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

朱鸿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07-01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朱鸿召  

页数:

362  

字数:

27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选择日常生活的角度,用知识考古学的方式,就延安时期的某些历史关键问题或趣味敏感话题,作溯流探源与疏浚河道的工作,描述延安生活中的历史真实,借以考察改造塑造我们几代人精神人格的革命集体生活规则,探讨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革命精神。作者用严肃认真的学术态度,在查阅大量文献档案资料,多方采访延安革命老人,深入延安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展开对延安历史生活的研究。题材新颖,资料丰富,文情并茂,既是大众话题,又是学术研究,堪称近年来该学科领域的翘楚之作。

作者简介

朱鸿召,1965年生,安徽庐江人,1998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解放日报》主任记者、上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延安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青年专家委员,现供职上海市嘉定区某机构。主要从事延安时期社会历史文化研究、现代文化发展研究。相关

书籍目录

自序:“五四”过后是延安饮食篇 延安生活指数 工人有什么才来劲 改造“二流子” 把日本战俘变成革命战友人文篇 延安医生“千御状”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激烈争论 秧歌是这样开发的 晴朗的七月十五日 黑色的七月十五日男女篇 飒爽英姿是怎样炼成的 飒爽英姿炼成之后 延安交际舞始末 恋爱中的枪声 附录:《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刑事判决书》 补记:刘茜的家庭与出身风物篇 关于宝塔山延河水的万千说法 狼与虱子的生死浮沉后记:缘于南京路上的思考


编辑推荐

  《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题材新颖,资料丰富,文情并茂,既是大众话题,又是学术研究,堪称近年来该学科领域的翘楚之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对于认识延安时代的生活相当有帮助,也挺有意思,应该说填补了一个国内延安史研究的空白。


新的角度,新的史料,不错,受益匪浅~看来中国的出版审查体制之下也还是能有那么几个“漏网之鱼”的嘛,HOHO~


早就听说了这一本书,但是没有买到,这次在当当上购买了,看了,十分精彩。当然,当当的服务也十分好,送货非常快。


写的文章,让我能一气看下去。就是破当当,把我书寄坏了,封面褶的不像样,可能从库里出来就这样,不是邮局的错。


自2007年11月底买到本书,直到一年后才开始阅读,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全书,感到本书作者的确找到了一个值得探讨研究的历史题材,正如作者所言“‘五四’发现了人,延安改造了人”,“延安改写了整个中国社会历史”——这显然是作者高度概括的言论!但是读后还是觉得本书在论(?)述方面远没有达到当当网上关于此书的内容介绍所谓的“用知识考古学的方式,就延安时期的某些历史关键问题或趣味敏感话题,作溯流探源与疏浚河道的工作,描述延安生活中的历史真实,借以考察改造塑造我们几代人精神人格的革命集体生活规则”的地步,但作者的确是向一座红色的“圣地”挖下了第一锹,也掘出了几块浸血的土壤!!总体上,笔者认为本书对延安所塑造的影响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上的精神的论说,缺乏以现今共认的价值体系对其进行彻底反省;对“整风”造成的“后果”没有从根源上予以分析,依然是与“权威”的思路相似,归咎于某个具体负责的人;全书对“革命”、“平等”等具有强烈意识形态意义的词语没有很好的界定,使用时给人以过于随意、宽泛、不规范的感觉;对某些历史事件有意无意地语焉不详......好了,不能够再批评了!各位没有读过本书的人们,千万不要因此而太看轻本书,它还是可以给你一定启迪的书,我所以指出自己读后的不过瘾处,实在是以高标准要求之,特别是因为此书的内容介绍对它的称许所至!无论如何,笔者认为本书是本有意义的书籍,绝非文化垃圾!可以我还是觉得作者没有太用心,也许是客观环境所限吧,因此说到“心情指数”,我违心地选择“过瘾”——望作者海涵,原谅了!!本书是开启了正本清源道路之作!


一部真实的历史,不仅仅在于展示波澜壮阔的革命,还在于记忆日常生活的琐碎,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作者不厌其烦的为我们展示了延安时期的一幅风情画,详细到人们的吃什么、吃多少饭,玩什么等等生活场景,材料收集真实,还注明出处,是一部难得的好书,一部不一样的历史。


以往读的抗战史都是以根据地为研究对象,偏重于军事斗争与经济生产,带有浓厚的政治气息。这本书严格讲算不上学术著作,但是作者对于史料的筛选与仔细程度是值得称道的。全书从延安生活入手,没有太多枯燥的统计数据,而是将人们生活中的一幕幕描绘出来,使读者从流畅的文字中体会出当时的环境。值得一读


此书能在国内公开出版,不能说是奇迹也算蛮侥幸的了吧。推荐大家看一下,相信在看完以后,对于延安整风那段历史会有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心得。


难得有此角度来看延安,虽然有点管窥一斑,但已经值得买来一读了


逐渐开始喜欢看日常生活中所真实反映的小历史,越来越厌倦历史书中的大历史;也许历史的真实就隐含在这些日常生活当中吧。那些先被定了调子,再写出的大历史就像涂脂抹粉的明星的嘴脸;我们真的都这么喜欢看吗?


笔者掌握了众多的当地文献,能够自然地串联起来。从日常生活中反应出那个时代,那个地域。


买这本书,只是因为看见其中收录了一篇情书,剧中人物系鼎鼎大名的抗大学生,林彪大爷的弟子。该情书所使用的语言和字句保留了那个时代的印记,无论在文化上,思想上还是在爱情观念上,都给人以极大的启示。当然还有诸如手表的故事等等,揭露了红色分子早期的艰辛和执着!


题目很中性,凡前言后语不是语焉不详,就是不知所云,可是一进入引述史料的部分,就精彩横生了。看得心惊肉跳。有两本书我一直诧异其能出版的,一本是韦君宜的《思痛录》,一本就是此书。呵呵。


此书好,值得收藏。


不该忘却的记忆。


延安,对于每个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是神秘和向往的,那段烽火的岁月同样让人神往。读此书,了解那段岁月的人和事以及风物。读了几页,没有想象中的好。历史是好的,只是描述他的人......


史学就是史料学。从这个角度说,有价值的材料胜过不痛不痒的议论。


可以看一看。深度还是有待挖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