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嫩叶集

周武忠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周武忠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7月初的北京,还未入伏,天气便炎热起来。在北海公园的园中之园——静心斋的叠翠楼里,首都文艺界的几十位代表连日来正在这里聚会学习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畅谈如何在文艺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他们似乎全然忘却了高温酷暑,也无暇尽兴去观赏园中景色。此时,北海公园正在举办首届大型荷花艺术节,透过叠翠楼的窗棂,作者不时也可见阵阵游人正或远或近地围在“万盆荷花万盏灯”前,兴致勃勃,流连忘返。不知道为什么,听着一个紧接一个白发苍苍的文艺老战士们《其中有年逾八旬的著名美学家蔡仪和音乐家吕骥等》语重心长的发言,作者的脑子里便不断萦回着儿时读过的《爱莲说》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者是既有区别又相互沟通和关联的,这正如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艺术规律并不等同却又有密切的关系一样。春华秋实、红花绿叶都是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之美,这种美是由它们自身的性质和规律所决定的。社会美主要是属于社会事物的关系的美,即主要是社会关系的美,如人的行为美、性格美以及社会环境美等等,这种美是参与人力的或依赖于人类关系的。荷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原本都是自然美;然而,将清净圆润、亭亭玉立的芙蓉,比拟为洁身自好、一尘不染的“君子”,其意却在赞颂人的性格之美,比喻的巧妙高超,使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而难辨难分了。“荷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仿佛恰是这种“景中寓情,情中有景”的反映和写照;如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佳作名篇一样,它们又都是永具不朽的魅力的艺术美了。而如今我们所说的“园林”,却是通过自然景观、建筑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结合和统一而达到韵整体的环境美。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花木欣赏篇 论花卉美与花卉欣赏 花木审美散论 全息规律与花卉审美 论花卉与文学 论中国花卉文化 花木中的“活化石” 闲话青松与翠柏 木兰科花木巡礼 绿杨花木欣赏 古树名木遍扬州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漫谈杜鹃花 中国独特的仙花——琼花 绿蔓浓阴紫袖垂——紫藤的种类及用途 紫薇长放半年花 中秋赏桂 山茶史考 神州蜡梅知多少 芍药、牡丹孰为花王 花艳果美的文冠果 红豆的思念 “江阴红豆树”并非“海内孤木” 竹类——东方美的象征 霜叶红于二月花——漫话色叶树种 枫叶依旧那样的红 荚蒾属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 借鉴荷兰经验振兴花卉事业——第二届荷兰花展观感.花树应用篇 插花——装点生活的艺术 室内装饰的佳品——干花 花卉盆景二新秀——永生花和悬挂式盆景 梅树——园林提供经济副产品的佳品 论园林中的果树 花木与园林 花木的修剪绿色的艺术 高坛园艺和容器园艺 中国的特种园艺 Horticulture for Special Populations in China 自然就在你身边 家庭园艺——都市生活的新乐趣 The Role of Horticulture in Human History and Cultur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Aspects of Flowers in Human Life景园艺术篇 园林园林艺术园林美和园林美学 已届而立之年却问路在何方——《园林美学》后记之二 论园林艺术的特征 论园林意境的创造 初论宗教与园林 寻求伊甸园 《东方园艺丛书》总序 论园林欣赏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叠石造山艺术 从文学理想到造园现实——《红楼梦》大观园的园林艺术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 风景园林与名城建设 江苏盐城海涂风景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江阴市环城公园规划方案 江阴市君山北坡景区规划设计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嫩叶集 PDF格式下载



很好的一本书,内容很充实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