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成都方式

易中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09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易中天  

页数:

253  

字数:

2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易中天教授在2005年8月1日到10月1 日两个月间就成都市启动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所做的访谈集,考察了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基层民主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等方面的改革成果,并就成都市的改革作出了自己独到的分析,展示了在这一进程中站在改革潮头浪尖的官员们鲜明生动的形象,提供了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下统筹城乡一体化的一种可资借鉴的有效方式。

作者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易中天品三国》等畅销著作。

书籍目录

引言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第一章 突出重围  一 忧患  二 寻找突破口  三 路在脚下  四 软着陆  五 硬崛起  六 智者胜出  七 仁心致和  八 润物细无声 第二章 夯实基础  一 人民政府不是衙门  二 打开天窗说亮话  三 群众的眼睛 四 凤凰涅槃  五 风口浪尖  六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七 瓜熟蒂落  八 红旗漫卷西风 第三章 再造生机  一 风起青萍  二 权力与权威  三 细节决定成败  四 丢卒保车  五 变脸  六 一竿子插到底  七 刺破青天锷未残  八 收拾金瓯一片 第四章 不败之地  一 人有病,天知否  二 吹皱一池春水  三 让我们荡起双浆  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五 一剑下青城  六 疑问与忧虑  七 成都方式  八 一路平安 后记 致歉与鸣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成都方式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是易中天先生花了一个暑期的时间,不顾酷暑,深入成都市及其县区调查,通过自己的直观认识、分析后写就的一本好书。之所以说是一本务实的好书,主要基于以下认识。第一,调查的方式务实。易中天先生亲自到成都市和县区调查了解情况,现场提问、采访,而且针锋相对,不回避矛盾和敏感问题,实实在在,尽量原汁原味的把采访、调查的情况呈现在读者面前。第二,调查的当事人实在。采访的几位书记、区长,部门负责人,大多是敢说、有为、有基层经验,部分同志还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总结出了工作的规律和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第三,调查的问题很实用。调查的问题涉及到地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房屋拆迁,人员安置,发展环境,干部作风等。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地方党政领导面临的棘手、苦苦探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书中介绍的许多成功的实例和经验做法,值得党政领导认真借鉴,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弯路,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正如作者把本书命名为《成都方式》,确实是成都各级党政领导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具有一定的模式,可以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不知成都方式在全国是个什么位置,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可借鉴性。因此,作者没有把她命名为成都模式,可见作者的用心所在。但是,无论如何,我想,这本书,对各级党政领导来说,无疑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易中天对社会的深刻认识!


其实我们今天缺的不是大家空喊的民主,而是实实在在地去做。公民的民主素质是在民主当中提高的,在民主中学会民主,在民主中提高民主素质。


内容很详细,踏实,比中华史要丰富


易老师的书 一如既往的支持!


易老师的书都是最棒的,虽然有些书都是重复的,但还不错


了解昨天的成都,才知今天的结果。


总体满意 这本书找了好几个地方才找到的 好评1


朋友介绍的,很不错的一本书。


软文~


太过枯燥。。。


文笔不错 调研记录


当当网的服务很好,发来的书质量也非常好。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中国发展的头等大事,成都肯定做了大量实践,取得不少成绩。《成都方式》是易中天关注现实生活的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一些设想、一些做法和一些思考。


该书是易中天老师对破解城市乡村发展的一本访谈类书籍,有助于相关社会人士进行研究和公务人员进行指导性建议


不是易中天的风格,呵呵


通俗,可读性强。至于成都在城乡统筹中取得的成效是否真的那样好,不可迷信此书。


将来相当一个清官的、想执政为民的朋友应该看一看!!!写了一些作者访问基层干部的事实记录,还写了这些干部怎样为人民办事的具体措施。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有许多照片,还有就是语言一一点都不枯燥,反而有一丝幽默。


书籍和邮递都很好!


现在如愿以偿买到了,很高兴


送朋友的,随便翻阅了一下,不是我喜欢的,比较难理解,但朋友很喜欢。


对成都的城乡统筹改革了解还算比较全面,从各个方面入手了解。可惜全是从政府部门的了解,缺乏作者自己的观察及现场的调查。


早期的调查


毕竟不是专业出身,浅了一些


我是四川人,也挺喜欢易中天的说话方式,几乎买了他的所有书,于是没有多看就买了这本书。原来,易中天老师现在把压箱底(真的是用来压箱底的)的文稿也拿来出书了。书,各有喜好,但这本实在难以恭维,当然,可以作为政府制定给执政为民的官员发放的学习资料。我到觉得,现在他写的那个基层官员们的状况,相信大家都清楚,借古讽今也好、树个典型也好,都行,但这样大面积的吹捧实在没有意思。政府给了讲台,也不用这个样子去回报。内容不说了,大家别以为看了易老师的讲历史好玩就瞎买。这书不好看!


若不是易中天的作品,哪会耐着性子翻看完。可是勉强看完之后,掩不住大失所望,仍不相信这竟会是易先生的作品。
好在这之后再也不会有同一作者的同类作品了,这应就是个弄错的事,下不为例为好!


拿到的书那一刻我就很气愤,完全就是旧书。书上有折页的痕迹。而且,书的封面很脏,加上磨损度完全看不出是07年出版的书,这是一本比我从小到大所有书都要旧的一本书。


有需要的运费到付赠送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