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春新体验 8年级科学下
2011-12
延边大学出版社
蔡呈腾,朱海峰 编
155
为了适应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形势,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新课标理念,我们在充分吸收教育前沿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精心策划编写了这套《课时新体验》系列丛书。《通城学典·课时新体验:科学(8年级下)(浙教版)》具有以下三个亮点: 预学单:课时学习新理念 《通城学典·课时新体验:科学(8年级下)(浙教版)》以“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在每课时均设有供学生课前预习的“预学单”。每份“预学单”设有课时目标、知识梳理、例题精讲和反馈训练四个栏目,构成了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导学“抓手”,引导学生在通读教材的同时,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本课时的重点知识,以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实现高效课堂奠定扎实的基础。 检测单:课时作业新设计 本书每课时不仅设有“预学单”,还配有供学生课后训练测试的“检测单”,以及时反馈教学成果,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本课时的重难点。“检测单”的题目编设紧密结合本课时知识,在题量和难易度方面注重合适性,在题型和题目情境的设置方面则力求新颖性,以起到最佳的训练检测效果;“检测单”的自主评价功能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意识。 书夹卷:体例规划新形式 本书的整体体例采取了书夹卷的形式,“书”部分按课时编写,每课时分设“预学单”和“检测单”两个板块,书末配有“预学单”答案;“卷”部分为单元、期中、期末检测卷(含“检测单”、“检测卷”答案),活页装订,夹于“书”中。这种形式既实现了平时预学、检测与阶段性测试的有机结合,建构了一个科学完整的学习检测体系,也便于师生、家长灵活使用。 本书策划理念新颖,内容全面、精炼,可操作性强,应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实际使用中,本书的“预学单”部分既可供学生课前预习(或作为新型的暑假作业),也可作为课堂学案使用。
第1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课时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课时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3课时 原子结构的模型(一)第4课时 原子结构的模型(二)第5课时 组成物质的元素第6课时 表示元素的符号第7课时 表示物质的符号(一)第8课时 表示物质的符号(二)第9课时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一)第10课时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二)第11课时 第1章复习课第2章 空气与生命第1课时 空气第2课时 氧气和氧化(一)第3课时 氧气和氧化(二)第4课时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一)第5课时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二)第6课时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三)第7课时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四)第8课时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五)第9课时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一)第10课时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二)第11课时 光合作用(一)第12课时 光合作用(二)第13课时 光合作用(三)第14课时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一)第15课时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二)第16课时 空气污染与保护第17课时 第2章复习课第3章 植物与土壤第1课时 土壤中有什么(一)第2课时 土壤中有什么(二)第3课时 土壤中有什么(三)第4课时 各种各样的土壤第5课时 植物与土壤(一)第6课时 植物与土壤(二)第7课时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一)第8课时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二)第9课时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第10课时 保护土壤第11课时 第3章复习课第4章 电与磁第1课时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第2课时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二)第3课时 电生磁(一)第4课时 电生磁(二)第5课时 电磁铁的应用第6课时 电动机第7课时 磁生电(一)第8课时 磁生电(二)第9课时 家庭用电(一)第10课时 家庭用电(二)第11课时 电的安全使用第12课时 第4章复习课附:“预学单”答案另附:第1章 检测卷第2章 检测卷期中检测卷第3章 检测卷第4章 检测卷期末检测卷“检测单”答案“检测卷”答案
预学单+检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