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旅游者

MacCannell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MacCannell  

页数:

235  

译者:

张晓萍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非常高兴为将要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文化与旅游人类学译丛”作序。毫无疑问,在中国的社会科学家们密切关注的现代中国快速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旅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我希望这一套反映欧美旅游人类学研究状况的译丛有助于丰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而非削弱中国的社会科学家们在理解和研究这一全球化现象中业已作出的贡献。与日本和印度一样,中国在历史上的旅行与旅游,诸如朝圣、宗教、贸易以及政治性的统治过程等,具有悠久而复杂的历史。(Graburn,1989、2001)在古老亚洲文明的类型中,这些“具体的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智慧的旅行”——已经大量地以传统的标志性表述和形象出现在诗词、书法、装饰画、口述传统以及民间各类形式的收藏和记录当中。这一切都成为“想象的”民族和地缘性精神家园的丰富遗产。虽然贫穷的民众很少能够外出旅行,多数人祖祖辈辈只生活在生养自己的土地上,然而,人们的旅行意愿以及对外界了解的渴望并未泯灭。

内容概要

本书分析了中产阶级旅游者旅游的目的和行为,认为中产阶级旅游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一种文化经历,期间,他们将遭遇传统文化的真实性问题:旅游目的地为了吸引旅游者而设计了“舞台真实”,即旅游文化产品,以迎合各地游客。这种做法对传统文化究竟是一种破坏,还是一种保护?作者从社会、文化、经济的角度对此展开精到论述,基于此,并对景观吸引系统的符号意义进行社会学的阐释。

作者简介

张晓萍,云南大学工商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旅游管理及旅游人类学的教学及科研,先后三次到美国伯克利大学做访问学习,师从著名旅游人类学家Nelson Graburn学习旅游人类学,同时参加了文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主持和翻译出版多部旅游人类学及工商管理方面的著作,如《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游客管理——世界文化遗产案例分析》等,主编多部旅游人类学及旅游文化方面的著作并发表论文多篇,如《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中西旅游人类学研究论丛》、《论西方旅游人类学中的“舞台真实”》、《旅游人类学在西方》、《文化旅游和云南》,《从人类学的视角看云南旅游工艺品的开发》。

书籍目录

前言1989年版导言致谢绪论第一章 现代性与旅游体验的产生第二章 观光和社会结构第三章 巴黎案例:休闲异化的起源第四章 其他吸引物第五章 舞台真实第六章 吸引力符号学研究第七章 观光者民族志学研究第八章 结构,真实性和虚假性第九章 论理论,方法和运用后记译后记

章节摘录

“旅游者”一词在本书中有两层含义。首先,它指实际的旅游者,即观光客,他们主要是中产阶级,他们到世界的各个地方旅游,以寻求一种经历。我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这群游客。但在此我也要声明,从一开始,我就打算写更多的东西。旅游者是指一个实际的人,或者说是一群游客。与此同时,“旅游者”一词还是一个用来描述一般现代人的最好的词。此时此刻,我也同样对这个词所包含的社会学意义感兴趣。在我看来,我们对早期现代文明的理解应该从研究游客的内心世界开始。1968年当我在巴黎开始做这个项目时,我没太注意理论方面的东西。在我到达巴黎后不久,我与一些美国学者一起,接受了马克西姆餐馆老板妻子的邀请。我们被介绍给列维-施特劳斯教授。列维就一些近期的社会结构分析发展给我们作了一个简单的讲解,然后他请我们对此提问。他说,要进行现代民族志研究是不可能的,因为现代社会真是太复杂了;历史已经干预了社会结构并使该结构遭到破坏,不管人们怎样努力寻找,也不可能在现代社会里找到一种一致的关系体系。(我以前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尽管对我来说它十分重要。有人这样做了,但我只是坐在那里听。)列维的结论却是,要对现代社会礼节礼仪的结构进行分析也许还是可能的,例如对现代社会的餐桌礼仪进行分析。我承认我被他的话搞得有些气馁,事实上甚至对法国结构主义有些倒胃口,因而躲在自己的研究中,继续对游客进行观察和分类。我试图搞清楚旅游者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不仅仅只是在现存的理论框架中进行分析,而是要走出这些理论框架。

后记

继1999年至2000年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之后,我于2005年再次获得赴该校作访问学习的机会,继续师从美国著名旅游人类学家纳尔逊?格雷本(Nelson Graburn)教授。在这次赴美之前,我受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彭兆荣教授的邀请,组织翻译《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一书。在接受任务的时候,我既感到荣幸,又感到不安。感到荣幸的是,我有机会组织翻译这本被认为是西方旅游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必读经典的著作;感到不安的是,担心自己能力有限,不能把这项翻译工作做好。但我还是决定接受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事实上也是如此。当我第一次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纳尔逊教授在给我们上课时就介绍了这本书。那时候我们读的是第二版本(1976年为第一版本,1989年为第二版本,现在翻译的是第三版本)。我当时的感觉是,这是一本不太容易理解,但又很有理论深度的书。我对书里面的一些章节有深刻的印象,如《舞台真实》一章。后来在2000年在旧金山召开的人类学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该书的作者——迪安?麦坎内尔(Dean MaeCannell)教授,并聆听了他在这次年会上所作的学术发言——“文化旅游”,对他的学术研究更加了解,敬重之情油然而生。时光如梭,一晃又过了五年。2005年,我再次赴该校访问学习。这一次我决定在做访问学者期间,完成这本书的翻译工作。当时我想,也许还能再见到麦坎内尔教授!事情也正如我所料,在2005年的10月,我又在伯克利大学召开的旅游人类学大会上见到了麦坎内尔教授,再次聆听了他作的另一个有关旅游人类学的演讲,这次演讲同样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在会议休息的时候,我找到了麦坎内尔教授,告诉他我正组织同行翻译他的《旅游者》一书。他听了之后十分高兴,并把他的联系方式留给了我,告诉我在翻译当中如有任何问题可与他联系。他是如此谦和,如此平易近人,使我非常感动,更坚定了我完成这项翻译工作的信心。在我结束这次访问学习之前,我与他再次联系,目的是想亲自向他请教我们在翻译当中碰到的问题。他欣然同意,并约我在伯克利校园附近的一家酒吧见了面。他虽然工作很忙,但还是用了约两个小时与我交谈。在我就书中一些主要的问题向他请教完后,他微笑地对我说:“通过你的提问,我认为你已基本掌握了这本书的内容。相信你一定会把这本书翻译好的”。


编辑推荐

《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是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方面的重要著作,书中提出的舞台真实理论,开启了旅游者研究领域对景观呈现系统和对旅游动机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的广阔前景,从跨学科的角度来说,该书从景观符号学的角度研究旅游景观系统的呈现特点、客观真实景观与建构性真实景观的关系,并从心理学角度对旅游行为和动机展开理性探讨,为现代旅游者在旅游经历中追求真实体验、追求存在意义的旅游行为,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参照和阐发资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旅游者 PDF格式下载



旅游类较为新颖的研究。好书。


书嘛,看个人喜欢和阅读兴趣,喜欢就买,本身就学这行的,经典的翻译教材


不错的著作,极力推荐!


替朋友写论文买的,据说不错呢


看起痛苦!!


所买三本书中最脏的一本!送货很快,因为离广州近嘛,第二天就到货了。尽管是新书,可封面还有内中几页,咋就有那么多脏迹呢?!!!


书印刷质量不错。书中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人参与旅游的动因,猎奇心理是人们喜欢旅游的一大要素,在旅游宣传和策划中可以借鉴。


不错,视角比较独特,有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