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纪念农村改革发展30周年论文集

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中国法学会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会 编 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 中国法学会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会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01出版)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 中国法学会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会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01出版)  

作者:

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中国法学会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会 编  

页数:

354  

前言

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主办,上海市法学会农村法制研究会、上海市九星村承办的2008“农村法制建设论坛”暨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上海年会,于2008年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举行。这次年会是纪念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周年的学术研究盛会;是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动员大会;也是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加入中国法学会正式成立中国法学会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会的大会。上海年会正值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取得重大突破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统筹城乡改革将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的关键时刻召开,这就铸就了与会120多位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者的54篇近60万字的年会论文总体的较高质量和水平。年会的三十年农村改革与法制研究活动与成果,在研究会学术研究活动史上载入了浓重精彩的篇章,也翻开了研究会在农村新一轮改革繁荣中农业、农村法制研究新里程碑的扉页;与此同时,研究会也肩负了进一步凝聚法学界、经济界、科技界、企业界等各界研究力量,形成合力搭建好中国法学会的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的新的平台的历史使命!通读研究会汇编的这部论文集,你会强烈感受到作者的笔端共同深情情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设定的改革开放——“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从农村改革拉开序幕,从而推动了国民经济、社会、政治乃至国家立法的整体改革,取得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同时,你还会触摸到论文作者虽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进行研究,但都围绕农村改革发展这条主线,从法理与实践结合、历史与逻辑结合上对农村改革规律性的经验进行总结:农村改革发展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农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束缚和不适应农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某些机制体制方面和环节,建设不断自我完善并创制新生机活力的农业农村社会主义制度,持续发展农业生产力,让农民富裕起来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内容概要

  《纪念农村改革发展30周年论文集:2008"农村法制建设论坛"暨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上海年会》论文集中有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飚和上海市农委主任孙雷二位领导的致辞。有四篇论著列为纪念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主题报告。主题报告从法理、法制建设层面既深刻总结了三十年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又对新一轮农村改革与法制建设的重点进行探索,并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提出进一步完善和创制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建设的法律建议。另外,论文集还收录了三十篇论坛论文。

书籍目录

序领导致辞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在“2008农村法制建设论坛暨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上海年会”上的致辞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在“2008农村法制建设论坛暨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上海年会”上的致辞主题报告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总结成就,认清形势,全面推进农业法制建设——纪念农业法制建设30年城乡一体化土地产权流通的法律问题让近郊农民真正站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前列论坛论文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中国农村改革、法制建设、依法治农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九星村:探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农民权益保护与新农村社区发展基本法律问题研究公有制背景下的农民土地权利保护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以农民权益保护为基点土地的生态价值与制度安排——论人与土地的和谐共处统筹城乡发展视野中征地留用地法律问题之初探改革创新、以地生财建立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上海市九星村农民创造非农建设用地财产性收入的调研报告物权性质视野和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研究农村宅基地流转及其法制研究——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流转之实践探索和法制建设典权之扬弃可以成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合理性路径流转还权入市——创新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的再思考西部土壤污染的治理与制度构建农民、市场与国家:作为公法社团的综合农协三位一体服务三农:瑞安农协探索新型合作化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农民工问题的出路探索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登记的法律困境与出路选择可持续发展视野下农村金融业创新发展研究论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法律机制建构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立法的实践与思考对当前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浅析民法对私权保护功能的实现——从“三鹿奶粉事件”谈起我国遗传资源的产权化保护分析——兼评知识产权在遗传资源保护中的角色定位文化超越性理念下对我国农村法文化的一种思考——以文化哲学与法经济学为背景论农业行政处罚立法缺陷与对策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人民调解制度研究——基于和谐社区发展的视角农村民事习惯法的司法运用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领导致辞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在“2008农村法制建设论坛暨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上海年会”上的致辞尊敬的刘飏部长、江平教授、骆友生会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在上海召开了2008年农村法制建设论坛暨年会。在此,我谨代表上海市农委热烈欢迎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和各兄弟省市的同志们来上海传经送宝,并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上海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30年来的农村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增产增效取得了重大成绩,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村的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各项社会事业也明显进步,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农民收入不断增加。30年来,上海农业农村工作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农业的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上海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应该说,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法制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目前上海郊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巩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节各方利益,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和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是上海农村发展的关键。

后记

这本《论文集》是2008年“农村法制建设论坛”暨中国农业经济研究会上海年会的成果。入选的文稿以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的农村改革与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主。《论文集》中多数论文成稿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有几篇论文已结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进行论述。论文编纂以主题报告论文与论坛论文以及论著内容相关性与时间先后为序。《论文集》中的论文在保持文稿原样以及文责自负前提下,编纂者对文稿内容作了技术性校核,过长的篇幅有所缩简,个别文句也稍作变动,不妥之处请予谅解。《论文集》编纂工作主要由龚介民、李同斌、李惠根、蒋波、季梅生、熊美珍负责。编纂者深为论文作者近年的辛勤耕耘、数易其稿的求实与严谨写作作风所感动。编纂者也对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专设盛宴款待论文全体作者、上海市九星村吴恩福董事长资助《论文集》出版以及上海市农委副主任陈洪凡、秘书长唐海龙、原上海市农委主任逢树春、九星村顾问李生杰先生等的热忱支持、配合一并深表感谢!最后还要对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社长熊诗平,本书责任编辑王征与封面设计钱宇辰致以诚挚感谢!


编辑推荐

《纪念农村改革发展30周年论文集:2008"农村法制建设论坛"暨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上海年会》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纪念农村改革发展30周年论文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