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服装人体工学

邬红芳//孙玉芳|主编:邬烈炎 合肥工业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合肥工业  

作者:

邬红芳//孙玉芳|主编:邬烈炎  

页数:

103  

前言

  目前艺术设计类教材的出版十分兴盛,任何一门课程如《平面构成》、《招贴设计》、《装饰色彩》等,都可口以找到十个、二十个以上的版本。然而。常见的情形是,许多教材虽然体例结构、目录秩序有所差异,但是,在内容上并无不同.只是排列组合略有区别,图例更是单调雷同。从写作文本的角度考察,大都分章分节.平铺直叙,结构不外乎该门类知识的历史、分类、特征、要素。再加上名作分析、材料与技法表现等等。最后象征性地附上思考题,再配上插图。编得经典而独特,且真正可供操作的。可应用于教学实施的却少之又少。于是,所谓教材实际上只是一种讲义。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只能是一般性地阅读,从根本上缺乏真实能力与设计实务的训练方法。这表明教材建设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从课程实践的角度出发,一本教材的着重点应落实在一个“教”字上,注重“教”与“饼”之间的差别,让教师可教,学生可学,尤其是可以自学。它必须成为一个可供操作的文本、能够实施的纲要.它还必须具有教学参考用书的性质。  实际上不少称得上经典的教材其篇幅都不长,如康定斯基的《点线面》、伊顿的《造型与形式》、托马斯史密特的《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等,并非长篇大论,在删除了几乎所有的关于“概念”、“1分类”、“特征”的絮语之后,所剩下的就只是个人的深刻体验、个人的课题设计,从而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精华所在。而不少名家名师并没有编写过什么教材,他们只是以自己的经验作为传授的内容,以自己的风格来建构规律。  大多数国外院校的课程并无这种中国式的教材,教师上课可以开出一大堆参考书,却不编印讲义。然而他们的特点是“锁化教材,突出课题”,教师的看家本领是每上一门课都设计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课题。围绕解题的办法-进行启发式的点拨.分析名家名作的构成,一次次地否定或肯定学生的草图,反复地讨论各种想法。外教设计的课题充满意趣以及形式生成的可能性,一经公布即能激活学生去进行尝试与探究的欲望,如同一种引起活跃思维的兴奋剂。  因此,备课不只是收集资料去编写讲义。重中之重是对课程进行有意义的课题设计。是对作业进行编排。于是-较为理想的教材的结构,可以以系列课题为主,其线索以作业编排为秩序。如包豪斯第一任基础课程的主持人伊顿在教材《设计与形态》中,避开了对一般知识的系统叙述.只是着重对他的课题与教学方法进行了阐释。如“明暗关系”、“色彩理论”、“材质和肌理的研究”、“开乡态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节奏”等。  每一个课题都具有丰富的文件.具有理论叙述与知识点介绍、资源与内容、主题与关键词、图示与案例分析、解题的方法与程序、媒介与技法表现等。课题与课题之间除了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更应该将语法的演绎、手法的戏剧性、资源的趣味性及效果的多样性与超越预见性等方面作为侧重点。于是,一本教材就是一个题库。教师上课可以从中各取所需,进行多种取向的编排,进行不同类型的组合。学生除了完成规定的作业外.还可以阅读其他课题及解题方法,以补充个人的体验,完善知识结构。  从某种意义上讲。以系列课题作为教材的体例,使教材摆脱了单纯讲义的性质,从而具备了类似教程的色彩。具有可供实施的可操作性。这种体例着重于课程的实践性,课题中包括了“教学方法”的含义。它所体现的价值,就在于着重解决如何将知识转换为技能的质的变化,使教材的功能从“阅读”发展为一种“动作”,进而进行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素质训练。  从这一角度而言,理想的写作方式,可以是几条线索同时发展,齐头并进,如术语解释呈现为点状样式也可以编写出专门的词汇表;如名作解读似贯穿始终的线条状。

内容概要

本书是“高等院校应用型设计教育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服装人体工学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服装卫生的人体工效性、服装的人体测量、服装号型规格、人体特征与服装的结构设计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服装与人体工学 第二节 服装人体工学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 服装人体工学研究的方法第二章 服装卫生的人体工效性 第一节 服装的气候调节性 第二节 服装的运动舒适性 第三节 服装的皮肤清洁性与触感 第四节 服装的安全防护性 第五节 服装的心理工效性第三章 服装的人体测量 第一节 人体的特征 第二节 传统的人体测量方式 第三节 三维人体测量技术 第四节 服装人体测量基准 第五节 人体测量数据的分析第四章 服装号型规格 第一节 服装号型体系 第二节 服装放松量设计 第三节 服装规格的制定第五章 人体特征与服装的结构设计 第一节 颈部与衣领结构设计 第二节 肩部与肩部结构设计 第三节 躯干与上衣衣身结构设计 第四节 上肢带与衣袖结构设计 第五节 下肢带、下肢与下装结构设计第六章 服装人体工学案例 第一节 日常服饰的人体工学案例 第二节 特种工效服装设计案例分析 第三节 特殊人体工效服装设计案例分析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人体形态与运动机构、心理与生理机能。  人的形体由骨骼、肌肉、皮肤定型而产生不同的体型。服装是否合乎人体形态与体型,直接影响人的舒适性、运动范围、温度及外形的美观。人体各个部位的骨骼、肌肉及皮下脂肪生长差异造成不同的外表特征,从服装设计的角度去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将人体的体表与服装定型相联系。  2.人体与服装卫生学的关系,涉及皮肤与服装材质的生理反应、服装压力、服装污染、服装静电等。  3.人体与包装材料学的关系及高科技材料对人体工效的价值,人体与材料的适合性、材料与式样的协调性,环境气候与人体热交换在服装中的作用。  4.人体工效与服装造型量变的关系,如何得到人体体面与款式结构的扬抑,服装标志图形的工学要求及人对色彩的心理反应。  5.人体形态测量与统计在批量成衣与高级时装中的价值定向,服装CAD三维空间效能,型号与规格的评价。  6.人体与特殊职业服装的关系,工作空间与服装要求。  第三节服装人体工学研究的方法  学科的发展和进步,研究方法非常重要。服装人体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发展还不成熟,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借鉴人体科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并集合服装学科自身的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研究方法体系。  从手段的角度,服装人体工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察法  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有时借助辅助工具,记录自然环境中被调查对象的行为表现、活动规律,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例如观赏T型舞台上的服装发布似乎美不胜收,但为何大众难以接受,其中必定有人一服装一环境系统因素中的不匹配存在。  2.实测法  这是一种借助于仪器设备进行实际测量的方法,也是比较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例如人体尺寸的测量、火体生理参数的测量、环境参数的测量等。  3.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人为设计的环境中对被测试的行为或反应进行测试的一种研究方法,一般在实验室进行,也可在作业现场进行。  4.模拟和模型试验法通过模拟方法可以对某些操作系统进行逼真的实验,从而得到从实验室研究外所需的更符合实际的数据。例如,暖体出汗假人的出现,模拟人体的散热、出汗原理,从而来研究人体服装所产生的微气候。  5.计算机辅助研究法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立人体模型已经成为现实。现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例如人台的研究成为学科研究的热点。可以利用人体模型,描述人体尺寸、形态和人的心理等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服装人体工学 PDF格式下载



刚进入这个新的领域,买来自学用的,看了才来评,内容不错。


相关图书