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人类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研究
2009-4-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张柏春,李成智 编
191
无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中国技术史学者正在着力开拓新的研究视界,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本书以第二届全国中青年技术史研讨会的主题报告为基础,将国内外专家的报告和论文辑录为八讲,献给同行和有兴趣的读者。本书作者分别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等新视角,考察和探讨国内技术史学者以往较少关注的日常技术、身体技能与操作、民间信仰、地方知识以及近代工业遗产等问题,以期更全面地,更深入地认识中国的技术及其文化背景。 《技术的人类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研究》作者分别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等新视角,考察和探讨国内技术史学者以往较少关注的日常技术、身体技能与操作、民间信仰、地方知识以及近代工业遗产等问题,以期更全面地,更深入地认识中国的技术及其文化背景。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引言 拓展技术史研究的视界第一讲 中国的技术民族学:一种所在地规定第二讲 广西贡川造纸技术的人类学研究第三讲 云南诺邓井盐技术、民间信仰与风水观第四讲 西南地区的犁与犁耕文化第五讲 西藏甲米水磨与糌粑食用礼俗第六讲 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研究与遗产保护第七讲 作为技术史研究方法的产业考古学第八讲 工业考古学与工业遗产保护后记与致谢
插图:第二,井地民众注重桥的精神功能和作用,认为桥不仅能方便人们的通行,而且有堵风水、接风水和顺风水的作用。诺邓人现在仍认为,大到村落,小至个人都有其财路,而过去财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卤权。而桥的作用不仅在于堵住风水和财路,不让财富、好运流失;桥的作用还在于接风水和顺风水,即具有承接和理顺财路的作用,让财路畅通,财宝和好运易进难出。桥不仅是诺邓的重要交通设施,而且被认为具有重要的修正风水的功能。第三,井地民众接受了以风水观念为核心的自然观,把对盐井的关注扩大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之中,形成了保护山林和自然环境的传统规范,减轻了村落的水土流失,有效地保护了盐井和村落周围的自然环境,使井盐生产得以顺利地进行。第四,外来的风水信仰曾与本地的卤龙王的信仰发生过冲突,具体反映在堵风水的风雨桥上。李永德老人讲到,原来盐井上的一座桥是有房顶的风雨桥,但人们认为桥上盖房子对盐井不好,不应该要房顶,所以后来把桥上的房顶拆去了。黄金品老人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盐井上面的桥不能有房顶,而盐井下面又必须要房顶的原因。他说:“桥上那个顶顶,它像大蜈蚣,而蜈蚣是降龙的,所以盐井上面就不能要有顶顶的桥。但是,在盐井下又要有顶顶的桥了。”①其含义是风雨桥的顶顶形似蜈蚣,而龙惧蜈蚣,因此,在盐井上面的桥不可有顶子,避免形似蜈蚣的桥高居卤龙王之上,使卤龙王处于下风或劣势,杜绝卤水衰竭的情况发生。但是,按风水观念,盐井以下的桥必须要有顶顶,风雨桥可以堵住盐井的水口。看得出来,井地民众对外来的风水观并不是盲目地接受,而是有选择地接受,并且使外来的信仰与原来本地的信仰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有关盐井的信仰。以上分析,说明诺邓民众在继续传承卤龙王信仰基础之上,又选择地吸收了由移民带来的风水观,形成了诺邓盐井具有特定的风水格局的观念。反映出井盐生产民俗中关于盐井的信仰民俗是一个不断变异、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民俗事象。在盐井风水观与卤龙王信仰的冲突和融合中,反映了多种文化在碰撞中的相互影响、相互妥协和彼此融合。也显示了盐业社会的文化特质.一种较为开放、宽容和包纳的精神。
2008年5月16—18日,第二届全国中青年技术史研讨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与会者集中讨论技术史研究的非传统的思路和方法,傅玛瑞(Mareile Flitsctl)、关晓武、张复合、冯立异先后作主题报告,代表们还乘火车前往青龙桥和八达岭,参观京张铁路及车站设施、詹天佑博物馆等。在会议主题报告的基础上,我们又邀请渡部武、傅玛瑞、梁波、韦丹芳、朱霞等专家提供大作,将八篇论文结为这部书稿。冯立异教授不仅自己为会议准备报告,还为征集其他会议报告做了许多工作。北航的韩连庆副教授、清华的王雪迎女士,北航的徐治立副教授、于金龙博士、叶山岭博士等为组织会议付出了辛劳。本书是技术史委员会和国内外技术史同行集体力量的结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承办此次研讨会,承担会议的绝大部分经费,资助著作出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中德联合研究项目组、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北京科技大学;台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技管理系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史与发展战略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都参与了会议的组织,并提供部分资助。冯立异教授、姜振寰教授、李秀辉教授、胡化凯教授、郭世荣教授、钟少异教授、戴吾三教授、高碹教授等为会议的学术组织工作奉献了精力。会后,渡部教授、傅玛瑞教授分别与本书编者当面商讨文稿翻译问题。渡部教授还为中文稿专门从日本寄来许多图片。傅玛瑞教授提供了她的项目组成员发表在《技术史》期刊上的所有文章,供我们参考。自然科学史所的黄荣光副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王剑南副教授分别将渡部教授的日文稿、傅玛瑞教授的德文稿译为中文。自然科学史所博士研究生孙烈先生帮助扫描了大量插图。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李雪涛教授、德国马普民族学研究所的吴秀杰博士帮助解决了某些翻译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范春萍女士为促成本书的出版、为编辑文稿付出了很多。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李雪和史晓雪帮助校订了部分清样。
《技术的人类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研究》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无
经典著作,值得阅读
里面有几篇文章间接较新颖,启发性很大,也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