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全国投资与建设研究论文选(上下册)

黄汉江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黄汉江  

页数:

1217  

内容概要

《全国投资与建设研究论文选》是在省级以上学术研究活动中交流的或在省级以上报纸杂志发表的投资与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中选优汇编成集的。
本文选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编,涉外投资与建设研究;第二编,项目管理与投资研究;第三编,生态节能与绿色研究;第四编,规划设计与投资研究;第五编,建筑业经济与管理研究;第六编,投资环境与可行性研究;第七编,工程量清单与造价研究;第八编,房地产投资与建设研究;第九编,证券市场与投资基金研究;第十编,证券投资组合与优化研究;第十一编。上市公司与证券投资研究;第十二编,其他投资与建设研究。第十二编中包括了建设工程咨询行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研究、完善大学生投资者教育、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育、工程造价与投资控制教育等问题。
本书由黄汉江主编。

作者简介

黄汉江
笔名:晓翰、扈姬优、撖缰等。1956年1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1987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3年晋升研究员。历任上海市财政局副科长,上海基建优化研究所所长,上海理工大学经贸系主任、商学院副院长、投资与建设学院院长、国民经济学(研究生)学科创始人,立信会计出版社社长、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兼投资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基建优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基建优化》副总编、世界杰出华人联合会副主席、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评议专家、中国人文管理科学院院士、中国经济科技开发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上海市基建优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基建管理优化》总编辑、《上海建设动态》主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经济学与工商管理荣誉博士、教授、博导、政协委员。曾出访欧、美、澳、亚30余个国家和城市。著有:《投资与建筑经济》、《利息与年金表》、《货币时间价值学》等著作;主编有:《投资大辞典》、《建筑经济大辞典》、《投资学概论》、《基建工程与概预算》、《简明建筑经济手册》、《基本建没预算》、《建筑工程招投标百问百答》、《建设工程与预算》、《中国社会团体大全》、《投资结构经济学》、《中国社会团体会长秘书长辞典》、《现代建筑业经营管理》、《投资生产力经济学》、《涉外投资学》、《投资建设教训集》、《现代建设工程与造价》、《全国投资与建设研究文集》(4集)、《全国房地产研究文集》等著作;编译有:《管理科学与管理决策》、《建筑合同词典》、《英汉汉英投资词汇》、《建筑工业经济学》等著作。并著有《黄汉江散文诗》。在全国50多家报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著作、论文总字数约5000万字。其中28种论文、著作、教材分别获全国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全国建筑经济优秀论文奖、全国基建优化优秀学术成果奖、上海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和上海高校优秀教材奖。并荣获国际荣誉机构颁发的“二十世纪成功人士”证书和勋章。现正在总主编“沪江商学丛书”和“立信投资与建设丛书”及“新世纪经济管理博士丛书”(共100多部著作、教材)。并积德行善,筹集资金,为故乡筑砼路和建立老年福利基金。

书籍目录

总序
编审说明
第一编 涉外投资与建设研究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问题与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扩展与战略调整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析:政治因素重要吗?
工业化中后期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
中国对外投资对国内环境改善的作用机制研究
中国技术学习型对外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
自主创新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来源
浅谈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契机
发展中大国综合优势理论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研究
中国与美日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动因国际比较
当前是中国企业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利时机
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
FDI对母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制
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及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国际贸易与FDI:基于提高国民福利水平的比较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外部环境比较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国企业对欧盟直接投资现状和趋势分析
试析东南亚各国投资环境及中国企业对东南亚的投资
中国企业FDI区位选择: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苏丹投资环境分析
浅析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劣势分析
湖北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分析
粤商企业对东盟投资创业的区位选择——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评介
长三角地区日本服务业FDI特点分析——以“日本大公司”为例
辽宁省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编 项目管理与投资研究
第三编 生态节能与绿色研究
第四编 规划设计与投资研究
第五编 建筑业经济与管理研究
第六编 投资环境与可行性研究
第七编 工程量清单与造价研究
第八编 房地产投资与建设研究
第九编 证券市场与投资基金研究
第十编 证券投资组合与优化研究
第十一编 上市公司与证券投资研究
第十二编 其他投资与建设研究

章节摘录

  当前是中国企业加快对夕卜直接投资的有利时机  张宁  一、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中国目前应处于对外投资的高速增长期  近几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整体来看,目前仍处于对外投资发展的起步阶段。在投资与合作方式上,国际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占很大比重,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2009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433亿美元,从规模上远小于实际利用外资额900.33亿美元的规模。根据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邓宁的实证分析以及国际经验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GDP水平的提高,一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阶段性的规律,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人均GDP低于400美元时,由于经济落后,外资流入和对外投资都很少或几乎没有;在第二阶段,人均GDP为400-1500美元时,外资不断流入并开始有少量的对外直接投资,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为负数,且绝对值不断增大;在第三阶段,人均GDP为2000~4000美元时,企业对外投资额将大幅上升,增速超过外资流入的增速,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仍为负数但绝对值不断变小;在第四阶段,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时,对外投资流出量超过流入量,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为正且呈增大趋势。中国的人均GDP水平在2009年末达到3680美元,正处于上述分析中的第三阶段,即对外投资处于快速成长时期。实际情况是中国对外投资额的增速在近几年来也确实快于外资流入增速。从宏观经济环境看,中国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的需求日趋明显。近年来国际贸易争端频发导致中国企业出口前景不稳定,从出口转向对外投资便成为一些企业的现实选择。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使得对外投资成本下降,也刺激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  一、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是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  以前中国主要依靠数量扩张的外贸增长模式及加工贸易方式,这使得中国对外贸易额快速提升并产生巨额贸易顺差。传统的粗放型、出口鼓励型的外贸增长模式不利于宏观经济和对外经贸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附加值不高的工业制成品和加工贸易,但是在资源瓶颈日益凸显、劳动工资成本攀升、国际大宗能源原料价格大幅波动、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日益频繁、技术性贸易壁垒多样化、贸易保护主义隐蔽化复杂化的条件下,这种以价格和数量为主要竞争手段换取的出口快速增长并不具备可持续性。随着出口额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面临愈来愈严峻的贸易摩擦形势。2008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9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为61.4亿美元。其中反倾销案件70起、反补贴案件11起、保障措施案件10起、特保案件2起。贸易摩擦的形式从反倾销等传统领域向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形式扩展,由货物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同时由企业微观层面向宏观体制层面延伸,如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等方面。从另一角度看,加工贸易占中国外贸总额的约50%,大量国内企业缺少自主品牌,OEM加工的比重大,出口产业的污染高、能耗高,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但分得的贸易利益却较少,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全国投资与建设研究论文选(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