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哥伦比亚的倒影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木心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哥伦比亚的倒影》是木心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内中选编《九月初九》、《哥伦比亚的倒影》、《上海赋》等最能表现木心行文风格的散文13篇,并全文刊印1986年5月9日纽约《中报》副刊《东西风》发起的“木心的散文专题讨论会”文本。

作者简介

木心,1927年生,原藉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2006年返回乌镇。

书籍目录

上 辑
九月初九
童年随之而去
竹秀
空房
论美貌
遗狂篇
同车人的啜泣
带根的流浪人
两个朔拿梯那
林肯中心的鼓声
哥伦比亚的倒影
明天不散步了
下 辑
上海赋
从前的从前
繁华巅峰期
弄堂风光
亭子间才情
吃出名堂来
只认衣衫不认人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哥伦比亚的倒影 PDF格式下载



  一
    
    “呈现艺术,隐退艺术家。”
    这句话被广为人知,是陈丹青转述木心引用的法国作家福楼拜的话。我不会法语,身边也没有通法语的朋友,只好借助于网络。结果被告知有两个出处,一为福楼拜,一为纪德。但是原文及原文出处仍然杳无踪迹。
    那么好吧,我对着这块石头细看,看看能有什么发现。
    古斯塔夫·福楼拜(法语:Gustave Flaubert,1821年12月12日-1880年5月8日),法国作家,自然主义大师。与屠格涅夫、都德、左拉为终生挚友,据传他和弟子莫泊桑一样身患梅毒而病逝。
    安德烈·纪德(André Paul Guillaume Gide ) (1869年11月22日---- 1951年2月19日),法国作家,其作品众多,体裁多样,很难确认是哪个流派,王尔德是唯美主义,萨特是存在主义,但他似乎在诸多主义中游走。值得一提的是,支持同性恋。1947年诺贝尔奖得主。
    假如他们都说了类似的话,参照二人生平主张,福楼拜说这个话,与其“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一脉相承。以《布瓦尔和佩库歇》为例,在这部未完成的伟大著作里,福楼拜构建了一个无限真实的小说世界。他的“呈现艺术,隐退艺术家。”是因为艺术有了自己完整独立的生命,在其背后的艺术家,无需多说,也已足够。纪德说这个话,则是强调艺术是艺术家灵魂认知的展现,艺术家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其生命过程无法复制且无从言说,他的“呈现艺术,隐退艺术家。”是对渺渺终生,强调灵魂与艺术的共通性,作品是探求作家内心的不二法门。在时间面前,肉体生命终将淹没,唯作品和精神得以不朽。
    但是,纪德比福楼拜晚生半个世纪,那么,纪德说也许是福楼拜说的再创造。至于福楼拜说又是谁的再创作,这不重要。因为呈现艺术,隐退艺术家。
    法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一条原文,可以有N种译文。木心的引用,也可能是红楼梦里贾宝玉似的杜撰。那么,和以上两位相比,木心的“呈现艺术,隐退艺术家”又有何不同呢?
  
  二
  
  木心生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卒于共和国六十二年(2011年),终年84岁。显然,他是一个民国少年。
  那民国呢?从1912到1949,一直都是战乱。军阀混战,中日之战,世界大战,国共内战,战火似乎一刻不曾熄,但其实一直在转移。火过处,春风一来,野草自生,未到处呢,更是要生,生的妖娆且诡丽,租界地的上海,把无数欧美小城镇都给比下去。
  这个少年,在离上海不远的乌镇,怎么打发日子呢?在《童年随之而去》里,木心讲述了他的小少爷生活。那时候有庵,但庵很大,还有很多和尚,母亲带他去礼佛,他很不乐意长时间跪坐在大雄宝殿里,总算挨过去了,在回家的船上,忽然想起忘掉了一件好玩的东西,仆从中一人飞奔而去,好不容易拿回来了,却失手掉进河水里,于是,童年随之而去。在《竹秀》里,他为了躲避战乱,跑到深山里,和一家农人生活,听着雨声,做着笔记,门外有老虎低嗅路过。在温莎日记的《序》里,他跟着父亲去听戏,站倌儿客气有礼,外面是水声灯影的秦淮河岸,吱吱呀呀的,是月光下的船浆。在《夏明珠》里,父亲过世,日军打进来,红颜知己的夏明珠,不甘屈辱,愤然自杀。母亲决定替她收尸,并立排位,老仆冒险寻找,却遍寻不到。
  沿着这条脉络,我们可以知道,木心是隐居在战乱之外的,过着他阔少爷的安乐生活。这时候,比他大二十的胡兰成,崭露头角,渐渐向王兆明先生靠拢。比他大七岁的汪曾祺和张爱玲,一个跑去远在昆明的西江联大读书,一个开始在香港的杂志上发表作品。比他小十岁的白先勇,在重庆广西的大院里,听着父亲转战南北的传说。即使和另一个十四五岁少女讨论圣经,那也只是一种消闲的娱乐。他跟时代,有一条看不见的沟。
  这里面一切都自然而然,没有什么特别,没有一点曲折,所以一旦变天,山雨欲来,他就成了孤岛,从此与世隔绝。
  
  三
  关于那场余波至今的十年大地震,我想,不必多说。这中间的逃路、死亡、背叛、掩护、绝交、失忆、杳无音讯、形同陌路,说也说不清楚。这是一个世纪的烟火,终将掩埋腐朽,剥落成传说。所以同情中断了,所以废墟了,所以被文艺一点一点救出来,所以素履之往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利坚讨生活。
  是的,跟陈丹青不同,木心没有幻灭与重生,虽然苟延残喘,一息尚存,但他终究活过来了,他的根仍在,他血液里巍巍中华的自信仍在。但是,时代不同了。时代正常了。在西方的大客厅里,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数世同堂,他挤不进人家的餐桌。只能强迫做出自己的特色,炼成一手绝活。面对胡兰成的山河岁月,今生今世,木心退了一步。面对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色戒流言,木心再退一步;面对汪曾祺的受戒晚饭花,还退一步,面对白先勇的游园惊梦,孽子谪仙,依旧只能退步。
  木心有什么呢?他什么也没有,于是把自己打碎,从汉字里一点一点复活。
  


   在昨日滚滚的春雷和瓢泼的大雨正肆虐着的时候,我看了这本书,不禁感慨万分。
   在当今的书店中,抑或是网上书店中,很难再找到这样一种令人愉悦的一本书,没有杂质,宛如一泓清水,滋润心田,干净而透彻。对文化的剖析,也颇有见解。安静,空灵、美妙,一切都是那么富有感染力。
   又看见了书店中的那些名著,称其“名著”,想必有古今千千万万的人读过,也会有千千万万的人有千千万万种感慨,可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有冷冰冰的故事叙述,以及下面的枯燥的注解。到头来,连本现代的垃圾小说都不如。唉,文章再好,也没用了。
   再回来看木心时,你就懂得什么是精辟了。


  在木心先生平淡、随性的文字里,有阅尽人世的悲怆与沧桑,以及微凉的温暖。面对过去的时光,在意识流过的每一瞬,用笔构建所有源于记忆的情境和不断沉浮的想象。他曾引用伍尔芙的话“我说的话,你们不会懂的”,确实是年岁尚浅,来日方长,此去今年,或木心而已。


这还不是一个可以读木心的时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