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汽车运用技术

王海林 理工大学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理工大学  

作者:

王海林  

页数:

347  

字数:

537000  

前言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高度专业化、自动化的综合性工业。我国加入WTO后,汽车工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中国汽车保有量和产销量快速增长,大大促进了交通运输及汽车运用与服务的发展。  汽车运用与服务涉及车辆使用性能、道路环境及服务等诸多因素,本书主要介绍汽车使用条件的特性,汽车使用性能及评价指标,汽车运行材料及其合理使用,汽车节能技术,汽车安全技术,汽车公害及其预防,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与维护,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汽车试验技术,汽车使用寿命与鉴定,汽车运用服务系统等。  本书是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教材出版委员会关于汽车服务工程教材建设会议精神,结合多年来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在参考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着前瞻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原则编写的。  本书由华南农业大学王海林副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迟瑞娟副教授主编,参加编写的有:朱余清(华南农业大学,第1、3章)、王海林(第2、4章)、迟瑞娟(第5、6章)、张毅(黑龙江工程学院,第7、8章)、高爱云(河南科技大学,第9、10章)、林彩霞(华南农业大学,第11、12章)。全书由王海林、迟瑞娟统稿。林伟兰、罗文豪也参与了本书的修改工作。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或高职高专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交通运输、车辆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师生及汽车运用与服务技术工程人员的参考书。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领导及同事的指导和关注,并参考引用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谨此深表感谢。  鉴于汽车运用技术的复杂性,许多问题尚待探索,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贻误和不妥之处,恳请使用本书的师生和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立足于汽车运用实践,以汽车使用、维护、服务为对象,主要介绍汽车使用条件的特性,汽车使用性能及评价指标,汽车运行材料及其合理使用,汽车节能技术,汽车安全技术,汽车公害及其预防,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与维护,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汽车试验技术,汽车使用寿命与鉴定,汽车运用服务系统等。在编写内容上注意了前瞻性、科学性、知识性,特别注重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交通运输及交通工程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适用于高职高专汽车类各专业的教材,可作为汽车服务的培训教材,也可供汽车运用部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汽车使用条件
1.1 概述
1.2 气候条件
1.3 道路条件
1.4 运输条件
1.5 汽车高速公路使用条件
1.6 汽车运用水平
1.7 汽车运行技术条件
1.8 汽车运行工况
思考题
第2章 汽车性能及评价指标
2.1 汽车的动力性
2.2 汽车燃油经济性及评价指标
2.3 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2.4 汽车的平顺性
2.5 汽车的通过性
2.6 汽车排放污染及其控制指标
2.7 汽车使用性能量标
思考题
第3章 汽车运行材料及其合理使用
3.1 汽车燃料及其合理使用
3.2 发动机油及其合理使用
3.3 车辆齿轮油及其合理使用
3.4 汽车润滑脂及其合理使用
3.5 汽车制动液及其合理使用
3.6 汽车液力传动油及其合理使用
3.7 汽车其他工作液及其合理使用
3.8 汽车轮胎及其合理使用
思考题
第4章 汽车节能技术
4.1 概述
4.2 汽车技术状况与节能的关系
4.3 汽车节能途径和技术
4.4 汽车新能源
思考题
第5章 汽车安全技术
5.1 概述
5.2 汽车安全技术法规与标准
5.3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5.4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
5.5 汽车被动安全性试验
思考题
第6章 汽车公害
6.1 概述
6.2 汽车排气污染物的形成及试验
6.3 汽车噪声及试验
思考题
第7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7.1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7.2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
7.3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
7.4 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
7.5 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的使用
思考题
第8章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8.1 汽车技术状况与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
8.2 影响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因素
8.3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
8.4 汽车技术状况的维护
思考题
第9章 汽车诊断与检测
9.1 概述
9.2 汽车故障及其诊断方法
9.3 汽车诊断参数
9.4 汽车检测制度
9.5 汽车常见的诊断与检测设备
9.6 汽车电控系统的诊断与检测
思考题
第10章 汽车试验技术
10.1 概述
10.2 汽车动力性试验
10.3 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
10.4 汽车制动性试验
10.5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
10.6 汽车平顺性试验
10.7 汽车可靠性试验
10.8 汽车通过性试验
思考题
第11章 汽车使用寿命及鉴定
11.1 概述
11.2 汽车使用寿命评价指标
11.3 汽车更新
11.4 在用车评估与鉴定
思考题
第12章 汽车运用服务
12.1 汽车维修
12.2 汽车美容
12.3 备件供应
12.4 人才培训
12.5 质量保证
12.6 旧车置换
12.7 报废回收
12.8 客户联系
思考题

章节摘录

  无内胎轮胎的优点是:轮胎被尖物刺穿时压力不会急剧下降,能继续安全行驶;由于没有内胎,故摩擦生热少,散热快,工作温度低,使用寿命长,适宜高速行驶;另外,结构简单,质量较小。其缺点是:自黏层只有在穿孔尺寸不大时方能黏合,另外,有自黏层的无内胎轮胎,当天气炎热时,自黏层可能软化而向下流动,从而破坏车轮平衡。  无内胎轮胎必须配用深槽式轮辋,为了与胎圈形成很好的密封面,轮辋挡圈内侧面的光洁度很高。无内胎轮胎在轿车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3.8.3轮胎的规格  1.轮胎规格的表示方法及胎侧标志  充气轮胎的主要轮胎尺寸的标记如图3-9所示。  (1)轮胎断面宽度B,是指轮胎按规定气压充气后,轮胎外侧面间的距离。  (2)轮胎内径d,是指轮辋规格中直径大小的代号,与轮胎规格中相对应的直径一致。  (3)轮胎断面高度H,是指轮胎按规定气压充气后,轮胎外直径与轮辋名义直径之差的一半。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汽车运用技术 PDF格式下载



内容详细,专业性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