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从历史看时代转移(第二版)

许倬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许倬云  

页数:

138  

字数:

9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原版自序这本书是我在台湾洪建全基金会文经学苑所办的两次研讨会上的讲演记录。洪敏隆与简静惠伉俪二人,有心文教,更注意到文化基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因此成立了文经学苑,希望在企业界中深植人文素养。我们曾围绕这个主题举行过几次讨论会,近两年的重点则放在讨论领导人才的特质及领导的功能上。并且为这一题目选择了麦克斯•帝普雷(Max Depree)所著《领导的艺术》一书。我在最近两次讲演中即以该书为参考资料,为此,记录中颇有引自该书而不再另加说明其出处。我常常以为,人类历史上不同阶段各有其凝聚人群的力量。上古以亲缘关系,中古以宗教信仰及意念,近古以来为民族国家,而最近则以经济的发展为主导力量。台湾近四十年的历史,也正反映了经济力量的上升。在企业界,用太史公的名词来称,属于“素封”,用今日的白话说,即是“没有封号的封君”。企业组织也相当于古代的一国一邦,其内部结构,有层级的纵线及部门的横线。企业单位之间,也与列国关系一样,有其分合,有其合作与对抗。这些现象,早在近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出现时,一天比一天更为显著地呈现。正因为如此,我才敢大胆地用政治领导的历史,配合企业领导现状互为比证。另一方面,台湾面临迅速的转型,许多今天的局面,固然史无前例,但若只从组织形态与人的行为方式来讨论,其实许多变化,仍是万变不离其宗,在历史上每有可以比较参证之处。中国历史中企业发展的经验不多,政治行为的例证则所在皆是。我以中国历史上政治人物的行为及若干朝代的政治特色,作为讨论企业领袖及企业组织的变化方式,亦不外借取其中的一些通性,使我们对于今天的变化多一份领悟。今日台湾处处有才难之叹,尤其领袖人才更为难得。然而,今天台湾地小人少,能有如此成就,已反映并不缺乏人才。大致言之,对于身边的人才,我们往往视而不见。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专向古代及别处找人才。人才就在我们旁边,看我们是否给这些人才有发展的机会。人类是能学习的动物。我经常怀疑,世上是否真有“天纵”的英雄。一个出色的人才,须有知识、有见识、有胆识。知识能由学习获取与累积,固是人人皆知的道理。见识,看来难得,然而也可由历练中培养。只是一个人培养见识,必须胸襟开阔,不自满,遂能不自囿。人人可以有良朋,见贤思齐,友直友谅友多闻,自然能有广阔的视野,而能高瞻远瞩。反之,人若自命不凡,则开启心智的门窗也就关闭了。这种人不可能有见识。胆识,看来似乎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然而有胆识之士,大多先有上面两识的累积,加上有一肩担起责任的使命感,遂能弘毅致远。这些成为人才的条件,其实都可学习培养,有了中人之智,琢之磨之,也就可以发展成熟了。台湾企业界,甚至台湾社会任何一个部分,处处需才,也处处有人才可以脱颖而出的契机。这本小书所说,卑之无甚高明,但也代表了我对于今日有潜能人才的一番期许。江山代有才人,我们不必祈求皇天降才,只盼有人能不妄自菲薄,更有人能尽力扶植推揽可造之材。新版自序《从历史看领导》是这一系列的第一本书。当年台湾洪建全基金会举办了有关领导特质的讨论会,由我与台湾企业界人士共同探讨中国历史上呈现的各种领导形态。在讨论会上,与会人士即有十分热烈的发言,而后将发言记录公诸社会,居然又引起不少读者的注意。那时,我才憬然惊悟:其实从历史中提出的许多经验,于今日仍有可供参考之处。长久以来,史学工作者埋首于专题研究,竟忽略了“历史”本身应予发挥的功能!《从历史看领导》一书问世后,洪建全基金会的简静惠女士又陆续举办了有关组织与历史人物的讨论会,我又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主持了一系列有关管理的历史经验讲演。现在这一系列讲座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次发行中文简体字版本。从数年来读者的反应看来,这种我称为“应用历史学”的课题,确实还有可以发展的空间。历史学同人的研究成果,其实不应仅在专业的园地内流转。人类过去的所作所为,不论成败,应在适当的阐释后,输送给后人取撷其得失。在专家们严谨的研究成果中,应有人担任中介,使故纸堆中的资料,转化为生活中可以对照的镜鉴。如此,史学专业成果才可能有其知识的真实意义。我一生投注于史学与社会学的专业,也做了一辈子考证、整理与综合的工作,今兹已入老境,才发觉自己可以担起上述“中介”一职。至今也已十几年了,我越来越感觉应尽此生余年,专心传输知识,使知识不再是专家们的禁脔。也许有些同行以为我“不务正业”,然而只要我这一工作有意义,知我罪我,我已不再介意。原先讨论历史上的领导时,我专注于一个同质组织系统的领导,不论国家或企业,都属此类。今日再版此书,忽然发觉,人类社会的经验中,还有异质单元必须合作,始得互利互补的组织系统。例如各种职业之间的互助,即在相统辖的情况下,组织为一个网络。这种网络,与其说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毋宁说是横向延伸的组织系统,犹如许多节连接成串的链结,其中每一个环节又可能延伸于另一间接系统,以至形成十分复杂的系统。在考古学上,有一些古代文化,在未转化为政治共同体以前,其中一些社区与同一文化系统中的其他社区,即是以这一异质链接编织为生活共同体,彼此之间文化面貌各有同异,而又共存共依。这种异质共同体,往往没有具体可见的核心。在共同体的共存程度历时长久,终于融合为一个同质性较高的系统时,其中某一部分脱颖而出,成为核心,再由此转化为一个有主有从的垂直组织系统,最后再由权力的集中,转化为权力从上而下的金字塔结构。以历史上的实例言之:草原上的人群聚落,经过贸易、交换诸种关系,形成松弛的联合体,再由此聚合为部落,最后可能融合为一个匈奴与大蒙古式的部落联盟,甚至成为草原上的帝国。西周的发展,何尝不是如此?从姬姓集团,转化为姬姜联盟,经由征服,又转化为西周封建网,而其中同姓与异姓的结合,不论是王室的一层,抑是诸侯的一层,处处可见其异质由共存而趋融合的过程。在异质共同体的系统中,每一个环节与其他环节之间,并无上下的统属关系。甲环与乙、丙、丁诸环都是因彼此相利而结为合作的共同链结网。每一环节与另一环节之间,一切合作仍有其因为共存而彼此依赖之处。于是某一个环节的领导人,必须代表其单元,与共存的单元,共同筹商,如何建立互存关系,或如何延续已存在的关系。凡此将自己的意愿,加之于他人,仍是一种领导功能的呈现。上述草原部落联盟一类的组织,也必须有人以其领袖的特质,终于脱颖而出,成为联盟的共主。这种形态的领袖,不能以强力压人,却须以宽仁可信服人;也不能以权谋利,而必须以有高瞻远瞩的视野,赢得同侪的佩服;更必须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说服同侪,认可其指示的方向。是以,这里在本书原来讨论课题之外,必须有所注意的另一领导风格。今日的世界经济网,已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走向另一阶段的聚合。单以汽车生产为例,一辆汽车,并不再由哪一家工厂全程制造,汽车的各种原配件,各有其专职的生产者,分别制造,再组装为各个部分(马达、传动、输油、发电……),而本身也由底盘、车身、门窗诸部分组装为一体。全车的组装,必须聚合许多不同地点的专业生产单位,分期合作。这一异质共同体的网络,在每一个阶段,都不能躲开发纵指使的领导者,也不能躲开检定核实的管控者。今日的世界经济秩序,正在由集中走向分散,再由分散建立新的聚合。异质共同体时时出现,又时时解散,新的领导者,正是可以大展宏图的关口。这种新的领导特质,不是强有力的司令,而是能预见契机的能力;不是分配任务的权力,而是沟通与说服的能力;不是权威,而是知己知彼的能力。异质共存体,在人类社会久已有之,却又突出为今日最新的聚合形态。新的也是历史上久已有之的领导特质,是我们应予注视的课题。本书新版时,我以此提示,作为大家思考的线索。序于南京2006年6月6日

内容概要

本书由六大不同但又有内在联系的主题组成:以“时代转移的诸种因素”开篇点题,以“重建人文价值与社会伦理”归宗结尾,中间就“明清中国之转变”、“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台湾近百年来的变化”、“近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演变”等四个主题分别作具体论述。作者在论述中,对像“启蒙的夭折”、“知识分子与教育”以及有关台湾的三个历史阶段等诸多小主义题作了独到的发挥,见解深刻,体现了许倬云先生一贯的文化大中国理念和人文普世价值重建的信心。

作者简介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1956年获文科硕士学位,后入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1962年获人文科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台湾大学史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1970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史学系

书籍目录

新版序原版自序时代转移的诸种因素 一、英雄史观 二、政治的历史 三、经济史观 四、社会与文化史观 五、结论明清中国之转变 一、夭折的启蒙 二、清代学术的转变 三、清代社会的变化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 一、知识分子与现代思想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 三、知识分子与建设 四、知识分子的困境台湾近百年来的变化 一、清代的社会与产业结构 二、殖民地时代的社会与产业结构 三、光复以后的社会与产业结构近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演变 一、人类史上数次经济发展的情形 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资本主义经济的特色 四、社会主义的发展 五、20世纪初期的资本主义 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七、结论重建人文价值与社会伦理 一、历史上的几次转折 二、现代的崩溃 三、下一个世纪的冲击力量 四、人类普世新价值的可能性

章节摘录

重建人文价值与社会伦理一、历史上的几次转折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文化本身经历了几次转变,每次的转变,都会面对不同的情况发生:从孔子的时代、汉朝、宋朝、明朝以至现在——这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温习过去的过程,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这两个字的定义,尤其是文化圈的定义,而不单是民族的定义。近代中国因处在列国的体系之下,必须要界定出一个民族的定义,作为国际间竞争的单位,这就好比一个不想打架的人,一头栽进打架的群体之中,也只好开打了。于是,民族就变成中国的定义了。民族主义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背后隐含着某种集体主义的心态。当时中国已经被欺压了一百多年,民族主义的诉求也就愈来愈强。最后,民族主义本身变成理由,使得成员个人必须服从在民族集体下。二、现代的崩溃在20世纪的下半叶,列国体制的结构已有所改变。改变的方向,是走向多层次的集体(或者说是共同体)。每个层次的共同体,它约束的力量都不一样,要求成员涉入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这些共同体不是以同心圆的方式存在,而是交叠在一起。在这样的情况下,较之单纯的民族国家的诉求,多元共同体的认同便相当复杂。以下是我所认为几个促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一,是科技。其二,是资讯化。其三,是多国的经济结构。这几个转变,都会对过去的共同体(国家)造成冲击。过去由于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结构,致使个人有不同的价值观。现在却是因这几项影响因素,使许多人开始对他们所熟悉的价值观有所质疑。再则,每个人都在快速的移动,他们的迁徙范围、频率与幅度都大于过去。他们面临不同的环境,价值观也随之会有不同的转变。在这样的状况下,每个人都会发现:过去他们所熟悉的情景、情境都已不再那么熟悉。对不断搬迁的人而言,过去那种确定的价值观,能够在没有变动的环境与规则中照章办事,已变成一件不可能的事。因此,我们必须尝试着重新去建立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基本架构,也就是说,以目前的科技、工业、商业、学术等主要力量为基础去建立新的价值观。这些可以构建的观念,其实可以与过去的观念差别不大。不过,抽检这些观念的程序和理由,却必然与过去不一样。过去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大致上是来自宗教信仰。从前在世界上几个主要的文化体系有:其一,印度的婆罗门教、印度教、佛教,这是所谓的印度系统。其二,是孔孟,加上道家,这是所谓的中国系统。其三,是犹太教、基督教,以及旁支出去的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他们在大体系的架构下,其实是一致的,都是独一尊神信仰。先从基督教说起。犹太教和基督教的道德体系,是从神那里来的。神是独一无二的,在犹太教中,神是创造者,也是命名者,但并没有提到是不是监督者。而在基督教中,神既是监督者,也是裁判者。对这两者而言,神是唯一的,不容许有其他的东西来取代。伊斯兰教基本上也是同样的体系。伊斯兰教教义中,人的伦理道德就是来自于神;换句话说,道德的来源就是神的恩惠。因为神创造了人,使人凌驾于万物之上,神于是对人也有相对的要求,即人必须负担起特殊的责任。这样看起来,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间似乎没有区别,但如再去细分他们,其实这几个宗教之间还是有差别的:犹太教的神,只是犹太人的神;基督教里的神,则是所有人的神。换言之,基督教里头,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而犹太教里,则表示在所有人中,还有一些更优秀的人,这些人就是选民。基督教里也有选民,不过选民就是所谓蒙恩得救的人,是经过上帝特赐恩惠的人。伊斯兰教就有更多的不同:伊斯兰教也有神,但除了神之外,还指定了一位先知来负责执行法令。对伊斯兰教徒而言,人只是世上的过路者,世界真正的主宰是神。这点又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说法不同;他们认为神创造这个世界,然后让人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以基督教的教义而言,人介于上帝和世界之间,有特殊的地位。对犹太教而言,他们的基本价值观,根据《旧约》记载,是从他们走出游牧生活、走进城市进而建立国家之后,才建立了犹太教的道德体系。他们的自律甚严,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因为他们自认和其他人不同,他们是上帝的选民。今天在美国的犹太人,他们的人数比例上只是总人口的一小部分,但由于他们的训练严格,在各个领域的表现都很杰出。他们的自律如此严格,所秉持的就是这么个信念:每个人都要为神负责。其实,基督教基本上也是强调“人要向神负责”,不过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其一,自己已是个基督徒,由于信仰基督教而成为选民,已然因信仰而得救了,所以是好人,是神挑选过的好人。其二,神是不是选你,或者你是不是神的选民,目前还不知道,必须等到末日审判的时候才会知道。所以人人必须表现良好,证明自己是被神所拣选的人。其三,这是从第二种说法衍生出来的。你确定已经是神的选民了,所以你应该表现得很好,以证明神并没有选择错误,来彰显神的万能,荣耀神。神于是就变成你的保人、你的道德来源、你绝对的依据。这套理论虽能自圆其说,却也有吊诡:如果神改变主意了怎么办?你不能要求神不改变主意,因为他是绝对的,连善恶都是他规定的,你怎么能要求他?此外,如果我做好人,神就一定会把我当做选民,那岂不是我用我自己的力量去影响神?如果我已经是个好人,但是神却不选择我,那么神岂不是个随意任性而行的独裁者?总而言之,对犹太教和基督教而言,道德的唯一来源就是神,在这方面,人是不能自主的。再讲婆罗门教、印度教及佛教的部分。在目前,印度方面又是印度教的天下,佛教已经发展到中国来了。在印度的文化圈中,人与其他生物一样,生命是暂时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然而,我们还是可以有疑问:如果生命的存在只是过渡的,那么为什么还有恒久的道德呢?中国人相信佛教的菩萨是神。但是婆罗门教的理论认为世上只有一个大宇宙,所有的生物都不可能成为神。宇宙之间有种种面相、种种名称,人人都只是宇宙之间的一种面相。印度教和婆罗门教,神的力量都只有一种:大婆罗门。以中国话来说,大概就是所谓的道、真理、力量。而这样的观念是相当抽象的,它具象的表现就在万事万物的蓬勃生机上。因此,若推究到万事万物的存在,在出生之后死亡之前,先为何物即是何物,轮回之后又是另一物。在轮回转世之后,究竟会变成什么?是由谁决定你的转世?在印度教里,这样的转世是随机的,但对人类而言,这样的随机却很扰人,因为人类完全无法得知生命。然而,就印度系统来说,现世的表现其实更重要。人不得扰乱世界的秩序,不许损害所有的生物,这样的观念,就是所谓的“悲”。此处的“悲”,不是悲伤,而是悲怜、悲悯。宇宙的秩序不容颠覆,因为所有的万事万物都是宇宙的一个面相;即使是人,也没什么特殊的地位,只是极其微弱的一个面相。这个世界,在其生命体离开之前,都不得因为此人的扰乱而有所损伤,于是个人必须遵守某些规定且必须自律,社会规范与道德就由此而生了。以上理论是原始印度教、佛教的面貌。但现在的印度人,外表是印度教,里头却是英国人的行为标准。而佛教之所以不能在印度这个地方存在,是因为佛教里的悲悯已经超越了印度教。印度教依仗繁复的仪式来维持秩序,以此强调人与宇宙的合而为一。最后我们谈谈中国的文化系统。孔子提出了“仁”的定义:就是讲男性的气概、精神与气度。而这个源头,便是出自封建时期的士。这些最低阶的贵族阶级,他们自有一套品格德行的原则要守,例如对上级一定要忠,对朋友一定要义,对妻子一定要礼。这是古代贵族对自己的期许,显示他们的地位高,是高贵的人。孔子将这些标准套用在每个人身上,认为每个人都是高贵的,都应该做到“仁”的境界,由此才引申出仁、义、礼、智之类的学说。但孔子并没有进一步说明为什么非得如此不可,因此孟子就提出“人性本善”的说法,说明四端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它们是仁义礼智的起始。孟子所提四端之说,其实是为了辅助说明孔子的仁。孟子的这种说法很难证明,也很难辩驳,中国的儒家思想体系由此衍生。仁之可贵,就因为你是个人,而且是个好人。但荀子则提出“善者伪也”的说法,也就是说要达到善,必须努力去修养自己、训练自己。这套道理在逻辑上说得过去,但是问题又来了:用什么标准训练呢?中国道家的思想与印度教比较接近。道家的道,是完全不能解释的。老子开宗明义就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能解释的。是以道是玄妙奥秘的,人只能体会,不能言传。道家的神秘主义颇接近印度教。不过道家讲无,崇尚自然,不讲仪节,认为迷迷糊糊的婴儿是境界最高的。儒家和道家,形成中国的二元道德观:儒家崇尚积极、进取;而道家则是谦卑、隐退、消极。不过这两者依靠的都是人自己的力量,与神没有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过去世界的三大文化体系:就是一个以神为中心(基督教),一个以宇宙为中心(印度教),一个则以人为中心(中国)。这三套世界的系统,后来又出现了问题:首先是神的世界开始出现疑问,在西方的科技研究里找出了许多规律。牛顿的时代,科学家以为科学有各种定律,人类若依仗科学就能懂得上帝的法律,那么,上帝也就不需要了。不过,我们知道科学上的规律是有限的,必须预设一些条件,人类其实还抓不住绝对的规律。而且因为在量度上有困难,科学得出的结论更是不定。这种在真理前的谦卑,似乎有慢慢走向道家的趋势。


编辑推荐

《从历史看时代转移》不了解历史,也就认不清未来。许倬云教授研究历史数十年,为我们指示了现实何以至此,未来可能如何的历史大脉络。为我们如何避开漩涡和曲折,提供了清晰可行的通衢与捷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从历史看时代转移(第二版) PDF格式下载



通俗易懂,很好


绝对的深度,大家手笔!


从历史的角度看时代的转移,许教授的观点有意思,值得看。


虽然是历史普及读物,但是观点还是很现代很深刻.文字精炼,条理清洗,文中观点经常有让人豁然开朗之感.对于历史爱好者,如果有一点功底,书中的归纳总结还是颇为精辟的;如果是一般闲读,一些观点可以启发读者跟深入的追踪细节研究,体会.不过书很薄,虽值得收藏,读罢往往感觉意犹未尽


是许先生讲座的文字记录稿,比较口语化,尽量用浅显的预言解释一些历史规律


通俗易懂,是其“从历史看”系列中较好的一部。


一套书中的好书,一本一本买有点贵


不错不错,很稀罕,一晚上看完了


许倬云先生的书也买了两本,总的来说还是物有所值的,当然这一本相对 管理 那一本稍微差一些。不过还是值的一看的。


读许倬云先生的书感觉是通,贯通中西,在中西比较之下发出一些只看一面不能发现的见解。从理解上来看,因为该书是演讲稿结集,比较通俗易懂且给人以启发。但从体量上来看,把讲座问题和现场回答都编入,就有点充水的意思。


这个是演讲的集子感觉通俗易懂 但是其有些观点个人并不赞同作者是一位乐观者而我却是一位悲观者可能是所处的年代不同 另外 经历也不一样


以历史的观点,以前人的经验,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做出客观的分析,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质量不错,送货快。感觉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