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资源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

于文,李莹 主编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于文,李莹 主编  

页数:

233  

字数:

305000  

前言

  当今,我国特殊教育在正常化原则、全面参与原则的推动下,与普通教育的结合,正在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而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正是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的最好体现。如何做到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真正融合,使在普通学校就读的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避免受到忽视,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一些辅助支持的教育措施应运而生,其中资源教室(resource room)被认为是最普遍、最有效的。资源教室是在普通学校中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它具有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和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建设资源教室。从目前我国资源教室的开办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如下问题:①师资匮乏。资源教室的教师大多为兼课教师,难以管理;教师缺乏专业化训练,难以胜任工作。②行政配合不力。学校的领导对资源教室的了解不深,甚至有误解,对资源教师的支持不够。③教学内容不适合。课程安排过于僵化;教师缺乏编写教材的能力。④资源教室服务对象面小,大部分资源教室只服务于某一类特殊儿童,没有充分发挥其多种功能。  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申报的《培养资源教师,提升资源教室教育品质的研究》课题,被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批准为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007年,本课题被批准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本课题由海淀区内建立了资源教室的6所小学和3所中学共同参与研究,海淀区教委主管特殊教育的主任担任课题组的名誉组长。这种领导重视,并由区内多所中小学共同参与的重点课题是以往没有过的,充分说明了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对特殊教育以及普特融合的关注和支持。  本书是《培养资源教师,提升资源教室教育品质的研究》课题的主要成果,是课题组全体成员努力的产物。

内容概要

本书是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培养资源教师,提升资源教室教育品质的研究》的主要成果,是课题组全体成员努力的产物。 本书共分理论篇、实践篇、成果篇三部分。理论篇是课题组的研究报告;实践篇是各实验校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成果篇收录了课题组3年来的实践研究成果。 本书内容丰富翔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量的教学一线案例可为资源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本书可作为资源教师、随班就读教师以及特殊学校教师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资源教室及资源教室方案的概念 第二节 资源教室的类型及其对学校工作的影响 第三节 资源教室在我国的发展 第四节 资源教室具备的资源及其功能定位 第五节 资源教室的建立 一、人员的要求 二、场地的要求 三、设施、设备的要求 四、资源的要求 五、任务的要求 第六节 资源教室的管理 第七节 资源教室的工作流程 第八节 资源教室主要工作的实施 一、教育诊断与评估 二、教育安置 三、个案管理 四、将个别教育计划落实到教学中 五、巡回指导 六、转介 第二章 海淀区资源教室运作情况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资源教室运作情况 二、资源教室的行政管理 三、资源教师的能力程度和基本观念 四、目前资源教师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 讨论与建议 一、加强对资源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培训 二、系统收集、研制有效的诊断评估工具 三、减少资源教师的兼任职务 四、加强对学校行政领导的培训 第三章 资源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第一节 资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化素质 一、资源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二、资源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三、资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 资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完善培训体系,提高资源教师专业化水平 二、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促进资源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注重教师团队建设,提高资源教室品质 四、改善评价机制,激励资源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四章 完善管理制度,提升资源教室教育品质 一、建立特殊教育服务申报审批制度 二、制定随班就读初中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办法 三、完善资源教室管理制度和资源教师与随班就读辅导教师津贴制度中篇 实践篇 资源教师诊断评估能力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三、研究方法和过程 四、研究成果 五、问题与讨论 资源教师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下篇 成果篇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98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四部委《关于实施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二条中指出,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办学形式要灵活多样,除设特殊教育学校外,还可在普通小学或初中附设特殊教学班。应该把那些虽有残疾,但不妨碍正常学习的儿童吸收到普通中小学上学”。我国特殊教育在正常化原则、全面参与原则的推动下,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结合,正在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而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正是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的最好体现。“随班就读”是中国的“一体化”,代表着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新形势。从1988年我国实行“随班就读”形式以来,相继有很多的经验总结,为“随班就读”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改进。华国栋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中指出,从事随班就读的教师,100%是普通师范毕业,他们中很少有人参加过半年以上的特殊教育培训。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师资的质量成为制约“随班就读”质量提升的瓶颈。  “九五”期间北京市一些区县和学校开始探索建设资源教室,并取得初步成效。资源教室已成为为残疾学生提供特殊需要教育的场所,为教师提供特殊教育需求资料和个别训练的场地,为家长提供对孩子进行教育训练方法的中心。“随班就读”的研究关注点由解决入学问题转到教学质量及“随班就读”对象扩大、层次提高上,其中资源教师的师资质量对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起关键作用。因此,建设一支敬业爱岗、专业水平高的资源教师队伍,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完善“随班就读”体系的工作,将成为今后“随班就读”工作研究的重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资源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