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拜伦诗选

拜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4月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拜伦  

页数:

219  

字数:

80000  

译者:

杨德豫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恰尔德·哈罗德是拜伦诗歌中第一个“拜伦式英雄”。拜伦诗中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是他的长诗《堂璜》,诗中描绘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堂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本书精选了拜伦的主要佳作。本书由杨德豫译。

书籍目录

悼玛格丽特表姊给M.S.G.勒钦伊盖我愿做无忧无虑的小孩以上选自《闲散的时光》(1802-1807) 为别人祝福的痴情祷告 当初我们俩分别 赠一位早年的朋友 纽芬兰犬墓碑题诗 答一位淑女 在马耳他,题纪念册 雅典的女郎 希腊战歌 给赛沙 去吧,去吧 再一番挣扎 安恬之死 你已经长逝 倘若偶尔在繁嚣人境 “编织机法案”编制者颂 致一位哭泣的淑女 温莎的诗兴 我给你的项链以上选自《随感》(1807-1814) 她走来,风姿幽美 野羚羊 哭吧 在约旦河岸 耶弗他之女 竟然攫去你娇艳生命 我灵魂阴郁 我见过你哭 你生命告终 扫罗王最后一战的战前之歌 扫罗 “传道者说:凡事都是虚空” 当这副受苦的皮囊冷却 伯沙撒所见异象 不眠者的太阳 希律王哭马利安妮 我们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来哭泣 西拿基立的覆灭以上选自《希伯来歌曲》(1814-1815) 诀别词 写给奥古丝达(其一) 写给奥古丝达(其二)以上选自《家室篇》(1816) 致伯沙撒 歌词(其一) 歌词(其二) 咏“荣誉军团”星章 普罗米修斯 十四行:致莱蒙湖 阿尔哈玛的悲歌 卢德派之歌 给托马斯·穆尔 我们不会再徘徊 本国既没有自由可争取 三十三岁生日 自佛罗伦萨赴比萨途中所作 为一支印度乐曲配词 凯法利尼亚岛日记 致苏里人之歌 三十六岁生日以上选自《随感》(1815-1824) 那温柔秘密深藏在我的心底以上选自《海盗》(1813) 十四行:咏锡雍以上选自《锡雍的囚徒》(1816) 魔咒 精灵的颂歌以上选自《曼弗瑞德》(1816-1817) 去国行 给伊涅兹 龙岩以上选自《恰尔德·哈罗德游记》(1809-1817) 哀希腊 黑袍僧 堂璜与海蒂以上选自《堂璜》(1818-1823)附录 拜伦年谱 湖南人民版《拜伦抒情诗七十首》译后琐记 湖南文艺版《拜伦抒情诗七十首》新一版后记 太白文艺版《拜伦名诗精选》前言

章节摘录

  悼玛格丽特表姊晚风沉寂了,暮色悄然无声,林间不曾有一缕微飓吹度;我归来祭扫玛格丽特的坟茔,把鲜花撒向我所挚爱的尘土。这狭小墓穴里偃卧着她的身躯,想当年芳华乍吐,闪射光焰;如今可怖的死神已将她攫去,美德和丽质也未能赎返天年。哦!只要死神懂一点仁慈,只要上苍能撤销命运的裁决!吊客就无需来这儿诉他的悲思,诗人也无需来这儿赞她的莹洁。为何要悲恸?她无匹的灵魂高翔,凌越于红日赫赫流辉的碧落;垂泪的天使领她到天国闺房,那儿,善行换来了无尽的欢乐。可容许放肆的凡夫问罪上苍,如痴似狂地斥责神圣的天意?不!这愚妄意图已离我远飚,我岂能拒不顺从我们的上帝!但对她美德的怀想是这样亲切,但对她娇容的记忆是这样新鲜;它们依旧汲引我深情的泪液,依旧盘桓在它们惯住的心田。1802年给M.S.G.要是我梦见你爱我,你休怪,休要迁怒于睡眠;你的爱只在梦乡存在,——醒来,我空余泪眼。睡神!快封闭我的神志,让昏倦流布我周身;愿今宵好梦与昨夜相似:像仙境一样销魂!听说,睡眠——死亡的姊妹,也是死亡的样品;天国倘若是这般滋味,愿死神早早降临!舒眉展眼吧,美人,且息怒,我何曾心花怒放;梦中的罪孽要清算:幸福只许我凝眸痴望。梦中,也许你笑口微开,莫说我受罚还不够!入睡,被美梦欺哄;醒来,这苦刑怎生忍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拜伦诗选 PDF格式下载



装订不错,但内容好像没有体现出拜伦的精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的书一般都比较可靠。近二十年来,崛起的速度非常的快。有点像商务印书馆当年的架势。学术书籍出了很多,经营模式也有突破。北京上海贝贝特成犄角之势,真是出了很多好书的。这一套杨德豫的书相当不错。只是如果是诗的话,装帧设计应该再提高点。诗集出版出来要像艺术品,而不是产品。


好书好诗,译得也很不错!


我是在某处看到了推荐于是拿来阅读的,但其实是本并没什么看点的平凡之书。


登场人物全都是给人一种似曾相识感的模仿物,世界观设定也不是原创,没有任何新鲜感。


故事的展开也毫无悬念让人感觉乏味。


文笔也不甚精彩,常会让人难以想象故事情景甚至阅读艰难。


说白了,比这要好的作品要多少有多少。


不过封面上的插画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在中古书店看到有10元左右的,买下一本也无妨吧。


书的包装不好,觉得买他和济慈,雪莱的合订本比较好,都是精华


  另一个是走向蓝色的左脉,左脉的蓝色就好像月光的蓝色。于是这些人喜欢罗曼蒂克的情调,喜欢坐在月光之下。这些都是从诗人拜伦那里来的。这些观念走进你的注意力以后,便成为很强烈的情绪。你便会去想:「噢,我要找寻我的爱人。」你于是到处去找寻男女间的爱情。然而这种爱往往不是带来喜乐的,此所以诗歌中常说爱情是最令人痛苦的事,比死亡更可怕。许多诗歌都这样说,你们为甚么还要陷入其中呢?我是说,一本又一本的书籍已说过同样的话,你们为甚么还要涉足其中呢?那些书籍经已警告过你们说:「不要追逐爱情,爱情只是种欺骗,是非常短暂的.....。」如果某人能和另一个很好的人结婚,而且双方都知道恋爱和婚姻要合乎中庸之道,就像厨房里的火、庙堂中的火,小心照顾,不走向极端,那么这是对他们有利的。
   ——霎哈嘉瑜伽创始人锡.玛塔吉


  按:听闻1月23日,翻译家杨德豫先生驾鹤于武汉。长沙文化老人又少一位。找来一篇旧文《荔湾路的陈果与望月湖的拜伦 》。以为纪念。
  
  
  
  
  荔湾路的陈果与望月湖的拜伦
  文|袁复生
  
  前段时间,听出版社的朋友说,“诗苑译林”重版了,十分期待。但拿到书之后,竟然没看到当年的主编彭燕郊先生的名字,不由怅然。因此和编辑吵了一架。也勾起了某些回忆。
  
  从广州迁徙到长沙的时候,我的书和杂物,一起打成了26个包。其中,至少有3个包,是我在广州的荔湾旧货市场淘出来的。
  
  2006年,我到长沙,开始编读书版。我的诗歌写作,在这一段时间内,基本中止了。但在此之前,我不仅写作,还在广州的公司,编了一套外国诗歌配乐朗诵的读物,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雪莱的诗集的底本,都是在荔湾路旧货市场买的。那是我第一次看“诗苑译林”,后来到长沙后这套书两个最主要的推手:彭燕郊先生,杨德豫先生。
  
  杨德豫是名门之后,其父杨树达,应是近一百年湖南最杰出的文科学者之一,后来杨先生成了杰出的翻译家,这与早年的家学渊源打下的中文功底无可分割。2009年夏天,我带着一个少女实习生,去杨先生望月湖的家里采访,他特意准备了凉茶和旺仔牛奶,徐徐旋转的吊扇之下的他,严谨而温和。
  
  那是他的《杨德豫译诗集》出版后不久,我问他,这一套书稿费多少?他平静地说,稿费没有,样书50(不记得是本还是套了)。我去望月湖,乃是因为彭燕郊先生推荐。2007年底,87岁的彭先生给我和他在晨报的学生李杰波写信,说明年是拜伦诞辰220周年,希望报社能做点报道纪念下,然后说长沙的杨德豫是中国最好的拜伦译者。我当时觉得奇怪,220周年怎么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年份啊。后来听其他朋友转述,彭先生也向他们表达了这个心愿,说要邀大家聚聚,但因为冰灾,没聚成。2008年3月,在拜伦诞辰220周年的春天,彭先生就在医院去世了。如此,我方明白,他这是在赶时间,赶着与自己心仪的诗人聚会。
  
  2009年我去杨先生家里时,他家很多物件,都罩上了大布,令人有些意外。我之前听说,他年轻的夫人罹患精神疾患,但那次偶尔她也出来招呼,都带着浅浅的笑容,但我还是不敢打招呼。采访最后,我提出要参观下他的书架,出乎我的预想,杨先生这段时间的书架,十分简洁,是两个老式的双门旧书架,大概是一些翻译的著作,不少他自己的译作,十分整洁,但总体数量并不算多。
  
  最近听说,他已住进了养老院。不知,新版的诗苑译林,有没有送他一份?
  
  像“诗苑译林”这样的旧书,在荔湾路旧货市场里,还是少的。那儿主要是旧电器和旧家具等物件,老唱片,12块一张,我很喜欢这样的黑胶唱片,问题是没有唱机。我常去买的是影碟,一个档口经常有我想看的片子。我最喜欢的是陈果的香港三部曲,尤其是《香港制造》,我认为我在进入媒体之前,写得最好的一篇文章是《1999年,幸福与青春全部死去》,就是对《香港制造》的感触。
  
  那些碟,也是旧碟,被别人看过的,重新换个包装,碟面上那些刮痕在提醒我,之前看过这张碟的人,会和我一样,喜欢这个场景吗?——坟场,中秋、阿屏、阿龙三人去找阿珊的墓碑,三人在碑丛中大喊许宝珊的名字,阿屏调皮地掀开裙子让阿龙看她穿的白色内裤,阿龙了最幸福的鼻血条件反射般涌出,中秋与阿屏站在墓碑上进行了惟一的一次接吻。他们都说,这里真是壮观,白痴阿龙说出了他一生中惟一的一句经典的抒情诗句:这里好像仙境一样美丽!
  
  有一天,当远离少年岁月的我们,在青春的坟山上去扫墓时,是不是也会发出类似的赞叹?
  
  以前有个朋友说,怎么你的东西里总是有那么一种草根色彩?也许她是不喜欢的,因为她信仰基督教,但是我这个信奉土地神的人,从来都带着与旧货市场相契合的草根色彩,它身上的灰尘是一种沧桑的灰尘,充斥着烟火气息的灰尘。伪劣的古董,显示出了一种平民的财富和审美观念,在林立的楼宇中,我们的心常有的悬空之感在这里被大地的塌实感所取代。当你看到这些平静叫卖的地摊主,你不由地有一种错觉,这,仿佛是某个老电影的片场吧,这么凌乱不堪却又从容不迫,每个人带着一种神秘的使命感在本色表演。
  
  我,喜欢这样沉潜的抒情广场,喜欢这样凌乱中的淡静。也许,这是因为我对生命的末年的一种概念吧,对于老年,我想自己也许会潜伏在某堆旧货中,静静等待另一个年轻的自己来寻找。
  


  一直都好奇拜伦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男人。有才情,桀骜不驯,有些放荡,带点不羁。他的作品饱含激情,也充满浪漫。他的批判,是直面的讽刺,也是委婉的深刻。他是倔强的,也是阔达的。是刚烈的,也是勇敢的。 “爱我的,我致以叹息。恨我的,我报以微笑。”他是孤独的,也是落寞的,“没有人祝福我们,也没有谁可以祝福。”
  
  终于逮住一点间隙去阅读,附上拜伦的《给奥古斯达的诗章》,约摸也是自己的心意了。
  
  
  “虽然我感觉我的灵魂的归宿是痛苦,却绝不作它的奴隶。许多种痛苦在追逐我,它们可以压碎我,我不会求情,可以折磨我,但却不能征服,我想着的是你,而不是那伤痛。
  
  我并不责备或唾弃这个世界,也不怪罪世俗对一人的挞伐。若使我的心灵对它不能赞许,是愚蠢使我不曾早些避开它。如果这错误是我付出的待见,比我一度预料的多了许多。我终于发现,无论有怎样的损失,它不能把你从我的心上剥夺。”
  
  


杨先生,走好~
在湖南,这样的老人越来越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