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日)圆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11月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日)圆仁  

页数:

17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大唐西域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马可·波罗游记》历来被视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三大文化游记。前二部堪称记录佛学东渐的姊妹篇。 从《大唐西域记》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时间间隔近两百年。中、日两国的先人,就像跑接力棒一样,共同完成了这样一场文化接力。两次赛棒的交接,似乎都含有某种文化拯救的意义——玄奘去印度求法时,正是佛教在印度即将走向衰颓之际;而圆仁来大唐求法,也恰遇武宗毁佛的“会昌法难”之时。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化的拯救与弘扬,最终靠的都是人的坚韧信心。他们怀着信心上路,用信心接过赛棒,而那棒端始终燃着一炷明亮的文化焰火,生生不息。——这火的种子,就是佛学佛心。 在国人热切呼唤中华文化走向复兴的今天,相信这桩千年之前的文化接力事件,将对我们有特殊的启发。

书籍目录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第一 开成三年六月—开成四年四月十八日 渡海来华—海陵县—扬州—楚州—海州卷第二 开成四年四月十九日—开成五年五月十六日 登州赤山—青州—贝州—赵州—镇州—五台山卷第三 开成五年五月十七日—会昌三年五月 五台山—并州—汾州—晋州—蒲州—同州—长安卷第四  会昌三年六月三日—大中元年十二月 长安—洛阳—郑州—汴州—泗州—楚州—海州—密州—登州—文登县—渡海归国行历抄

章节摘录

  卷第一  承和五年六月十三日。午时。第一。第四两舶诸使驾舶。缘无顺风。停宿三个日。  十七日。夜半。得岚风。上帆摇橹行。巳时到志贺岛东海。为无信风。五个日停宿矣。  行。  廿二日。卯时。得艮风。进发。更不觅澳。投夜暗  廿三日。巳时。到有救岛。东北风吹。征留执别。比至酉时。上帆渡海。东北风吹。入夜暗行。两舶火信相通。  廿四日。望见第四舶在前去。与第一舶相去卅里许。遥西方去。大使始画观音菩萨。请益。留学法师等相共读经誓祈。亥时。火信相通。其貌如星。至晓不见。虽有艮巽风变。而无漂迁之惊。大竹。芦根。乌贼。贝等随澜而流。下钩取看。或生或枯。海色浅绿。人咸谓近陆地矣。申时。大鱼随船游行。  廿七日。平铁为波所冲。悉脱落。疲信宿不去。或时西飞二三。又更还居。如斯数度。海色白绿。竞夜令人登桅子见山岛。悉称不见。  廿八日。早朝。鹭鸟指西北双飞。风犹不变。侧帆指坤。巳时至白水。其色如黄泥。人众咸云。若是扬州大江流水。令人登桅子见。申云。从戌亥会。直流南方。其宽廿余里。望见前路水还浅绿。暂行不久。终如所申。大使深怪海色还为浅绿。新罗译语金正南申云。闻道扬州掘港难过。今既腧白水。疑逾掘港欤。未时。海水亦白。人咸惊怪。令人上桅。令见陆岛。犹称不见。风吹不变。海浅波高。冲鸣如雷。以绳结铁沉之。仅至五丈。经少时。下铁试海浅深。唯五寻。使等惧。或云。将下石停。明日方征。或云。须半下帆。驰艇。知前途浅深。方渐进行。停留之说。事似不当。论定之际。尅逮酉戌。爰东风切扇。涛波高猛。船舶卒然趋升海渚。乍惊落帆。柂角摧折两度。东西之波互冲倾舶。桅叶着海底。舶橹将破。仍截桅弃桅。舶即随涛漂荡。东波来。船西倾。西波来。东侧。洗流船上。不可胜计。船上一众。凭归佛神。莫不誓祈。人人失谋。使头以下。至于水手。裸身紧逼禈。船将中绝。迁走橹舳。各觅全处。结构之会。为澜冲。咸皆差脱。左右栏端。结绳把牵。竞求活途。淦水泛满。船即沉居沙土。官私杂物。随淦浮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PDF格式下载



我寻找这书很久了,这是关于唐武宗发动的灭佛运动(史称“会昌法难”)最详细的记录,因为日本求法高僧圆仁是以日记的形式写这本书的。同时也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唐朝的签证制度。应该属于古代外国人看中国的实真史料。


很不错的书,圆仁的行记,非常值得一读。


圆仁大师入唐后曾在赤山多次逗留,赤山景区还有专门的赤山禅院用以纪念圆仁大师。


从遣唐使的角度解读我国唐代的社会、政治、文化,是中外关系交流的经典。


文明的火炬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从玄奘到圆仁,中印、中日之间的文明交往经历了兴衰荣辱。


佛家的相关书籍,这本比较大唐西域记要容易懂一些


日人著作 有历史价值 买来收藏了


以前也是盲目的一愤青,可随着岁数的变化,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事。反对什么,那就先去了解,要不就是那种临死前的猪瞎哼哼。岛国在我们的国学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重要的是在一些学术上的研究上让人感到一种踏实。


虽然是日本人写的,但全是汉文,读起来基本没有压力,是研究晚唐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


日本人写的,很值得一看


是因为傅益瑶的书中提到,才感兴趣的。


版式、装帧都好,很喜欢!


书很划算,出版社也比较权威,就是没有译文。。有译文就好了


读过这本书了


从贵处购买图书,很放心,货到付款。谢谢。


可以当成唐代交通资料文献使用


了解西域知识有必要


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那段时期


这本书很好,而且邮的很快,谢谢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这个版本很一般。


买回来就迫不及待看了一下,确实不错,好书,如果说是繁体字的话会更好的,更加具有古书的味道。后面附有地图,很好,就是比例尺太小了,如果比例尺再大一点,整个地图描述的再详细一点,会看的舒服一点,这个地图表示的实际距离过大,因此,图幅的内容过少。期待进一步有很大的收获。。。


正在看正在看正在看……


这部日本求法僧人的日记使我们对于晚唐的基层社区、毁佛、一些社会事件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记载了农村的管理情况,外国人的管理情况,经过地方的粮价、运输方式和价格,毁佛的详细记录,潞府的反叛及血腥镇压,过年的习俗,外国人在唐任官职等等。晚唐经济的衰退,时局的变化,恶劣的天气都对圆仁法师的求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考验着决心和耐力,我为之敬重其精神。但和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相比,圆仁的佛法境界和视野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最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三大文化游记之一,应该说是最弱的。因为圆仁的日记绝大篇幅的记述了自身的遭遇和不平,辛苦、惧怕、烦躁溢于言表,还有大量的碟文,基本上没有抬头对于每个路过州县地理山川、物产、风土人情的观察:1、记录经过的村落像小学生的流水帐。2、恶劣天气和蚊虫带来的辛苦,如:P7“蚊虻甚多,其大如蝇,入夜烦人,辛苦无极”,“入夜多蚊,痛如针刺,极以艰辛”;P10“入夜雨下,辛苦尤剧”;P11“波如高山,风吹不能运迁,辛苦尤甚”;P82“竟夜狗吠,恐惧不眠”等等很多。3、记录了大量向村民化缘遭遇冷遇的事情,如主人无礼数、主心粗恶、主人悭极等等4、记录了水手、弟子的病死。以上的记录如果对于普通的旅行家来说应该是很正常的,但是对于一个高僧来说其未免宽容心和平常心过于狭隘,我想玄奘西行中遭遇并不会比圆仁少,但是我们字里行间感觉到的是玄奘的执着、宽容、坚韧,从其对山川形要等的描写,我们侧面可分析得知玄奘所遭遇的困难、危险、孤独,这才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大德所为。也学经济学家、民俗学家们会从圆仁的著作从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但是我却没有从书中看到圆仁和尚对于佛经的体会以及得到真理的喜悦、愉悦,他过于在乎身外之物了。不过不管怎样,圆仁的求法精神还是值得赞扬的。


感受唐朝文化。


了解了唐史,又了解了日本史,很有用处!


挺好,能了解当时社会很多方面的东西~


挺好,可能版本有问题


因为公司同事常在这里买书,所以跟着也一起过来,原想着一本出了有些日子的书该不会有多新,但收到后觉得还是蛮新的,超出我的想像,所以还是比较肯定这里的货。以后会再来。


读起来吃力一些。古文不好的朋友要注意。


不错,居然有注释!,比其他出版社的版本便宜~


简体字版,注释较少,不容易看懂。


量倒是小,就是太简陋了,以后不买杂牌出版社了


岛国思维,竟些小气,怎能与我天朝大国气象相提并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