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饮膳札记

林文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林文月  

页数:

137  

字数:

1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为作者借饮膳记忆,委婉追怀平生亲友知己之行止,以十九种佳肴食谱编织成一幅温馨感人的回忆录。虽谓知味大厨操典雅之笔触,书写了俎上灶前的割烹经验,实乃情思悠远之硕学,在全面回味昔时体会到的师恩、友谊和亲情所加之于今日的无穷感念。

作者简介

林文月,台湾彰化人,生于上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回到家乡,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又获硕士学位,留学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比较文学,后回台湾大学任教至退休,现专门从事写作。著述有学术论文《澄辉集》、散文《拟古》等约二十种,译著有《源氏物语》等古典名著。

书籍目录

饮膳住事楔子潮州鱼翅清炒虾仁红烧蹄参佛跳墙芋泥口蘑汤水晶卤蛋香酥鸭椒盐里脊台湾肉粽烤乌鱼子扣三丝汤葱烤鲫鱼炒米粉萝卜糕镶冬菇糟炒鸡丝荷叶粉蒸鸡五柳鱼跋附录:生活其实可以如此美好

媒体关注与评论

  女教授的厨房及其客人  ——绿茶 新京报  我家厨房、书房、餐桌和客厅里,散落着很多便条,上面记录着小人家烘焙时记录下来的“方子”(烘焙面包和蛋糕的食谱),这些食谱记录着我们生活的点滴,美好而温馨。近读林文月教授的《饮膳札记》,看到同样的记录,女教授在教书和写论文生涯中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并沿用到她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大大小小的纸片上,记着每次宴客的菜单和客人。读林教授的美食札记.被其优美的文字折服自不必说,她是我很喜欢的台湾散文家之一,书中呈现的一道道美食也多少勾起我的些许记忆,因为林教授书中所及的菜单,有些曾是儿时最喜欢的美食,比如葱烤鲫鱼、炒米粉等,如今,远离父母的我多年已经没口福吃到了,所以,读到这些让人馋的文字,竟不自然地思起乡来。  除了被其一道道美食(共19道)所馋,还对其记录的每一次宴会的食客好奇,这些食客,多为我们熟悉的台湾文化名流,这其中.最有口福的就是林教授的老师台静农先生,尤其是林教授精心制作的好菜如潮州鱼翅、佛跳墙、红烧蹄参等.均有台先生在席间。除此,还有三毛、林海音、琦君、眯眯(余光中太太)、杨牧、齐邦媛、郑骞(林文月老师之一)、孔德成(林文月老师之一)等。  林教授记录菜单和食客一开始实为习惯,后来却为其写作这组精美散文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翻阅一张张的菜单,陈旧的字迹浮上心头.欢聚与叙谈的情形仿如昨日.并跃然纸上,情感饱满。这是一本美食包装下的追怀平生亲友知己的温馨回忆录。


编辑推荐

  《饮膳札记:女教授的19道私房佳肴(饮食文化)》说我于烹饪,从未正式学习过,往往是道听途说,或与人交换心得,甚而自我摸索;从非正式的琢磨之中获得经验与乐趣。有时,一道用心调制的菜肴能够赢得家人友辈赞赏,便觉得欣然安慰。我们喜欢在家宴请朋友小聚叙谈,而为了避免重复以同样的菜式款待同样的客人,不记得是何时起始,我有卡片记录每回宴请的日期、菜单,以及客的名字。这样的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避免让客人每次吃到相同的菜肴,另一方面则可以从旧菜单中得到新灵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饮膳札记 PDF格式下载



林文月先生三月曝书,一片浓情隐匿在行行淡笔之间,往事的牵心挂念,往往在书香中流露出来一丝半点,不缠绵但更醇厚。即如湖南老家自酿的米酒,看似一味平静,实则劲道中藏。这是久经世事后的沉淀。没几番手里功夫做不来这样的文字。林先生的文字我历来爱看,行行平静却又勾人心绪。

这几年大陆出版发行貌似放宽了许多,这一年内林先生的书倒是狠狠出了好几本。精选也好,整集也好,录的是她的文字,不管哪一种方式出来供人赏看总是好事一件。花开于墙落,清气自然足够人仰慕,却也未免过于寂寞了些。这几本书我收得开心看得也高兴。平常生活中不善饮酒,少了可作乐的凭借之物,但看书也是能醉人的乐事:闲情时日当浮一大白。静心赏意那更得不醉不休。过瘾又牵心拈意,比醉酒更来得醇厚芬芳。

广西师范出的这本小书,印刷还算精良,可能是销量欠佳,我今年收入尚是一版一印。文字好,封面有所欠缺那也可略过不提。

(我于烹饪,从未正式学习过,往往是道听途说,或与人交换心得,甚而自我摸索;从非正式的琢磨之中获得经验与乐趣。有时,一道用心调制的菜肴能够赢得家人友辈赞赏,便觉得欣然安慰。我们喜欢在家宴请朋友小聚叙谈,而为了避免重复以同样的菜式款待同样的客人,不记得是何时起始,我有卡片记录每回宴请的日期、菜单,以及客的名字。这样的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避免让客人每次吃到相同的菜肴,另一方面则可以从旧菜单中得到新灵感。
——林文月 )

看来真是喜爱,我也算半个爱下厨之人,原因无它。每每做几道好菜受到朋友的赞许,心满意足得很。林先生说一道用心调制的菜肴能够赢得家人友辈赞赏,便觉得欣然安慰。其心何其近同?文字绵密,借佳肴引出往事引出故人引出悠长细腻的情感,却又比食物更让人怀想了。数道佳肴味道固然美味,但文中闲闲数笔忆往更是千滋汇一。拾之回味无穷尽处。那是一等一的高手用字句符号精心酿就。而我则相当矛盾:细品易心焦,快赏怕花落。真是无可如何了。



前些日子闲来无事便在当当闲逛,看到了之前就放在暂存架的那本《饮膳扎记》。这段日子以来心里相对比较平静,我想正适合读些比较悠闲的书,看些随笔和散记都是不错,特别是看些流淌着缕缕温情的文字。于是不再犹豫的下单了。其实在此之前,根本不知道林文月是什么人,更别说看到过林先生之前的散文了,于此,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汗颜。拿到书时,看到封面就很喜欢,浅浅淡淡的黄,隐隐透出一股温馨。翻开书后,看到陈先生写的序,不由也感叹,是啊,生活原来可以如此优雅,其实也就只是多花一点心思,细细的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即使只是一菜一汤,也能让自己有莫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陈先生说起林先生之前的散文,这也让我有了一睹为快的念头,我想,我还会再看看林先生其它的书,只为我喜欢那种平实的记录,那种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态度。翻开书的正文,看到林先生记下的十九道菜,不由惊叹,原来菜谱也可以这样写,这样随心的说着,就象一个优雅的妇人,正在厨房里忙碌着,一边忙着一边轻声说着,看书时,我的脑子里真的一直浮现出这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真的衬得起“优雅”两个字.....林先生说在二十五岁之前,没有拿过锅铲,甚至于连厨房都少进去。这跟我是那么相似啊。只是我到现在还是不会做菜,总是没有耐性去面对那个乌烟瘴气的厨房,没耐性去处理那堆油腻腻的锅碗瓢盆,进了厨房也只是为了应付一日三餐,除此,没任何乐趣可言,真是又一次汗颜啊.....可是看到林先生,做菜不单是为了填饱肚子,还有精心安排宴客时的喜悦心情,还有看到客人吃得津津有味时满足的心情。看林先生一直保持着记菜单的习惯,什么客人到来该准备什么菜,怎样安排上菜的次序,记下菜单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每次客人到她家都吃到同样的菜,这样的细心以及对待生活的严谨态度真的让我心生赞叹。林先生说,对于烹饪从未正式学习过,往往是道听说或与人交换心得,甚而自我摸索,然后从琢磨中得到经验与乐趣。我想,我怎么就一直没摸索出个什么门道呢?是天生愚笨还是疏懒呢?其实就算不为了谁,只是为自己做一道可口的菜,那也是一件相当幸福的事吧?至此,终于开始佩服和羡慕会做菜的人了.....看林先生的书,除了看到她细细记录的这十九道菜的做法,也看到她宴客时的心情,以及对宴客时欢谈的怀念和留恋,更有对早年温馨亲情的怀念。看到她说的罗卜糕,也就是“菜头粿”其实家乡也有自制这种菜头粿,我也是很喜欢吃的。小的时候逢年过节母亲也总会做这种菜头粿。林先生想起了自己母亲做的那种味道,我也想起母亲做的那种味道了,只是林先生自己也会做这种糕点,并且又改进了,加入自己的制作方法,而我却连做都不会,又汗颜一下.....看完书时,回味之间,犹如闻到菜香。虽无口福,却饱了眼福。只是也惊觉,肚子看饿了.......


好久以前就在一篇谈吃的文章上看到记载了林文月教授做镶香菇的做法,活色生香呢,忍不住自己在家试做了,还得到了爸妈的夸奖,于是收录到了我的拿手菜中,之后一直穿梭于各种书店找林文月教授的《饮膳札记》,一直都未能如愿,不管是我所处的这个小城市、还是我出去旅行的像北京、天津、上海等等大城市里,我都未能找到(也可能是本人找的不太认真?),一直都很遗憾,不过这次终于买到了,还是一直都很喜欢呢,很值得收藏。


林文月是我非常喜欢的台湾作家,从《京都一年》到《三月曝书》再到《饮膳札记》,无一不是娓娓道来,从容不迫。这本可以说是生活记录也可以说是食谱,没有什么精美的插图,只有如珠如玉的文字,引得人食指大动,恨不能马上飞奔厨房。总的来说,在食谱和散文这一栏里,我都很推荐这本书。


最早知道林文月是因为《源氏物语》,于是很好奇能翻译出那样唯美文字的女性该怎么面对家里的柴米油盐。于是就买了这本《饮膳札记》。
果然是没叫我失望。这本书的文字虽然不像《源氏物语》译作的文字那样昳丽,但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却一点不差。身为女性,除了学者的身份外还兼有妻子和母亲的身份。于是,在处理鸡毛蒜皮的日常家务中显现的那种智慧和叙述时淡然又温馨的味道让我品味再三。
很喜欢这样风格的文字,细腻,美丽但是不张扬,一如旧式的知识女性,婉约淡然。


这次收到的两本书,其中饮膳札记看上去像是旧书。一是封面有很明显水渍;二是封底书脊有磨损痕迹;三是没有塑封。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哦。另一本一如既往不错。


林文月,董桥也常提的一个女作家。台静农先生的女弟子。观之小照,没想到她也长得很美,不输她的贵人林海音,她美得灵动,林美得大气。她们都是中国文化的遗脉,生息中不离精雅。走入她们的生活,总见到我们的小陋。她说在文学之路上,林海音多少造就了她。其时,余光中也是在她母性慈柔的羽翼下走向丰盛的(当年余光中经常投稿给某报副刊编辑林海音)。看林文月,不单看他遗传师傅的几许基因,更要看看她们的私席上的你来我往,文人之间,多少还是远离一下俗闷的,接近一点原本的天真和可爱。


比我预期中的好。之前买过很多类似的书,但那些都是美食家写的美食书,虽然也有写做法,但看上去都是他们听来的或是偶尔试过一两次而已。唯这本书真是做菜人写的做菜书,不但细述做法又提醒各种禁忌,待叙述略显枯糙时,又加入些亲情故事。全文可亲可喜,真大家之作也。


不同一般介绍菜式的书,作者将每道菜式的小窍门推介得你,还可以分享当时的感受,很好!


人生苦短,银子有限,生活需要精致一点。其实这并不矛盾,关键是心态。19个菜看完,意犹未尽。急匆匆的现代生活,太需要这样的心境了


近来总买关于吃的书.越看越饿.又在减肥中不敢吃.这真是种折磨啊.....太郁闷了.不过.从这点可以证明这书写的不错哈呵呵.


作者的文笔很好,细腻,而富有深情,喜爱文学的人应该会喜欢看的,很喜欢这类风格的文章,很恬静!!!


收到的书乍看像二手书,书皮太旧了。如果是2,3折的价格买来也不会有意见,7折在当当买这样品相的书有点不值。建议当当应该把封面有缺陷的书和新书区别对待。


温馨的小书,读的是心情


每道菜都很精致,夹杂着回忆,很有味道


中文系教授的文笔果然极好,简单的菜谱竟能写的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真的好棒!


因聚会、谈话、一些有趣的人们,让这本书读来温馨。同时可以获得一些你喜爱的食物的做法。


文笔很好 更多的是对往事的回忆 师生情 朋友情 很喜欢


既有散文的唯美,非常耐看;又有佳肴的心得,娓娓道来;非常值得买上一本


书中的做法很受用,试着做了虾子非常成功!


一样的职业,想学习那样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


文字朴素流畅,感觉是作者在娓娓道来,不愧是大家闺秀的手笔


与《京都一年》一样,值得收藏。


看过一本
很欣赏
决定买了本送朋友


做饭,做人,一本值得仔细阅读的好书


按着她的菜谱做菜,很享受.不知是否还有她的书可以看?


平淡中最见真情


拿到手就很喜欢 期待着


美人美食美文


大家闺秀的一脉书香,呵呵


我辈孤陋寡闻,先前对于林文月一无所知。前几日,在当当网上看免费的书,偶尔瞟到了《饮膳札记》里,有清炒虾仁一道菜,因为是寻常家里吃的,想,能入书的清炒虾仁,怕有特别的做法,于是,以格外内行的心态,仔细看了起来。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便开窍。林文月的清炒虾仁和我家做法,别无二致。只是,她将剥壳洗净的虾仁放在厨纸上,以吸干虾的水分,使这样炒出的虾,嫩而有口感,实在是高明的手法,亦是烹制这道菜肴的诀窍之一。林文月的文笔清丽舒展,“下得厨房”的事情,也可以写得情志酣畅,爱看。《饮膳札记》里,记叙了她平日在家宴客的十九道菜,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另十八道菜一定也不差。我是个美食主义者,喜爱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远的《随园食单》,近的《吃主儿》,我都看,这本书写得很好,不该只在网上浏览的!于是,下单,当当网给我送了来。开篇的序,是由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先生写的。他称林文月为“著名散文家、台湾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他在序中介绍了林文月的好些个名篇,这当然是另外的话题。他是这样评价《饮膳札记》的:“《饮膳札记》当最为雅俗共赏。同时,此书也最能显示作者的如下追求:‘平凡事物,若能写出真性情或普遍之理趣,未始不可喜’。”陈平原在序的结尾感叹:“教授生活,可以如此优雅。”该书的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上海虹口公园坊八号,外祖父连雅堂、外祖母沈筱云(1935)”。连雅堂是《台湾通史》的作者,也当是台湾现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大陆孩子叫“连爷爷”的那个人)的祖父。林文月是1933年生于上海,连战则是1936年生于西安。两人是姑表亲,林文月该是连战的表姐。如此八卦下来,我对本书的作者更加深了一层了解。林文月用做学问的方法来治理膳事。每道菜,从选材,配料,调味,烹制都一一做好卡片。甚至每次宴客在什么时候,那些人,做了什么菜,都有卡片记录。对宴请不同的客人,如何制定菜谱,如何上菜,厨事和宴客的兼顾等都有心得。在我看来,她的经验是每个家庭都可以效仿,并从中得益的。她说:“素材的挑选、烹调的过程等心得的记录,固然是为文的骨髓,但记述之间亦自难免有许多过往的人事记忆涌上心头,笔端遂禁不住会借饮膳以忆往……”。生活的雅致,就是在这样的笔触中透露出消息的。林文月在《椒盐里脊》一文里说:“我已经不记得这椒盐里脊是学得的菜肴,还是自己发明的了。最近则又自我改进,……”。其实,椒盐里脊的基本做法,就是上海人做“跑腌肉”的方法。林文月出身在上海,只到十三岁离开,其受上海饮食文化的影响之深,可见一斑。前日,儿子生日,我照书中所述,学做了一道“葱烤鲫鱼”。如法炮制,真个是葱香、鱼酥,特入味,这道凉菜,实在是佐酒的美味!家人赞不绝口!喜好吃辣的,也可以自己加上辣料,或麻辣料,亦能可口美味。林文月以女性细腻的笔触,仔细将自己烹调的心得写出,给后学以极大的方便。《香酥鸭》、《芋泥》都是家常菜,却做出了不一般的精致;《潮州鱼翅》、《佛跳墙》则可以为你的家宴更加精彩!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读读这本《饮膳札记》吧,我们或许也能如教授般地优雅生活!2009-1-20


《饮膳札记》是台湾文学家林文月的散文集,《女教授的19道私房菜》却是这本书的副标题,颇有《家庭》杂志行文之风,如果不是事先看过书的介绍,也仰慕并倾心于作者,这样的书名端端地是要扼杀购书欲望的。
与《饮膳札记》同时购买的还有一本《厨房中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容易想歪?作者文笔也不赖,一味地插浑打科,顺带研究分析了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好吃面,让我这个山西人看得怒从胆生却找不着反驳的理由。打老祖宗其就喜欢吃面,就像青岛人喜欢吃贝类生物一样,不应该就是天经地义的吗?
看《厨房中事》这样的书,就像是一袋上好佳或者呀!土豆,越来越需要靠名字吸引眼球,内容就乏味了多;但《饮膳札记》是有文化在里头,单看林文月年轻时优雅、愈老愈有韵味的照片,那样的气质当然是看了许多书、做了很多学问才能浸淫得来。唉,自惭形秽哇!
《饮膳札记》里统共收录19道菜,南南北北、山珍海味,却透着家常的亲切语气,赋予吃食平和的味道。曾经比照着发过海参、炒过虾仁,但终归败在复杂的流程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只做过那一回。
如此看来,吾辈还是适合做些短平快的烤箱菜、微波菜,《饮膳札记》读过,却断断不能起到《女教授的19道私房菜》的菜谱功能。大概就像美玉,不能亵玩于掌间。


仔细地读过了,开始尝试做书中的那些菜肴。清炒虾仁,真的可以做出清脆爽口的滋味;年夜饭桌上色香味俱全的镶冬菇;冰箱里常备着浓郁的高汤;端午节浓香扑鼻的台湾肉粽;......书中印象非常深刻的还有那些花花绿绿的宴请记录卡片,那些人,那些菜肴,那些记忆,饱含着岁月温暖。生活琐事原来也可以这样的精致!


難得林教授在教務繁忙中能抽出時間鑽研美食,亦有系統的將食譜保留下來,寫成這部書.可惜食譜太少了,而且大菜不少,如佛跳牆等等.更希望能將小菜做法另出一書,對讀者幫助更大.因不是每一家庭都做大菜的.但書裏談及的怎樣發魚翅,煮海參和炒蝦仁却令我鑊益良多.


喜欢林文月先生的字,发货速度很快,可是这本书太旧咯,封面脏脏的,像是二手书,建议想收藏的朋友考虑清楚再买吧


大部分的女孩子通常都愿意做喜欢的东西给心爱的人吃。而我则认为,做一桌丰盛的食物,有时是一次心灵之旅。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它将生活的滋味和做菜的手法结合。看完,像是也经历了一次中国人典型的相聚感觉。书的质量很好。


买书之前,真没想到,每篇文章交代菜的做法都会如此详细,却比一般的菜谱好看许多,虽然没有盐多少,油多少之类的介绍,但全凭主厨者的经验来操作,读来却亲切自然贴心。喜欢这些菜名的人真可以买一本来照着操作一下,一次不成多试几次,就可以给家人一个惊喜了!


如果蔡澜的著作是面向大众的,林文月老师的书就是为小资写的,袁枚的书我读下来觉得和饮食关系已经不大了,是隐晦的向我们展现儒家兼济天下的一本寓意书.林老师的书是衔接两者最好的桥梁.既有食谱的本旨(做菜的方法),又有人文关怀.(借饮食之道怀古伤今,把人的交流沟通也纳入食谱之中,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创新.)


感觉文字平易得近乎平闷了。没有想象中的好看。单纯的当作食谱也有许多材料和操作的难度。似乎《京都一年》更好看一些。但是喜欢林文月的人,还是会喜欢这本书的。


每道菜都是一份良苦用心。生活就应该这样细细体会。用心生活的人一定会收获幸福。这本书就是证明。


一本很好的书,作者很有灵性。菜也很好,就是太太不肯照着作。


林文月的东西还是比较喜欢。这一本上记录一些菜谱的同时要加入很多回忆之类的内容,读起来心平气和的感觉很好


小的时候不大喜欢她,总觉得她的东西写的千篇一律的。长大后才感受到那种穿越生活,透过纸背的温情,尤其是这一部平常生活的絮语,像是在写饮食,实际,写了一场人生,很多细节非常感人。爱生活,生活才会善待你,这该是永恒的主题吧!


看了这本书,觉得大体不错.虽说它不是一本食谱但堪比食谱,只是要是里面的菜更平民一点就更好了


刚开始读觉得语言有点罗嗦,时间长了发现别有一番味道,很台湾,很温暖的小文章


就是所说的菜太少了


妈妈照着烧了几道,发现果然比以前的水平有提高哦,这本书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很幸福啊


朴实的文字、真实的情感、丰厚的阅历……贯穿于一道道家常的美食中,令人回味无穷。


本来是在网上看的,看了一半发现没有了,就特意到当当上来找了,林女士的文笔真的很美,睡前读起来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比看电视舒服多了。


美女文章,细腻!


文笔细腻。不错。


挺实用,内容页不错


看了介绍才买来,粗略翻了一下,觉得要慢慢地品味。虽然还未看过,但我想会好看。


没有食物和调料的数量,致使介绍流程,其间点缀心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菜谱。


文字功力比想象的差多了,但总体还可以读读。


好书,适合慢读,送货快,质量有保证。


非常生活化,稍微平淡了点


我收藏了很多本关于饮食的书,有些可以称之为书,有些称之为著作,有些可以称之为艺术。这么划分来,尽管著书的是位颇有学术地位的学者,但是这本饮膳礼记只可作为一本小书。且当阅读一位热爱生活的女子对于饮食的一种态度吧。


不喜欢书的排版,一页没有几行字,象一碗好汤兑了白开水,了然无趣。


两本书有重复的内容,一起买有点划不来。


可以买。因为林文月


不错,但有点贵.
想买好的散文,但老没货。


  同样是一碗红烧肉,苏轼烧的可题为“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自然与旁人烧的不同。
  若烧肉的人无甚名气,那须是浦北的八角,酱园的头抽,黑山的土猪慢火炖制这一锅亮晶晶晃悠悠红艳艳的红烧肉。
  总之,人和食物总要有一样噱头十足。这散文看似食谱,反复读来却仍能让人垂涎欲滴,功夫全在这菜肴背后的故事和餐桌对面的宾客。想那鸿门宴上樊哙刀下的一根肘子,生啖也滋味十足。
  人和食材两样噱头,本书作者可全占了。她的身世上网一搜便知,这名门家里用料用工也考究非常。所以饮食这东西,非文人雅士或名门望族不可写也。依我看,副题与其叫“女教授的私房佳肴”还不如叫“女土豪的私房佳肴”。土,迎合了我们家乡的味蕾;豪,满足了我们对饮食的想象。


   市面上写美食的书不少,有的以历史典故见长,有的以稀罕菜肴吸引读者眼球,而林文月的《饮膳札记》是一本精致的食谱,更是一本饱含深情的美食人生日记,于书中领略美食的烹制方法,更钦佩于作者优雅、细致、耐心投入的人生态度。
  
   在书中看林文月不急不缓地讲述了一道道精美菜肴的制作方法,有些小窍门是她多年摸索的经验,比如做口蘑汤如何滤去砂,比如做清炒虾仁最好自己回家剥壳。书中介绍的菜肴,如佛跳墙、潮州鱼翅等看着心痒,但要自己动手在家烹制却受到诸多局限。但有一些菜是完全可以放下书本开始实践的,如清炒虾仁、椒盐里脊、炒米粉等等。在林文月的笔下,一道道普通的菜肴,竟也可以追求极致的美味,这何尝不是做学问的态度?
  
    作者于书中写美食,也回忆起亲朋好友、师长同窗的诸多往事,于她而言,每一道菜都有相伴的故事,所谓有滋有味的人生恰由诸多故事拼凑而成,味觉往往也能引发乡愁、离愁别绪,以及生命中最真挚的情感。每每忆起故人,又让她感慨与感伤,这又何尝不是作者的美食人生日记。
  
    此外,作者也提到她有随时随地做卡片、录笔记的习惯,实在教书和写论文的生涯里自然养成的,所以也会在纸片上记下大大小小的宴客菜单,只是为了选购素材之便、上菜次序参考。另外 她也会记下宴客日期和客人名字,避免日后要邀请时菜肴重复。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习惯,无不体现了作者精致、优雅的的生活态度。
  
    有些菜肴的准备费事,发鱼翅要从早上做到黄昏,准备佛跳墙中的蹄膀就要熬制三个小时,但这等耗时耗力,作者说“有如看到一件艺术品之完成,内心不免因成就感而欣欣然雀跃”,可见其耐心投入的生活态度。如今我们这一代宴请客人习惯下馆子,省事省时,只是大家热闹过后也都不太记得吃过什么,讲过什么。我印象中难忘的饮食都是在家中完成的,连在好友家中吃的一顿普通火锅都远比在饭馆吃的要记忆深刻。闺蜜在我家中吃过一餐午饭,因为是工作时间跑出来,妈妈提前不知道来客人,就随便做了几个菜,拿来宴客我都有点不好意思,没想到闺蜜念叨了好久,直说好吃,其实我知道在客气之外,更多是在家中吃饭的那种情绪,无形中增添了菜在记忆中的味道。尽管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总还是能抽出点时间给家人或自己、朋友做一桌饭菜,留点耐心给自己,就一定能体会到不同寻常的人生之味。


  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夸张的言语,只有着淡淡地家乡的味道以及对往昔的追忆。作为一个热爱饮食及文学的人,这本札记颇令我喜爱。原本以为只是谈谈饮食,没想到是林先生亲自下厨且其中又详细描写了多种美食的配方做法。对于我来说,这显然是一举两得,既能学菜又能欣赏文学,当然这也要感谢林先生非凡的文学素养,写出了如此美味的文字。


   弗吉尼亚•伍尔夫说过:女人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对于大多数知识女性而言,这样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落到实处,不外乎一间单独的书房。可是,这话说起来容易,真要实现起来又何其难矣。仅就我的所见所闻,其实这样一间屋子的所在,往往就是摆满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的厨房,由家人拥戴女人默许,从而约定俗成。
   从一心向往徜徉的书房,到自愿深入奋战的厨房,对我这样曾经高喊“女子远庖厨”论调的人来讲,其间的纠结与挣扎实不为外人道也。只有我自己知道,决定心甘情愿担起“煮妇”的职责,转折点就在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文月书中的一句话:
   “烹饪之道,固然为了应付三餐之所需,不得不特别花费精神,而且烹而食之之际,又往往能够获得当下立即的成就感,所以令我对之兴味盎然。即使累一点,也很快乐。”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正是“非典”时期,人在成都避居。那是除了一年一次的探亲假之外,我们分居两地期间最长的一次相聚。一日三餐终于成了必须完成的任务,争执与矛盾亦随之而来。与他对口腹之乐的热衷截然不同,日常饮食于我无非果腹而已。说来可笑,在勉为其难地临时客串“煮妇”角色之前,我几乎就是十指不沾阳春雪,一心只读眼前书,还真像林文月书中的自述:“没有拿过锅铲,甚至连厨房也很少进过。”
   一味地沉浸在书本当中,固然颇多乐趣,同时也难免生出脚不沾地脱离实际的矫情与虚妄,尤其面对现实生活和人际关系时的错愕与沮丧,常常令我困惑不已。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但在我正式掌勺之前,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
   直到我从临阵磨枪小试身手,继而主动钻研边学边干,终于无师自通练就一身尚佳厨艺,这才发现,在他明显夸张的赞誉声中,小小的厨房从此成了我一个人战斗的地方。而书房,不说也罢。
   不过说来也怪,自打成功跻身“煮妇”以来,只要看到餐桌旁的人大快朵颐就特别开心,所谓的成就感也促使自己精益求精再接再厉,对厨艺之道竟渐生兴趣,进而发展到对食材的搭配,菜肴的品相甚至器皿的讲究,俨然一副身经百战身怀绝技的厨神形象。看来,“书中自有颜如玉”之外,我也可以添一句“灶上更有好心情”了。
   还是林文月教授的书,名曰《饮膳札记》,以深情的笔触,借记述十九种佳肴食谱来追怀萦绕心头的亲情、友情和师生情。反复读了好几遍,倒不是研究其私家菜的秘方,而是越来越着迷其中的烹饪之道。一个家,总得有人围着锅台转,与其抗拒,莫如从中发现乐趣。能够吸引我坚守厨房重镇的原因,由起初的被动转为主动,无他,就是真心享受这份为家人亲手料理一日三餐的满足感,简单而又愉悦。
   说到底,像我们这样的凡俗人生,无非就是由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平淡叠加而成。能从俎上灶上的烹割经验中体悟到人生的宽度,于我,不啻为读书之余的最大进步。
   有时候,会搬一把小椅子坐在厨房,顺便读几页书,静等灶上的一锅汤食沸腾,入味。不免会想,将来,孩子长大以后,我希望能给她留下的除了认真的文字,还有忘不掉的饭菜的芳香。
  


  我是从看金圣华教授的《齐向译道行》中得知林文月的,再知林文月是连战的表姐,也是闻名的翻译家和文学家。
  这本《饮膳札记》以散文的形式叙写了作者的十九道私房菜,每道菜的材料做法描述的很详尽,又有生活点滴的回忆。读来很舒适,很温暖。在脑海中也会思索我应该在厨房中如何做这道菜呢?
  一向钦佩有学识有涵养又能家庭生活料理的很好的女性学者。因为我的梦想也是如此。


  很喜欢这本书,一是我本来就喜欢这些谈谈美食的书;二来作者不仅仅是谈美食谈如何弄,还渗透着作者对于生活的追求和理想。每次都看得我饥肠辘辘口水滴滴,很有也去试试身手的冲动,但是,没有作者的耐心和细心、爱心,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只能翻书解馋。
  如果去掉什么一个女教授的19道私房菜这个恶俗的副题,就更好了~这个副题太影响胃口了~


   林文月在書里寫:“二十五歲以前,沒有拿過鍋鏟,甚至連廚房也很少進過”。
   我的情況也大抵如此。只不過現在的年齡還不到二十五歲而已。但是,沒拿過鍋鏟,沒進過廚房的情況卻是一模一樣。
   小時候,進廚房多半是爲了偷吃燒好的菜,或是趁大人不備,將爐上的火吹滅。我們家的傳統,女人是不下廚房的,飯是男人做的。女人是享受生活的。於是,長大了,也沒有動過要學做菜的心思,日子便在父親大人“只會吃,不會做”的嘮叨聲中滑過。
   近來,發生了一些事,令我領悟到,做菜不完全是討某些人的歡心,更多的是,自己融入生活的方式。正如陳平原在序中所說:“從不下廚者談美食,終是隔著一層”,我似乎于新鮮熱辣的生活也有隔膜,所以打定主意要學著燒菜。
   一有這個想法,便機緣巧合地遇見了這本書。說實話,這書不太符合我的口味,我是說介紹的菜肴不符合我的口味。我偏愛爆炒、油煎的菜肴,《飲膳劄記》里的大多是燉、煮、蒸的大菜。哪怕是文末的小點心,也不是我的那杯茶。
   那麼,爲什麽推薦這書?它解答了我的基礎疑問,作者經歷與我相仿,和我一樣地十指不沾陽春水,可她是怎樣一步一步地學會做菜?又從哪些地方收集了烹飪的素材?誰是能教會我們做菜的老師?燒菜用菜譜到底靠譜不靠譜?
   如果單純想學燒幾樣新菜,大把菜譜可供選擇,這書未免顯得單薄。但是,從零到有的過程轉變,大概也只有它能寫得出來。
   做菜是實踐性很強的技術活,我想,我也就不說了吧,回家做湯去!


  前几天在书店闲逛,偶然瞥见架上一本书醒目标题“女教授的19道私房佳肴”,不由得有些好笑,这几年美食情调类书籍卖得好,不知道是所有老饕都成了读书人,还是所有读书人都变成了老饕。弄得出版界人人都想在美食烹饪类书籍中分一杯羹。女教授下厨房并非罕事,下厨房的女教授在割烹之时也无非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出版商拿着教授名头来做卖点,未免有点作秀。子曰,名器不可假于人,我想看看是那位女教授的学术身份在厨房里被叫卖了,于是拿下来一看,林文月。又一次失笑。
  
  
  
  
  
  可怜的林文月教授。原书乃洪范出版社1999年出的《饮膳札记》,标题得体,一如林氏以往的风格,令人想起民国文人的结集书名
  
  这本书出版社的编辑,大概对林文月在大陆读者中的知名度相当没有信心,倘若是林青霞或者林徽因的厨下札记,想必不必如此费周章(其实如果为了吸引眼球,我建议副标题可以更大胆火爆些,写成“台大校花级美女教授的19道私房佳肴,象牙塔内知性三餐美人计”诸如此类。
  
  林文月,台湾世家子弟,母亲是大名鼎鼎的《台湾通史》作者连横的长女,表弟即连战。她生于日本占领台湾期间。台湾自清末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人经营多年,她作为台湾土著,年幼时完全接受日式教育,然而成年后考上台大中文系。50年代的台大中文系诸多名教授,多为北大、清华、燕京毕业生,因而林文月这位台湾本地淑女,文笔趣味,完全是中原的,并不热衷以本省人身份获得认同--亦或者连雅堂的外孙女,无须标榜自己是台湾人,她的文化故乡是中国。
  
  即使以挑剔的眼光来评价,林文月亦属于美女,李敖也是50年代的台大才子,曾讲“当年台大中文系自台静农以下,集体意淫林文月....然林文月远不及德语系的胡因梦”这话不乏对前妻美貌的炫耀,以及李氏风格的狂狷,然而林文月被作为参照物,也可见校花之名不是后人妄加的。多年前我在纽约的世界书局,翻到林文月的《京都一年》,说实话是被美丽的作者照片吸引,娴静如幽花照水,莫过如此。我买了《京都一年》和她翻译的《伊势物语》。
  
  林文月既为台静农的弟子,文字殊无脂粉气,行文有上世纪民国时代的文人的典雅。《京都一年》是她70年代游学京都大学的见闻录,文笔平实无奇,偶有沉郁的喟叹令我印象深刻,如披沙见金。林文月自谦出于富贵人家,对人世疾苦体验不深,似乎无野心为广大xx人民代言。然而谦冲温和,谈文论艺,也讲柴米油盐。在她那个时代,或许显得不太深刻,然而在当下时代,生活、学术都可以拿来作秀,文化女子旅游下厨必然在博客上发表精美帮闲照片直播,知识分子访谈撰文必做民众启蒙导师状,林文月的风格就如同前朝的佳士了。
  
  我读林文月的散文并不多,其实她著述也不太多,因为她没有野心,年轻时在台大随着师长们做副教授,在谈笑鸿儒间安于做一个温和美丽的追随者和参与者,她的个人家庭生活也平静,似乎没有为了学术和事业推诿过妻子和母亲的职责。她最为人知的翻译当属《源氏物语》,然而不如丰子恺译本深入人心。我喜欢她翻译的《伊势物语》,译者的个性并不鲜明,谨慎而明晓通畅。
  
  《饮膳札记》是2000年前后出版的,距《京都一年》已有三十年,如果说《京都一年》让我印象平淡,那么《饮撰札记》令我惊喜,“岁月掷人而去,所幸不是虚掷”,这薄薄的册子令我想起台静农的《龙坡杂文》。这不仅记录了十几道菜的做法,而篇篇都是好散文,记述一种食物的做法,亦记述于此食物相关的人事和往昔,林文月的厨艺,除了料理家庭中馈之外,也是师友欢聚时飨客所需。林文月记述了闽南一带的传统菜肴,也记述了中原的一些菜式,她学会做那些菜,以慰大陆师长的乡愁。
  
  乡愁是和味觉息息相关的。中国人尤其如此。所以会秋风起,思鲈鱼。
  
  没有乡愁的人,大约不会醉心于故乡的味觉记忆。
  
  《饮膳札记》记录的一些菜肴制法多有个人渊源,来自作者家族长辈和师友,这本文集不是烹饪典范,而是充盈着个人回忆的传承,比如一味葱烤鲫鱼,就和传统做法很不同,葱烤鲫鱼是上海名菜,而林文月记述的葱烤鲫鱼来自郑因百先生夫人,移居台湾后,多次以此菜招待学生,林文月就此学会,是不是经典的葱烤鲫鱼制法,有什么重要呢?
  
  三十年光阴为一世,台湾经济腾飞,两岸交流恢复,宴请似乎不再需要在自己厨房忙碌,品菜的人老成凋零了,乡愁在新生代中淡了,做菜的人老了。台静农私淑鲁迅,林文月师承台静农,篇尾的曲终人散,令我突然想起鲁迅的名句“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对比《京都一年》似乎有点拘谨的平实,此时的林文月已入化境,文风正如二十四诗品中所谓典,“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
  
  不过林文月虽然有林下风度,《饮膳札记》并不太像男性文人谈饮食时那样高谈阔论,它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按照她的记述,完全可以下厨依法炮制,我照她所记方法做了一次清炒虾仁,丝毫不爽,果然色香味俱佳。我欣赏她的耐心,对于炖蹄髈、发海参这种工作,像对待艺术品一样用时间去打磨以臻完美,并以此为乐趣,真是大雅若俗。一个无文化的家庭主妇在厨房能感受到的快乐,和女教授殊途同归。
  
  
  
  我身居北京这种浮躁的都市,似乎满地都是餐馆,而饮食的乐趣还不如童年时候家家户户过年时的红烧肉香,当我们失去了味觉记忆,也就失去了故乡。或许林文月所记的许多菜肴,潮州鱼翅、红烧蹄参,佛跳墙、芋泥、在现代家庭中已经不常被制作,我们只是去餐馆品尝一些同名的似是而非的东西。她那操作性很强的散文,也终究要成为广陵散了吧。
  
  
  


  两年前我突然对台湾文学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买了一系列的作品来看,并由这些优秀的作品引申开去,又去看了一些与此相关的作家作品,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我读到了林文月的《京都一年》,这本书在众人口中都颇受好评,然而我读完后却深感困惑,不明白为何读不出好来。但我并不心急,很多时候,与一本书的缘份是很微妙的,你必须在合适的时间里才能与它产生碰撞。因此,我将这本书收入书箱,预备再过些年再拿出来重温。但从此就不再关注林文月的作品了。
  两年后的今天在网上搜索其它书籍时,无意间点开了林文月的这本《饮膳札记》,关于这本书的简介里截取了一小段书中的文字,里面提到了三毛。恰好这个时期我正在重温三毛的作品,必须说三毛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喜欢了十多年,也必定还会继续喜欢下去。只是这个阶段的喜欢已经从她的作品中跳脱开去,去关注作品之外的她的生活与交际。不久前得知她和我亦非常喜欢的另一位美文作家张曼娟私交不错,大大惊喜了一番,因此见此书中出现了三毛,便以为或许可以从林文月的视角去认识另一个不同的三毛,加之这本书的目录中所列菜肴有部份也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于是欣欣然买下了这本书。
  花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薄薄的小书(顺便提一句,那本《京都一年》也是薄薄的一本小书,这其实也是我不喜的,我爱厚重、内容丰富但轻松舒服的书籍),必须说,它是丰富的。它的丰富在于,几乎每一道菜肴,无论从选料、配料、烹调以及享用的过程都出乎常人意料的繁琐、复杂,内中的信息量很多,若真要弄清楚每一道菜肴的完整制作过程,你需要连贯的注意力以及较好的记忆力,否则你会在半途突然觉得茫然。阅读这本书时,我在每一道菜肴结束后都停顿了一小段时间,以便消化掉已看过的内容,清空掉脑中的记忆,去投入下一道菜肴中。坦白说,这个过程并不是太舒服。人吃得多了,肚里会觉得滞胀,同样,眼睛看得多了,也觉得不堪重负。
  书中的十九道佳肴是林文月的私房菜肴,说实话,我倒觉得这些菜肴,用于私人宴客,未免过于隆重了些,多数菜肴属高脂肪高胆固醇类,也不利于身体健康。看林所宴请宾客,也多数是文人,倒不是说文人就得清粥小菜清朴度日,只是内心里觉得大鱼大肉与文人的雅致略有些格格不入,至少得有一两样清淡小菜点缀其中才是。
  另外我对于其中某些食材的处理上也有些疑惑。例如其中一道“葱烤鲫鱼”,文中提到“大者可至三四斤”,这我倒未曾听说。南方的鲫鱼一般只能长到一斤左右,最大者不过一斤半,这似乎已是它的极限。而最好的是八两左右,肉质鲜美,肉也较多,吃的时候比较好吐鱼刺,再大,肉质就老了(相对于鲫鱼本身而言),若小,肉少刺多就有些麻烦了;这道“葱烤鲫鱼”选用的是手掌大的小鲫鱼,作者说之所以用小鲫鱼,是“避免刺太多,骨太硬的缘故”,这一点似乎也有待商磋。鲫鱼并不会因其小而少刺、骨软,以我的经验,似乎还恰恰相反。但不知是台湾的鲫鱼与大陆的不同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关于食材的处理上还有一道菜我也有些疑惑。这一道叫炒米粉,其实可以算是一道主食了。在处理粉丝时,作者是这样写的:
  “……米粉须先在冷的清水中冲洗过或稍事浸泡过,若是细丝,只需在放满冷水的大盆或大锅中略加冲涮即可,若是粉丝较粗,则需浸泡两三分钟……”
  我的经验是,米粉无论粗细,均需在开水中烫过,去除米粉中的腥味,温水中泡软,再浸于冷水中定型。经此过程,米粉才够软嫩能吸收其它汁水的香味,最后在冷水中浸泡,更可让其定型,不至于糊烂。尤其是细丝,若不充分泡软是极难烹调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咬到一条条鱼线似的硬丝。在南方的小吃摊上,只要有米粉的地方,一定是用大桶的冷水浸泡的,米粉与面条不同,不会因久浸而糊烂。很多小吃档主常常是早上浸上几桶,一直卖到晚上的。倒是米粉下水煮久了会有些糊,但也并不会全部糊在一起,还是一根根分得清的,只是那汤浓稠些罢了。我极爱喝这样的汤,将米粉的香全都激发了出来,非常好吃。
  另外作者在用到花生时,都提出要去膜,不知是何故?花生的那层膜衣可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大红色的那种,中医认为花生的功效是调和脾胃,补血止血,降压降脂。其中“补血止血”的作用主要就是花生外那层红衣的功劳。去掉了岂不是暴殓天物?
  再说到制作上。书中的菜肴全都极其复杂,如佛跳墙、潮州鱼翅、红烧蹄参之类的大菜倒也说得过去,但是就是普通如肉粽、炒米粉之类,就没必要太复杂吧?
  还是以炒米粉为例。一个简简单单的炒米粉,要准备的配料有香菇、虾米、瘦肉、高丽菜、胡萝卜、洋葱或青葱、芫荽、芹菜。瘦肉要切丝,拌入酒、酱油、胡椒粉、太白粉入味。香菇虾米要浸泡,香菇还得去蒂切丝,素菜全切丝,芹菜切末……以上种种最后还得一一炒香。
  看到这里,我们南方人一定要大喊一声:“太夸张了吧!”希望作者有机会来到广东,吃上一份三元钱一大碟的豆芽鸡蛋炒米粉(最多再加入三两片青菜),那已经是美味得不得了了!
  况且炒米粉一般是作为主食,在宴席的最后才端上的,前面已吃过了那么多的大鱼大肉,再端上一盘如作者那般烹制的炒米粉,不知还有哪个大肚佛吃得下?
  或许是作者过于复杂化,有些准备好的配料做到最后都没有用上。还是炒米粉那道,泡香菇和虾米的水,作者叮嘱千万不可倒掉,后面还到用到,可是后面在该用到的时候作者加入的却是清水。这不能不说是一处败笔。
  另外可能是在台湾不易买到香菇而使其显得珍贵,很多菜肴作者都喜欢拿它来做配料,可是以我的经验,香菇是煲汤最好,炒着吃的话也必须有足够的肉汁来配它才够味,若吃它的本味是有些碜人的,倒不如新鲜的好吃。我觉得炒米粉是不该加入香菇的,加些豆芽最好。豆芽的爽脆与米粉的软糯是最好的搭配。
  最后说回三毛。这本书与三毛无关。只在最后的《跋》里,作者写到:“……早逝的女作家三毛……我以为和她始终止于点头寒暄之交情而已,但她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一张忘了记日期的菜单之上……”若不是有菜单记载,作者甚至不记得三毛来家里吃过饭。我窃以为,宴请朋友吃饭,至少要知道朋友在吃上的喜好,才好安排菜单,若连客人都没有搞清楚,这菜式是不好安排的。用不用心其实并不在于菜肴的选料、配料、烹调之上。
  在这本书的序中,作者陈平原曾引用了林文月自己的一句话——“起初他(台静农教授,林之恩师)颇嫌我文笔太过流丽,教我要往平实的方向努力才好。经过了年少好炫耀卖弄的时期,近来我自觉得已逐渐收敛,比较能够符合台先生的要求了。”
  做文如此,做菜也是如此,终归是要往平实的方向走才好。
  


  前些日子闲来无事便在当当闲逛,看到了之前就放在暂存架的那本《饮膳札记》。这段日子以来心里相对比较平静,我想正适合读些比较悠闲的书,看些随笔和散记都是不错,特别是看些流淌着缕缕温情的文字。于是不再犹豫的下单了。
  
  其实在此之前,根本不知道林文月是什么人,更别说看到过林先生之前的散文了,于此,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汗颜。
  拿到书时,看到封面就很喜欢,浅浅淡淡的黄,隐隐透出一股温馨。
  翻开书后,看到陈先生写的序,不由也感叹,是啊,生活原来可以如此优雅,其实也就只是多花一点心思,细细的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即使只是一菜一汤,也能让自己有莫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陈先生说起林先生之前的散文,这也让我有了一睹为快的念头,我想,我还会再看看林先生其它的书,只为我喜欢那种平实的记录,那种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态度。
  
  翻开书的正文,看到林先生记下的十九道菜,不由惊叹,原来菜谱也可以这样写,这样随心的说着,就象一个优雅的妇人,正在厨房里忙碌着,一边忙着一边轻声说着,看书时,我的脑子里真的一直浮现出这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真的衬得起“优雅”两个字.....
  
  林先生说在二十五岁之前,没有拿过锅铲,甚至于连厨房都少进去。这跟我是那么相似啊。只是我到现在还是不会做菜,总是没有耐性去面对那个乌烟瘴气的厨房,没耐性去处理那堆油腻腻的锅碗瓢盆,进了厨房也只是为了应付一日三餐,除此,没任何乐趣可言,真是又一次汗颜啊.....
  
  可是看到林先生,做菜不单是为了填饱肚子,还有精心安排宴客时的喜悦心情,还有看到客人吃得津津有味时满足的心情。
  看林先生一直保持着记菜单的习惯,什么客人到来该准备什么菜,怎样安排上菜的次序,记下菜单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每次客人到她家都吃到同样的菜,这样的细心以及对待生活的严谨态度真的让我心生赞叹。
  
  林先生说,对于烹饪从未正式学习过,往往是道听途说或与人交换心得,甚而自我摸索,然后从琢磨中得到经验与乐趣。我想,我怎么就一直没摸索出个什么门道呢?是天生愚笨还是疏懒呢?其实就算不为了谁,只是为自己做一道可口的菜,那也是一件相当幸福的事吧?至此,终于开始佩服和羡慕会做菜的人了.....
  
  看林先生的书,除了看到她细细记录的这十九道菜的做法,也看到她宴客时的心情,以及对宴客时欢谈的怀念和留恋,更有对早年温馨亲情的怀念。
  看到她说的罗卜糕,也就是“菜头粿”其实家乡也有自制这种菜头粿,我也是很喜欢吃的。小的时候逢年过节母亲也总会做这种菜头粿。林先生想起了自己母亲做的那种味道,我也想起母亲做的那种味道了,只是林先生自己也会做这种糕点,并且又改进了,加入自己的制作方法,而我却连做都不会,又汗颜一下.....
  
  看完书时,回味之间,犹如闻到菜香。虽无口福,却饱了眼福。只是也惊觉,肚子看饿了.......
  


  对于这位女教授的名字很久以前就听说过,可是什么时候听说过,因为什么原因听说过,一向自认为记忆力非常非常好的我,确实在想不起来了。当我在网上寻找《随园食单〉的时候,看到有人介绍不错,就顺便撇了一眼。这一眼可是惊了鸿了,基本上都是我爱吃的,想吃的没吃过的菜!于是我就买了这本书。
  
  说实话,这本书比我买的漫画版的随园食单读着累了一些,但也不是一本看不完的书。教授的感情是细腻的,怀旧的,所以尽管食物是那么的美好,可是读起来不免有种淡淡的情怀被牵制。忽然想起王刚先生主持的“天下收藏”里最常出现的台词,这种被牵引出来的情怀难免有“故意做旧的痕迹”,毕竟这情怀不是我这个年龄的人,我这种阅历的人会拥有的。
  
  鉴于教授的阅历,其中很多菜谱是原汁原味的!原原本本的!未经现代工艺,先进技术而改良的。所以读起来,那菜的香气就这样始终漫散在鼻子四周。。。绕阿绕阿绕。。。


  这书读起来顺溜,却总是猝不及防的遇到作者感怀的人和事。虽然每一篇都近似于步骤图,不过要读出女主人的骄傲倒也容易。她对这些菜肴有感情,更有一种对自身的喜悦,仿佛是说“把这些原料烹饪成众人正大快朵颐的佳肴的人是我哦,我真的很高兴大家喜欢我做的菜!”
  
  其实是好事,人们对于自己烧制的菜肴总是有着极大的宽容和爱意,即便寡淡无味,也会说一句:“好滋味~”所以,昨日看芋泥一文时,反倒很是认同。其实,口福口福,也都是无所顾忌才带来的,若真要讲究起来,好多事物就丢了搬上餐桌的可能。
  昨晚一个厨子烧菠菜猪肝汤,好生复杂,菠菜要绿,猪肝要不腥气……诸如此类全都规整好后,反倒觉得我们是被这些厨子给“宠”坏了。嘴巴一旦挑剔,乐趣就容易减少。若是一个饕客,茹素不过就是偶尔清口的尝试,相仿于当下说的“小清新”曲风。另外,要讲求健康,饮膳的乐趣也会减少,像是素菜做得和荤菜一样,也只是寻求一点好玩罢了,你说是文化,又有几人能每天消费这文化。
  
  当然,寿命还是要紧的,难得尝尝这鲜亮的蹄髈,过去无非是解嘴馋,如今则美名曰补充胶原蛋白,大谬啊,谁曾看到那几个蛋白了?还不是为了那层酱红色的皮所营造的喷喷焦香,为了那皮肉间腻滑的视觉挑动了味觉啊。
  自己倒是无法再如此饮食了,只是对于这种主妇的骄傲,还是能带着微笑的。


  我辈孤陋寡闻,先前对于林文月一无所知。前几日,在当当网上看免费的书,偶尔瞟到了《饮膳札记》里,有清炒虾仁一道菜,因为是寻常家里吃的,想,能入书的清炒虾仁,怕有特别的做法,于是,以格外内行的心态,仔细看了起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便开窍。林文月的清炒虾仁和我家做法,别无二致。只是,她将剥壳洗净的虾仁放在厨纸上,以吸干虾的水分,使这样炒出的虾,嫩而有口感,实在是高明的手法,亦是烹制这道菜肴的诀窍之一。
  
  
  林文月的文笔清丽舒展,“下得厨房”的事情,也可以写得情志酣畅,爱看。《饮膳札记》里,记叙了她平日在家宴客的十九道菜,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另十八道菜一定也不差。我是个美食主义者,喜爱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远的《随园食单》,近的《吃主儿》,我都看,这本书写得很好,不该只在网上浏览的!于是,下单,当当网给我送了来。
  
  
  开篇的序,是由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先生写的。他称林文月为“著名散文家、台湾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他在序中介绍了林文月的好些个名篇,这当然是另外的话题。他是这样评价《饮膳札记》的:“《饮膳札记》当最为雅俗共赏。同时,此书也最能显示作者的如下追求:‘平凡事物,若能写出真性情或普遍之理趣,未始不可喜’。”陈平原在序的结尾感叹:“教授生活,可以如此优雅。”
  
  
  该书的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上海虹口公园坊八号,外祖父连雅堂、外祖母沈筱云(1935)”。连雅堂是《台湾通史》的作者,也当是台湾现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大陆孩子叫“连爷爷”的那个人)的祖父。林文月是1933年生于上海,连战则是1936年生于西安。两人是姑表亲,林文月该是连战的表姐。如此八卦下来,我对本书的作者更加深了一层了解。
  
  
  林文月用做学问的方法来治理膳事。每道菜,从选材,配料,调味,烹制都一一做好卡片。甚至每次宴客在什么时候,那些人,做了什么菜,都有卡片记录。对宴请不同的客人,如何制定菜谱,如何上菜,厨事和宴客的兼顾等都有心得。在我看来,她的经验是每个家庭都可以效仿,并从中得益的。她说:“素材的挑选、烹调的过程等心得的记录,固然是为文的骨髓,但记述之间亦自难免有许多过往的人事记忆涌上心头,笔端遂禁不住会借饮膳以忆往……”。生活的雅致,就是在这样的笔触中透露出消息的。
  
  
  林文月在《椒盐里脊》一文里说:“我已经不记得这椒盐里脊是学得的菜肴,还是自己发明的了。最近则又自我改进,……”。其实,椒盐里脊的基本做法,就是上海人做“跑腌肉”的方法。林文月出身在上海,只到十三岁离开,其受上海饮食文化的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前日,儿子生日,我照书中所述,学做了一道“葱烤鲫鱼”。如法炮制,真个是葱香、鱼酥,特入味,这道凉菜,实在是佐酒的美味!家人赞不绝口!喜好吃辣的,也可以自己加上辣料,或麻辣料,亦能可口美味。
  
  
  林文月以女性细腻的笔触,仔细将自己烹调的心得写出,给后学以极大的方便。《香酥鸭》、《芋泥》都是家常菜,却做出了不一般的精致;《潮州鱼翅》、《佛跳墙》则可以为你的家宴更加精彩!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读读这本《饮膳札记》吧,我们或许也能如教授般地优雅生活!
  
  
  2009-1-20
  


  利用有限的睡前时光,我看完了[饮膳札记]。
  
  我确定自己不太喜欢林文月的笔触,或者说对她的风格适应不良。写散文词藻过于华丽固然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太艰涩也不意味着就是清新脱俗。而于每道食物间忆起昔日旧事固然让人感慨,但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则未免有些做作。作者的感情是真挚的,我可以体会,可若从讲究余味的角度看,则让我这样心肠坚硬的阅读者则觉得何至于此。
  
  从另一个角度看,读此书的文章需要一颗细腻的明察秋毫的心,而因为个人品味和修为的关系,我更喜欢生活化一些诙谐一点的散文杂记,像EB怀特[一只猪的死亡],没事喂喂鸡扫扫雪的那一类,我就读的十分高兴。
  
  文笔虽不是我喜欢的那一类,[札记]的内容却还是十分有趣。十九道菜的做法写得极为详细易懂,让人忍不住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而且作者随文附赠了一个很棒的习惯,她于每次宴客前都会写菜单标记上菜顺序,并记下日期和宾客名字,开始时只是为了实用,日积月累下一大叠才发觉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觉得这种做法颇值得效仿,就好像减肥时记下自己吃过什么一样,不过过程却愉快的多。
  
  根据作者自序,十九篇文章都选自她的一个专栏,从文中提及的一些日期推断,全部成文于十五六年前,或者更早。写吃的文章固然古今都很多,可写成食谱烹饪类的,在当时还是应该颇为新鲜。林教授另有好几本我只闻其名未见其面的书,让我觉得她在选材方面的品味格外不俗。比如我印象最深的一本[写我的书],就是专门写自己的书房。但凡买书买到一定数量的人,总会有几段欲说还休的心情,看起来不值一提,忆及却发现一点一滴丰富了人生。
  
  十九道饮膳札记之外,本书有两篇序言也值得一提。一是为林教授写序的作者,据说写序前抱回了作者十数本作品研究,以致整篇序写得长则长矣却毫无重点。虽然序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闪光点,可我依然觉得在序言内长篇累牍的引用作者的作品原文(特别是这样一本书里的原文)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另一篇序言是林教授为[托斯卡纳艳阳下]写的序,大陆似乎将这本书拆做了两本出版,[托斯卡纳艳阳下]和[托斯卡纳的幸福生活]。序言的名称叫做“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可是内容却十分散乱。我看过原作,亦看过原作改编的电影,回头看这篇序的内容,却有一种全然不是那回事的疑惑。书中虽有与饮食相关的内容,却绝不止饮食那么简单。
  
  但林教授的态度我还是喜爱的,认真的,热情的,美好的在生活。
  


  五年前在香港,與林文月先生有一面之緣,祇記得她和我說:“阿拉上海寧。”隔了半個世紀,林教授的滬語自然有些走樣,卻著實讓我驚奇了一把——彼時,對林教授其人其事一無所知。更驚奇的還在后面,她說:“我家是江灣路五四〇號,虹口游泳池對面。”
  
  咦,那不就在我們學校邊上么?!祇不過江灣路被輕軌高架隔成了東西平行的兩條小馬路,名字便成了東、西江灣路。而虹口游泳池,幾十年如一日,依舊立在馬路對面的路口處。
  
  離開學校三兩年後,對著《江灣路憶往》中的描述(從香港囬來時,帶回一本《生活可以如此美好》),照著自己對虹口游泳池周邊的記憶,在書空白處畫了一張地圖。於是某日坐輕軌過虹口足球場站,清清楚楚看到“公園坊”三個字時,竟仿佛像是完成了一個心愿,達成了一個承諾。
  
  《生活》一書中亦收錄了幾篇原先收在此書中的飲膳札記,是《清炒蝦仁》、《糟炒雞絲》兩篇讓我對《飲膳札記》翹首以盼。如今書到手中,一翻,依舊覺得惟此兩篇最合我心意。大概是菜的口味清淡,寫的筆意也正到分寸,濃淡適宜——紅燒蹄參、佛跳墻之類我不大愛看,到喜歡看芋泥、口蘑湯、蔥烤鯽魚等等。
  
  記得剛讀完《糟炒雞絲》,急匆匆想買醪糟餅,并想買個透明玻璃容器來制醪糟。可惜沈大成、邵萬生中的人都不知“醪糟餅”為何物,只得作罷。後來想起小時候每逢過年,奶奶總要做很多酒釀以分各家。心裏想著這兩樣東西會不會有何相通之處,或許向阿娘討得制酒釀之法,便可自制醪糟餅。過年囬家,一直沒想起這件事。過完春節囬到上海,又覺來日方長,下次再問亦不遲。誰料阿娘過年時還好端端地坐在一起與我們吃飯講閑話,立夏那天,老人就走了。現在每次再見“醪糟餅”,便會想起我的阿娘。
  
  而家宴,兩年前盛夏做過一次之後再無下次之想,乃是一件費心勞力之事。往後,若三五師友或可一二三四,再來一次吧。
  
  這本書也并非必須讀完才算好,一篇兩篇三五篇,滿篇說的是飲膳,好看得很。但是一篇兩篇三五篇,內裏說的,全是情意和氣度。就和吃飯飲湯一樣,吃飽了體會了,放下歇歇。再拿起來,依舊是唇齒留香,沁人心脾。


  这本书早就闻名,可怜昔时只有台湾版,欲看也是无由。千辛万苦等到大陆出新版本,第一时间便急急找来。然而林文月三字虽然知道得熟稔,到底未曾掀过她的盖头,临打开扉页又不免有些怯起来,毕竟也害怕里边只是一部详实的菜谱大全。
    
    先见到的却是插页的黑白老照片,作者在退休宴上,持着酒杯,烫着严整的头发。心里一惊,才知道她的眉目并不美丽。再往后翻,则见旧照多摄于饮宴中,下面系有小字,说明时间地点与食客。于大陆的读者,这些人名不免陌生,而作者并不向我们絮絮介绍,只是把每一句说明都写得平允妥帖。“家宴”二字,出现最多。菜还未上,先已令人身心暖热。
    
    陈平原在序里,赞她“教授生活,可以如此优雅”。我却是不怎样稀罕“教授”二字的,直愣愣跑去看目录。不免又一呆,原来篇名即是菜名。再细审,鱼翅海参佛跳墙便纷纷入目。这一下险些要掩卷叹息:唉呀,难道教授生活,竟尔如此华奢么?
    
    却喜欢她在《饮膳往事》与《楔子》里的坦白:“我结婚以前,从未有过烹饪料理的经验”、“二十五岁以前,没有拿过锅铲”。这会儿虽然心知读完此书照猫画虎,手持一编而入厨的小小窃念已经不成现实,倒也成了心要看她怎样烹龙庖凤,而顾不得昂贵的食材与菜色原非我所欢喜啦。
    
    果然,制作潮州鱼翅的高汤,要以鸡肉、猪脚与火腿入味。汤烧好后,那鸡肉便“弃之可也”;佛跳墙的材料除了海参鱼翅,还须猪脚猪肚鱿鱼排骨鹌鹑蛋。平常读者,未免要从啧啧而变声为噫嘻了。何况高级菜肴,炮制起来也分外费时费力费耐心,作者屡言:需要人在厨房周围,耗上一下午,乃至一天。
    
    菜既昂贵且难得,看起来便心思散漫。可是菜虽重要,于作者却并非全部。她常常写着写着,便扯到宴客的细节。原来高贵的食物,往往或奉家中长辈饮馔,或置一席而敬侍师尊。回忆的篇幅虽然远不如做菜细节来得多,却因其坦然与诚挚,分外夺得我的感动。于岁月,她坦言其流逝,于往昔,又直陈其不可再。然而却总是揭出心底常留的温馨来作曲终的雅奏。
    
    渐渐翻过最精致华美的那一部分,才见到芋泥、粽子、炒米粉的芳踪。这下心中大喜,想起了金庸笔下的黄蓉。黄蓉雅擅厨艺,洪七公问她:你最擅长做什么呀?她便答:比如说炒白菜哪,蒸豆腐哪,炖鸡蛋哪,白切肉哪——真格的,家常菜最见功力,而人生小小的欢愉也并不在华灯高宴,却总是缘于家中厨房里日日漂浮的熟悉油香。林文月的可敬在于一丝不苟。制高级菜肴固然打足十分精神,烧寻常饭食,也一般安排妥帖又巨细靡遗。这些菜,食客多不过家人或平辈好友,宴饮也另是一番亲切与随意的风光。而草草杯盘,昏昏灯火里,却有谁不珍重女主人临事也敬的心意呢。
    
    饮膳是小事,大家是俗人。多少人红尘中一日奔波,家中且上有老下有小。下班做饭,只是风风火火,勉强得了吃食,便只索一枕安眠。又多少人独在异乡,形影相吊,抱膝灯前千般落寞,再没了下厨犒劳自己的心情。林文月呢?在她的厨房日月里,想必也有过烦躁或劳累,孤单和委屈吧。然而她究竟是好女子。她懂得饮膳之内,有感官的愉悦,饮膳之外,还有茫茫人世里最难得的相聚与相亲。
    
    认真对待生活的琐屑,便是无尽的勇敢与温柔。而性情气度,本与教授身份无关。再看她退休宴上的照片,并不令人惊艳的眉目里,说尽了淡定安然。(


   董桥的书里提到了林文月的《饮膳札记》,评价还颇不低,便找来看。一读之下大惊失色,对于“林文月”这个名字的陌生让我连连跌脚自责孤陋寡闻。《源式物语》的译者写一本她办家宴时常做的19道菜的菜谱,语言优美自不用说,掩卷回味,满脑子只萦绕她对平生所遇良师益友骨肉亲人的隽永悠长的回忆。倒也不是刻意的克制,没有丝毫矫情也没有悲情泛滥,你能看见,作者一个人坐在灯下,提笔写下心底留存的悠悠往事,脸上,泛起淡淡微笑,哪怕,她对所有这些与佳肴牵连的记忆都不忍割弃。
  
   忽然想起以前看《雅舍谈吃》的时候,对梁实秋的一个观察结论很是忿忿,他说,虽然这个世上主中馈的多是女人,写菜谱当大厨的大都是男人。也许这本书也并不能证据确凿地推翻梁大师的说法,可是在我的心中,它可与《随园食单》并列。好书二次方——后果是,我已经在查找“林文月”的其他作品,准备好好受教了。
  
  
  


海外下厨常常因为找不到在国内用惯的食材调料而捉襟见肘,难免对故人而兴故国之思,毕竟这里连新茶也难觅。


还有说到广陵散,只要历朝历代还有人弹琴,哪怕似是而非,也总有被人挖出来的一天吧……对于这个,有了迁就也就有了希望……


本将此书做菜谱买来阅读,才发现都是精致小文,看了楼主介绍,又想再拿起读一遍。


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m


真巧昨日看到...


对,我就不喜林文月,不管身边的人多么推崇她。
台湾女子的话更喜欢读聂华苓、龙应台那些文笔硬朗些的。
这种大家闺秀风花雪月式的细腻和讲究,读来总觉得不大合意,没什么感觉。


我倒不觉得林文月有“大家闺秀风花雪月式的细腻”,能细腻就好了;至于讲究,也是瞎讲究,说不到点子上。


做饭其实是一件挺随心所欲的事情,你不会做也没必要汗颜,毕竟只有厨师没有食客也不行


心情好时做饭是一种享受,反之是一种负担!


天朝果然是散文的黄金时代,多的是小肚鸡肠的满腹牢骚


被封面"女教授的19道私房佳肴"雷到,使我欲买又止。


唐鲁孙比她牛一点


刚才搜了一下唐鲁孙的书。。。看来我需要先攒下银子。。谢谢推荐。。


我以为味蕾的挑逗单纯是为了填饱肚子所做的铺垫,那么菜肴所散发出来的“荷尔蒙”是否又与身体相符就成了一个所要选择的问题。什么事情,要是上升到精神层面的需求,菜已不是菜,早已成为触及人类核心利益——如何填饱肚子的那根紧绷的心弦,然后嘴角迸出一句国骂,TMD,吃饭去。


正是。


我在想,是不是可以用糟油代替她说的泡了酒的香糟?


我不知道糟油和“泡過酒的香糟”兩者在物理性質上有沒有區別。
但我深信即使兩者是同一事物,還是有著極大之區別。就像毛尖說,她媽媽剝的毛豆和菜場裏買來的剝好的毛豆,味道差別太大啦!更何況買來的糟油是機器產物,連“剝好的毛豆”都不如。


文字,写得真好!
有空看看这本闲书!


看这书你的腰恐怕只会膨胀。。。


ls太不厚道了


我说实话啊。。。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