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天堂-曹禺戏剧的黄金梦想
2006-10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君、潘晓曦、星岩
329
无
戏剧大师曹禺是中国戏剧既有的成绩和骄傲,是迄今为止的中国戏剧第一人,却不是十全十美、登峰造极的文化偶像。 作为文本细读式的纯学术文本,《阳光天堂:曹禺戏剧的黄金梦想》旨在从曹禺戏剧文本所固有的文化内涵和人性底蕴中,发掘和生成一些有真实价值和真实生命的学术命题。曹禺戏剧中“人间地狱之黑暗+强权社会之革命+男权家庭之反叛+男女情爱之追求+舍身爱人之牺牲+替天行道之罚罪+天神救星之拯救+天堂净土之超度”的情节模式和人生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中国社会共同的“原始的情绪”和“蛮性的遗留”的一种集大成的重新激活和再度整合。曹禺晚年在一系列散文作品中对于孙悟空式的先替天行道、斗争革命,然后再修成正果、超凡人圣的宗教化人生模式的一再反思,实际就是对于自己的“原始的情绪”和“蛮性的遗留”中人间地狱“人之道”加天堂净土“天之道”的宗教化世界观的一种理性的颠覆和解构。 《阳光天堂:曹禺戏剧的黄金梦想》的母课题“现代戏剧与宗教文化”,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九五”规划课题。
朱君,江苏高邮人,1962年11月生,副编审,现供职于江苏省文化厅。曾经在《人民文学》、《美亚学刊》(美国)等国内外刊物发表文章三十余万字。
第一章 与生俱来的“原始的情绪”一、中国文化中的“斯芬克斯之谜”/1二、童年时代的神道环境/3三、南开学校的戏剧活动/9四、中学时代的神圣初恋 /13五、《雷雨·序》中的“原始的情绪”/19六、《雷雨》中的“主宰”与“上帝”/26七、神道设教的欣赏距离/28第二章 《雷雨》:罚罪加超度的宗教悲剧一、《雷雨》中的角色与人物/34二、周朴园的护种卫道与绝子绝孙/38三、周蘩漪的离经叛道与变态情欲/41四、鲁大海的替天行道和周冲的精神家园 /44五、周萍的男权变种与人道祈求/48六、鲁侍萍的舍身爱人与妇道牌坊/50七、鲁贵的贪财好色和四凤的在劫难逃/55八、绝子绝孙的宗教罚罪与精神超度/59第三章 《日出》中的“天之道”与“人之道”一、《日出》的生活原型/65二、精神倒悬下的灵魂探索/69三、天罗地网中的金八与陈白露 /73四、人间地狱中的潘月亭/76五、黄省三的人格失落与李石清的奴隶造反/79六、花翠喜的妾妇之道与小东西的贞节牌坊/87七、“你们的末日到了”/91八、方达生的替天行道/96九、神道设教的社会剧与宗教剧 /99第四章 《雷雨》《日出》的演出与论争一、《雷雨》的演出与论争/104二、李健吾的《雷雨》评论/109三、田汉、张庚论《雷雨》/113四、关于《日出》的集体批评/119五、黄芝冈的全盘否定/122六、周扬的“批评的批评”/125第五章 《原野》:野性的复仇与神道的反叛一、生不逢时的神奇之作/130二、焦母:男权家庭的卫道者/134三、焦大星:与人为善的变种男人/139四、仇虎:野性的复仇与神道的反叛/144五、花金子:黄金铺地的彼岸天堂/146六、愚不可及的白傻子/154七、原始情绪的全面推演/159第六章 抗战洪流中的《正在想》与《蜕变》一、关于编剧术的演讲/164二、《全民总动员》/170三、“图名不图利”的《正在想》/172四、《蜕变》中的“文以载道”/177五、从人间地狱到阳光天堂/179六、归于虚空的梁公仰/188七、超凡入圣的造神剧/191第七章 《北京人》的男权美梦与精神超度一、《北京人》的戏外故事/195二、阴盛阳衰的男权王国 /202三、情景交融的秋声秋韵/206四、天人合一的精神强暴/209五、天涯比邻的谬托知己 /216六、天堂净土的精神超度/222第八章 《家》:“舍身爱人”的男权神话一、春水花月的美好婚恋/228二、盛夏之夜的“舍身爱人”/234三、善男信女的家园牧歌/239四、一夫二妻的男权美梦/241五、替天行道的大变戏法/246六、“舍身爱人”的男权神话/252第九章 “阴魂不散”的《艳阳天》一、胡风的曹禺论/258二、吕荧的《曹禺的道路》/262三、吕荧对杨晦的论争/266四、《悲剧的精神》/271五、架不起来的彼岸之《桥》/274六、“阴魂不散”的《艳阳天》/279第十章 从《明朗的天》到《王昭君》一、《我对今后创作的初步认识》/285二、《明朗的天》的“原始的情绪”/290三、周恩来论“新的迷信”/295四、《胆剑篇》的“怪力乱神”/300五、《王昭君》的超凡入圣/306六、垂老之年的大彻大悟/313后记:走近戏剧大师曹禺
书摘 在参与南开新剧团的演剧活动的同时,曹禺还伙同几个喜爱文学的同学,为天津《庸报》办起一个名叫《玄背》的文学副刊。1926年9月,《玄背》第6期开始连载曹禺的小说《今宵酒醒何处》,至第10期载完。这篇小说是万家宝第一次以曹禺为笔名发表文学作品,堪称是他的处女之作。 按照曹禺本人的说法,《今宵酒醒何处》是在郁达夫的《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浪漫小说的直接影响之下创作出来的一篇自传性小说:“我记得这篇小说是受一个漂亮的女护士的触动。大约是一次坐船时,见到了这个姑娘,长得很漂亮,又加上郁达夫小说的影响,就写了这篇东西。”[13] 然而,郑秀和孙毓棠却提供了另一种说法。《雷雨》中的周冲就是曹禺自己。在《雷雨》创作期间,孙毓棠曾悄悄告诉过郑秀说:“我看了家宝写的剧本的草稿,你知道他那个剧本里头的周冲是谁吗?就是家宝,他对他们家一个小丫头就曾有过那么点意思。这事,他以前亲口告诉过我的。”[14] 这场动了真感情的初恋,对于曹禺全身心的刺激,自然要比一次偶然的路遇刻骨铭心,想必对于激活曹禺创作处女小说的灵感,起着更具决定性的作用。曹禺在《今宵酒醒何处》中,也曲曲折折地透露了关于这场神圣初恋的蛛丝马迹。 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夏震与谢文伟都是由江南家乡来到北方的B地K大学任教的青年教授,谢一直充当着夏、梅二人自由恋爱的保护神:“在他同梅璇数次长谈之下,他承认梅是一个爽直,有感情,有判断力的女子。虽然他为夏、梅的交往未经过社会认可的正当手续,他时常鼓励着,使他们的爱建设在巩固的地基上,不落在进锐退迅的深谷里。” 暑假期间,谢文伟回江南去与母亲和情人团聚,夏震置母亲一封又一封的家书于不顾,留在B地经受着一场失恋之苦。由于“黑胖的野村三郎”一面对梅殷勤,一面向梅的叔父讲夏震的坏话,再加上“外界及梅的叔父对他们的不满”,夏震与梅璇之间的恋爱关系难以为继。在没有与野村三郎订婚之前,梅璇曾有过与夏震一同私奔(Elope)的浪漫(Romantic)打算。对于这虚拟中的私奔,失恋之后的夏震,在致谢文伟的书信中,曾经怀着一份浪漫情怀大肆渲染: 你走后一个月中我的生活是美满的,也是凄迷的。我同她在溶溶的小河中划舟,月光下常在麦地间散步。那里空气带着土香,黄长的麦秆暗地迎风欺凌而呼号。回视村中,红光点点,闪烁着,如远处的萤火。然而她抽噎了,她诉说野村三郎不形于色的忌妒和逼迫,叔叔时时对她的行动的干涉,她忿激地哭求我与她一起Elope。请你想彼时的情景,满地浮幻着月的银光,夜半的夏风摇曳她的衣裙向我飘摇。这时一个女人倚着肩儿哭泣,哭诉她的痛苦,轻轻地吐出Elope字的颤声,这是如何的Romantic。 然而,怯弱而又自以为“我很聪明”的夏震,终于没有鼓足勇气同梅璇私奔。在自己的私奔要求得不到响应的情况下,梅璇只好暂且屈从于叔父的安排,投入到自己所不爱的“黑胖的野村三郎”的怀抱之中,而与自己喜爱的夏震暂时分手。不肯做出丝毫牺牲的夏震,在写给谢文伟的书信中偏偏站在男权立场上发泄道: 只解欢娱的女子哟,怎么眼光如豆般的狭小。假如你是为你日本的爱人,这有K大学教授名目的朋友也值得如此留恋?——梅璇,既然以前月下的谈心是你的一片谎语,现在只要你在我面前求恕;那么,因为你仍为惧怕触发我高傲的狂情而编织悦耳的言语,我恕宥你了。……唉,只要你等待我,总有一天你知道夏震为如何人。他给你钻石,我给你镭(Radium)珠。他不是日本野村公舞的长子?我要作世界的伟人。唉,梅呀! 这位于精神亢奋中表示要通过投身于“漆黑的社会”中去“作世界的伟人”的夏震,眼见自己的恋人投进别人的怀抱,既不去致力于实现“要作世界的伟人”的弘誓大愿,也不与有“恶魔”之称谓的“黑胖的野村三郎”去抗争决斗,而是针对比自己更加柔弱的梅璇发泄一通之后,于“心花已经枯槁了”的失魂落魄中到酒铺里去纵酒,到妓院里去纵欲,然后再到梦幻中去寻求片刻的精神慰藉:“昨夜我又梦见我的姆妈,仿佛已晓得儿子的遭遇,她抱着我哭,我投在她的怀里大嚎,醒来还是孤孤凄凄的自己。” 幸亏有及时返回B地K大学的谢文伟继续充当爱情保护神的角色,梅璇又是一位以暂时的牺牲来换取永恒的情爱的女神式人物,在“恶魔”野村三郎远在日本的家中恰巧又有一位能够降妖伏魔、以夷制夷的“妇人”,“心花已经枯槁”的夏震,才得以在“今宵酒醒何处”的失魂落魄之中,获得从灵魂到肉体的双重拯救和新生。 P13-15
书评 细读戏剧大师经典文本破译宗教神道千古谜团 曹禺是中国文化人中最具有悲剧意识的一位,他自己的戏剧人生和人生戏剧,同样是中国文化史和戏剧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悲剧故事。 曹禺从《雷雨》到《王昭君》的一系列戏剧作品中,一直存在着一边是极端情绪化、妖魔化的人间地狱“人之道”的此岸世界,一边是极端理想化、神圣化的天堂净土“天之道”的彼岸世界的宗教化世界观。曹禺戏剧中的情节模式和人生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中国社会中存在着的“原始的情绪”和“蛮性的遗留”的一种集大成的重新激活和再度整合。 ——作者
戏剧大师曹禺是中国戏剧既有的成绩和骄傲,是迄今为止的中国戏剧第一人,却不是十全十美、登峰造极的文化偶像。 作为文本细读式的纯学术文本,本书旨在从曹禺戏剧文本所固有的文化内涵和人性底蕴中,发掘和生成一些有真实价值和真实生命的学术命题。曹禺戏剧中“人间地狱之黑暗+强权社会之革命+男权家庭之反叛+男女情爱之追求+舍身爱人之牺牲+替天行道之罚罪+天神救星之拯救+天堂净土之超度”的情节模式和人生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中国社会共同的“原始的情绪”和“蛮性的遗留”的一种集大成的重新激活和再度整合。曹禺晚年在一系列散文作品中对于孙悟空式的先替天行道、斗争革命,然后再修成正果、超凡人圣的宗教化人生模式的一再反思,实际就是对于自己的“原始的情绪”和“蛮性的遗留”中人间地狱“人之道”加天堂净土“天之道”的宗教化世界观的一种理性的颠覆和解构。 本书的母课题“现代戏剧与宗教文化”,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九五”规划课题。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