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类学的哲学之根

【美】威廉·亚当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威廉·亚当斯  

页数:

416  

译者:

黄剑波,李文建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通过应用人类学家自身的工具和揭露早期人类学家的学术失误,探索人类学的前历史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是对人类学的历史、哲学根底和目标的一个基础性的解释。作者认为:人类学的知识源头最多可以追溯到启蒙时期的人文主义。本书详细阐述了进步论、原始主义、自然法则、“印第安学”和德国理想主义这五种哲学潮流对人类学尤其是北美人类学的巨大影响。在人类学发展史上,人们持续争论那些如今还对塑造现代人类学理论和实践发挥着强有力影响的古老哲学命题。

作者简介

威廉·亚当斯,生于1927年,是肯塔基大学人类学系的创始人和终身教授。他早年师从克鲁伯和罗维于加州伯克利大学,1958年获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学位。亚当斯治人类学凡50余年,曾于1989年春应激在北京大学考古学讲授过三门人类学课程,并曾到中央民族大学讲演。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言前言第一章 意识形态、哲学、人类学及他者第二章 根中之根:进步论第三章 原始论第四章 自然法则第五章 “印第安学”第六章 德国理想主义第七章 其他的根和其他的树第八章 寻找人类学的自我参考书目寻找人类学之根(代序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人类学的哲学之根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亚当斯本身写得比较简要,所以黄剑波翻译起来不是很费力,作为书名,如果改为《美国人类学的哲学之根则更为妥帖。


这是与文化人类学配套的一本书,主要讲德国文化人类学派的,值得珍藏


人类学必读书目。


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籍


送货及时,东西很好,很喜欢


书还没看 但是排版什么的 都很好


在研究中极具帮助的书


绝对值得一看的书!


人类学也是来源于哲学,通过这本书,来感知它的来龙去脉。


广西师大出版社的书一般都不错.拿到书,浏览了一下,感觉很值得


之前借来读过,因喜欢就在卓越上买了,送货很及时。推荐一下


人类学是进行文化研究的一门学科,本来以为这本书会以生存论哲学的方式来建构不同民族人性中共同的一些东西,从而回归到阐述个体民族的生存感、遭遇和忧虑。总之本书缺乏主体思想的深刻性和表达形式的艺术性,无法对人类思想进行深刻的启迪。


没有时间看,不过很满意书得质量 。不错哦!


  窃以为,在一本自我标榜为“哲学”的书里,把第六章标题的German Idealism(德国观念论)误译成“德国理想主义”,是不能容忍的…
  
  另外涂尔干(Durkheim)的译名确实没有统一啊…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p349:与英国或美国人类学家主要承认泰勒或摩尔根的影响不一样,法国人类学家一直更多地承认孟德斯鸠和涂尔格的影响。孔德认为自己是启蒙运动大师们的信徒,杜尔干承认自己受到孔德的影响,列维施特劳斯则宣称自己是涂尔干的追随者。
  
  涂尔格 杜尔干 涂尔干难道是三个人?法国人类学家就那么几个……


  终于把拖拖拉拉看了很久的《人类学的哲学之根》看完了,这本书从5个哲学方面来回顾人类学理论表象下奔腾不息的暗流,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进步论)、对原始社会幸福生活的想象(原始论/退步论)、万物均平等(自然法则)、美妙的野蛮的高贵的印第安人(印第安学)和永恒的二元一元论(德国理想主义)。虽然这五个方面绝少出现在人类学家的大作中,但是这些哲学思想已经早在他们成为人类学家之前就已经塑造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探求文化的共相”(P5)。
  
  作者不愧是是Kroeber的徒弟,肯塔基大学人类学系创始人,他一开头就说了,“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类学家从来都不是由自己或学术本身所指导,而是和其他人类群体和个体一样随着流行意识形态之风飘来飘去”(P2),而人类学“在社会科学中的正确位置,就是对他者的系统研究”(P7)。整本书里有很多语言都很幽默啊,美国人一贯的幽默语言,它说Spencer才是“许多被错误地归功于达尔文思想和影响的真正渊源......达尔文在人类学诞生的过程中的作用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表示赞成的旁观者而已....”(P46-49)。他评价Boas,他的导师的导师,最大的贡献并不是“创立”了美国人类学,事实上也不是Boas“创立”的,而是他将这个学科在学校和博物馆的场域中确立下来(P231),并通过培养博士而发扬光大。Boas也是一个尤物啊,他在一战之前控告在墨西哥做田野的美国人类学家为FBI收集情报,搞得他自己备受攻击。但是他本人在学术上被指责的是,尽管博厄斯派研究印第安人的文化,“事实上,对于博厄斯主义者以及所有其他1930年以前印第安学最严重的指责,就是他们几乎完全不关心那些活着的印第安人的利益”(P243)。Boas最大的贡献是为反对种族主义所做出的努力,正是由于美国人类学派的坚持,文化相对论和历史相对论才成为人类学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很有意思的部分是作者描述为什么博厄斯的那些弟子们要去学人类学,早期的美国人类学家们,Benedict,Mead,Kroeber这些本科或硕士的时候几乎都不是读人类学,而PHD都投奔到Boas的门下了,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受到德国理想主义哲学的影响,“博厄斯早期的几个学生在他们发现人类学之前都换了不止一个专业......他们找到了他们一直寻找的德国理想主义完美的学术化身--人类学。心理学、文学和语言学都只能部分地满足他们希望成为理想主义者的想象,但是人类学却能满足。”
  
  这本书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个章节,对人类学的反思的反思,和对人类学的定位。他对经典人类学著作的评价是,“我们应该随时预备好将它们解释给大众和我们的学生,不仅是作为永恒的经典,也是作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和背景下的当然产物。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简单地说它们没有什么阅读价值,甚至说我们自己也从未拜读过。”深刻的道理啊,无论哪门课,都是从Durkheim,Weber和马克思开始讲起,虽然现在看来他们的理论有很多漏洞,连马克思那么宏观的理论都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他们的价值应该放到当时背景下去考量,而不是站在现在的位置去贬低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印。Mlinowski是种族主义者,Mead是骗子,Benedict给FBI当情报家,Levi-Strauss是逃跑者,Said不过是住在美国后对想象中的巴勒斯坦的一种眷念,So What?他们促成了人类学的每一次范式的转换和理论的更替,促使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人类社会,人性,和人类文化,“在现在和将来如何对待部落和农业民族的问题上,我们的学科确实应该成为世界的良心”(P378)。
  
  在书的末尾,作者说,“人类学家是天生的,而不是训练出来的......由于我们人生经历的一些控制因素的影响,我们早在我们听到人类学这个名字之前就已经预备好要成为人类学家了,正如Boas的学生们一样。而且我们不仅被预备好成为人类学家,甚至连成为某个特定类型的人类学家,都已经预定了”(P390)。整本书以这段话收尾:“人类学最令人欣慰的悖论,也是它最激励人的特征,就在于研究他者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发现的生命旅程”(P394)。


  个人认为,本书是我看过的最有思想穿透力的人类学书籍,该书不仅仅是人类学理论史的梳理之作,更是追问人类学者为什么投入其中,人类学给予我们什么人生意义的力作。


涂尔干的叫法比较先入为主吧…
虽然我还看到过杜尔凯姆…


另外这本书里貌似把功能主义喷得一塌糊涂…


已入手,还未细看...==


 当然了,从理论上来说一段之内把一个人名改三次这也很有难度……


翻译太不负责了,连译名统一这件事现在都直接忽略。
Durkheim估计是法国历史上中文翻译名最多的人类学家了=,=
上面列了三个,其实还不止。。。还有迪尔凯姆什么的。。。


其实我最喜欢的译名是李维史陀……摊手。
马亲王当年把汉米尔顿镇翻译成蛤蟆屯才是我心中的神来之笔!


阿隆回忆录上涂尔干也是分身有术。。。为啥他老是悲剧,夏丏尊译的爱的教育,加里波第也有五六个译名


夏丏尊也干这种事啊


他是从日文转译的


这么说涂尔干和迪尔凯姆原来是一个人啊 晴天霹雳


@豆捞:加里波第当然译名要多些——亲王啊……


“人类学最令人欣慰的悖论,也是它最激励人的特征,就在于研究他者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发现的生命旅程”(P394)。
----------
谁说我们不能自我实现了。


看了这本书后对黄剑波一直有好感~偶一直跟每个考研的人讲,要从学科史来理解理论,不知道有木有人真听进去了。。。


本书电子版,T可有?


木有,只有纸本
乃真有爱吖,偶写读书笔记的时候还木有拜读过乃的大作,不然就一并写进去了~~


吖~情何以堪,那篇作业居然把郝SM骗到了吖,赚了


吖,才发现你那个是1稿多发吖


啊?只发了一处吖,还有哪里?偶都不晓得吖。。。(除了系里交过两次作业。。。)


中国人类学评论吖
西北民族研究吖


人类学评论木有发过这篇吖,没给偶寄过样书吖


吖,那就是偶记错了吧。。。。


应该素评论网上发过,是先投给mm,结果出现在西北民族上了,偶就没给西北民族投过,说明郝sm爷爷和mm穿一条裤子的说。。。


摸摸,突然发现在好多网站和论坛都和乃擦肩而过吖。。。。


吖,赶紧用力抱抱吧~


嗯嗯,抱抱~~


“人类学最令人欣慰的悖论,也是它最激励人的特征,就在于研究他者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发现的生命旅程”(P394)。
  ----------
  谁说我们不能自我实现了。
————
原作者这句话里《精神现象学》般的宏大气魄你一点都没欣赏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