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

叶涛,周少明(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叶涛,周少明(编)  

页数:

22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论文集中所收求的这些文章,是主编在自己的教学和研究中经常引用到的,它们对主编个人的学术研究都曾经起到过或多或少的影响。编选这本论文集的初衷,也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关注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学生们读到这些文章,更希望这些文章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能够在他们的学习和研究中发挥作用。

作者简介

叶涛,1963年生于山东省费县。1984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2001年至2004年,师从钟敬文教授、刘魁立教授,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法擎(民俗擎)博士学位。2008年4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5年创办《民俗研究》杂志,现任主编。1987年参与创办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曾任所长。1987年发起成立山东省民俗学会,曾长期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学术兼职: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等。 研究领域为民俗学理论、中国民间信仰、区域民俗。主要著述有《山东民俗》(]988)、《孔子故里风俗》(1993)、《孔府》(1993)、《中国京剧习俗》(1994)、《江湖社会习俗》(1999)、《抢婚》(2000)、《民俗学导论》(2002)、《领略山柬民俗》(小学地方课程课本,主编,2003)、《中国民俗大系一一山柬民俗》(主编,2004)、《中国民俗》(2006)、《泰山石敢当》(2007)、《中国牛郎织女传说》(总主编,2008)等。发表论文、调研报告70余篇。

书籍目录

1 民间信仰的聚散现象初探19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39 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56 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82 祭祀圈与社会组织——彰化平原聚落发展模式的探讨105 彰化妈祖的信仰圈145 神庙祭典与社区发展模式——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证173 “朝圣”——历史中的文化翻译212 有关中国丧葬仪式的理论探讨226 民间信仰、区域社会与文化传统——编后赘语

章节摘录

  民间总是在自发地产生宗教信仰,在屈原和伍子胥死后,民间百姓自发地将他们奉为江神和潮神,并在江边立祠祭祀。然而他们之所以能够超出一时一地的局限,如此普遍地和如此长久地被民众信仰,与社会上层,特别是统治集团的有意推助密切相关。其具体表现为有意地强化某些人物的神化过程。如屈原在汉宣帝时已列为官定的江神,享“祭祀之常礼”,唐朝时封为二字公,宋代加四字公,至明代赐封为“广源顺济王”。伍子胥在唐代元和间被封为惠广侯,宋元二代皆加封为王,但强调的重点或说赋予的内涵略有不同,如宋宁宗封伍子胥为“英烈威德显圣王”,而在元代则封为“忠孝感惠显圣王”。这种对被神化的文化英雄加封不同等级的头衔(与祭祀的待遇有关)和不同的封号(赋予特定的内涵)的做法,既表明了“大传统”对“小传统”的内容的认可,同时也鲜明地表达了“大传统”(主流意识,特别是政治伦理观念)对“小传统”(民间信仰)的选择性干预和伦理引导。  选择性的干预,除了对民间信仰的某些神灵加封之外,还表现为有破有立。所谓“破”,是用强制的手段限制民间信仰及相关的活动,史载“狄仁杰使江南”,曾“毁淫祀千七百所”,但狄仁杰并非扫荡一空,而是“唯夏禹、吴泰伯、季札、伍员四祠不废”。至于狄仁杰为什么仅留此四祠,原文没有说,但我们知道这四个人都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被民众世代敬仰的圣贤,m他们既是民间崇拜的神灵,也符合大传统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原则。在“大传统”对民间信仰的这种干预中,显然有着强烈的伦理引导,有着去粗取精并贯彻其文化的甚至是政治的教化意图。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