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康复医学概论

叶超群 编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作者:

叶超群 编  

页数:

131  

前言

  康复医学是全面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改善病、伤、残者功能障碍、增强其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医学学科。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以及难以避免的自然灾害所导致的越来越多的功能障碍的发生,社会对康复的需求不断增加,康复医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治疗教育的开展、康复临床实践的推进及相应的教材开发也日渐重视。  康复医学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该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对康复医学这门学科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重点掌握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内容、康复工作流程和相关康复医学理论基础,为以后的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牢固基础,对以后的运动人体科学实践工作具有指导作用。根据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特点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本书不仅阐述了康复和康复医学的概念、康复医学内容、康复工作及流程、康复医学科和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等内容,而且强调了没有专门开设独立课程的康复医学理论基础:残疾学基础、运动学基础、神经学基础。全书共分六章,其中第一章《概述》由叶超群、任园春编写;第二章《康复医学工作》由刘颖、叶超群、杨少峰编写;第三章《康复医学科和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由叶超群编写;第四章《残疾学基础》、第五章《运动学基础》、第六章《神经学基础》由袁凌燕和叶超群编写。编写过程中强调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和简明性,既体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特点,又能与其他康复医学教材接轨,适应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康复治疗方向的教学要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编排上注重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增加了可读性和易懂性。

内容概要

  《康复医学概论》不仅阐述了康复和康复医学的概念、康复医学内容、康复工作及流程、康复医学科和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等内容,而且强调了没有专门开设独立课程的康复医学理论基础:残疾学基础、运动学基础、神经学基础。全书共分六章,其中第一章《概述》由叶超群、任园春编写;第二章《康复医学工作》由刘颖、叶超群、杨少峰编写;第三章《康复医学科和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由叶超群编写;第四章《残疾学基础》、第五章《运动学基础》、第六章《神经学基础》由袁凌燕和叶超群编写。编写过程中强调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和简明性,既体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特点,又能与其他康复医学教材接轨,适应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康复治疗方向的教学要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编排上注重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增加了可读性和易懂性。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康复一、定义二、对象三、内容四、目标五、服务方式第二节 康复医学一、定义二、对象三、内容四、基本原则五、发展史六、康复医学与其他医学的关系七、康复医学重要性第二章 康复医学工作第一节 康复医学评定一、定义二、目的三、内容四、方法五、时期六、过程七、康复评定的特点八、康复评定的要求第二节 康复治疗一、定义二、原则三、分类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和流程一、工作方式二、工作流程第四节 康复结局一、概念二、康复结局评定的目的和作用三、评定的时期四、评定量表五、结局评估的模式六、影响结局评估的因素七、康复疗效评定第三章 康复医学科和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第一节 康复医学科的设置一、康复医学科的功能与作用二、康复医学科设置的基本原则三、康复医学科的组成部分四、康复医学科的人员组成五、诊疗场地与设施第二节 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室工作常规一、门诊接诊工作常规二、治疗室工作常规第三节 康复医学专业人员职责一、康复医师二、康复护士三、物理治疗师四、作业治疗师五、言语治疗师六、假肢及矫形器师七、心理治疗师——临床心理工作者八、文体活动治疗师九、音乐治疗师十、社会工作者十一、职业咨询师第四章 残疾学基础第一节 概述一、基本概念二、残疾原因第二节 残疾分类一、国际残损、残疾和残障分类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标准三、中国残疾分类标准第三节 残疾的评定一、意义二、步骤三、评定的具体内容第四节 残疾的预防、康复目标和治疗原则一、残疾预防二、残疾的康复目标及治疗原则第五节 残疾相关的政策法规一、国际上残疾相关的政策法规二、我国残疾相关的政策法规三、关心支持康复事业的国际组织第六节 中国残疾人概况及分布特征一、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第五章 运动学基础第一节 制动对机体的影响一、心血管系统二、肌肉骨骼系统三、代谢和内分泌四、神经系统五、呼吸系统六、消化系统七、泌尿生殖系统八、皮肤第二节 运动对机体的影响一、运动的生理效应第三节 骨骼肌肉系统的运动学一、概述二、骨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三、关节的运动学四、肌肉的生物力学特性五、肌腱与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六、周围神经的卡压和牵拉的生物力学第六章 神经学基础第一节 感觉系统一、外周感觉二、躯体感觉中枢传导通路三、丘脑投射系统四、大脑皮质的感觉分布区第二节 反射活动一、定义二、反射活动生理学基础三、反射活动第三节 运动控制一、运动的类型二、运动的神经调节机制三、脊髓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四、大脑皮质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大脑皮质运动区)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一、中枢神经损伤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策略四、中枢神经可塑性的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第五节 人体发育学基础一、中枢神经发育机制二、小儿神经反射的发育三、小儿运动功能的发育附录1 康复医学科的病历和治疗处方附录2 康复医学常用设备参考文献中英文对照索引

章节摘录

  1.概念  机构康复指在康复医院(中心)、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以及特殊康复机构(疗养院、特殊教育结构)进行的康复。  2.康复机构  目前我国的康复医疗机构主要有三类:  (1)康复中心或康复医院  康复中心或康复医院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疗服务。根据功能和任务又可分为综合康复中心和专科康复中心。综合性康复中心如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其康复设施和治疗手段齐全,专业划分细致明确,其功能不仅包括对各类有功能障碍需康复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实施全面康复,而且承担着不同层次的康复教学、科研和对基层的康复培训和指导工作。专科康复中心以专门收治某一类功能障碍患者为主,如脊髓损伤康复中心、脑血管病康复中心、儿童脑瘫康复中心、老年病康复中心等。  (2)综合性医院的康复医学科  综合医院设置的康复医学科,可设病房和门诊,亦可单设门诊。其功能主要是与相关临床康复科室密切协作,为各类功能障碍者尤其是急性期和恢复早期的各种功能障碍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  (3)特殊康复机构  主要包括疗养院和特殊教育机构。疗养院的特点是利用自然环境将疗养与康复相结合,促进各种慢性疾病、老年病及其他伤残者的康复,如建国以后我国各地建立的荣军疗养院。特殊教育机构是主要利用特殊教育来促进残疾人康复的专门机构,不仅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订教育方案,实施教育教学措施,而且进行相应的训练,促进其全面康复。如聋儿培训学校、各类培智中心等。  3.特点  综合性康复机构拥有比较完善的康复设备、经过正规培训的专业人员和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所以能解决康复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但因为机构资源有限、医疗费用相对较高,其服务面相对较小。


编辑推荐

  2006年北京审教委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可持续发展项目资助。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康复医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