疑地可以说,束缚了艺术的最高尚的用途的是后来的教条倾向和禁欲倾向。但是,为了全面掌握表现,为了不致低估面前的任务——再现人的一切——的艰巨性,难道不是需要在艺术领域内以及在艺术与教条之间,把灵与肉的对立推到极端吗?如果天神似的或者说英雄式的基督从来没有成为身世不幸的人的话,如果十字架上的磨难和殉道以及形形色色形容憔悴的苦行者从来没有被带到描写范围内的话,波提切利和列奥纳多的作品的复杂表现力和近代人对于和生活一样宽广的美的感受力,我们特别引以为自豪的东西,不是会缺少一个要素吗?此外,如果教会中没有人认为,而宗教会议也没有决定:“具有光荣人性的基督……是太崇高了,决不能通过人类的艺术比照任何别的人体,以一种尘世的材料绘为图像”的话,当想像力终于取得自己的权利的时候,举例来说,会有拉斐尔体现在《圣玛利亚的圣子》中的那种充分的神秘感觉吗?据说,基督教的画家在可以胜任愉快地处理人体外形以前,就已经掌握了面部表情,而对希腊雕塑家来说,次序恰恰相反。这样一种比较当然很能说明问题,但只适用于后期的基督教艺术,而不适用于头四个世纪的基督教艺术。 ……

后记

鲍桑葵(Bernard Bosanquet,1848-1923)的《美学史》是一部名著。中国美学界的朋友们早就在期待着它的汉译本的问世。原来,早在60年代初,译者就大体上完成了全部译稿。不幸,十年“文化大革命”到来了,译稿也难逃任人践踏的厄运。浩劫过后,译稿已经残缺不全。经过重新整理,重新补译,今天才得以和读者见面。鲍桑葵是一个新黑格尔主义者,他的《美学史》集中反映了其唯心主义美学史观,从这部美学史著中,不难看出,鲍桑葵的美学史观深深打上了黑格尔美学体系的烙印。鲍桑葵的《美学史》原著一向以艰深晦涩著称。译者在译文中一方面力求显豁,另一方面也力求保持原著风貌。由于译者美学素养不足,谬误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诚恳地希望读者批评指正。在此书逻译过程中,译者得到学术界前辈朱光潜先生和沈凤威同志、蒋孔阳同志的热诚帮助;还有不少同志在这个译本上也倾注了不少心血,谨在此向他们表示深切的谢意!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在新世纪之初回首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美学,我想美学界的同仁都会深情回亿起1956年的“美学大讨论”和1980年前后的“美学热”。前者是1949年到1966年之间难得的一场相对自由且较具学术性的讨论,后者是苦难的日子即将过去、新时期晨光初露的消息之一。1956年的讨论起源于对朱光潜资产阶级美零思想的批判,继而转向美究竟是主观还是客观的争论,从中形成了主观论、客观论、主客观统一等当代中国的几个主要美学派别。80年代的美学热流承50年代的思路而来,仍然集中于对美的本质的讨论,论者们几乎都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根据,其客观效果之一是扩散了青年马克思有关人道主 又和异化的思想。如果说50年代讨论的目的是用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占领美学领域,那么80年代的讨论则潜在地包含着走出现代迷信、推动思想解放的童义。 应当承认,美学在当时的人文研究中风骚独领,反映的是当代学术思想空间的逼仄和贫乏,以至于很多被视为异端的思想似乎只能借美学来曲折地表达。比如朱光潜1957年就明确的提到人性论:“当巴人因为一篇《论人情》的小文被批得死去活来时,朱却可以继承在美学中讲人性、人情。1979年,他发表(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国美感问题》径直把人性称为‘人类的自然本性’,它与阶级性的关系是‘共性与特殊性或全体与部分的关系’。这在当时差不多是石破天惊之论。而影响了中国思想达10年之久的李泽厚,也是主要通过他的美学著述普及了他的“主体性实践哲学”或·人类学本体论哲学”。也 许可以说,从严格的学术进展而言,两次美学讨论中的大量论著并不具有相当的积累价值。它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除了普及了美学这个概念及一些美学观念之外,主要还在于它承担了美学之外的职能。所以,尽管今天的研究者和读者已较少再去阅读那时的著述,但美学在当代文化生活中的特殊功能仍然使它得以自慰。 也只能如此。两次美学讨论基奉上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层开的,除马思列斯毛的经典著作及前苏联的论著外,引导我们美学研究的是两个年轻人的著作,50年代是27岁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写的(生活与美学),即年代是26岁的马克思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当然局限了当时谈论的学术水准。不但其言说的方式是己为20世纪哲学主流摒弃的“本质主义”话语,而且对中外美学史、术史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也相当贫乏,相当多的论著其实是如伺注经之争。 美学讨论中的空疏和抽象,当时即为有识之士所感觉。朱光潜后来说,在,60年代的讨沦中,“我也逐渐看到美学在我国的落后状况,参加美学沦争的人往往并没有弄通马克思主义,至于资料的贫乏,对哲学史、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之类与美学密切相关的科学,有时甚至缺乏常识,尤其令人惊讶”。作为对此现状的矫正之一,美学界普遍强调对中外美学史的介绍与研究。60年代初收获了这方面的成果:《古典文艺理论译丛》、《外国文艺理论丛书》、(西方文论选》等编辑出版;包括亚里士多德《诗学》和康德《判断力批判)在内的美学名著被译成中文;伍蠡甫先生不但着手翻译维勒克多卷本的《近代文学批评史),还曾计划与俞铭璜先生合译吉尔伯特、库思的(美学史》;在远离学术中心的河南安阳,今天体完成丁鲍桑葵《美学史》的翻译;朱光潜和蒋孔阳等开始撰写西方美学史沦著。在“文革”耽误之后,80年代不但旧事重提,正式出版了一些国外美学史论著,而且又提出了审美心理学和艺术史方面的众多具体论题。这些历史性、经验性、实证性的研究方式逐步改变了美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翻翻现在的美学论著,已极少在美的本质问题上大费笔墨或大动干戈的。现在的问题也许是!我们能否消化这些外来成果,在美学理论上有一个具有创造性、综合性的成果。 ……


编辑推荐

《美学史》是一部比较详细而完整的西方美学史专著,此书对上自古希腊罗马,下迄当代的美学发展历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它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唯心主义美学史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美学史 PDF格式下载



这本美学史不用多说,里面作者独到的评价是其它美学史没有的。


考美学必备书之一,经典呀


了解每个时期审美意识。。。。


沉淀自己的好书!


非常好,收获不小!!


这是最好的西方美学史的研究书籍之一。


经典名著,尽管有些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